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摆脱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词汇困境

2014-02-12方渊媛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理据生词词义

方渊媛

(九江学院,江西九江,332005)

摆脱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词汇困境

方渊媛

(九江学院,江西九江,332005)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出现的对阅读理解起严重妨碍作用的三种词汇,常让考生陷入困境,解决这些词汇困境问题,可以提高大学生四级考试的阅读能力。

英语阅读;词汇困境;形态理据;猜测词义

众所周知,不管是中文阅读还是外文阅读,如果没有对语篇中词汇的理解就不可能产生对语篇的理解。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阅读部分中,由于大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很扎实,英语词汇方面的困难则成为语篇理解最大的障碍,有时甚至产生对语篇意义的曲解。

Laufer认为在英语阅读中学习者遇到的词汇困境有三种:完全陌生的词汇,借助一定的知识和阅读技巧可以猜出词汇的意思;伪语义透明词汇,学习者以为自己知道该词在此的意思,其实不然;无法猜出其词义的词汇。对于初学英语者,由于其词汇量严重不足,遇到第一种困境的境况居多。具有一定词汇量的(九江学院)的大学生常遇到第二种和第三种困境。在阅读中碰到生词时可采取:

第一,如果认为该词并不影响理解或并不重要时,就回避或不予理睬。

第二,会利用母语阅读策略来猜测生词在语篇的意思。

第三,借助词典来理解生词在语篇中的意思。由于词汇量的不足,学生在阅读英语语篇时,通常不能有效运用母语的阅读策略。此时的最佳做法是利用词汇的形态理据特征以及上下文语境来猜测生词意思。

一、根据词的形态理据来猜测词义

语言符号与客体的联系是任意的,但在一种语言内部的单位之间大部分有理据性。英语词汇中词义与事物或现象的命名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但大量词语的意义和形式、语义和语音之间确实存在各种不同程度的关联。词汇学把这种现象称为“词的理据”。词的理据分为语音理据、形态理据、语义理据和词源理据。词的形态理据对于猜测词义来说尤其重要。词的形态理据指的是从各个组成部分的意思来探查词的整个意思。同时,词的形态理据有不同的层次:完全理据、部分理据和完全词汇化。

词的形态理据涉及派生词和复合词。由一个词干和一个或若干个前缀或后缀或前后缀构成的词叫派生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或不同词性的独立词按一定排列组合在一起构成的新词,叫复合词。英语中有大量的派生词和复合词,其多产性和灵活性为英语增添和补充了大量词语。因此,大学生应该借助形态理据的工具比较容易地在语篇中识别派生词和复合词,并正确猜出词义。例如,Her anger was counterproductive:it just made him refuse to help at all.如果知道counter-的意思是“反、逆”,productive意思是“富有成效的、得益的”,那么就不难猜出counterproductive意思是“产生相反效果”的意思。从词义上看,语义透明(semantically transparent)的复合词(如classroom)是两个独立的词素构成,其词义清晰可辨;而语义晦涩(semantically opaque)的复合词(如butter+fly),其语义不能从两个构词成分的结合体中识别,有自己的词位(lexeme),有的复合词由两个词合成后(如eggplant中的egg加plant)产生了新义,但其理据犹存。因此,对于复合词不能一概地望文生义,要结合上下文看,或者查字典。

二、根据上下语境来猜测词义

在语篇的上下文中有许许多多的线索可供我们猜测时参考。

一是根据同义词(或同义关系猜测词义)。例如:Mr.Brown likes to talk,and his wife is similarly voluble.显然,similarly告诉我们voluble意为likes totalk。常见引出同义关系的有similarly,or,that is,that is to say,for example,likewise等。

二是根据反义词或对照关系猜测词义。例如,Although Tom’s face has been washed clean,his neck still remains grubby.由although表示“虽然……但是……”可得知,grubby是clean的反义词,“污秽的”。表示前后意义相反的词和词组有but,yet,however,instead of,not…but,rather than,on the contrary,on the other hand,whereas,in spite of,otherwise等。

三是根据文中的定义或解释来猜测词义。例如,Modernmedicinebeganwiththestethoscope,a medical tool used for listening to the movement of a person’s lungs and heartbeats.根据上下文的解释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可猜出stethoscope是“听诊器”。

四是根据文中的因果关系判断词义。例如,In the early dawn,it is so dim that he can’t see where his clothes are.

五是根据对等关系猜测词义。对等关系是指若干词、词组之间又并列连词连接,在句中有相同的语法作用,其意义属于同一个义域。例如,The hot tropical weather created a feeling of lassitude and encouraged laziness.

六是有时标点符号也可提供猜测词义的线索。例如,This disease is not contagious:you can’t catch it by touching somebody.冒号后的分句表示这是前文的意思。“你不可能接触别人而传染它(此病),即“接触传染的”意思。

三、遇到伪语义透明词汇

在英语阅读中,学生会觉得有些生词自己认得,以为自己可识别出意思。其实是学生误解了词义。这些词具有欺骗性语义透明(deceptive transparency)的特征。具有这种性质的词汇有四类:

一是具有欺骗性词形结构的词。这些词看起来是由有意义的词素组成的。学生常以为一个词的意义等于它各项成分意义之和。对于真正具有语义清晰性的(semantically transparent)词(例如classroom)来说,这种假定是正确的。但是,对于具有欺骗性语义透明的(deceptive transparent)词来说,这样理解词义是完全错误的。例如outline(刚要)常被误解为“out of the line”,discourse(语篇)被当做“without direction”。

二是成语和习惯用法。这些词汇通常是文化含量较高的词汇。例如a shot in the dark(无根据的猜测)被当作“黑暗中的一枪”。

三是多义词。英语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学生对此一知半解,因而常会出错。

四是音形相似的词。英语中有些词读音很相近,例如available和valuable;还有些词是词形相似,例如industrial和industrious,respectable和respective,considerable和considerate,reduce,deduce和induce等。

四、无法猜测出生词词义的情况

学生在四级考试的阅读过程中能否成功地猜测词义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产生猜测失败或无法猜测的情况有四种:

一是上下文线索不存在。有时候语境冗余(contextual redundancy)现象不足以提供猜测线索,因此学生无法进行猜测。

二是上下文线索不可用。有了线索并不等于能为学生所用。如果上下文的线索也包含有学生不认识的词汇时,他们不可能利用生词来猜测另一生词。

三是上下文中存在误导线索或部分线索。前面谈到的具有欺骗性语义透明的词汇,是产生这种情况的最主要的原因。有时,学生根据上下文线索,对生词一知半解。在有些语篇中,这种不完全线索可以使学生对生词和语篇有大致的理解;在法律和医学语篇中,这样做常常是不安全的。

四是上下文线索被抑制。影响学生成功猜测的另一个方面是学生的图式和语篇上下文的相容性,也就是学生已有的有关语篇主题的背景知识,即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ta)对语篇理解的干扰性。当学生带着自己的偏见来理解语篇时,他们可能会赋予个别生词以自己的观念。此时即使上下文中有表示不同见解的线索,学生也可能会不予考虑或忽视这些线索。

学生英语词汇困境的解决途径是大量阅读英语原文,不断提高阅读技巧和能力,只有扩大词汇量,提高词汇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英语阅读中的词汇困境,在四级考试的阅读题型中考出好成绩。

[1]Laufer,B.How much lexis is necessary for reading comprehension?In P.J.L.

[2]Arnaud&H.Bejoint Eds.Vocabulary and applied linguistic[M].Basingstoke:Macmillan.1991.

[3]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编辑 朱荣华

G642

A

2095-8528(2014)01-010-02

2014-05-13

方渊媛,女,江西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理据生词词义
“诛”的词义演变及其在古籍中的释义
『五个生词』快速阅读法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从理据出发展开高品质评价——以《谏太宗十思疏》为例走进文言文深处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英语中爱情隐喻及其认知理据分析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的理据信息
词语理据学构想:对象、观念与方法
《诗经》词义考辨二则
生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