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Web 2.0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研究

2014-02-11郭丽娜

图书馆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博客标签图书馆

郭丽娜

(盘锦市少儿图书馆,辽宁 盘锦 124010)

在Web2.0环境下,用户既是信息的利用者,又是信息的创建者。如何借助Web2.0技术,利用用户的智慧,组织图书馆信息资源,使之有序化和符合用户的检索习惯,已成为图书馆界讨论的新课题。本文探讨了Web2.0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信息组织方式,为图书馆构建用户参与的新型图书馆信息组织模式提供参考。

1 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的可行性

1.1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组织的内涵

信息组织是利用一定的科学规则和方法,通过对信息的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进行分析、表征和提炼,实现无序信息流向有序信息流的转换,同时使信息达到一种科学的组合和有效流通的目的,以保证用户对信息的有效获取和利用。传统图书馆的信息组织是对文献资源进行分类、编目,建立书目检索系统,包括信息选择、信息分析、信息描述与揭示、信息存贮等过程。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组织内涵更加丰富,除了对纸质文献进行组织外,更多的要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组织,并建立检索系统为用户提供有序化的网络资源,从而实现传统信息资源与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提供一站式的信息检索服务。

1.2 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的可行性分析

1.2.1 用户对Web2.0技术的应用日趋成熟

Web2.0是相对Web1.0(2003年以前的互联网模式)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是以BLOG、TAG、SNS、RSS、WIKI等应用为核心, 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经过十年的发展,Web2.0成为广大网民组织网络资源、实现网络人际沟通的不可缺少的技术应用。据《中国Web2.0现状与趋势调查报告》显示,用户使用最多的服务是博客,其次是手机上网和RSS阅读,然后是网摘和标签,接着是播客、社会性网络、Wiki、移动博客。61.7%的被调查者认为Web2.0带来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另据杨小堂、李玉斌的调查发现,75.5%教师拥有个人博客,62%的教师使用过美味书签,57.4%的教师注册过书签,79.6%的教师使用过社会性网络社区。98.1% 的教师使用过播客或视频网[1]。

1.2.2 用户有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的意愿

信息组织是科学地对信息资源进行系统化的过程,需要组织者具有分析信息和逻辑思维能力。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是用户主动嵌入图书馆服务工作中的一种表现形式,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的热情和愿望影响其参与信息组织的行动。据陈红艳的调查,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的意愿较为强烈。有54%的用户表示“愿意”或者“非常愿意”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只有 3% 的用户表示“不愿意”。43%的用户表示“一般”。绝大多数用户愿意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并认为其他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的成果会对自己有所帮助[2]35。图书馆如果能搭建良好的参与平台,为用户参与信息组织创造便捷的通道,提升用户体验,用户的参与热情还将进一步提升。

1.2.3 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开展

传统的图书馆信息组织是由馆员完成的,用户的角色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随着学术研究和信息的专业化,图书馆除了为用户提供馆藏资源外(包括实体馆藏和虚拟馆藏),还应根据用户个性化及多层次化需求对资源进行深加工,为用户提供专、深、多的个性化信息内容。个性化服务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需要用户的积极参与。研究表明:用户贡献的社会化信息有助于发现所需内容的有用信息元素。通过基于TAG颖的信息评注方式、基于BLOG、WIKI的信息创建与交流方式、基于RSS的信息推荐与传递方式,用户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从自我认知范围对信息进行提示与表达;形成新的人际网络关系,促进信息共享;信息的聚合可以支持用户个性化与协同性获取信息。Web2.0技术加强了图书馆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的联系,为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 Web2.0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形式

2.1 基于TAG颖评注资源

TAG颖(标签)是一种更为灵活、有趣的日志分类方式,是Web2.0环境下一种新的信息组织实现方式。TAG颖是通过运用自由定义关键词的方式来进行协作分类的信息组织形式,由用户自发为某类信息赋予一定数量的标签,并采用包括数理统计方法在内的各种算法和机制,以实现对信息的自由分类、自动分类或者自动聚类的一种网络信息分类方法。基于TAG颖的信息组织具有自由性、交叉性、协同性等特征。如豆瓣读书在图书推荐和分类允许用户添加TAG颖关键词,所有推荐图书都附有豆瓣成员最常用的数个对此图书的相关标签。通过对这些TAG颖 的内涵分析与词频的统计,可建立TAG颖 之间的关联,并以TAG颖cloud(标签云)的形式显示。面对图书馆大量的信息资源,要对其全面地进行内容揭示并用TAG颖描述,实现文献信息的组织,需要图书馆投入足够的人力资源。因此,图书馆可引导用户利用TAG颖 技术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典型应用是用户为图书馆书目数据添加TAG颖。允许用户对馆藏OPAC添加标签、评论、级别评价等,并可以根据标注结果形成标签云或标签列表,方便用户发现新内容,从而查询和搜索相关馆藏。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图书馆、新泽西理工学院图书馆及英国国家图书馆等将TAG颖嵌入到OPAC检索目录中,许可用户为OPAC添加TAG颖,从而使新一代的OPAC显示各种类型标签云图的功能。

2.2 基于 BLOG、Microblog、WIKI创建资源

BLOG是以网络作为载体,简易迅速便捷地发布自己的心得,及时有效轻松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再集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是网络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 截至2009年11月3日,全球中文博客数量达到5230万,博客用户数达到1987万,平均每个用户拥有约2.6个博客[3]。随着微博兴起,大量网络用户创建自己的微博,关注行业人士的微博,发布自己的微博。截至2012年12月底,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数已超过5亿,同比增长74%。日活跃用户数达到4620万,微博用户数与活跃用户数保持稳定增长[4]。WiKi是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每个人在WiKi站点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或者探讨。它也为人们的知识共享提供了高效的平台,实现了快速广泛的信息整合。中文Wiki的典型应用百度百科创建了包含自然、文化、地理、历史、生活、社会、艺术、人物、经济、科技、体育等类别的词条,用户可以检索各个类别的词条,并对所感兴趣的词条添加文字、图片等信息,使词条内容更加全面和科学。分布在维基百科的条目目前已有744987篇,已有31107456编辑参与条目的编辑[5]。图书馆一方面可收集用户的博客、微博尤其是学术性较强的博客、微博内容,建立学习资源库,使之成为图书馆的数据库,挂接在图书馆的网站上,便于读者浏览和获取。同时,构建图书馆专题博客(如学科博客),让用户参与博客的撰写,特别要发挥专家的作用,使图书馆专题博客具有较强的学术性、专业性、可用性。另一方面,图书馆可构建基于Wiki的学科导航库,以学科为单元对网络资源进行组织、管理。首先,下载、安装Wiki开源软件构建Web站点,而后以管理员身份进入系统设置,对网站进行相关设置,把各学科Wiki节点分别添加到网站的相应分类中,基于Wiki的学科导航站点基本构建完成。最后,对Wiki学术资源进行评价,删除质量不高的学术信息资源,创建、修改学术资源,对每条学术信息资源添加Tag以便于用户搜索,同时形成各资源的互联[6]。图书馆还可建立Wiki新型交流平台,利用 Wiki自组织的特点建立某一学科或某一专题的信息库,有一定权限的用户可以对学科或专题信息进行创建、编辑、修改,以发现用户的隐性知识。

2.3 基于RSS的推荐资源

RSS是一种订阅互联网上信息的方式。就像订报纸、期刊、短信服务一样,通过RSS,用户可以订阅互联网上感兴趣的内容,如新闻、博客、论坛帖子等。基于RSS的信息推荐与传递方式是将同类主题的视频、播客、图片、文本等不同形式的信息聚合在一起,一并推送给所需要的定制用户。这种参与方式支持用户个性化与协同性获取信息。信息提供者通过RSS Feed发布各类信息,用户通过RSS阅读软件定制这些RSS信息。用户在订阅期刊、数据库资源、学术资源网站的RSS feed后,只要打开自己的RSS阅读器,即可接受到更新的信息。用户在选择、评价RSS信息的基础上,向图书馆推荐相关信息资源,从而丰富图书馆馆藏资源。

3 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的管理措施

3.1 用户信息组织能力培养措施

信息组织是对信息进行整理、整序的过程,需要用户掌握信息处理技术。据陈红艳的调查可知:68%的本科生、58%的硕士研究生认为信息组织技能的缺乏是影响他们积极参与信息组织的主要障碍因素;而博士研究生则认为最影响他们参与信息组织的是主动性不够,组织技能则位于其次[2]36。因此,图书馆要让用户参与信息组织工作中,需要加强用户的信息组织能力培养,以图书馆网页、宣传手册、举办讲座等形式对用户进行信息组织知识、Web2.0技术的培训。同时,简化参与程序,注重保护用户隐私,建设界面友好、操作简便的信息平台,让用户能在操作便利的平台上参与图书馆的信息组织。

3.2 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的激励措施

从图书馆角度看,用户是图书馆资源的利用者,他们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完全是个人意愿。因此,图书馆应制定激励措施,从物质奖励、精神奖励等方面激发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的热情和主动性,如可根据用户参与信息组织的次数、所贡献知识的质量等具体情况来确定 “核心用户”,并对其给予延长图书借阅期限、增加图书借阅数量等奖励。

4 结束语

信息组织的模式决定着信息组织的效果,而衡量信息组织的成功与否的标准,就是用户满意度。在Web2.0环境下,让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发挥用户的主观能动性,运用集体智慧,提升图书馆信息组织的质量,可实现图书馆资源的有效利用。

[1] 杨小堂,李玉斌.中小学教师Web2.0技术应用现状调查与反思[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22):4-6.

[2] 陈红艳.Web2.0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的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建设,2011(9):34-37.

[3] 全球中文博客数量达到5230万 门户已占主导[EB/OL].[2013-12-10].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6-12/06/content_5443948.htm.

[4] 新浪微博用户数超5亿 同比增长74%[EB/OL].[2013-12-11].]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3-02/21/c_124369171.htm.

[5] 维基百科[EB/OL].[2013-12-11]http://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E9%A6%96%E9%A1%B5.

[6] 张子锋,王益广,刘丽珠,等.基于Wiki的高校学科网络资源导航库的构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6):99-101.

猜你喜欢

博客标签图书馆
无惧标签 Alfa Romeo Giulia 200HP
图书馆
不害怕撕掉标签的人,都活出了真正的漂亮
让衣柜摆脱“杂乱无章”的标签
博客天下
科学家的标签
去图书馆
博客相册
博客相册
我为博客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