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思路
2014-02-12李克锡左沁芳
李克锡,左沁芳
(1.中共天水市委党校,甘肃天水 741018;2.天水市工商联,甘肃天水 741000)
天水市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思路
李克锡1,左沁芳2
(1.中共天水市委党校,甘肃天水 741018;2.天水市工商联,甘肃天水 741000)
本文对天水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与深层次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关键在于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消除其发展中面临的政策障碍和隐形壁垒,彻底取消公共资源配置中的所有制限制,为各类经济主体营造发展需要的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以全面深化体制改革与政策创新为路径选择的突破口,并进一步提出了天水市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对策措施。
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式;发展思路
一、天水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截至2013年底,天水市有私营企业6670户,注册资金126.79亿元,从业人员10.2万人;个体工商户7.67万户,注册资金24.98亿元,从业人员16.7万人;农民专业合作社1387户,出资总额17.85亿元,成员总数1.06万人。非公有制企业涉及一、二、三产业的各个领域,其中规模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达138家。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吸纳从业人员达28万人,相当于全市城镇就业总数的76.65%。全市非公有制企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0件,甘肃省著名商标69件。2013年全市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80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5%,超过甘肃省下达目标任务的3.44%;非公有制经济固定资产投资达183.77亿元;全市新签约非公有制经济招商引资项目184项,总投资501.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87.23亿元;新增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非公企业2户;非公有制企业出口额达28299万美元,占全部出口额的83.5%;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税收收入28.96亿元,增加5.87亿元;新增授权专利52项;新增甘肃省著名商标13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2013年市、县区共落实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资金2.88亿元。
二、天水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天水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但是,2013年非公经济总量在全市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仍然偏低,非公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难以回避的困难和问题。
(一)内部因素制约天水民营企业发展
1.非公有制企业管理方式粗放。天水的非公有制企业家族式的管理色彩浓厚,企业所有者具有很强的家族意识和独立封闭性。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形式上虽然成立了有限责任公司,但决策和管理仍带有浓厚的个体经营者烙印,凭创业经验进行家族式的日常管理;部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经营者素质不高;部分企业缺乏诚信、账目不实、偷漏税款、逃废债务、制假售假,成为市场秩序混乱的一个重要根源;资本积累缓慢,各类专业人才匮乏;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视不够,管理体制落后,没有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缺乏合理的决策能力和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抗风险能力差。
2.非公企业整体规模偏小,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含量不高,产业层次偏低,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天水市非公有制经济企业起步晚、基础差、规模小,目前多数仍处于资本的积累阶段,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的能力较弱。在产业结构上,传统产品多、低附加值产品多,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名牌产品少,新经济、新企业少,难以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改造和提升非公有制经济传统产品的任务重。在组织结构上,公司改制任务重,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任重道远,且目前仍无一户私营企业上市公司。
3.人才匮乏,企业的人才储备不足,影响发展后劲。由于体制机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流向民营企业人才渠道不够畅通,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素质不高,人才结构不优,特别是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术专业人才比较缺乏。同时,民营企业人才引进、人才培训的体制和机构还不够健全,职称评定、聘用制度、工资报酬制度等各种体制和机制尚未从整体上建立。一些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在民营企业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导致人才外流,严重影响了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后劲。
4.县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速度不快。目前,天水市县域非公有制经济GDP占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不足54%,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增加值、实现销售收入和利税增幅分别为26%、32%和22%,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远低于南方发达地区。全市有近30%乡镇非公工业仍是空白。
(二)外部因素制约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1.非公有制经济政策落实还不够到位,市场准入受到一定限制。中央和甘肃省关于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越来越多,但天水市在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执行上,还存在着思想阻力、人为障碍和体制束缚,一系列包括税费减免、土地征用、审批服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不能完全落地到位。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方面障碍仍然存在,待遇不够公平。
2.服务不到位,非公经济发展的社会创业环境仍需大力改善。虽然新一届中央政府大力倡导简政放权,简化行政审批项目流程,但是面对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地方政府综合服务仍然跟不上,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政府在非公有制经济的创业辅导、市场分析、技术创新、员工培训等方面提供的有效服务不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差,个别政府部门职能转变滞后,存在缺位、错位、越位现象,审批环节多、手续繁、效率低,推诿扯皮的事情时有发生,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力不够。另一方面,天水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人文环境方面不够优越,在思想上不支持,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3.非公有制企业融资渠道窄,融资困难。目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出台了支持以非公有制企业为主的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的政策措施,但是资金短缺仍然困扰着天水市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非公有制企业产生贷款难的主要原因:一是金融机构存在所有制歧视,对非公有制企业实行资产抵押贷款,忽视对非公有制企业的项目本身前景的调研论证和综合评估,贷款总额度受限,手续繁琐。二是非公有制企业民间借贷风险大、成本高。三是信用担保体系尚未形成构架,担保机构规模小,造成非公有制企业贷款担保困难。四是部分非公有制企业缺乏诚信,缺乏不动产抵押,造成金融机构“惜贷”现象。五是非公有制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狭窄。
三、加快天水市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思路目标与对策措施
天水市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中,要真正落实甘肃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种政策,采取有力的改革措施,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入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优势资源开发、特色农业、文化旅游产业、循环经济产业,加快天水非公有制度经济的发展速度。
(一)营造天水市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1)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目前天水市需要全部放开除国家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行业和领域。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以独资、控股、参股等方式投资建设铁路、公路等交通项目,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建设农田水利、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土保持等水利项目,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土地整治;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领域,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发展医疗、教育、文化、旅游、体育、社会福利等社会事业。放宽个体工商户申请人范围、名称核准条件、经营场所限制,形成全民创业的良好发展环境。
(2)公平配置各类资源。各级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在矿产、土地、金融、电力、运输以及其他资源配置方面,对非公有制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要实行平等待遇。加强非公经济用地保障,将非公经济用地统一纳入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合理安排非公经济用地需求。符合国家划拨目录的要采取划拨方式供地,生产经营用地可采取租赁方式供地,非公企业建设员工公寓用地纳入保障性住房供地范围。积极探索将城市供水供气供暖等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经营权配置给非公有制经济的具体途径,选择一些领域先行先试,力争取得突破。
(3)鼓励金融服务创新。一是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经营机制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建立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开展“动产质押、融资租赁、知识产权和股权质押、企业主个人财产担保、联保贷款、应收账款和仓单质押”等新型信贷业务,积极发展金融超市等便民服务,建立和完善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二是完善银政银企合作机制,地方政府可以与银行合作,通过地方政府金融办引导各种金融机构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信贷需求。三是大力发展专门或主要为非公经济服务的金融组织,鼓励发展村镇银行。鼓励民间资本依法进入金融领域,组建小额贷款公司,其大股东或主要发起人持股比例可放宽到50%,对经营良好的小额贷款公司可以设立分支机构。四是大力培育和引进信用担保机构,完善资本金补充和风险补偿机制,健全担保机构资本金扩充机制,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3年内免征营业税。五是拓宽非公经济直接融资的渠道,支持非公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或集合债券等方式依法募集资金。六是建立非公有制企业上市培育推荐机制,筛选一批重点企业,实施系统性服务和配套政策支持,对成功上市的非公有制企业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奖励。
(4)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整合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各项资金,设立天水市政府非公经济发展资金,用于支持非公企业技术创新、创业孵化园建设、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人才培训等,以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坚持政府投资以奖代补原则,支持非公中小微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开拓市场、扩大就业。认真落实国家对小微企业的各项税费优惠政策,进一步优化税收环境。
(二)多种措施并举,创新天水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发展模式
(1)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借助“民企陇上行”专项行动推动天水市非公经济发展。要抓住东部产业加快转移和加快改善交通物流条件的机遇,依托天水市交通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引进东部沿海地区资源精深加工、大宗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等方面的非公有制企业,同时,天水市要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向西开放,通过非公有制企业把天水的特色农产品、装备制造业产品、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打入中亚地区。通过以商引商、窗口招商、专业队伍招商等方式,提高招商引资效率。在抓好以商引商的同时,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以开放的姿态,扩大与央企及省外优强企业的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2)扶持非公有制龙头企业发展。重视发挥非公大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着力培育壮大加工型、商贸型、流通性、服务型、科技型、综合性非公经济龙头企业。制定重点非公企业扶持计划,支持有条件的非公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方式,进一步壮大实力。支持骨干非公企业进入公共社会事业、基础设施、金融服务、资源开发及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领域发展,天水市需要培育发展一批主业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大集团。
(3)引导非公企业发挥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把发展非公经济与构建天水市农业、工业、服务业、旅游文化产业等特色产业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非公企业机制灵活、市场反应灵敏等优势,积极引导非公企业重点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天水市产业导向、具有比较优势和较大潜力的产业领域。
(4)助推非公有制经济成长与转型升级。天水市要制定小微企业、中小企业进入规模企业、企业集团的发展计划,出台分层次、有重点地配套扶持政策措施,促进非公企业成长壮大。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扶持经营能力强、资产规模大的个体工商户向组织程度高的私营企业转型。建立小微企业进入规模企业育成机制,加大贷款担保、人才培训、市场开拓、技术创新、管理咨询、专项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每年培育一批小微企业进入规模企业。引导私营企业加强管理,扩大规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开辟新的投资领域,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大型非公骨干企业。
(5)加快民营企业改制重组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深入推进国有经济改革,支持非公经济进入法律没有明确禁止的所有国有经济发展领域。支持非公企业以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融资租赁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引导支持非公经济与国有大企业融合发展,围绕大企业主导产业开展配套生产和服务,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支持非公企业以参股方式参与建设和重组公用事业及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国有企业。结合事业单位改革,对经营性事业单位进行转企改制,使之成为非公经济的生力军。
(6)非公有制企业要搭建平台,集聚发展。天水市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园区建设的投入力度,重点建设好国家级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充分发挥全市开发区和循环经济建设基地的龙头带动作用,为非公经济集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引导非公经济集群发展。各县区要统筹推进产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区以及特色村镇、创业基地、专业市场建设,为非公经济发展提供平台。市内国家级及各省级开发区等产业承载平台,对国有资本、民间资本及域外资本一视同仁,支持非公经济投资各类园区发展,在政策上同等对待。扶持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并以免费或低价租赁方式向大中专毕业生、回乡创业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转业复员军人提供创业场地。建立创业指导服务平台,将创业服务延伸到街道社区和校园,免费为创业者提供项目开发、小额贷款、政策咨询等一条龙服务。
(三)实现非公企业从传统家族式管理向现代化管理的转变,加强非公企业内部管理与人才队伍建设
(1)非公有制企业应不断创新,超越自我,向生产的社会化、企业管理现代化迈进。一是实现由传统家族式管理向现代化科学管理转变。大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管理经验,改变非公企业的家族式管理模式,启用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进行规范化管理。二是对企业进行三大创新,即产权制度创新、董事会制度创新、企业家制度创新,规范启用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实行企业家职业的市场化。
(2)大力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和品牌创建,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鼓励和支持非公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使非公企业尽快成为技术创新需求主体、研发投入主体、技术创新活动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主体,不断增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大非公经济市场主体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知名商标等培育,鼓励非公企业在境外注册商标,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拓展市场占有率。
(3)非公有制企业需要强化人才培养引进。甘肃省出台了高校毕业生到非公企业就业的政策措施,天水市政府需要进一步配套出台相应的具体措施,真正吸引大学生到非公企业干事创业。对于非公有制企业的人才培训,天水市需要整合社会资源,创新培训方式,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和企业自主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机制。依托各类院校、培训机构和企业,采取委培、代培、定单式培养等方式,重点开展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经营管理、职业技能和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培训服务。建立职业经理人社会化专业测评与市场化中介推荐制度,加快非公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对在非公企业就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在人事管理、教育培训、职称评定和政府奖励等方面与其他各类企业实行同等政策,将非公企业和公有制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工作纳入同一申报体系,实行统一的评审标准和管理制度。对非公企业引进人才与其他单位引进人才享受同等政策,通过政策措施吸引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到非公企业就业,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促进优秀人才在非公经济发展中施展才华。●
F121.33
A
1009-6566(2014)05-0122-04
2014-05-12
李克锡(1965—),男,甘肃秦安人,中共天水市委党校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