舆论危机事件舆情、舆论的鉴别性特征及其预警应用*
——基于2013年舆论危机事件与普通舆情事件的实证比较
2014-02-12刘绩宏张海
■ 刘绩宏 张海
舆论危机事件舆情、舆论的鉴别性特征及其预警应用*
——基于2013年舆论危机事件与普通舆情事件的实证比较
■ 刘绩宏 张海
目前我们对于舆论危机事件舆情、舆论特质的认知多是来源于对舆论危机事件自身舆情活动的分析,由此出发也制定了各种监测和预警指标和方法。而本研究采取比较分析的视角,立足于既已建立的重大事件舆情、舆论分析指标和指数模型,对比分析了2013年间舆论危机事件与普通舆情事件的舆情、舆论活动情况。由这两类事件间舆情、舆论活动存在的显著差别,发现了舆论危机事件在舆情活动及舆论演变方面的鉴别性特征。同时结合实际,挖掘了这些新特征对于改进目前舆情监测与舆论风险预警工作的应用价值。
舆论危机;舆情;监测指标;预警分析
一、研究背景
舆论危机事件的舆情和舆论一直是舆论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核心内容。对于舆论危机事件舆情、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大方面,一方面是从学理角度描述舆论危机事件舆情、舆论的活动过程、机制和特点。次一方面是从应用角度构建各种指标、模型和技术手段监测、评估舆论危机事件舆情、舆论的活动情况,还有一方面是探讨引导化解舆论危机的措施方法。
但是所有这些研究所采取的都是单一孤立的视角,只针对舆论危机事件进行研究,就事而论事;缺乏从联系对比的角度,考察舆论危机事件①与类似的普通舆情事件②在舆情、舆论活动上的区别,挖掘舆论危机事件舆情舆论的相对特征。而这些相对特征才直接体现了舆论危机事件舆情舆论活动过程和机制的独特性,是具有鉴别意义的标志特征。这些特征对于在早期鉴别重大事件,预警舆论危机具有更大的应用价值。而本文就选取了具有类似舆情因变事项③的舆论危机事件与普通舆情事件,对照分析了它们各自舆情、舆论活动的监测指标数据,发掘了舆论危机事件的鉴别性特点。同时针对目前监测预警工作的实际,说明了这些特点的应用意义。
二、两类事件舆情、舆论的分析内容
为了科学系统地收集分析两类事件舆情、舆论的活动情况,本研究使用的是“重大事件舆情、舆论监测指标体系和预警模型”中监测舆情、舆论活动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而这些指标和方法的理论来源、构建过程和详细内容等,在相关系列文章④中已有专门说明,不再赘述。只是为了便于阅者的承接理解,简要介绍一下相关的监测指标体系内容和评价指数算法。
1.舆情、舆论分析的总体框架
舆情、舆论分析的总体框架见图1所示。
2.舆情分析指标体系
舆情分析指标体系由四个一级监测指标构成:扩散度、聚焦度、解析度、参与度。这些指标的具体含义以及操作化定义如表1所示。
3.舆论分析指标体系
舆论分析指标体系指标的具体含义以及操作化定义如表2所示。
图1 舆情、舆论分析的总体框架
表1 舆情分析指标体系
表2 舆论分析指标体系
4.舆情、舆论指标的评价方法:指标指数模型
本研究定义,某个具体的事件在某个时间段内的针对某项分析指标i的监测指数Ti=该指标的实际得分值χ÷既往引发过舆论强烈爆发的若干舆论危机事件在该指标上的平均值。为了比较的方便,将其乘以100转化为整数值。用公式表示为(见公式1):
三、两类事件舆情、舆论分析数据的收集
1.数据收集方法和过程
本研究与易研网络研究实验室(ERS e-Research Lab)、方正互联网舆情分析平台展开技术合作⑤。以web内容挖掘技术为核心,主要使用基于文本的Web挖掘方法中的数据库方法,以及基于软件Agent的分类器方法。以新闻网站、社交媒体、社区论坛、博客网站这些具体的网络舆情空间⑥为联机爬抓的对象,对这些空间内的舆情文本⑦以及相关分析指标信息⑧进行了为期12个月(2013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的挖掘采集。随后,将这些文本素材和指标数据整理为MySQL数据库,集合使用计算机自动语义研判和人工语义分析,获取了舆情监测指标和分析指标信息。其中舆情分析指标直接由挖掘采集平台的数据库提供,而舆论分析指标则是通过对数据库中的舆情文本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内容分析而获得。
2.数据收集对象和内容
本研究按照下表3中的筛选标准,选择出2013年间的舆论危机事件和普通舆情事件各14件,作为对比分析的事件对象。
表3 事件对象和筛选标准
四、两类事件舆情、舆论的对比分析结果
1.舆论危机事件舆情活动的鉴别性特征及其应用意义——基于舆情分析指标
特征1:舆论危机事件的聚焦度水平远高于普通舆情事件,尤其在舆情萌芽期,这种差距更大。
应用:比起阅读量、评论量等其他舆情监测维度,事件信息被主动关注的程度,即被搜索量,才是早期鉴别舆论危机事件,预警舆论危机的敏感指标。
如图2所示,两类事件差距最大的指标是代表被搜索程度的聚焦度,指数水平的平均差距达到97分。比起对相关信息的接收程度和意见表达程度,民众对于该事件的主动关注程度才是舆论危机事件区别于普通舆情事件的标志性舆情指标。这也说明舆论危机爆发所基于的群体心理活动,最重要的不是在信息知觉或态度的层面,而是在注意力的层面。某一事件信息在后一层面上对于群体心理的刺激和影响才是该事件引发舆论危机的关键原因。
目前舆情监测预警的主要方向多集中于民众对事件信息的接收程度(点击量和阅读量)以及意见表达程度(舆情表达量),忽视了民众对于事件信息的主动关注程度(被搜索量)。要么不充分收集、甚至不收集该指标数据,要么在进行分析评价时,降低该指标的权重,低估该指标的预警价值。从本研究结论来看,这一指标恰恰更加有助于早期的有效预警,避免舆论危机的发生。
图2 舆情单项监测指数(左半球为普通舆情事件,右半球为舆论危机事件)
图3 舆情单项监测指数(左半侧为普通舆情事件,右半侧为舆论危机事件)
特征2:舆论危机事件舆情活动各维度的水平较均衡;而普通舆情事件舆情活动各维度的水平呈递减模式。
应用:舆情分析不能只测评各个单项指标水平,也要监测各个指标水平间的关系。舆情活动各维度水平的结构也是舆论危机鉴别、预警的重要依据。
该特征形成的原因是两类事件具有不同的舆情持续影响力。虽然舆情因变事项类似,但是两类事件在事件因素的具体内容和水平上还是存在着差距。这种差距使得舆论危机事件的舆情影响力更大,对于民众心理的影响也更深入。因而舆论危机事件信息一经曝光不仅能够引发民众的广泛关注,还会促进多数民众形成强烈的显性态度。如图3所示,各个舆情监测指标水平都很高,而且在各个舆情发展环节,这些监测指标之间也不存在显著的水平差异。而普通舆情事件信息会得到一定程度的传播,得到少部分民众的关注,但是不能够带动多数民众进行意见和态度表达。其舆情分析的扩散度、解析度、聚焦度、参与度指数水平也就呈依次递减模式。
这就提示在实际舆情监测时,要改变只关注各个指标的指数水平的监测现状,要增加关注这些指标指数之间的结构关系。尤其要注意水平均衡,齐头并进的单项指数关系,特别是在舆情活动早期,这提示着要给予适当的预警干预。
2.舆论危机事件舆论活动的相对特征及其应用意义——基于舆论分析指标
特征1:两类事件的舆情发展速度都是由高到低,呈下降趋势。但是舆论危机事件舆情发展速度下降的加速度更小。
应用:预警舆论危机事件,不仅要关注其舆情的发展速度,也要关注其舆情发展的加速度,而后者对于预警判断的价值更大。
从图4可见,舆论危机事件与普通舆情事件的舆情发展速度都是由高到低,这符合舆情发展从快到慢的过程规律。但是比起舆论危机事件,普通舆情事件舆情发展速度减慢的加速度更大,也就是说,其舆情发展速度随着舆情活动的发展很快就降低到很低的水平。而舆论危机事件舆情发展速度则是随着舆情活动的发展,呈现缓慢降低的趋势。
图4 舆情发展速度指标曲线(纵坐标为该类事件舆情发展速度指数均值,横坐标为舆情综合监测指数)
特征2:舆论危机事件的舆论危机引发潜力相对略高,但是舆论引发潜力间的一致性较低。
应用:评估事件的舆论危机引发潜力时,既要考虑事件因素与以往舆论焦点、当下社会热点的对应性,也要考虑该事件是否具有吸引广泛注意,刺激民众神经的新奇特点。兼具代表性和特殊性的舆情事件更应引起预警注意。
图5 舆论危机潜力指标⑩(左半球为普通舆情事件,右半球为舆论危机事件)
如图5所示,由于包含类似的矛盾因素,在事件本身具有舆论危机引发水平上,舆论危机事件与普通舆情事件相差不大,整体上相对略高。但是在该指数的波动区间上,舆论危机事件也比普通舆情事件大得多,为其2.5倍左右。
造成这种差别特征的原因是舆论危机事件舆情因变信息的异质性较强。舆论危机事件各自具有独特的刺激因素,由此引发了不同程度的舆情反应。而普通舆情事件的舆情因变事项虽然与以往的舆论焦点或当下的社会热点相符合,但也仅是某些矛盾因素的模糊匹配。代表性有余,典型性不足。这些事件不具有能吸引民众注意,刺激民众神经的“爆点”,也就无法引发剧烈的舆情、舆论反应。这就提示在判断某事件引发舆论危机的潜力时必须综合考虑。应该将特殊性纳入到舆论危机潜力的评价指标之中,以实现更加精确的预警判断。
特征3:舆论危机事件代表群体态度强度的舆论强度水平更高,且稳定性更强,整个舆情活动周期内波动不大。
应用:(1)比起高水平的负面舆论倾向,高水平的舆论强度是更值得注意的预警信号。尤其这种高强度水平从舆情活动伊始就成型稳定,更要充分警惕。(2)预警舆论危机事件,要量、质兼顾。不仅要对舆情意见进行数量分析,也要进行内容分析,由此增加考察舆情体现的舆论强度,以全面监测群体态度的演进情况。
强烈舆论潜力指标评估舆论的强度水平,舆论强度则预示着:(1)舆论可能的持续时间,(2)舆论对于疏导劝说的抵抗程度,(3)舆论对个体实际行为的影响程度。如图6所示,在各自的舆情活动周期内,舆论危机事件的舆论强度水平和稳定性都比普通舆情事件高很多。
图6 强烈舆论潜力指标曲线(纵坐标为该类事件强烈舆论指数均值,横坐标为舆情综合监测指数)
究其原因,舆论危机事件对民众心理的刺激更强,能够在短时间内促使民众形成非常强烈的情绪和态度,将民众心理推向极端状态。而社会心理学态度理论显示,这样高强度的群体态度不会轻易改变或者弱化,所以舆论危机事件的舆论强度水平会一直居高不下,甚至随着新刺激性信息的出现而愈演愈烈。相比之下,普通舆情事件无法快速的促使民众形成高强度的态度,相应地,其舆论倾向也很容易弱化或者改变,无法持续较长的时间。
有鉴于此,从舆情活动伊始就居高不下的舆论强度水平,就是舆论监测维度上的预警信号。而获得此指标信息所需要的内容分析方法也应该成为监测预警分析方法的重要内容。只是该方法的应用程度与基于语义的内容识别技术密切相关,而该技术还在不断地探索发展之中。就目前来看,该方法和技术的应用领域主要在观点倾向性识别,即描述舆论态度的正负倾向,鲜有涉及本指标所指涉的观点极端性,忽视考察舆论态度的强度。而这恰恰也是直接决定舆论危机能否形成的重要因素,相关方法和技术应当予以充分的重视和相应的研发投入。
特征4:舆论危机事件舆论的负面倾向水平只是略高,但是稳定性较差,尤其在舆情活动前期有较大的波动幅度。
应用:(1)比起舆论负面倾向的水平高低,该水平的波动性对于鉴别舆论危机事件更具辨识意义。(2)对舆情的观点倾向不仅要进行共时性分析,以评估当下舆论的负面倾向水平;更要增加历时性分析,以监测该倾向水平的经时稳定性。由图7所示,舆论危机事件舆论的负面倾向程度只略高于普通舆情事件。但是在该倾向程度的波动幅度上,舆论危机事件要大得多。这说明,虽然舆论危机事件中民众态度在整体上呈现出较一致的负面倾向,但是这种负面倾向的一致性水平会出现波动。而这种主流态度倾向的不稳定性正符合舆论危机事件的舆论演进规律,也恰是预警舆论危机的重要依据。
图7 负向舆论潜力指标指数曲线纵坐标为该类事件负向舆论指数均值,横坐标为舆情综合监测指数
舆论危机事件的舆论倾向是由众多个体态度倾向汇聚融合而成。而这种汇聚融合的过程,也是或负向或正向,甚至中立的态度倾向相互消融汇合的过程。虽然融合的结果是负面倾向成为主流,但是在融合过程中不一定总是负面态度占据绝对优势。尤其在舆情爆发期,更多的人都参与到意见交流之中,会稀释萌芽期负面态度的一致性。这反映在预警指标上,就是舆论负面倾向水平出现先高后低再高的波动。
而普通舆情事件中参与态度表达的民众数量较少,态度倾向的多样性也不高。所以在其有限舆情活动周期内,一直呈现为高度一致的负向态度。这也提示我们要客观看待舆情观点倾向的监测结果,兼顾静态和动态的视角,综合判断其具有的决策价值。
注释:
① 舆论危机事件,即重大事件,指这样的公共事件,它包含着显著的弱势诉求、干群矛盾、严重的公共利益损害。而且这样的矛盾与冲突的积累和发展会导致相关公共组织和社会稳定秩序处于普遍民意质疑和巨大舆论压力之下,因此要对其做出关键性的行政决策和及时的干预。
② 普通舆情事件,即非重大事件,作为与重大事件对应的舆情事件,则指包含明显的弱势诉求、干群矛盾、公共利益损害。但是这样的矛盾与冲突的积累没有导致相关公共组织和社会稳定秩序遭遇普遍民意质疑和巨大舆论压力,这样的事件也没有得到行政决策的回应或行政干预。
③ 它主要指某一事件包含的,能够引起民众关注,且会对民众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的,所有事件因素的集合。本研究中,舆情因变事项是指具体事件中包含的以某些特殊利益群体为代表的强势阶层,与以某些弱势群体为代表的民众之间对立的诉求矛盾、利益冲突等,即一切能够对舆情产生刺激的事项。
④ 柯惠新、刘绩宏:《重大事件舆情监测指标体系与预警分析模型的探讨》,《新闻传播学前沿2009-2010》,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98页;柯惠新、刘绩宏:《重大事件舆情监测指标体系与预警分析模型的再探讨》,《现代传播》,2011年第12期。
⑤ 同时感谢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于博在本项目数据收集与分析中做出的工作贡献。
⑥ 具体包括:网易新闻、搜狐新闻、腾讯新闻、新浪新闻、新华新闻、南方都市报网、人民日报网(新闻网站);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开心网(社交媒体);天涯社区、凯迪社区、强国社区、百度贴吧、猫扑社区、豆瓣网(社区论坛);新浪博客、博客大巴(博客网站)。
⑦ 包括:新闻以及其回复、微博文及其评论、空间信息及其评论、主题以及其回复、博文以及其回复。
⑧ 包括:点击量、转发量、评论量、主题量、回复量、发表者、粉丝量、阅读量。
⑨ 主要指主题及回复量,社交媒体博文及转发和评论量。
⑩ 指数信息获得过程,就是按照梳理后的各个舆情因变事项要素、社会心理热点在既往舆论危机事件中重复出现的次数赋予其相应的权重值,之后根据某一事件对这些不同权重的舆情因变事项要素和社会心理热点包含的结构和数量进行加权合计,其得分值就是该舆论危机事件引发舆论危机潜力的判断依据。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
【责任编辑:刘 俊】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公共突发事件中的危机意识、危机传播与媒介素养研究”(项目编号:11JJD860006)、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日本NHK电视台对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及对应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2CXW020)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