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单招生公共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4-02-12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教学要求中职职业

胡 蕊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0)

为探索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教育部从2007年开始,逐步批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进行单独招生。目前,单招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已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生源之一。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单独招生工作已经开展了几年时间,其间取得了许多成绩,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在公共课程领域给我们一线老师带来了不少的挑战。本文将通过分析单招生公共课程学习现状及这个群体的学习特点,然后“对症下药”,为教学改革进行有益的探索,从而构建高职单招生的公共课程体系,以求达到高职教育的最终目标。

一、现状及特点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招收的单招生主要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旅游管理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中职生。录取的技能成绩和文化课成绩占比是7∶3,他们的优势在于专业技能知识有一定基础,而文化成绩相对薄弱。从近几年一线老师反馈的情况看,单招生在动手操作能力方面很不错,但在公共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上却很吃力。有一项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中职生现状调研表明,在数学方面,46.60%的学生没有达到小学毕业的水平,59.69%的学生没有达到初二的水平;在英语方面,38.63%的学生没有达到小学毕业的水平,72.24%的学生没有达到初二的水平。调研还表明,60.8%的中职教师认为中职生学习习惯比较差和很差,53.01%的教师认为中职生学习方法比较差和很差,50.69%的教师认为中职生学习动力很差和较差。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就表现出以下问题:(1)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较差,无法适应课程需要。(2)学习兴趣缺乏,旷课严重。(3)学习主动性不高,纪律性不强。(4)部分学生观念错误,淡化公共课程学习。

从单招生的学习特点看,他们与普高的学生存在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好动不好静,对于课本知识存在反感,偏好实际操作,因此在实践课程当中,比普高的学生动手能力更强。

二、针对单招生的公共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一)明确界定单招生的公共课程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要求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明确指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而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还不够健全,单招生的教育教学更是起步摸索阶段。单招生是从中职转向高职,而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学在教育理念、教学思路、教学方式等各方面存在的差异,影响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的后续学校。因此,不能使用一套教学要求来考核在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所以我们应当考虑对单招生设定一套适合于他们成长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在制定教学要求时,要特别注意几个问题:(1)必须以教育部颁发的教学纲领性文件为指导,在充分了解单招生的实际情况后,酌情降低单招生的课程目标和要求。(2)各门公共课程按照“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以应用为目的”的要求,侧重在职场环境下人文素质的培养。(3)各门公共课程应该强调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为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4)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

由于单招生普遍存在文化知识基础较弱,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的特点,因此我们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可以开发一些针对单招生的校本教材,教学内容要与专业紧密结合,以学生实际水平为参考,选择整合编写内容。各门公共课程内容都可以按照教学要求分成几大模块:(1)学习方法和策略模块。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中职阶段衔接高职阶段模块。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基础知识避免“炒剩饭”,要注意让学生以新的方式在自己探究摸索中温习以往学过的知识。(3)与专业结合的职场素质内容模块。其核心为开发出能让《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应用文写作》等课程融入专业的内容,切实实现公共课程服务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将学生培养为高素质的职业人。

鉴于单招生存在的问题及特殊性,我们可以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对基础较弱的《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课程,可以按学生平均水平适当增加授课学时及学期来弥补跟不上教学要求的不足。同时,除了第一课堂外,第二课堂的开展也不能忽视。各门公共课程可以根据各自特点,在选修课和第二课堂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例如:德育课可以多举办主题讲座、道德讲堂等,邀请社会精英、模范,企业代表等传播积极的讯息,借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大学英语可以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英语角、朗诵比赛、英语竞赛、外教讲座等来丰富学生们的学习生活;高等数学可以通过数学建模等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体育可以开展丰富的各类赛事及健身活动,强健体质,舒缓学习压力。通过这些课程设置,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注重学生思想道德、人文素养、职业素养的培养,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融入社会,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

针对单招生对公共课程的学习存在“情感障碍”,他们普遍持排斥的态度或者带有焦虑情绪,并且他们的学习特点是好动不好静,偏向于动手实践,所以在教学手段上,可以多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在多媒体资源的辅助下设计模拟真实的职业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职场活动中进行“体验式”学习,鼓励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在体验中,在任务安排——学生准备(课前)——学生展示(执行任务)——教师补充讲解(课堂)——小组总结(评价)——教师总结(评价)的整个教学过程中,获得任务的体验,增强信心,体验成功与快乐,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增强学习兴趣,并逐步消除情感上的焦虑。在学习方式上,可以充分地利用自主学习中心,努力实现分层次的因材施教,通过构建和完善符合单招生的课程内容,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个性化和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考虑单招生的学习特点,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和小组活动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这也是潜意识的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在学习过程当中要多鼓励、多调动,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四)完善考评机制

单招生的课程考核不能简单地用一张试卷来衡量,应当通过多元考核评价来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各门公共课程在设计考试内容和考核方式时,要从多个方面考虑,既要有利于健全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素质,也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考核方式可灵活多变,将理论和技能的权重比更进一步优化。例如,期末考试理论占比40%,其余60%的内容可以采用职业项目设计、论文、报告研究、竞技等来突出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考核。这样多元化的考核才能真正有针对性地培养单招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五)提高公共课程教师职业能力水平

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不同,公共课程的授课是面向众多专业的学生,所以公共课程要想更好地服务于专业,就要加强与系部的联系,与企业的合作,多下企业锻炼,多进行专业和企业的培训,提高教师职业水平能力。

[1]蒋乃平.文化课应该让中职生“学得会”——来自一线的报告之一[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4).

[2]彭慧,刘姝玉,孙媛.高职单招生英语教学改革探索[J].新课程研究,2013(6).

[3]刘士祥,朱兵艳.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职教探索,2011(12).

猜你喜欢

教学要求中职职业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新高考对“曲线运动”的考查特点及命题趋向研究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