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国家图书馆学位论文资源建设及对我国的启示*
2014-02-11辛欣
辛 欣
(国家图书馆,北京 100081)
1 概说
学位论文是现代学位制度的产物,世界发达国家几乎无一例外都是通过提交学位论文,并达到合格标准,以获得相应学位。学位论文作为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位候选人将其作为研究成果,提交校方或研究机构以获得学位资格的文献。由于学位论文的作者具有某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许多学位论文往往在基础理论或技术研究上属于原创性成果,富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使用价值。为此,学位论文的信息管理和开发利用已成为当前热门课题。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学位论文在内容价值、出版形式、传播途径等方面具有以下不同于其他文献的特征与情报价值。
第一,学术性。博、硕士学位候选人是经过严格筛选产生的高级专门人才,能广泛调研和追踪国内外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一般都能站在学科的制高点上,在基础理论和重大前沿问题研究方面具有新意,甚至获得重大突破。其次,博、硕士学位论文从选题、论证到答辩,均由导师为首的学位论文指导小组严格把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从而保证了学位论文的学术性。
第二,实用性。学位论文的选题有很多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在对这些科研项目与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中他们都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新理论、新思想和新方法,其中不少博、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课题填补了国家的空白,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实用性。
第三,独创性。独创性是学位论文最鲜明的特点之一,也是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评价标准。它是指某一研究成果不同于其他著作的独到之处和创新程度。学位论文贵在独创,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现代学位制度起源于德国,兴旺于欧洲,鼎盛于美国。这里所说的“现代学位制度”是指具有现代意义的学位授予制度,这一制度起源于19世纪的德国。1810年,德国著名学者威廉·冯·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按照新人文主义的思想创建了柏林大学,他提出了“大学自由”“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科研统一”的办学指导思想,强调大学将着眼于专门知识的研究和科学学术水平的提高。同时,凡要获得博士学位者,不仅要接受正规的学术性高等教育,而且还要从事科研工作,并提交一篇对科学发展有所贡献的学位论文作为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这不仅使博士生教育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而且促进了现代学位制度的形成。在他的思想指导下,柏林大学培养出西方第一批现代型哲学博士,开创了现代学位制度的先河。从这个意义上可以推测,伴随现代学位制度的产生,学位论文最早应该产生于19世纪初的柏林大学。到19世纪中后叶,德国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使德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拥有科学家最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一直到纳粹专制以前,德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一直处于世界前列,而且成为其他国家争相学习与效法的榜样。纵观法国历史上的大学研究班、美国大学的研究生院、日本的技术学校,无不打上“德国制造”的印记。
伴随着现代学位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学位制度的产物——学位论文的收藏与利用也经历了从纸质、缩微到电子化的发展历程。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学位论文电子化、网络化已成为国际上文献资源建设的趋势。因此,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图书馆及情报信息机构先后建立了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推出学位论文在线服务门户,有效地扩大了学位论文的传播与利用。为了全面了解与借鉴发达国家学位论文资源建设与管理的先进经验,笔者对德国国家图书馆学位论文资源建设进行了系统考察与分析,以期为开拓和深化我国学位论文资源建设与服务提供借鉴。
2 德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状况
19世纪初,伴随柏林洪堡大学第一批哲学博士的诞生,学位论文也由此产生。德国国家图书馆(Deutsche National-bibliothek,DNB,由莱比锡国家图书馆、法兰克福国家图书馆和德国国家音乐档案馆组成)自1912年诞生之日①起就开始着手进行德国学位论文(同时涵盖以德语著述的海外学位论文)的采集、编目、存储与流通工作。相关统计显示②,2006年以前德国国家图书馆莱比锡馆区共收藏学位论文940712篇,法兰克福馆区共收藏学位论文666040篇。目前,1913年以来所有的博士学位论文都可在德国国家图书馆进行检索。
2.1 学位论文的收藏
德国国家图书馆学位论文的采集得益于德国的学位授予制度与呈缴本制度。在德国,学位论文必须公开发表才能授予相应学位。德国大学承认以下方式为学位论文公开发表的形式:由出版社出版;由图书馆制作成缩微胶卷;向学位候选人所在的大学图书馆、德国国家图书馆和其他图书馆缴送多份纸质学位论文(根据德国大学的要求,有的缴送数量多达50份以上)。而1969年《德国图书馆法》③及2006年《德国国家图书馆法》④的颁布赋予了国家图书馆对于出版物(包括网络电子出版物)的法定呈缴权利,进一步推动了其对于学位论文的收藏。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学位候选人选择向大学图书馆提交电子版学位论文作为发表学位论文的形式。在提交电子版学位论文的同时,大学图书馆与学位论文作者签订呈缴协议并确认学位论文电子版与印刷版的一致性,随后,大学图书馆作为缴送方为德国国家图书馆传送学位论文及元数据。这有力地保障了德国国家图书馆开展全方位学位论文的采集工作,确保德国国家图书馆成为德国学位论文的收藏中心。
2.2 学位论文的编目
德国国家图书馆历来十分重视文献的编目工作,其出版的《德意志国家书目及德语国家出版物书目》(Deutsche Nationalbibliographie)具有悠久的历史,其中的H辑为学位论文书目介绍(月刊)。目前印刷版已停刊,于2010年开始在线发行PDF电子版,用户可借此即时获悉最新的学位论文发布情况,这也使得德国国家图书馆成为德国学位论文的宣传报道中心。
德国国家图书馆使用ALEPH系统制作学位论文书目记录,早期使用的机读目录格式是MAB(Maschinelles Austauschformat für Bibliotheken)。MAB 从 20 世纪 60年代末开始研发,1972年正式推出MAB1,1992年由MAB1发展为MAB2,从2001年起,德国国家图书馆开始讨论放弃MAB格式转而使用MARC21,并于 2004年底决定开始采用MARC21⑤。学位论文的书目记录主要包括题名说明、个人及团体名称、学位论文附注和主题词等。德国国家图书馆在主题标引中使用单一的主题标目,而非先组式主题词串的形式,所有的标目均来自其专有的主题规范档(Schlagwortnormdatei)。
2.3 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早在1998年,德国国家图书馆就发起了电子学位论文的收藏活动,并启动了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电子化项目(Dissertation Online)。该项目的目标是建立德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为此,德国国家图书馆专门成立了博士学位论文在线协调中心(Co-ordination Agency DissOnline),负责项目的推广与实施,全国有73家大学参加了该项目。此后,德国国家图书馆又发起了“建立博士及博士后学位论文在线协调中心”项目,旨在继续推动原有项目的发展与完善。在德国国家图书馆与大学的通力合作下,德国学位论文电子化的发展非常迅速。截止到2011年4月,德国国家图书馆已经收录了逾100000篇电子版本博士学位论文,为全欧洲之最⑥。
参加学位论文在线项目的大学图书馆在接收电子版学位论文时,必须进行数字签名,以保证学位论文在系统中未经批准不能更改,确保学位论文正文的真实性;要完整保存学位论文的相关信息,如摘要、关键词(德语和英语)、PDF格式文本等,所有数据均要存档;还要收集作者的相关资料,为作者提供建档、打印、装订学位论文等服务;最后,再向德国国家图书馆发送学位论文元数据和电子版学位论文全文。
德国国家图书馆除通过专门的网页⑦接收各大学产出的电子学位论文及元数据外,还通过OAI-PMH收割或访问缴送方FTP地址的方式实现数据的采集。德国国家图书馆在整合其他图书馆上传的学位论文时,首先利用元数据析出软件将其转变成德国国家图书馆数据库的格式(在德国电子学位论文发展过程中,德国国家图书馆先后采用了两种元数据格式:基于HTML的MetaDiss和基于XML的XMetaDiss。并从2010年开始考虑使用XMetaDissPlus⑧),然后在大学网站上利用计算机程序检查学位论文正文是否存在,最后工作人员利用专门的代码,确认存储过程中德国国家图书馆的电子版学位论文正文没有更改,方能存入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在互联网上提供学位论文服务。学位论文数据库提供每篇学位论文的元数据(包括主题词、统一资源定位符等)和PDF文本。
德国国家图书馆将电子版学位论文存入学位论文全文数据总库,并将学位论文纳入德国的国家书目之中,保证了学位论文资源的长期保存与利用。用户可分别通过德国国家图书馆OPAC系统(https://portal.dnb.de/)以及学位论文在线门户DissOnline进行相关查询⑨。
3 启示
通过对德国国家图书馆资源建设的调研可以看出,我国学位论文的资源开发和利用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学位论文,国家图书馆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指定的全国学位论文收藏中心,应加紧进行论文资源建设,并逐渐扩大建设规模,乘着信息时代的东风,对馆藏的论文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提升管理水平,使我国论文资源可持续地和谐发展。
3.1 改革管理体制
当前的学位论文管理体制弊端日益突显,对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已刻不容缓。我国应创设专门对学位论文进行管理的部门,并下设学位论文采集、编目、服务和推广、技术和法律支持的机构,对学位论文进行全方位、系统的管理。论文采集部门主要对各种类型的论文进行采集,如纸版、数字版、缩微版等;论文编目部门主要对学位论文进行分类、编目等工作,并制定论文编目的规范标准;论文服务以及推广部门主要面向读者,为其提供优质的阅读服务,并向读者进行适当宣传,以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学者进馆阅读;论文技术和法律支持部门主要解决论文数据库建设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并对法律授权等问题进行处理。
3.2 完善学位论文呈缴制度和管理法规
根据德国国家图书馆学位论文资源建设的经验,在学位论文收藏与服务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应是国家图书馆。因此,中国国家图书馆应用积极的态度,在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图书馆法》和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的有利时机下,使国家图书馆成为中国大陆学位论文唯一法定收藏机构,并授权国家图书馆将收缴到馆的学位论文用于公益性服务,以确保学位论文资源建设与服务有法可依。这样既能充分体现国家图书馆的法律地位和国家对学位论文的集中保存制度,又加强了学位论文资源的国家管理,同时在学位论文的开发利用中更好地实现文献加工整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在法律实施之前,国家图书馆应积极通过文化部与教育部协调,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明确规定学位授予单位向国家图书馆呈缴电子版博、硕士学位论文时,授权国家图书馆可用于公益性服务的复制、使用及网络传播。这样公众获得知识的权利得到保障,国家图书馆在学位论文收藏与服务中的法律风险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3.3 加强管理,提高博士学位论文采全率
国家图书馆学位论文收藏的范围为我国的博士论文,采取催缴或是复印的方法,如果出现漏缴现象,则对这类论文进行重点收藏;此外,还应扩大硕士论文的采集范围,将电子论文也尽量收入其中。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家图书馆也应与时俱进,使学位论文向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适时推出学位论文呈缴系统、编目管理系统等。
3.4 制定编目规则,推进书目数据标准化、规范化
国家图书馆对于论文文献的加工目前尚处于起步摸索阶段,采用的方法比较陈旧,对论文编目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对论文编目的标准规范尚未统一。因此,国家图书馆应加大对论文编目工作的投入力度,加强对文献信息组织、编目方面的研究,对论文著录细则进行规范,使其日趋标准、完善。除上述传统的文献数据加工规则外,还应根据当前数字化、网络化及资源共享全球化的趋势,制定新的元数据标准以实现数据在不同系统间的互操作、不同元数据间的相互转换,使国家图书馆规范的、功能强大的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实现与国外同类学术资源库的无缝对接。此外,还应加强学位论文书目规范控制工作,建立各类名称的规范库和关键词规范库,为完善数据库的检索、阅览等读者服务提供有力的保障。
3.5 建设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学位论文门户
我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存在许多问题,由于法制不健全、收藏单位和数据库公司恶性竞争等原因,至今仍未形成一个在国际具有影响力的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国家图书馆应构建起一个能代表中国的学科门类齐全、内容丰富、便于查询的“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整合中国大陆学位论文以及海外中国学方面的学位论文资源,及时报道最新学术成果,并进行公益性服务。①为方便数据交换与服务,制订资源共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的规范与技术标准。②借鉴德国学位论文资源建设模式,国家图书馆需要使用一个方便处理、技术先进和功能完善可靠,尤其是能够顺利接收相关部门上传数据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比照德国国家图书馆,利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数据库的建设。③有关版权问题的解决。通常来说,国家图书馆在未经作者授权时,读者仅能对该作者电子论文的前24页进行阅读,这样不仅不利于读者查找资料,而且还不利于学术资源的利用推广。对于这一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予以解决:首先,应从法律上对国家图书馆电子论文的版权进行保护,在相关的法律推出之前,国家图书馆应利用商业方法解决授权的问题,为国家图书馆论文数据库资源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国家图书馆学位论文数据库的全文服务铺平道路。在积极建设学位论文数据库资源的同时,为了更好地提供全方位的学位论文文献资源服务,应尽快推出学位论文门户网站。力争使学位论文门户实现采集、审核、存储、发布与服务在线完成,用户通过鼠标就可以轻松获得目标文献。此门户除了文献数据库应有的强大检索功能,还应具备诸多的特殊功能,如接收电子学位论文上传;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免费数据浏览、下载授权后的学位论文提要和全文;提供多角度的访问,包括图书馆分类、规范关键词、题名、作者、指导老师、学位授予单位和授予年、学科专业与研究方向;同时还为学位论文选题提供研究资料,帮助科研工作者确定科学研究的选题,避免重复。
注释:
①当时名为德国图书馆(Deutsche Bücherei),创建于莱比锡,是德国国家图书馆的前身。
②http://www.nlc.gov.cn/old/nav/nlibs/de1/num.htm.
③ Gesetz über die Deutsche Bibliothek vom 31.März 1969(BGBl.I S.265).
④ Gesetz über die Deutsche Nationalbibliothek vom 22.Juni 2006(BGBl.I S.1338).
⑤http://www.d-nb.de/eng/standardisierung/formate/marc21.htm.
⑥http://dl.cs.uct.ac.za/conferences/etd2011/papers/etd2011_ackermann.pdf.
⑦http://www.d-nb.de/netzpub/ablief/pdf/np_mono_noten_hss_ausf.pdf.
⑧XMetaDissPlus为一类XMetaDiss兼容式元数据,除能描述电子学位论文外,还可兼顾多种高校电子出版物,如期刊、书籍、学术文章、论文合集、图集等。
⑨自2012年9月,DissOnline的全部元数据已被纳入DNB的OPAC系统中,全文检索服务也即将开启。详见http://www.dnb.de/DE/Wir/Kooperation/dissonline/dissonline_node.html.
[1] 王林军.德国的电子学位论文图书馆探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6):100-101.
[2] 罗博,吴丹.德国电子学位论文元数据XMetaDiss及对我国的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3):85-90.
[3] 姚蓉,方怡,辛欣.网络环境下国家图书馆学位论文资源建设构想[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0(3):65-69.
[4] Gesetz über die Deutsche Bibliothek(DBiblG)[EB/OL].[2012-03-21].http://www.buzer.de/gesetz/4517/index.htm.
[5] Gesetz über die Deutsche Nationalbibliothek(DNBG)[EB/OL].[2012-03-21].http://www.gesetze-im-internet.d e/dnbg/BJNR133800006.html.
[6] Ackermann U.First a trial balloon,now an established workflow:collecting electronic theses at the German National Library[R/OL].Proceedings of the 1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Cape Town,South Africa,13-17 September 2011[2011-12-23].http://dl.cs.uct.ac.za/conferences/etd2011/papers/etd2011_ack ermann.pdf.
[7] Katalog der Deutschen Nationalbibliothek[DB/OL].[2012-03-12].https://portal.dnb.de/.
[8] DissOnline portal[DB/OL].[2011-06-12].http://www.dissonline.de/index.htm.
[9] Deutsche Nationalbibliothek[DB/OL].[2012-03-01].http://www.dnb.de/DE/Home/home_no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