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和巴格莱文化传递论思想政治教育观的比较及启示
2014-02-12善晶晶
善晶晶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87)
韩愈和巴格莱文化传递论思想政治教育观的比较及启示
善晶晶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87)
从文化传递论的角度看韩愈和巴格莱的思想政治教育观,两人都主张教育是文化传递的主要途径。在教育目的、教师的功能及教育课程和内容上,二者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两人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建立在不同的哲学基础上,在教师的标准和师生关系上,二人也有不同的认识。其文化传递论思想政治教育观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也存在局限性,对当今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韩愈;巴格莱;文化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文化的传递是文化得以延续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我们进行文化再创造的基础。作为中西方文化传递论的代表,韩愈倡导儒家的道统思想,恢复儒家思想的至尊地位,巴格莱则以要素主义的教育思想指导其文化传递论。
一、韩愈和巴格莱文化传递论思想政治教育观的比较
韩愈和巴格莱都倡导文化传递,从而使文化世代相传,生生不息。但两人在思想政治教育观上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一)韩愈和巴格莱文化传递论思想政治教育观的相似之处
1.教育目的
韩愈精通六经百家之学,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然而,生活在安史之乱后中唐时期的韩愈,深切感受到佛老盛行给儒家带来的强烈冲击。因此,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恢复儒家的仁义道德,重塑儒家思想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根本目的是通过以儒家仁义道德为核心的教育,达到个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解决当时的社会危机,维护中央集权和国家统治。教育是为了传道,是为培养人才这个目的服务的。
巴格莱认为,教育是社会进化的一个基本因素,是“传递人类积累的知识中具有永久不朽的价值的那部分的过程。”教育就是要使“每一代拥有足以代表人类遗产最宝贵的要素……的共同核心”。巴格莱的教育观不是那种急功近利的、立即要求回报的、肤浅的教育观,而是把教育视为一种长远的投资行为。
韩愈和巴格莱所主张的教育目的都超越了一定的功利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二者文化传递论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在教育目的上具有相似性。
2.教师的功能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师说》中,韩愈把教师的任务规定为传道、受业、解惑。这三项任务是紧密联系的,以道为首,以业为次,都是为儒家的道统思想服务。这样的排序体现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德育理念。他认为,教师如果只是“习其句读”而不传道,是“小学而大遗”,忘掉了教师的任务和功能。因此,“传道”“受业”“解惑”既是教师任务的规定,也是教师功能的体现。
巴格莱认为,教师是人类精神文化遗产的重要传递者,必须肩负起引导、监督、督促学生学习、传授知识的任务。教师不再仅仅是学生活动环境的营造者、活动经验材料的提供者和学生经验活动的引导者,也成为了知识的传授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指导功能,以口头语言讲述为主进行教学,发现学生的“天赋”,用人格因素影响学生等,“教师的功能特别应体现在用人类的经验教育学生,鼓励学生有生活热情和加深对生活意义的理解。
尽管在教师任务的主次上两人有不同的认识,但都主张教师功能的多样化。既肯定教师的教学功能,也肯定教师的教育和指导功能。既育人德,又教人知。
3.教育的课程及内容
韩愈所倡导的文化传递就是要传递以儒家经典为核心的道统思想。“博爱为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而不是佛老所倡导的“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的“道”。在课程的编排上,他强调在“屈老、避佛的同时以儒家学说的礼乐刑政为教育的具体内容,以《诗》《书》《礼》《易》《春秋》等经典作为学习的标准教材。”韩愈文化传递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儒家的仁义道德,是一个有为的现实世界,追求的是儒家传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原则。
巴格莱把教育看作传递文明、维系团体的职能发展的部门。因此,他一方面选择那些体现文明精华的知识,另一方面选择那些有利于维系整个团队发展的“共同要素”,并且强调要把包括人类经验中最宝贵要素在内的各门特殊学科的教学计划作为民主教育制度的核心。认为人类的种族经验既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更是人类教育的核心。在课程设置上,以共同要素为指导,设置系统的课程。巴格莱主张以统一的课程标准来发挥教育提高文化中共同要素的功能,强调课程设置的连贯性和统一性。
韩愈和巴格莱在倡导其文化传递的过程中都主张教育的内容和课程的一元化,并对教育内容和课程的设置作出了规定。
(二)韩愈和巴格莱文化传递论思想政治教育观的不同之处
1.哲学基础
韩愈文化传递论思想政治教育观的哲学基础是他的人“性三品说”。他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对人性的不同划分,韩愈提出了不同的教育方法。“上之性就学而愈明,下之性畏威而寡罪,是故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也。”因此,无论哪一种人都是可教的,教育对于上、中、下三类人都能起到积极作用。韩愈的人“性三品说”论证了儒家仁义道德思想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为其文化传递论思想政治教育观奠定了哲学基础。
巴格莱以社会进化论为其文化传递论思想政治教育观的哲学基础。在《教育与新人》一书中,他从生物学的角度探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并把社会进化定义为“积累和精化知识的过程”。而使知识的积累和精化过程永不间断的活动就是教育。教育是社会进化的一个基本因素。教育作为文化传递的手段之一,要把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传递下去。巴格莱从社会进化的角度出发,论证了教育的本质,也为其文化传递论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奠定了哲学基础。
2.教师的标准
韩愈把“道”和“业”作为衡量教师的标准。认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因此,无论年龄大小、地位贵贱,只要有“道”就可以成为老师。并且指出“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只教学生断句读书,而不能解答学生疑惑的,不能称之为“师”。韩愈把“道”和“业”作为衡量教师的标准,倡导“能者为师”的教育理念,破除对教师的盲目迷信。
巴格莱强调教师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教师的文化知识程度必须要超过学生本身的水平。认为所有教师都应当拥有一定的、真实的学术基础,未来的教师不但要接受基础理论教育,而且还要掌握他们将来要教授的学科知识。一个合格的教师应具备一些诸如发音、使用英语语言的技能。还应该把教学当做一种艺术,这既承认了“教师素质的基本意义”,也承认了“教师敏锐地鉴别人类遗产的重要性”。可见,巴格莱将掌握学科知识与教学艺术作为教师必备的条件。
3.师生关系
以“道”和“业”作为衡量教师的标准决定了韩愈的师生观。在他看来,由于对“道”的造诣不同,对“业”的专攻不同,学生不一定不如教师,教师也不一定比学生高明。师生之间的关系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韩愈所倡导的这种师生关系,在促进教师、学生角色转化的同时,淡化了二者的身份,体现了“教学相长”的师生观。
巴格莱认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教师绝对权威的地位决定了教师必须掌握教育的主动权。在巴格莱看来,学生对成人有固有的依赖性,只有教师掌握了教育的主动权,才能使学生意志获得最大的发展。所以,巴格莱倡导的师生关系是绝对的,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和约束,学生接受教师的教导、传授及训练。
4.对宗教的态度
韩愈对道教、佛教等宗教思想是极端排斥的。在《原道》一文中,韩愈回顾了先秦以来佛老等异端思想侵害儒道,从多方面分析了佛教和道教的危害性,揭露了僧侣道士不从事生产,浪费生产力,消耗了社会财富的现象,抨击了佛老两家“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的自私和悖论。韩愈致力于重塑儒家思想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对佛教和道教持绝对否定态度。
巴格莱把宗教戒律看作“永恒的价值标准”之一,对社会的进步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即在科学的历史以前,以某些宗教戒律为支柱的某些人类行为准则,无疑对社会福利和社会进步至关重要。同时,他把宗教戒律在控制人类行为的效率归结为人们接受早期训练而形成的责任、忠诚、献身等理想,而不是对天堂的向往、对地狱的恐惧、对神的屈从。巴格莱肯定了宗教对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认为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发挥宗教的戒律作用。
二、韩愈和巴格莱文化传递论思想政治教育观的评价及启示
(一)韩愈和巴格莱文化传递论思想政治教育观的评价
1.合理性
(1)肯定了教育者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信心和责任心
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设计和组织、疏导、激励、示范等作用,对教育者作用的肯定,有利于提高其信心和责任心,激发工作的积极性。韩愈在《师说》中开篇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两句话表明了教师的地位。正是这样的地位,才使教师具备了“传道”“受业”“解惑”的功能和任务。巴格莱也指出:“教师是精神(与物质相比较而言)遗产信赖的继承人,每一代都接受并吸收了精神财产才使人类不断向更高级水平进步”,肯定了教师的绝对地位,肯定了其在人类文明传递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了,承担的责任相应地也提高了。
(2)统一了教育的内容和课程,有利于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任何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有特定的目标,这个目标从全国范围来看必须是一致的。目标的实现需要依赖教育内容来完成。因此,为了保证目标的一致性,就必须保证教育内容的一致性。韩愈和巴格莱文化传递论思想政治教育观在内容上都体现了一元主导,在课程设置上也主张全国统一,以统一的教育内容实现文化同一。统一的教育内容和课程,防止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由于客观因素,如环境的改变而发生中断,也保证了全国范围内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致性。
2.局限性
(1)忽略受教育者的能动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由多个方面构成的有机体,其实现需要依赖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在《师说》一文中,韩愈始终强调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以孔子的言行论证“古之学者必有师”。巴格莱认为,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要倡导接受式教学,强调国家、教师、知识的权威。两人在倡导文化传递的过程中,没有看到思想政治教育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尽管都看到了教育者和教育内容以及教育环境的作用,但国家、教师、知识权威之于教育对象而言都是外在的。因此,韩愈和巴格莱在强调外在因素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时,却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个最活跃的因素——受教育者。没有受教育者的最终觉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等于没有实现。
(2)在历史和现实的关系上,带有保守主义的倾向
最早发展于英国的保守主义,对变化的谨慎态度和对历史传统的固守是其鲜明的特点。作为文化传递论代表人物的韩愈和巴格莱,不仅将人类文明视作一个空间上的存在,更视为一个具有时间延续性的存在。韩愈攘斥佛老而复古崇儒,把儒家的道统思想推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巴格莱对传统、历史和文化高度重视,倡导永恒的价值标准,认为个体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脱离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人类文明总是以前辈的文化为基础的,并且好于前辈的文化延续至今。在此,二者的保守主义倾向体现得非常明显。此外,无论是韩愈对佛老思想的排斥,还是巴格莱对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批判,他们都采取的是“一刀切”的方式,没有看到其他流派一些合理的教育思想。
(二)韩愈和巴格莱文化传递论思想政治教育观对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1.从队伍建设上看,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者担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设计、实施、检查和反馈的任务,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方向,而且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为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目标的实现,首先应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具体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智力素质、知识素质、心理素质等。此外,要加强教育者的专业化建设,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专业化和规范化。
2.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上看,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
巴格莱在肯定教师的绝对权威时,却忽略了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就使“施教”和“受教”割裂开来。然而,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上看,在施教和受教两个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为主客体,双方的影响作用是相互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同时尊重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活动是主体间的交往活动,而不是教育者的单向活动。它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放在平等的地位对待,体现了人性、科学性和合理性,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应该在双向互动原则的指导下,在教育者的教育引导下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3.从内容上看,必须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文化传递论强调“述而不作”,其重点在于传递。文化的积累、提炼和传递是文化得以延续、社会得以进化的基础和前提。然而,没有发展的继承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社会转型及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人类文化的传承,不仅包括对文化知识的传递和继承,更应该对其进行发展和创新。要正确处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内容进行有批判、有目的地吸收和改造,与时俱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此外,巴格莱“节约与浪费并举”的教育指导原则也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同时兼顾知识的工具价值和背景价值,不应只是以直接有用为教育目的。应该超越现实的功利,着眼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职业人,注重培养受教育者创造性、批判性的思维,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
[1](美)巴格莱.教育与新人[M].袁桂林,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48,199,157,26,132,157,34.
[2]周逸先,黄晓珠.走出新与旧:重读巴格莱——从与杜威比较的视角看巴格莱的知识观与课程知识观 [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2):23.
[3]吴小林.韩愈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212,214.
[4]杨燕起.韩愈思想略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北京: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2009:764.
[5]张斌贤,褚洪启.西方教育思想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671.
[6]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60.
G41
A
1673-0046(2014)4-005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