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级图书馆残疾人服务的探索与实践——以余姚图书馆残疾人服务为例

2014-02-11王良飞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4年3期
关键词:余姚分馆盲人

王良飞

(余姚市图书馆,浙江 余姚 315400)

1 为残疾人服务的现实意义

所谓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国家和社会在保障残疾人基本物质生活需要的基础上,为残疾人在生活、工作、教育、医疗和康复等方面提供设施、条件和服务。根据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余姚市现有各类残疾人5.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36%。目前,残疾人的民生保障全面改善,残疾人基本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的社会教育机构,理应以服务弱势群体为己任,关心和扶助他们,对他们提供知识援助,消除他们与常人之间的鸿沟,维护他们做人的尊严。同时,图书馆作为知识和信息的集散地,在帮助弱势群体提高素质、改善知识和智力结构,进而激发他们的才能和创造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2 为残疾人服务的具体做法

鉴于县级图书馆经费、场地相对不足的现状,对残疾人服务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并不现实,依托现有条件有所改进,是余姚图书馆针对残疾人服务进行的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2.1 利用乡镇分馆为残疾人提供家门口的服务

余姚图书馆自2010年起实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已创建了12家乡镇(街道)分馆。分馆与县级馆实现资源共享,通借通还,在为进一步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繁荣农村文化事业,满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大大方便了肢体残疾、多重残疾、视力残疾等出行不便的读者,为他们提供了就近服务。在图书馆设立盲人阅览室条件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分馆建设能同时满足广大村民和残疾人的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可谓是一举两得。在分馆建设中,图书馆针对当地残疾人分布情况,采购一部分盲人读物,用于分馆之间循环流通,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盲人书籍以文学、医学方面的书籍为主,视力残障读者可以在分馆读到《按摩学基础》、《功夫指针》等医药、推拿类为主的实用书籍,为盲人读者的学习和就业提供帮助,此外,《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伊索寓言》等文艺类盲文书,可丰富盲人读者的业余生活。

2.2 建设无障碍设施,方便残疾人走进图书馆

无障碍设施建设的目的,是为残疾人和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创造一个通畅、安全的环境,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保证他们与普通人一样尽享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余姚图书馆建成于1988年底,自1989年5月16日正式开放。鉴于当时的条件,馆舍在建筑设施、设备的设计上忽视了为残疾人服务的功能,随着残疾人到馆数量的增加,原有建筑和设备给读者带来的不便也逐渐暴露。为此,余姚图书馆在一楼所有楼梯处安装了轮椅坡道,方便残障人士自由出入图书馆,在卫生间加装扶手,方便安全使用。同时加强无障碍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力度,大力宣传,提高广大市民群众对图书馆无障碍设施的认识,营造尊重、关爱残障读者的良好阅读环境,残疾人读者更乐于来到图书馆并利用图书馆。

2.3 加强资源建设,丰富残疾人服务的内容

为了满足盲人读者的阅读需求,让更多的盲人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享受图书馆。2012年,余姚市图书馆增设盲文图书借阅服务项目。虽然市面上盲文图书较为稀缺,但通过多方收集,购得62册盲文图书,分编后投放至外借窗口,并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残疾人送书上门服务,定期上门更换,并实行电话预约服务,不断满足残疾人的借阅要求。每年都要向重点服务的残疾读者进行慰问,同时了解残疾读者的阅读情况,对其阅读的倾向、需求做详细的了解,并以此制定一年的送书计划。将公益服务向弱势群体延伸,满足视障读者的个性化需求。2013年,新采购盲文图书198册,覆盖医药、推拿、小说、诗歌、散文、传记、音乐等各个类别。8月,启用国家数字文化网“心声·音频馆”音频库资源,在电子阅览室安装视障读者专用登录机,使视障读者可以方便地在图书馆或家中通过电脑,免费获取有声读物资源。

2.4 加大流动图书馆建设,扩大残疾人服务的范围

流动图书馆,定期或不定期地为馆外的读者送书上门或在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设图书流动站,为当地读者提供图书借阅服务。它具有独特的节约、灵活、快捷、方便、主动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边远地区图书馆覆盖率不高的不足。是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个创新方式,它解决了社区图书室普遍存在的资金有限、藏书量少等问题,既方便社区居民阅读,又营造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图书资源共享的目的。余姚图书馆利用流动送书车每年定期或不定期为读者提供送书上门服务;在人群密集的广场公园设立流动图书摊;在工厂、民工子弟学校等单位设立流动图书点,定期为他们更换图书、期刊。流动图书馆进社区、企业,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唤起人们学习的热情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对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起了积极作用。同时,流动图书馆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把借阅服务从馆内延伸至馆外,把精神食粮送到远离图书馆或不便到馆的读者手中。在为残疾人的服务中,流动图书馆的建设更体现出它的优势,它扩大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又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提供了更便捷周到的服务。

2.5 提高服务意识,为残障读者提供人文关怀

实行图书馆人文关怀已不仅是图书馆的理想,而且是图书馆应尽的职责,图书馆全面实现人文关怀,是图书馆“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根本体现。图书馆工作人员在为残疾人服务过程中要设身处地为残疾人着想,在服务中投入深厚感情和关爱,急他们所急,耐心细致地解决他们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针对残疾人比较敏感的心理特征,我们需要营造为残疾人提供良好服务的温暖氛围。这需要我们始终把维护和关爱弱势群体利益的思想渗透到每一项工作之中,包括服务的每一个细节,小到工作人员的语言、举止着装等。让他们亲身享受到图书馆的服务,没有歧视、没有等级、没有压抑、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获取新信息,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温暖与人文关怀,使图书馆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

3 残疾人服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在不断完善余姚图书馆对残疾人服务的过程中,县级馆的局限性也不断显现。因为硬件条件所限,没有足够馆舍为残疾人设立独立的残疾人阅览室、盲人读物中心等专门服务窗口;无障碍设施无法全面覆盖图书馆,残疾人上下楼层仍达不到完全自理的程度,还需要工作人员给予相关帮助,给残疾人享受图书馆带来不便。因经费所限,盲文读物、期刊的数量和种类都有不足,无法全面满足残疾读者的需求;针对图书馆残疾人服务的各种新技术还没有得到推广应用,例如语音输入技术、多媒体技术等。这些问题都束缚了县级图书馆的残疾人服务工作,这些现实困难也鞭策着县级图书馆不断利用自身条件,挖掘残疾人服务中的潜力,不断提高自身服务水平,满足残疾读者不断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图书馆为残疾人服务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帮助残疾人,关爱残疾人,为残疾人服务,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是当今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责任,也是广大图书馆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1〕萨日娜.浅析如何加强公共图书馆对弱势群体的服务和人文关怀〔J〕.科教创新,2012(2)

〔2〕宋立娟.公共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的思考〔J〕.图书馆建设,2004(3)

猜你喜欢

余姚分馆盲人
关于图书馆分馆建设的思考
随声附和的盲人
自首的盲人
盲人节
商务印书馆双甲子
盲人分衣服
余姚用“五个有”监管好土地
高校图书馆专业分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新疆师范大学图书馆专业分馆为例
灾害报道中的地方媒体作为——以《余姚日报》抗洪救灾报道为例
余姚男子私设作坊排污水污染环境被刑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