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专题化建设的思考——兼广深莞三所图书馆考察报告
2014-02-12
(上海浦东图书馆 上海 201204)
1 引言
上海浦东图书馆以国际化大都市的示范性公共图书馆为建设目标,伴随着新馆建设构建了“10+1”专题。在服务格局、浦东战略需求、公众阅读需求发生变化的新环境下,本着“边建设边调整”的原则,2014年初,调整为“6+1”专题,即金融、航运、干部教育与城市治理、法律、艺术/时尚、地方文献专题,加1个综合性的参考专题。为借鉴珠三角地区图书馆的经验,上海浦东图书馆调研组一行4人主要选择近年新建馆和专题化建设走在前沿的三所公共图书馆作为考察对象,对广州图书馆、深圳图书馆、东莞图书馆进行了历时5天的访问考察。珠三角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在近几年出现了新的建馆高潮,图书馆事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通过考察,结合浦东图书馆专题化建设实际,思考并研究公共图书馆的专题化建设发展之路。
2 考察对象专题化建设的经验总结
2.1 专题设置情况
(1)以馆中馆的形式设置。东莞图书馆对读者群体细分,设置包括大陆首家漫画图书馆、全国首家粤剧图书馆、衣食住行图书馆、IT图书馆、东莞书屋、台湾书屋、东莞学习中心等多个特色鲜明的专题馆,各专题馆分属参考部、少儿部等不同的部门建设和管理。
(2)以馆内集中专题区域形式设置。深圳图书馆主要针对研究型读者设置有商贸、法律、时装、东盟专题服务区,集中于馆舍的五层;还设置深圳地方文献特藏服务区,包括政府信息公开查询,位于馆舍的六层。
(3)以馆内分散专题区域形式设置。广州图书馆设置有多元文化馆、家谱查询中心、语言文化馆开展多元文化为主题的服务,广州人文馆、《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研究基地、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常设展览开展本土文化为主题的服务,休闲生活馆开展都市文化为主题的服务,还设置有创意设计馆、信息技能学习区、考试专题图书区等主题区域,分散在馆内各楼层。
(4)以独立分馆形式设置。广州图书馆与广州国际玩具礼品城共同合作建设了动漫玩具专题分馆,独立于广州图书馆新馆之外,成为国内首家动漫和玩具的专题图书馆。
2.2 专题资源建设
广州图书馆的专题文献由采编中心负责建设,阅览文献与外借文献集中排架,各专题区域的文献排架各具特色。如多元文化馆的文献按国家排架,以国旗和国家名称为标识,专题文献与专题展览在同一空间;休闲生活馆很受欢迎,6万余册文献量的外借册次占总外借量的20%左右。
深圳图书馆的专题文献由采编部和参考部共同建设,其中东盟专题文献主要通过征集、交换等渠道获得。地方文献建设有专题数据库,包括深圳文献馆藏书目库、深圳地方报刊创刊号数据库、深圳图片库、深圳文库等,既有地方文献书目查询、地方报刊创刊号介绍等馆藏信息的揭示,也有“图”说城市发展、未公开发表地方内刊的文献内容汇集。
东莞图书馆的专题馆将书、刊、报和数据库等各类文献资源集中,专题资源由多部门共同建设。其中漫画图书馆制定了独具特色的业务规范,包括漫画图书分类细则、排架规则和分级分区管理。
2.3 专题服务项目
(1)专题文献服务。提供专题文献线索或专题文献原文的服务,包括专题文献借阅服务和参考咨询服务,是专题的最基础服务项目。涵盖专题文献导读、专题文献推荐、专题文献查阅、数据库查询等众多内容。如深圳图书馆东盟专题推出泰国文献推荐目录、专题文献荐购等。
(2)专题信息服务。提供专题相关的信息及查询服务,是对以提供单元文献为单位的文献服务的突破。如广州图书馆与美国犹他家谱学会合作提供全球范围内的家谱查询服务,其考试专题区域提供职业资格、留学等各类考试信息服务。
(3)专题培训服务。根据读者需要,以多种形式开展的实用性培训或自主学习支持服务,更好的发挥公共图书馆教育职能。如广州图书馆语言学习馆针对新居民开展粤语培训;东莞图书馆学习中心实现实体与虚拟相结合,整合各类学习资源提供公益学习平台。
(4)专题咨询服务。关注专题研究动向,为读者科研工作提供支持,提供相关主题的专业资源和导航,是一种个性化、专业化、知识化的专题服务。如深圳图书馆开展的定题服务和课题代查代检服务。
(5)专题读者活动。大力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开展合作,策划举办、承办各种形式与专题相关的文化活动。如东莞图书馆漫画图书馆利用“动漫文化传承”的动漫节举办系列活动,广州图书馆实施“友好图书馆”项目举办以多元文化为主题的“真人书”等各项活动。
2.4 专题研究工作
以三所考察馆的单位名称为检索项、2005-2014年为时间范围,分别检索CNKI、CQVIP和万方三个数据库,经过去重后的检索结果为广州图书馆282篇、深圳图书馆443篇、东莞图书馆298篇。根据专题设置情况,人工筛选与专题研究相关的文献,广州图书馆22篇、深圳图书馆26篇、东莞图书馆33篇,占各馆研究总量的比例分别为7.80%、5.87%和11.07%。研究数量与各馆专题设立时间有关,专题设立之前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地方文献和尚未发展为专题且基础夯实的特色服务。另外,实地考察发现,《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研究基地主要对地方历史文化进行研究和交流;东莞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特色专题馆的建设与服务”为广东省图书馆科研课题。综观专题研究文献,以与专题相关的图书馆范畴业务研究为主,也有专题学科范畴的学术研究(主要是地方文献)。
3 专题化建设的合理定位
公共图书馆服务对象包括所有公众,是具有文献信息资源收集、整理、存储、传播、研究和服务等功能的公益性公共文化与社会教育设施,服务包括文献借阅、咨询、组织各类读者活动以及其他公益性服务等。〔1〕专题化建设发展作为公共图书馆发展模式创新的产物,具有开拓性意义,应围绕公共图书馆的特点进行合理定位。对读者而言,呈现为一站式专题资源和服务窗口,对馆员来说,是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孵化器。
3.1 专题知识信息宝库
专题信息资源建设是开展深层次服务的基础,专题馆员与采访馆员共建资源可极大提高质量,按照专题资源建设重点、根据读者利用情况,充实、完善和优化专题资源结构,并在专题区域配备相应设备,使各类型专题资源随手即得。面向读者需求的专题信息资源体系建设是专题持续发展的核心,采访时预估文献可能产生的效用,并将专题建设重点与国家书目对比进行查缺补藏,提高重点馆藏的保障率,同时,建设特色专题数据库并整合网络专题资源,以形成专题知识信息宝库。探索利用知识化服务工具开展专题知识信息服务,如LibGuides是最具影响力的图书馆知识引导系统,全球有175所公共图书馆用户,而我国尚未有公共图书馆使用。〔2〕依托优质服务资源、创新性地引用先进的服务工具进行专题内容管理与知识共享,可以更好地发挥专题知识信息宝库的效能。
3.2 专题文化活动中心
公共图书馆作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主要阵地,是公民行使文化权利的重要场所,要均衡、人性化的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加强个性化服务,从而拓展公共文化的服务力,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和改革创新的新举措,全面打造城市文化软实力。〔3〕学术会议、公益讲座、主题展览等形式多样的专题文化活动为公众提供精彩纷呈的精神文化产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专题建设,通过文化活动聚集人气,提高专题读者参与专题化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强化专题文化活动作为专题读者交流的中心,通过积极组织活动的途径和方式“活化”各类专题资源。
3.3 专题交流互动空间
无论专题以何种形式存在,相对独立的专题区域都提供集成的资源、服务和空间,都呈现为互动性的专题文化环境,包括图书馆建筑、知识信息资源、技术设备资源、专题馆员和专题读者等要素。专题空间是一个多维度实体,专题空间服务主要包括读者环境服务、实体空间服务、虚拟空间服务、资源空间服务和学习空间服务等,〔4〕馆员与读者、读者与读者随心互动交流,专题咨询无处不在,为读者打造一个作品展示、创意交流、共研学习的专题空间,激发读者的个人创作。如上海图书馆的“创·新空间”,为创客、极客及专业设计人员搭建主题服务的知识平台和体验艺术创意的智能空间。〔5〕图书馆专题空间服务将是未来服务发展的新趋势。
3.4 专题学习支持平台
学习支持服务兴盛于开放教育领域的远程教育,多以网络为基础。而专题学习支持的涵义不仅局限于此,既包括以课题服务、专业咨询为代表的专题学术性支持,也包括以专题培训、专题学习中心为代表的非学术性自主学习支持。阅读已经从单一媒体向多媒体阅读趋势发展,三网融合的技术发展使知识共享不再是镜花水月,技术不仅要将图书馆资源推进百姓身边,也要支撑图书馆服务融入百姓生活。针对研究型读者,基于嵌入性的专题化服务思想,促使专题馆员走进专题业界,开发专题读者,深入到读者的课题研究中,帮助专题读者发现更多专业资源,提供前沿综述、专题跟踪等,为研究性工作提供支持;针对非研究性读者,基于公平性的服务思想,以自我知识创新为目标,提供自主自助学习的技术支撑和平台,提升公众科学文化素养。
3.5 专题文献研究基地
文献研究是对文献的流传方式和内容揭示、加工深度的研究,具有两种含义:从形式上,围绕文献实体,对存在形式、流传方式、物质组成和载体功能进行研究;从内容上,围绕原始作者的创造,用科学方法对知识进行重新排列组合。〔6〕各种类型与载体的文献资源均是需要开发的资源,专题文献研究是经过整理、分析和归纳,深入了解专题研究历史、动态和已出版文献,分析、比较并评价同主题文献,编制专题文献目录,以展示历史人物、历史文化、专题重要文献研究的最新成果。目前,地方文献、民族文献研究较多,对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地方文化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专题文献研究工作是为专题读者服务的一种有效手段,应拓展思路,专题相关的行业发展报告、专题文献产品等,这样既能盘活专题文献,也可提升专题服务的层次。
3.6 专业素养提升摇篮
近年来,高校图书馆纷纷设立学科馆员,呈蓬勃发展之势,而专题馆员应主要设立于公共图书馆,虽然专题馆员可以学科馆员为参考,但由于图书馆类型不同,读者对象呈现很大区别,二者的职业素养要求也不尽相同。理想的专题馆员,应具备“两栖”能力,必须具有相应专题相关领域的专业背景或从业经验,也要具有图书情报领域知识,两种能力相辅相成,为专题读者提供专业性服务。而与学科馆员不同,专题馆员没有现成的用户群,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开发和积累用户群体,专题推广工作难;专题馆员还需具备策划、开展专题读者活动的能力,与社会资源进行沟通与合作。在专题化服务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逐步积累和提炼,通过专题服务学术研究推进专题发展,实践过程中与专题读者共同提升、相互塑造,形成一批具有综合素养的高素质专题馆员队伍。
1.王世伟.关于〈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编制的若干问题.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3):25-37
2.Springshare.LibGuides Community Site.〔2014 - 02 - 18〕.http://libguides.com/community.php?m=i&ref=lib - guides.com
3.上海市文广局,上海市文物局.2014年上海市文化文物广播影视工作会议工作报告,2014
4.郭海明.资源共享理念下的图书馆空间服务.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7):1-4
5.吴越.搭建体验艺术创意智能空间.文汇报,2013.5.28(3)
6.康军.试论文献研究——兼论图书馆的情报服务.图书情报工作,1981(6):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