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我国老年人家庭运动健康服务发展

2014-02-11胡精超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居家服务业养老

胡精超

老龄化带来的老年人健康问题是全社会必须面对的难题,如何实现健康老龄化,需要社会、家庭、老年人的共同努力。实践证明,居家养老方式是最适合我国老年人和基本国情的养老方式,那么与之配套的专业化的家庭服务将会是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点。科学合理的体育运动在延缓人体衰老、恢复老年人丧失的肢体功能、保持老年人健康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预计,未来针对老年人的家庭运动健康服务必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笔者从老年人家庭运动健康服务的概念属性、发展背景、国家政策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来展开论述。

1 老年人家庭运动健康服务概念及属性

现在学术界还没有针对老年人家庭运动健康服务确定明确的定义。笔者结合家庭服务、养老服务、健康服务、家庭体育等概念和内容,将老年人家庭运动健康服务定义为“以维护和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为目标,运用体育运动手段,以上门服务为主要方式,满足居家老年人健康生活的服务”[]。其内容包括:上门的运动健康指导、老年人运动康复训练指导、老年人运动养生指导、家庭运动设施改造、家用运动器械选购指导、家庭运动项目开发等。老年人家庭运动健康服务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服务领域。能够提供老年人家庭运动健康服务的机构有高级家政公司、运动健康服务公司、家用运动康复保健公司、社区卫生机构、社区体育机构、志愿者服务机构等。

老年人家庭运动健康服务的产品属性有其特殊性[1]。既有公共服务产品的性质,又存在着私人服务的性质,确切地说它应属于混合型服务产品。一方面,满足老年人基本的运动健康需要是政府的责任。从这个角度看它分属于政府需要提供的公共产品,应该由政府来出资组织实施。如大众运动损伤预防教育宣传、社区家庭运动健康知识宣传等;另一方面,政府不可能包办所有的老年人的运动健康服务,不可能满足每个老人的个性化需求,尤其是更高层次的享受性需求服务。那么这部分服务就属于“私有”,就需要老人自己通过市场来获得。比如老年人家庭运动养生保健服务、家庭运动健康器械选购、家庭运动环境改造等。这类服务应该由企业根据市场的需求来承担。还有一部分服务,老年人可以以低于市场的价格从某些特定的组织或团队获得,这部分服务表现为“准公共”的性质。比如老年人运动康复指导、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失能老年人健康照护服务等等,这部分服务应该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承担。可以采取政府对这部分老人发放一定的补贴,或者对提供这些“准公共”品服务的企业进行资金援助、税收减免等政策。市场和政府在进行老年人家庭运动健康服务时,要充分考虑服务产品的内容属性侧重,有选择性地进行规划设计。

2 老年人家庭运动健康服务发展背景

2.1 老年人生理及心理需要

衰老过程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慢性疾病发病率高、生活自理障碍和认知功能减退等。

调查显示,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威胁老年人生命健康的主要问题。它不但能使老年人行动受限,同时也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因素。老年人常多病共存,一病多症或一症多病,大约有80%的老年人患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病[2]。慢性病容易引发并发症或多器官衰竭,且药物治疗容易引起副作用。因为慢性病周期较长,在医院不可能一蹴而就地治疗好,所以家庭照顾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的主要照顾模式。2010年我国失能老年人约3 300万,到2015年我国失能老年人将达4 000万,占总体老年人口的19.5%[3]。老年人一旦失能,就需要有专人负责其生活起居,这会给老年人及其家人带来沉重的照护负担。而且,相当多患慢性病和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和自卑心理,他们渴望拥有健康的身体和恢复正常生活的自理能力。研究表明[4—6],运动健康服务可以预防、延缓、缩小甚至逆转老年人生理性衰退,缓解慢性病的症状,促使失能老年人丧失的肢体功能得到恢复,所以,家庭运动健康服务必将会被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接受。

2.2 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

随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多年来的贯彻实施,我国特别是城市家庭结构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4- 2- 1”家庭结构成为城市社会的主流。传统大家庭向核心小家庭转化,核心家庭(由父母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将逐渐取代主干家庭(由一对已婚子女同其父母、未婚子女或未婚兄弟姐妹构成的家庭),成为社会的主要家庭形式[7]。通过对家庭人口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每个家庭平均人口仅为3.10人,比2000年每个家庭平均人口减少了0.34人,比解放前平均减少2.4人[8]。另外,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工作节奏加快,人们更加追求精神生活的品质,老少两代人都更加希望有独立的生活空间,传统大家庭式的居住方式越来越为小家庭所取代。家庭人口在减少,而家庭人口中老年人口却在增加,这就意味着家庭赡养老人的工作日益加重,再加上居住地点的分离,更加大了子女对老年父母的照料难度。而随着家庭规模的缩小和结构的变化,家庭原有的大而全的功能也发生了转变,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居家老年人迫切需要得到社会服务的支持,以弥补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

2.3 老龄化进程加速

自1999年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发展加速,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并日益呈现出高龄化、空巢化趋势,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剧增。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且正在以每年3.32%的速度快速增长。预计到201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21亿,2025年将突破3亿,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9]。

根据全国家庭服务业办公室的预测,2015年我国老年人护理服务和生活照料的潜在市场规模将超过4 500亿元,对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劳动力达到1 800万人[10]。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预测,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以上,健康养老以及健康体检、咨询管理、体质测定、体育健身、医疗保健旅游等多样化运动健康服务将会得到较大发展,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3 老年人家庭运动健康服务的政策分析

近几年,政府对家庭服务业、健康服务业、社区服务、居家养老服务、康复服务、体育服务产业等涉及老年人家庭运动健康服务的相关行业非常重视,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以支持其健康发展。

2008年由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卫生部等10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是破解我国日趋尖锐的养老服务难题的重要办法,特别是针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要采取上门服务的方式。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居家养老服务业。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43 号)指出,要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养老服务设施的运营,开展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鼓励发展残疾人居家服务以适应人口老龄化和生活节奏加快的趋势,同时加大家庭服务市场的培育力度;鼓励兴办从事家庭服务的个体经济组织,为家庭提供灵活多样的服务,并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力发展家庭服务服务业的二十八项具体指导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国办发〔2011〕60号)指出,居家养老服务涵盖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以上门服务为主要形式。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打破行业界限,开放社会养老服务市场,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补助贴息等多种模式,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在居家养老层面,扶持居家服务机构发展,进一步开发和完善服务内容和项目,为老年人居家养老提供便利服务。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指出,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健全养老服务体系,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提供方便可及、价格合理的各类养老服务和产品,满足养老服务多样化、多层次需求。积极培育居家养老服务企业和机构,上门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大力发展家政服务,为居家老年人提供规范化、个性化服务;鼓励个人举办家庭化、小型化的养老机构,社会力量举办规模化、连锁化的养老机构;鼓励和引导相关行业积极拓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旅游、健康服务等服务,加强残障老年人专业化服务。

《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指出,要鼓励发展康复护理、老年护理、家庭护理等适应不同人群需要的护理服务,提高规范化服务水平;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体育健身俱乐部和体育健身组织,以及运动健身培训、健身指导咨询等服务;提高为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康复、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医保健等服务的能力,鼓励健康机构将服务延伸至居民家庭;放宽市场准入,建立公开、透明、平等、规范的健康服务业准入制度,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并不断扩大开放领域。

从近几年出台的关于家庭服务、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等服务的政策法规看,国家对这些服务领域的关注度在不断提高。这充分体现出国家对养老服务领域的重视。

4 老年人家庭运动健康服务存在的问题

家庭运动健康服务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就目前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4.1 行业发展无序化

目前,我国老年人家庭运动健康服务业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服务标准,导致无法准确评估服务效果,服务质量难以保证。而在家庭中进行的老年人运动健康服务,针对的多为非健康状态的老年人,存在一定的风险,易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纠纷。同时由于对老年人健康状况和服务效果缺少评估标准,致使企业向政府申请优惠政策时困难重重。另外,老年人家庭运动健康服务归口混乱,多个行政部门都兼有部分老年人家庭运动健康服务的职能,如社区机构、卫生机构、残疾机构、民政机构、体育机构等,形成了多头管理的局面,结果是各部门都没有将老年人的健康管好。由于国家对本行业的发展缺少监管,使一些不法之徒打着为老年人服务的幌子,做一些非法的事情。不仅对老年人的健康、经济造成了损失,也破坏了老年人家庭运动健康服务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给正规企业的发展增加了阻力。

4.2 从业者流动性大

老年人家庭运动健康服务从业人员的素质对保证服务质量有重要意义。运动健康服务要求服务操作者既要懂得运动方面的知识,还要懂得部分医学健康方面的知识,具有实际的操作经验,甚至还要有较强的沟通营销能力。但目前我国老年人家庭运动健康服务人才培养严重滞后,不能满足行业需求,更谈不上促进和引领现代家庭服务业发展。另外,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少人认为服务老年人的工作社会地位低、发展空间小,加上现在的老年人家庭运动健康服务行业存在薪资待遇低、社会保障差等问题,致使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差,服务人员流动性较大,企业很难形成一个稳固的员工队伍[11]。所以现在实际承担着大部分老年人家庭运动健康服务工作的是一些经过培训的50后、60后的家政服务人员。虽然她们中有些人能够掌握简单的运动康复手段,对老年人回归健康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当面对需要先进技术手段的老年人时,这些50后、60后大妈们就力不从心了。另外,这部分从业者也存在着社会保障问题,多数人只是“临时工”,年龄偏大,工作年限不会太长。这势必造成未来家庭健康服务后继乏人的局面。

4.3 政府对企业扶持措施的错位和缺位

政府在维护老年人健康权益、照护老年人生活上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政府如何发挥职责,需要认真地重新思考。近几年,政府虽然出台了不少促进老年人家庭运动健康服务行业发展的政策文件,以调动多元化投资主体,引进市场力量,但是,这些办法多停留在政策层面,还没有出台具体的、可操作的促进行业发展的措施,地方政府也少有出台具体的扶持措施。对老年人家庭运动健康服务行业的支持往往雷声大,雨点小。目前,国家把扶持的重点集中在了所谓官办的机构,每年都会拨经费支持其从事活动,比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残联机构、民政机构、体育机构等等。这些行政事业机构在老年人服务上,的确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我们应该看到在需求市场如此庞大、如此多样化的中国,政府不可能满足所有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引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是必然选择。而在政策享受和资金援助上没有得到“政府关照”的民营企业,根本无法与管办机构展开公平竞争。实践证明[12],政府大包大揽的行为成本是高的、效率是低下的。不仅搅乱了合理的市场秩序,还挫伤了民营企业参与养老服务的积极性。

5 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家庭运动健康服务的市场发展空间会不断扩大,服务的专业化程度和正规化程度也会不断加深,老年人家庭运动健康服务的快速发展,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政府要认清老年人家庭运动健康服务的重要性,认真分析老年人家庭运动健康服务内容的产品属性。政府所起的主要作用就是制定规则和监管,这样才能调动起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老年人健康服务。同时老年人家庭运动健康服务企业要完善自身建设,加强员工培训,使其掌握过硬的运动健康服务技术,要全面实行员工制,与员工建立稳定的雇佣关系,为员工缴纳各类保险,从而减少员工的流动性,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提高社会服务质量。

[1] 姜长云.关于家庭服务业概念内涵和外延的讨论[J].经济研究参考,2010(60):4~9.

[2] 万秋英,宋丽君.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9):4614~4615.

[3] 钱军程,陈育德,饶克勤.中国老年人口失能流行趋势的分析与建议[J] .中国卫生统计,2012,29(1):6~9.

[4] 杜凤珍,邓朋,侯莹.居家康复对中后期脑卒中患者ADL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2):165~167.

[5] 赵慧杰.早期肢体运动训练对老年脑卒中运动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1):5604~5605.

[6] 张雪艳,李翔,王玉波.运动训练干预卧床不起痴呆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6(7):631~633.

[7] 邹震,庞大春,李庆堂.家庭养老护理[M] .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1.

[8] 李国华,邹瑜.中国城市家庭变化与家庭体育服务初探[J] .体育与科学,2004,1(25):11~14.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R].2011- 4- 28.

[10] 陈立新,杨宝祥.养老护理员职业技术培训辅导教程[M]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

[11] 洪群联,欧阳俊琳.通过小额商业保险促进家庭服务业的健康发展[J].经济纵横,2010,26(11):35~39.

[12] 黄少宽.国外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特点[J].城市问题,2013(8):83~88.

猜你喜欢

居家服务业养老
养老生活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养老更无忧了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微生高的往事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