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策略
2014-02-11朱育晓
朱育晓
(浙江农林大学图书馆,浙江 杭州 311300)
学科服务是当前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最大的亮点之一[1]。学科服务以用户教学科研过程中的信息需求为导向,为用户提供基于学科的深层次、个性化、知识化的服务内容[2]。学科服务对于提升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水平、吸引用户、增强核心竞争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3]。国内学科服务的发展,以清华大学图书馆1998年建立学科馆员制度为起点。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2006年提出的“融入一线、嵌入过程”的新型学科服务促进了学科服务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开始推行学科服务,并形成了一些典型案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IC2服务模式、北京大学图书馆的用户参与学科服务模式、武汉大学图书馆的嵌入式用户环境学科服务模式等。但这大多集中在以“211工程”重点高校图书馆为代表的大型馆。与重点高校图书馆相比,中小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情况并不理想,学科服务开展不普遍,有些甚至还没有开展学科服务;或虽则开展了学科服务,但学科服务流于表面,并没有深入到用户的教学和科研过程,服务效果难以得到认同[3]。中小型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无论在服务内部条件还是服务外部环境上,都面临着更多的困难[4],必须探索适合自己的学科服务之路。
1 中小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难点
1.1 学科服务条件
学科服务的开展需要人员、资金、技术、资源的支持。首要的就是学科服务人员,不仅要求学科服务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背景,同时还要有较深厚的情报处理能力和一定的沟通交流能力。中小型高校图书馆严重缺乏这类专业人员,即使为了学科服务的需要,专门引进有一定专业背景的人才,但也需要积累一段时间的实际信息服务经验,才能承担起学科服务任务。由于资金的缺乏,中小型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的购置上尤其是电子资源的购置上,不仅要考虑学科需要,还要考虑价位因素,往往只能购买一些常用的综合性数据库,而对于一些学科呼声很高、价格较高的大型或专业性电子资源却无力购买。中小型高校图书馆很少有购买或自建的学科服务平台,缺乏整理学科服务内容、发布学科服务动态、推介学科服务资源、学科馆员与用户双向互动沟通的技术支持[5]。
1.2 用户信息需求环境
中小型高校图书馆大多服务于地方综合性高校,这些高校普遍以教学为重,属于教学型或教学研究型大学,学科设置范围广,整体水平不高,有自己的重点学科或优势学科。用户的信息需求呈现出以下特点:①多样性。不同的学科侧重于需求不同的信息类型,如人文社科类侧重需求图书、社科类期刊、报纸等文献类型,理工类则侧重需求科技期刊、专利、标准、科研成果等。②层次性。中小型高校图书馆学科资源配置不均,导致用户对信息的需求深度不一,有些学科用户需要的是大量原始文献,而有些用户需要的则是经过提炼加工的学科知识。③分散性。中小型院校科研力量相对较薄弱,科研连续性不强,科研团队少,对深入课题的持续性服务需求表现不明显。用户信息需求的多样性、层次性和分散性特点,影响着学科服务的有效开展。
1.3 学科服务意识
中小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效果不理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对学科服务认识的偏差。有些图书馆认为学科服务只适合条件优越的大型图书馆开展,中小型高校图书馆条件有限,搞也搞不好,因此,在开展学科服务时不愿积极主动投入,以适应学科服务的要求。另一些图书馆虽然认识到了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必要性,但并非从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而是盲目跟风,整理特色资源、建设学科服务平台,将学科服务的重心放在技术、资源、平台建设上,忽略了用户真正的需求,结果投入多,收效微。
2 中小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策略
学科服务的开展源自用户内在的信息需求,也是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型和服务内容的深化。吕元康等对浙江省地方高校科研人员的研究障碍进行了调查统计,发现搜集资料和数据加工处理是科研人员研究过程的最大障碍[4],这表明学科服务潜在需求量巨大,学科服务开展非常有必要。笔者作为学科馆员,结合本馆的学科服务实践,探讨中小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策略。
2.1 制定合理规划
不同的图书馆在领导层的支持、图书馆的资源、馆员的素质、用户的需求等很多方面存在差异[1],学科服务的难点各有不同。尤其是中小馆,资金、人力有限,因此,学科服务不能盲目开展,首先要充分调研,做好规划。不仅要调研国内外领先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情况,还要学习同类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经验,然后摸清本校学科设置尤其是重点学科、特色学科、科技平台情况,结合本馆实际条件,明确定位,制定出学科服务的人员设置、服务模式、服务内容、服务对象、协同机制、效果考核等。
2.1.1 学科服务要量力而行
即使是重点院校图书馆,也很难保障对所有的用户提供学科服务[6]。中小型高校图书馆在制定学科服务规划时,应切合实际、量力而为。大面积全方位地为每个学科配备学科馆员,不仅会造成学科馆员资源的浪费,而且由于图书馆岗位限制,增加的学科馆员不能专司其职,最后使学科馆员形同虚设。本馆在刚开始探索学科服务时,就走过这样的弯路,大规模征集全馆人员(涉及各部门岗位),为全校各院系均配置了1名以上的学科馆员,在接下来的实践中,发现学科服务效果非常不理想,一些学科馆员由于岗位职责的原因,不能全力投入到学科服务之中,无法经常与院校保持联系,造成学科馆员与学院脱节,学科服务无法细致深入下去,最后不得不进行重新调整,将学科馆员设置为6个,全部为有专业背景且信息服务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
2.1.2 学科服务要循序渐进
基于学科服务为“高层次的服务形式”的理解限制了学科服务的推广,学科服务具有延续性和层次性,忽视用户的实际需求,割裂与传统的信息服务的联系必然使学科服务曲高和寡。在2012年的武汉学科馆员会议上,与会人员即认同这样一个理念——“学科馆员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7],传统的信息服务是学科服务良好的基础,学科服务是信息服务与学科结合后的进一步深化,对于中小馆来说,用户的信息水平非常不平衡,需求多样化,传统的资源建设、文献获取、参考咨询、查收引证、科技查新仍然是用户需求的主要服务方式,也是了解用户信息需求的一个渠道。开展学科服务,不能忽略用户的实际需求,一味追求深层次的服务形式,而应在传统的信息服务基础上,循序渐进,逐步嵌入到教学科研过程中,然后与教师、科研人员的合作,提供专题信息整理、学科发展评估和信息素质教育服务等深层次的服务内容。
2.2 建立多元队伍
中小型高校图书馆人员缺乏,而学科服务需要具有一定学科专业背景和信息服务经验的人员。学科服务队伍建设可以在一定的基本素质要求上,根据学科需求灵活设置,以多元的学科服务队伍来保障学科服务的有效开展。
学科服务人员承担着联系学科、学科资源建设与推介、参考咨询(文献传递、定题服务、查收印证、科技查新、代检代查)、信息素质培训、学科发展评估、学科发展动态、信息共享空间等丰富的服务内容。侧重于不同的服务内容,可以设置不同的学科服务队伍,如学科联系人[8],其工作的重点在于与院系联系,建设或者推介学科资源;学科馆员,其工作的重点是传统的信息服务,包括文献传递、查收印证等;嵌入式学科馆员,其工作重点在于将学科服务嵌入到院校的教学、科研过程中,提供全方位的课题检索、学科发展评估、合作式的信息素质教育等。
2.3 重视联盟合作
技术与资源的不足是制约中小型图书馆学科服务开展的主要因素,影响着学科服务的效果和用户使用的热情。为了弥补资源和技术的不足,一个有效的途径即重视合作,借力平台。随着区域联盟、系统联盟的发展,大多数中小型高校图书馆均加入了多个联盟,这些联盟成为图书馆资源共享、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的有力支撑,例如本馆即加入了ZADL(浙江省高校数字图书馆)、NST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SHL(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等多个联盟。这些联盟为学科服务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借助于联盟提供的统一检索平台、文献传递、馆际互借功能,能够便利地满足用户的资源需求。联盟还为中小型高校图书馆提供了学科资源建设平台,例如CALIS学科导航和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依托这些平台,中小型高校图书馆可以建设自己的特色学科服务资源。本馆建设的“竹类专题数据库”和“山核桃特色数据库”即分别依托ZADL和CALIS农学中心提供的特色数据库建设平台,为本校的“竹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及“山核桃省级区域创新服务中心”提供服务。
2.4 密切联系用户
2.4.1 多渠道沟通
学科服务要深入开展下去,学科馆员必须与用户加强沟通,建立持续、稳固的关系。在学科服务开展之初,图书馆会对学科服务进行大规模的宣传,张贴海报、组织座谈会、建设学科服务门户网站、分发宣传小册子等。在宣传效应淡薄之前,学科馆员即应通过多种方式与用户继续深入沟通,包括:①信息服务工作,如资源推介、参考咨询、文献检索等服务都是与用户进行沟通、建立联系的良好方式;②征询用户意见,定期或不定期征询学科教师在资源建设、信息需求方面的意见;③参与学科组讨论,了解学科建设及课题研究情况;④举办各种讲座和培训,为学科提供信息查询、论文投稿与写作方面的指导;⑤教学活动,提供教学资源链接、与教师合作开展信息素质教育课程等。与用户建立稳固的关系并非是一个一帆风顺的过程,作为学科馆员,笔者一开始与学科用户的沟通并不畅通,发出的学科服务信息应者寥寥,在这种情况下,尝试将沟通融入到学科服务过程,逐步与用户建立联系。如在提供咨询服务的时候,根据用户的需求特点,将学科服务内容加以介绍,取得用户持续的回访;在提供课题检索或者科技查新时,与用户多次交流熟悉,加入其学科团队交流圈建立稳固的联系;参加学科组会议或讨论,提供课题最新动态、学科发展评估等信息,在新学期伊始或者新教工入校时,发送一些诸如新学期工作问候或介绍学科服务内容的消息,以助教师熟悉学科服务内容等。通过一段时间的细致工作,逐渐破除了与学科用户之间的间隔,稳步建立了固定的联系,学科服务效果明显提升。
2.4.2 重视用户反馈
用户的反馈是决定用户满意和是否继续使用学科服务的关键。用户一次的信息需求得不到满足,就可能导致用户对学科服务的信任降低,需求外流[9]。只有充分重视学科用户的意见,及时高效地给予解决,才能激发用户进一步使用的热情,实现学科服务需求——服务——需求的良性循环。本馆在学科服务过程中,为了满足学科用户对专业图书的需求,推出了一个“为教师送书”活动。学科馆员深入各个学科调查征集意见,收到学科用户的反馈之后,全馆立即多部门协作,简化流程,通过各种方式,如馆藏查询、电子图书打印装订、馆际互借、外文原版图书直接订购、网络代购等,及时便捷地将图书送到教师手中。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激发了教师对馆藏资源的推介热情。又如在征询教师数字资源订购意见时,有许多教师提出了IEEE、Wiley两个数据库订购需求,虽然由于资金限制,图书馆暂时不能订购这两个数据库,但学科馆员积极给出回应:立即联系这两个数据库进行试用;为全校师生举办“如何通过ZADL获取IEEEWileyNature等电子期刊全文”讲座;并且征得图书馆经费补助,对这两个数据库全文传递全部实行免费。
2.4.3 加强关联宣传
学科服务如何宣传到位是困扰学科馆员的一个普遍问题。作为学科馆员,在学科服务之后,经常会收到用户这样的意见,图书馆有这么好的服务内容,我们却不知道。事实上,在开展学科服务之初,图书馆已经做了大量的全方位宣传,显然这种宣传并未产生很好的效果。在学科服务实践中发现,当用户有需求的时候,即使是一句话的宣传即可产生效果;当用户无需求的时候,即使是铺天盖地的宣传也很难引起共鸣。学科服务宣传需要切入用户的需求中,采用一种更为有效的宣传策略——关联宣传。如当用户需要图书馆帮助获取特定类型文献(如标准),笔者会对文献获取的数据库及本馆提供的文献获取服务方式(如文献传递)适时地进行宣传;当用户需要课题检索、科技查新时,对相关的学科服务内容如课题跟踪、动态分析进行宣传;在学科的课题申报期间,积极宣传举办各种科研选题和文献检索专题讲座。
2.5 挖掘用户需求
2.5.1 用户需求调查
在开展学科服务之前,为了摸清学科用户的需求,本馆在3个方面对学科用户进行了调查,一是用户对图书馆现有的数字资源情况进行评价,并列出本学科缺乏、建议订购的数字资源;二是用户在目前的教学科研过程中信息获取的主要障碍,希望图书馆提供的相应信息服务内容;三是用户对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调查分析,基本掌握了目前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状况,以及每个学科用户个性化的信息需求。
2.5.2 用户需求总结
调查是一条有效了解用户信息需求的途径,然而用户的信息需求具有潜在性,并且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一次提前设计的调查很难深入揭示用户的潜在信息需求。因此,深入挖掘用户的需求,需要在学科服务过程中与用户持续地沟通,以及对用户信息行为的分析总结。在学科服务过程中,笔者定期会对用户的信息行为进行总结,包括文献需求分析、信息服务方式效果分析、信息用户反馈分析等。例如,学科用户文献需求分析包括需求文献类型、文献所在的期刊分布、所在数据库及其收录范围等。经过分析,可以发现许多问题,如用户要求传递的文献是在图书馆购买的数据库中,这说明用户对该数据库并不了解,在提供文献的同时,还要对数据库加以介绍;有些期刊图书馆没有购买,但用户经常需要该刊物上的文献,那么除了将该期刊作为学科资源进行荐购外,还可以将期刊的获取方式如期刊网址、所在的传递系统提供给读者。再如信息用户反馈总结。每学期,笔者都会对所有用户的反馈情况进行总结,如对于推介的学科资源,有多少用户做出了访问、回复、询问,多少用户则无反应;用户使用的学科服务内容及其变化情况;当为学科用户提供某一项服务时,用户的反应是满意并继续寻求服务支持,还是抱怨提供的内容或者提供的方式,需要如何调整。多层面、多角度地对用户的信息需求行为进行总结,不仅能够挖掘出用户潜在的信息需求,而且能够掌握用户的信息需求变化,使学科服务真正与需求对接,有的放矢。
3 结语
学科服务重要的不仅是资金、技术,更是服务意识。虽然中小型高校图书馆在开展学科服务时面临着诸多困难,然而只要充分树立学科服务意识,从实际状况出发,找出本馆学科服务的难点所在,针对这些难点,充分利用国内外有利因素,找出适合自己的学科服务策略,中小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一样可以开展得有声有色。
[1] 初景利.我国图书馆学科服务的难点与突破[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2(4):1-4.
[2]李卫峰.基于Web2.0的学科知识服务模式及其平台构建[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1(6):67-69.
[3] 张卫列.大学图书馆核心竞争力及其学科化服务初探[J].图书情报工作,2011(S1):134-135.
[4] 吕元康,陈远方,周频.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现状分析[J].情报探索,2011(2):112-115.
[5] 郑峰.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建设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2(17):41-44.
[6]陆莉.“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3(4):59-63.
[7]卢丽娜.参加2012学科馆员服务学术研讨会情况简介[EB/OL].[2013-05-05].http://library.sddx.gov.cn/eap/681.news.detail?news_id=23377.
[8]杜慧平.非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的学科服务——以纽约市立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杂志,2012(6):62-65.
[9]唐淑香,陈英.中小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障碍与对策[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1(1):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