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探讨
——以山西师范大学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为例

2014-02-11斌,王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毕业论文选题论文

傅 斌,王 彤

1 问题的提出

目前,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设计与时代发展要求相差甚远,备受各界关注,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焦点问题。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源自政府文件,2004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中曾明确规定:今后的教学评估工作中将加大对学校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考察力度,并将列为重要考查指标,大学生毕业论文绝不能取消,决不能降低要求,更不能放任自流;二是来自学院派的改革,其观点多认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方式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强烈主张取消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环节[2]。从以上争论不难看出,我国关于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仅停留在“存废”层面,关于旧体制的改革没有一套实施性与操作性较强的改革文件,更谈不上改革实质性的突破[3]。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系于2003年成立,在短短10年时间里,在师资、课程、训练比赛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却成为该系发展的瓶颈。这种困惑在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方面尤为凸显,主要表现在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差、选题不当、语言表达能力差、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低、论文重复率较高等。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山西师大体育学院成立了课题专项改革小组,在充分征求学校领导与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于2011年开始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方案进行改革。

2 改革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存在的问题

2.1.1论文选题失当选题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选题范围太宽、太大(约占总体的68%)。这类研究与自己现阶段的专业水平不符合。从题目来看,这类文章研究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是民传学科发展的前沿,但选题过大,学生的理论水平与学术修养无法达到该类研究的要求,研究成果的代表性与科学性令人置疑;(2)选题缺乏创新、题目重复比例较高(约占总体的32%)。这类选题并未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新观点,其研究方法、思路、内容、结论与建议等方面也都大致相同,论文雷同现象较为严重。

1.1.2论文写作不规范写作不规范是指毕业论文在内容上或形式上不符合学术论文的规范化要求。通过阅读2008级毕业生论文发现,写作不规范现象主要包括:(1)语言不规范,占35%。问题体现在:语言不通畅、词不达意、论述观点不明确;(2)结构不规范。学生论文设计框架结构前后颠倒、思维逻辑较为混乱,不知如何合理组织文章结构;(3)格式不规范,具体包括:题目、摘要、关键字、文献综述等没有按要求表述。

2.1.3论文重复率较高阅读2012年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毕业学生的论文不难发现,约45.6%的学生都习惯于通过文献下载后,对原有的文献进行简单复制和粘贴,在毫无思索与修改的情况下,来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通过借用和移植的方式来臆造毕业论文的学生占42%。而实地走访、科学论证完成毕业论文的学生仅占12.4%。

2.2 原因分析

2.2.1专业理论知识欠缺民族传统体育系的学生都是通过单招考试获得大学入学机会。许多学生没有经历正规的中学教育,文化水平偏低;加之民传专业学生学习自控能力较差,性格喜动不喜静,学科理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较为欠缺。

如调查发现,仅有23%的学生有在课余时间阅读书籍与文献的习惯,参加运动技能练习的却占77%。这说明,学生的学习重心片面地围绕武术技能展开,而理论学习与课余时间阅读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2.2.2论文指导教师疲于应付多年来,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仅出自于师资力量相对较为薄弱的民传系,该系教师人均指导约12个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供不应求”。此外许多教师迫于教学与科研的双重压力,不得不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科研中,对于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没有也难以给予足够的重视,出现了“懒得管”“管不动”“不愿管”的尴尬局面。

2.2.3答辩时间安排不合理山西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安排在5—6月份,这与学生考研与找工作的时间相冲突。调查发现:有56%的学生把重心放在了找工作上,28%的学生全力冲刺考研,认真对待毕业论文的学生只有16%。多数学生对待毕业论文写作,敷衍了事、应付过关。

2.2.4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教材缺乏目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教材较为缺乏,使用教材较为陈旧,没能及时更新,从而不能调动各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程设置方面“重术科、轻理论”的教学现象严重。术科专业课程开展约占73%,而理论专业课程仅有27%。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难免被带入长期的技能练习实践中去,理论知识学习却无人问津、缺少钻研。

3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模式改革的做法

3.1 改革思路

2009年出台的教育部文件明确规定,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样,综合创新,鼓励学生发挥其创造性[4]。为了培养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教学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新毕业论文设计方案创新性地引入了专业教学技能展示环节。要求学生制定一套武术技能实践教学视频,然后采用文字答辩方式将所选的技能展示加以描述与论证,进而实现了专业理论对技能实践的补充,使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

3.2 实施方案

新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分为专业理论与技能实践两部分。“专业理论”主要是以文字为主的传统论文写作与答辩,字数要求不低于2 000字,占总答辩成绩的50%。编排套路的主要理论依据(占10%);编排套路的文字说明(占10%);围绕主题论述(占20%);文章结论与建议(占5%)。

“实践部分”是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来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学以致用,最后呈现的是录像和视频为主的技能演示。学生技能实践选题包括:长拳系列、太极拳系列、南拳系列、传统拳系列。学生可以根据专项和兴趣不同,在四个系列中任选自己喜欢或擅长的一项拳术或器械套路作为自己的实践展示内容,编排一个套路,并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现给答辩老师。具体的评分内容与标准是:(1)套路编排占25%,要求思路清晰、内容丰富、特点突出;(2)套路演练占25%,必须突出技术风格、动作规范、技巧演练,能够吸引人,活跃答辩气氛,整个演示与答辩时间不少于8分钟。

答辩时学生应首先阐述答辩所选内容的依据,详细介绍自己的研究内容与研究体会;教师根据毕业论文(设计)评价标准,对学生的技能录像展示、毕业论文理论稿和答辩实际效果进行拟定成绩与给予评语,最后商定该学生的毕业论文答辩结果。

3.3 实施效果

新民传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方案更加注重实践技能的专业展示,通过图像、视频展示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要求学生通过简短文字说明其所选技能展示的训练计划安排、训练方法、内容等,并制定一个系统性的训练周期计划,包括训练量、负荷、时间、保护措施、医务监督与恢复手段等,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进一步研究有利于今后相关改革的深入开展。

3.3.1论文质量得以提升新毕业论文(设计)模式实施后,2013届毕业生80篇毕业论文中,有3篇被评为院级优秀毕业论文,77篇被答辩委员会认定为写作质量良好,占总数的96.3%。

3.3.2规避抄袭,提高实效与改革前的毕业论文设计相比,新论文设计方案在技能展示的基础上,学生只需用1 000至2 000字的文字对其技能视频中展示的训练方式、内容、负荷、目标、周期详加论述即可,调查显示2013届民传毕业生论文都顺利通过了“盲检”环节。同时,有78%的教师认为,在论文答辩过程中,2013届学生论文抄袭几乎杜绝。

3.3.3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新毕业论文(设计)既克服了民传学生专业理论知识薄弱给其毕业带来的限制,是从学院实际角度来评价本专业学生,又使得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自由选择熟悉的技能。问卷结果显示,88%的学生认为新设计方案紧密结合其专业特点,有效迎合了其心理需求。

3.3.4形式多元,广受欢迎新毕业论文设计舍弃了以往“一刀切”式的论文撰写单项思维,内涵丰富,既可反映学生在民传专业领域的真才实学和实际创新能力,也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体育学院教师支持新毕业论文(设计)的比例为93%,学生为96%。说明本次改革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

3.4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4.1存在的问题虽然民族传统体育毕业论文的设计与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距预期的改革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

(1)学生驾驭能力有限。民传学生本身文化知识水平有限,加之学生又很少对新毕业论文(设计)方案进行研究,因此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总是显得力不从心。翻阅学生毕业设计时发现,在录像技能展示中,只有动作演示,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有待提高,尤其是在一些专业性的动作技能表述方面,不能使用较为规范的专业术语进行表达。说明武术专业理论知识薄弱是困扰学生的首要问题。

(2)教师指导能力不足。调研中发现,有42%的教师认为对于新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还处于摸索阶段,需要进一步实践。许多教师已经习惯了以往文字学术论文撰写的指导,而对于新毕业论文(设计)形式中的实践技能展示、视频观摩、套路编排设计、训练计划等撰写指导能力仍然存在较大问题。

(3)写作形式需进一步丰富。新毕业论文(设计)方案的论文选题范围包括长拳、太极拳、南拳与传统拳四个部分,其研究范围局限于武术领域内,难以进行跨学科的交叉研究,且多数学生只对一种动作在技术动作规格、演练方法、动作分析方面进行简单说明,缺乏数据的有力支撑。因此,这种类型的毕业论文设计,在社会实践性与创新性方面是否合理值得商榷。

(4) 改革细则操作性不够。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虽有《评定细则》规定,将毕业论文(设计)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并规定了各自的内容及所占比例,但并没有对文字写作与图像视频制定较严格的要求。如学生视频录像中的语言表达能力、舞台表演能力等,文字理论部分,并没有对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具体研究思路等内容进行细化。这给学生论文选题与教师评价带来的一定模糊性,间接导致毕业论文(设计)创新性与科学性的缺乏。

3.4.2对策建议

(1)强化毕业论文(设计)改革重要性的认识。学生与教师是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的主体。必须使他们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明确自己的任务与职责,努力克服改革中传统思维与工作上的阻力;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探索新毕业论文(设计)的模式,使毕业论文改革逐渐向全面化、规范化、综合化发展。

(2)拓宽写作素材来源、论证的渠道途径。目前民传本科生毕业论文中撰写大多是定性描述,缺少定量分析和实物案例的支撑。因此,应鼓励民传学生利用暑期社会实习、毕业实习与专业调研,以获取大量写作素材,提高论文整体质量。素材可以是:社会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比赛成果、训练方案、实习总结报告、国培参与报告等。

(3)加大对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的创新政策。新经济增长理论学者波特指出[5]:“一个国家制度与政策进步来源于快速不断的创新”。同样,体育学院新毕业论文设计形式也需要不断创新与整合。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内其他高校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的经验,也可以进行毕业设计形式创新;鼓励学生在报纸、媒体杂志、新闻刊物、电视网络上发表的作品、评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实行双导师指导制,除了校内导师之外,应该引入校外导师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指导与管理,以增强毕业论文设计的社会性与实践性。

4 结语

目前,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新论文设计改革方案的实施,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文字理论写作模式,增加了运动技能 实践展示环节,强调以技能展示为主,理论为辅的论文设计模式。突出了民传学生的专业优势,克服了其学科知识欠缺的薄弱环节,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一个成功案例,可为其他高等体育院校本科毕业论文改革提供参考。

[1] 薛冰.教育部明确表示大学生毕业论文不会取消[EB/OL].[2004- 04- 23].http:// www.news.163.com/2004w04/12533/200,2013,9.

[2] 代小琳.专家建议取消本科毕业论文[N].中国改革报,2007- 01- 11(1).

[3] 周雨青,钱锋,等.加强实践注重整合—毕业论文(设计)改革实效及启示[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6):85.

[4] 曾艳,叶力汉.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体系的重构与实践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8):12.

[5] 约瑟夫5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6] 杨飒.中德技术应用性本科毕业设计问题比较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6,20(2):89~92.

猜你喜欢

毕业论文选题论文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科毕业论文要不要取消”为何长期无解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高等院校音乐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和写作的问题透视与思考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