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青少年数字阅读素养教育问题的思考

2014-02-11陈丽冰广州行政学院图书馆广东广州510070

探求 2014年6期
关键词:青少年数字素养

陈丽冰(广州行政学院图书馆,广东广州 510070)

关于青少年数字阅读素养教育问题的思考

陈丽冰(广州行政学院图书馆,广东广州 510070)

信息科技时代的数字阅读已渐成常态,如何引导青少年使用内容丰富并深具价值的数字学习资源是必须正视的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青少年数字阅读特性的探讨与阅读行为的分析,了解数字阅读素养对于青少年阅读教育的影响,并提出提升青少年数字阅读素养的策略。

青少年;数字阅读;素养;教育

信息科技的发展导致传统学习型态逐渐转换,青少年使用数字资源学习已成一种习惯,“青少年数字阅读素养”的议题日益受到重视。网络提供阅读、写作与沟通的重要脉络,但学生经常接触网络不一定表示就能习得必要的数字阅读技能。2013年12月PISA公布各国参与PISA2012数字阅读的排名成绩发现,在纸本阅读拔得头筹的上海,在数字阅读的排名却远不如新加坡、韩国和日本等国家,排名第六。[1]这说明数字阅读是上海学生阅读方面的短板。PISA测验预计2015年开始全面测验数字阅读,提升学生利用网络搜寻与过滤数据的能力时,相较于韩国、日本和新加坡都已经“准备好了”,我国还大有努力空间。鉴于“数字阅读素养表现”的评量结果,已经成为国际评比教育竞争力的关键能力指标,而且阅读素养对学生学习成就与社会发展的影响相当深远,研究探讨如何提升我国青少年数字阅读素养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我国青少年数字阅读的现状

(一)被喻为“数字原住民”的青少年

学术界多半把1990年代以后出生的公民称作“数字原住民”,另外也有的学者将2000年以后出生,以移动互联网和以iphone、ipad等苹果产品为代表的个人移动信息终端为主要新媒介应用的少年儿童,形象地称为“苹果世代”。[2]这些“数字原住民”或“苹果世代”一出生就面临着一个无所不在的网络世界,对于他们而言,网络就是他们的生活,数字化生存是他们从小就开始的生存方式。他们会无师自通地熟练掌握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玩法。他们远远地把1980年代前出生的父母、教师等“数字移民”抛在脑后。时代在快速地变动,“数字原住民”的习性、学习方式、与生俱来的潜力及认知能力,显然地与“数字移民”不大相同,自然也带来莫大的挑战。数字原住民具有以下特征:[3]

1、具有全球视野与开放情感:信息技术使他们越来越容易与世界接轨,而不受族群与地域的限制。匿名的本质也使他们更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

2、强调获取新知与学习的权利:倾向终身学习,强调每个人都有平等接受学习、获取信息和发表意见的权利。

3、热爱科技:对科技很有兴趣,热爱使用网络,以富有创意的方式使用网络,喜欢网络的便利性,喜欢搜寻带来的控制感,胜过信息传递与娱乐感。

4、向往表现成人般的成熟:数字原住民希望成人将其视为有贡献的个体,不要因年纪小,就被认为缺乏经验。

简言之,数字原住民在处理信息上有十项特征:速度快、平行处理信息能力强、倾向以文释图、非单向线性地取用信息、习于链接性、主动性、以问题导向看事情、期望立即性的奖励、强调梦想的重要性、并对新科技抱持正面看法。

(二)我国青少年数字阅读情况的调查

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14-17周岁青少年的手机阅读接触率为56.8%,较2012年大幅度提高,增幅达27.1%,其中17周岁青少年的手机阅读接触率最高,为74.6%。手机阅读人群平均每天进行手机阅读的时长超过30分钟,即时通讯、娱乐和小说阅读为青少年手机阅读接触者的首选,三成以上青少年偏爱“青春”类小说,阅读兴趣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课外阅读具有无目的性。[4]

《2012广州市少先队媒介素养教育调研报告》显示:82%的小学生每天都会上网,更有超过52%的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多于30分钟。网站、微博等新媒介越来越成为少先队员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其中84.14%的孩子每天都会使用QQ,80.08%的孩子每天都会上网看视频,71.21%的孩子每天都会玩儿童网游,34.87%的孩子每天都会使用新浪微博。可见手机及以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这两种新兴的移动终端,对孩子的成长影响越来越大。网络也为少年儿童提供自学的途径和内容,大部分少年儿童认为,网络新媒体能使自己“方便地寻找需要的各方面内容”。数据显示,中国城市儿童79.9%要每天使用电脑查找资料,46.8%的儿童每天上网浏览新闻。但儿童也缺少长时间阅读的机会,大量都是在30分钟以内的碎片化时间。[5]

不难看出,小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但他们对网络产品的接触时间的长度、涉猎的广度、使用的深度都不比成年人差。由此可见,年龄层越小的学生,越把时间花在网络的娱乐功能活动上,较少从事高层次知识分享与学习功能活动上;而年龄层越大的学生,则越把时间花在网络的浏览、搜寻与通讯功能活动,但较少从事知识分享与娱乐功能活动。但是,无论年龄大小,全国青少年都喜爱且经常从事社交网站活动。

以上调查显示这些出生在数字时代的青少年,从小即开始接触计算机与网络,绝大部分的青少年几乎都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网络也成为他们获取信息与阅读信息的重要渠道,而青少年偏好由网络取代图书馆获取信息,也是基于网络查询快速、接口简单、资源获取容易等特性。因此,随着数字科技的发达,青少年已经与他们所处的数字世界自然融合了,数字阅读早已成为数字原住民的一种阅读趋势和惯性行为。

二、数字阅读时代对青少年的影响

(一)数字阅读对传统阅读经验产生不同影响的因素

根据学者针对媒体特性分析,网络特性对传统阅读经验产生不同影响的因素,可归纳如下:[6]

1、非线性:读者可以随着超链接获得跳跃式的阅读经验,可以随时进入有趣的阅读世界,补充个人阅读时所欠缺的背景知识。

2、互动性:网络的互动性强,数字原住民喜欢在各种虚拟环境中获得操控的愉悦感。例如阅读新闻网站内容,读者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议题立即发表评论,或进入讨论群参与实时的对话。又如,网络上常有连载小说接龙或在线讨论群,读者可以加入自己的意见,改变故事情节的发展或结局。

3、立即性:网络上随时随地可以取用多元、实时、快速更新的信息,这也对阅读经验造成不同的影响。阅读时,读者如果联想到相关事物或想要发表意见,可以立即查询相关主题、查证事实数据或收集有关的信息,以便当下解惑或进行意见的沟通。例如阅读旅游信息网站内容,可以实时了解各地人文地理景观现况、实地旅游者的经验谈、旅行社的旅游规划建议,与最新的消费资料。如有需要,在阅读当下也可在相关讨论组或留言板提问个人关切的议题。

4、汇集性:网络上同时可以运用文字、图片、影像等多媒体呈现一个主题,读者可以体验阅读的生动性与活泼性。例如,阅读一则新闻,可以同时观看新闻播报的画面;或者上网了解健康医疗相关议题,除文字性的说明外,可以看到生病的组织生理或病灶外观,也可阅读到多媒体动画图标或人员解说及示范手术的动态过程。因此,网络具有相当潜力,可以加强信息生产者提供更合适于受众对象的信息,如习以听觉学习的儿童,或对抽象文字理解困难的青少年,文字配合声音与影像,反而易于学习。

5、匿名性:网络的可匿名性使来自不同身份与背景的人,更愿意或更容易在网络上表达意见与想法,使网络内容呈现一般书籍不常有的各种观点。对于正在发生的议题,及具有争议性或敏感的议题,是了解共识的重要渠道与工具。匿名性连同网络的实时性与链接性,使多元观点可以快速被获取与阅读,是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的主要差异。

此外,美国学者的研究指出,对于阅读有困难的学生,网络是一种接触与搜集信息较好、较舒适的方法。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网络阅读也可作为一种阅读治疗的方式。一项比较传统阅读测验与网络阅读测验的研究显示,在传统美国州政府之阅读测验中表现不佳的七年级学生,经过十二周在科学课程中学习使用网络查找数据、判断可靠的网络资源,与说明判断的推理过程后,在网络技能测验中,成绩跃升为前25%。整个研究显示,三分之一参与研究的学生在传统阅读测验表现低于平均水平,但在网络技能的评估中表现良好。

(二)数字阅读对青少年的冲击[7]

网络可以同时使用多个程序,却也导致注意力缺陷般的焦躁。相对之下,不连结的书,是一种祝福。看似印刷品的弱点,反而是强处,书的安宁与冥思,正是我们世界最缺乏的质量。在因特网世界里,信息内容不仅多元丰富,而且以不止歇的方式快速积累。无论是用计算机浏览网页,或者是用手机上网看各类网站实时的信息,那种焦躁感已经悄悄地引发重度信息用户的不安情绪。这是信息社会的日常生活面貌,那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呢?依常理推断,目前应该没有学生找不到资料了,但为何在老师眼中的学生却经常找不到资料呢?其实,正确地说,老师们认为学生找到的通常只是相关的素材,却不一定是正确、适切、整合的有用信息。

我们看到了数字阅读带来了许多阅读的新面貌,也思考到它可能引起的隐忧:面对数字浪潮,我们的孩子,有因应能力吗?对功能强大信息搜寻系统如Google,我们惊讶于其信息之广罗,却也忧心孩子面临“信息海”时,其难以过滤数据或审查内容,无法分类各式信息,而造成极多也极贫乏的困境。英国哲学家培根,曾提出知识学习的三种隐喻:蚂蚁、蜘蛛、蜜蜂。在数字信息时代,学生显然不能只当苦力式的蚂蚁,一点一滴地搬运知识;也不能被动地如蜘蛛等待信息送上门;而是要成为有能力主动探寻信息,酿化成自己知识的蜜蜂,是否具有“数字阅读素养”必然成为其关键。如果没有足够的数字阅读素养,学生难以判断、选择、整合与评估这么多的信息,转化成对自身有用的知识。因此,国际关心阅读的学者们也纷纷提出各项的看法与建议。以OECD的学生能力国际评量计划PISA为例,为了因应数字时代的社会型态变化,在其官方网站上对于2015年将进行的阅读素养架构提出变动的说明。首先,他们决定在大部分的国家以计算机施测,也因此他们对所采用的名词术语也作了一些调整。例如其施测的媒介分为两类,一类是固定文本,是指固定其边界行距字号的文本,犹如传统的纸本或数字的PDF格式;另一类动态文本,则是相对于前者,其边界行距字号会随不同媒体而可能变动者,犹如相同的内容在不同网页浏览器可能看到的形式差异。此二者,其实也宣示了他们重视数字阅读时代的来临。

三、数字阅读素养是青少年数字阅读时应具备的核心能力

(一)数字阅读特色需要具备足够的数字阅读素养

网络数字阅读特色是沟通的速度变快、沟通的内容变多、沟通的方向与层次更多元,因此,对读者掌握观点的能力与批判阅读的能力要求也变强。对青少年而言,这是一种新的数字阅读能力,亟待培养。因为,并非所有的网络文本都同等重要,都值得阅读。正如实体印刷世界,开卷有益只是一般性的说法,专家学者仍需在教育中强调选择良好阅读素材之能力及重要性,在网络世界亦同。

实际上,网页浏览本身即是一种阅读行为,而这种阅读方式的改变,会造成阅读心理上的转变,以及对知识接受模式的改变。当个体通过因特网开启知识之窗,触接信息时,需要运用知识信念与后设认知的判断,才能产生知识的力量。如同相关研究指出,学生虽有机会接触网络,若未被教导足够的在线阅读与搜寻等策略,容易在不熟悉的网络文本结构中迷失,尤其是当没有线索依循之际,学习者反倒迷失于网海之中,徒然浪费许多时间而已。这种情况显现在进行网络阅读时,有无具备足够的素养或理解策略,将会影响阅读的表现。

出生于科技时代的数字原住民,终日与数字科技为伍,在这样的生活模式下,青少年具有更快速处理信息的能力、熟悉上网阅读超链接及多媒体以及越来越强的平行处理能力。由于数字文本阅读包括多种特性,举凡非线性、互动性、立即性、汇集性、匿名性及易得性等,在这些特性的错综交杂之下,皆需要经由阅读素养的养成与判断,才能获取知识。这些新的素养能力,使个体能够使用网络和其他信息与通讯科技,去辨识重要的问题、确定信息、分析这些信息的有效性、综合这些信息来回答问题,然后与他人沟通这些答案。然而,网络阅读情境中信息来源变化性高,但文本的“易得性”不等同于“可靠性”,其实许多网络信息是有待查证的,个体对不同来源信息的真伪度、适切性的批判思考和精准判断能力,需要具备足够的数字阅读素养才能为之。

生态足迹是将一定区域内人们产生的各种资源消费换算为可供给生产出该消费的全部原始物质和能量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11]。依据生产力大小差异,生态生产性土地分成六大类型(即虚拟性土地类型),即耕地、草地、林地(其中园地归入林地)、化石能源用地、建筑用地和水域。由于在生态足迹计算过程中各种生物生产土地面积生产能力不同,在计算时需要将各类面积乘以均衡因子加以调整。通过利用均衡因子,将六类土地换算为相应的生物生产性空间,来衡量区域自然资本压力。为便于解释,本文在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计算中,均采用人均量指标。人均生态足迹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二)OECD对数字阅读素养的解析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指出,有五个方面可用来评估学生的数字阅读素养,分别为:检索信息、形成广泛的理解、发展自己的诠释、反思和评价文本内容,以及反思和评价文本形式。[8]这些新的素养能力,使我们能够使用网络和其他信息与通讯科技,去辨识重要的问题、确定信息、分析这些信息的有效性、综合这些信息来回答问题,然后与他人沟通这些答案。在未来世界更趋向数字化的趋势下,具备这样的数字阅读素养能力,更能适应生活在数字时代里。数字阅读素养甚至可以取代传统的阅读能力,而成为评估数字原住民数字学习能力的一项指标。

在这项观点中,网络上的数字阅读素养有五项重要历程:

1、辨识重要问题:网络数字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和回答问题,阅读理解总是始于一个问题。

2、检索信息:因为因特网包含大量的信息,需要新的阅读理解技能和策略来找寻适当的信息,四种数字找寻信息的技能分别有:知道如何使用搜索引擎来找寻问题;阅读搜寻的结果;阅读网页来找寻网页中可能呈现的信息;推断可能提供所需信息的链接。这些技能通常是彼此关连的,每项技能都需要额外的新理解策略,而这些策略在在线阅读时变得越来越重要。找寻信息的能力对网络数字阅读而言是不可或缺的,知道要在网络上找什么,与知道如何获得和任务相关的信息,两者并非靠直觉,这个过程涉及了复杂的技能,而且并非每个学生都具有此项技能。

3、分析信息:批判性地分析和评鉴是阅读者都应该具备的技能。知道如何评鉴搜寻的结果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如此才能决定首先要点选哪一个网站,在决定点选哪个网站之后,批判性的评鉴就会继续。因为每个人都能够在网络上发布任何信息,所以分析和评鉴在网络数字阅读中显得特别重要。

5、沟通信息:许多新的沟通工具可以在网络上取得,每项工具也都需要各自的使用策略。因为阅读和写作在这种网络沟通方式中彼此融合,所以阅读理解也应该将沟通包含其中。

因此,如何搜寻、判断、选择、分享与运用网络阅读素材成为亟待学习的重要能力;而批判性的阅读,在数字环境中更显重要。阅读是一种沟通形式,数字时代在网络上实时与双向的沟通更显重要。许多学习型网络资源及数字内容,特别是在网络上,因其具有互动的特性,因此可以提供对话式阅读、强化学习多元观点的机会。

数字原住民长时间沉浸于数字产品中,并与网络不可分割;然而随着年级的提升,个人使用网络的时数日渐增长,青少年的数字阅读行为更不可忽视。由于学习态度与行为已和过去大不相同,必须强化他们在网络环境中的阅读,而不仅只是单纯为了生活或休闲,以协助建立良好的数字阅读态度与行为,方能培育出具有数字阅读素养的公民。由于青少年,喜欢借由网络与数字科技的媒介,取得自己有兴趣的知识,从而学习与模仿。尤其网络阅读因有超文本的特性,通过超链接的功能,个体可以随意点选阅读的内容或重点,没有固定的阅读架构,网络阅读的快速检索和超链接功能,使得阅读的方法更为弹性与主动。而青少年的阅读行为,会因读者的阅读能力、数据的可得性、环境状况的影响、阅读时间的多寡,而有所影响。不同年级的学生在网络上所进行的阅读活动种类相当多元。他们在网络从事的活动或行为很多,例如找信息、阅读电子邮件、阅读网络新闻及玩在线游戏等,这些活动对阅读素养是助力或阻力,则取决于个体在网络的阅读行为。对于目前的莘莘学子而言,网络成为信息来源、和他人沟通及阅读理解的重要媒介时,也更加说明个体依赖网络这项工具亦越频繁,如何强化网络阅读行为,将影响其阅读素养的表现。[9]

因此,在现今信息丰富的社会与依赖计算机的世界中做出合理的决定时,学生必须培育数字阅读素养来解读并阐释所遇到的大量数据与文字信息,以及评鉴信息来源的能力,并发展尊重、倾听、学习的意愿,来发现更多元的观点。但是网络上四处传播的信息没有精确性、效度的保障,若教师扮演网络素材的过滤者,会抹煞学生学习使用网络时评鉴信息的机会,这些都是学生离开教室生活后每天必须面对的事,通过网络磨练这些技能,能让学生不被网络的结构机制所限制,批判性思考在这时候更显得重要。

四、开展青少年数字阅读素养教育的策略与案例

在可见的未来,我们相信数字阅读的设备环境、软件开发,包含数字内容格式的多元发展一定更加快速。因此,我们若要培育青少年优质数字阅读素养的话,则要学习先进国家的做法,让青少年认识网络的深度与广度,教导他们在网络上取用信息的优缺点与陷阱。简单地说,就是要通过借鉴他国的做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来培养青少年的数字阅读素养。

(一)案例:韩国开展青少年数字阅读素养教育的策略

2009年国际学生评量PISA的数字阅读素养,韩国在所有受评国家中拿到第一,2013年12月公布的2012年评测则是拿到第二名,只输给新加坡。相较于美国通过开放和多元翻转教育,韩国政府是从上而下由政策主导改革,结合了政府和民间企业的力量,来共同推动数字学习革命。韩国中小学也预计在2015年全面采用数字化电子教科书,并在小学发起一连串未来教室的改革实验。此外,韩国政府还计划让学校打造自己的云系统,建立所有书籍的数据库。学生可以通过云系统获取电子学习资料,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室里安装的IPTV或电子黑板调出数字教科书。[1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前韩国教育学术情报院主席黄大俊教授指出,这不只是一场科技技术的革命,而是从课纲、教学法和教师培训全面的改革。与美国所见略同,韩国学校也把家长纳入推广数字学习的对象。他们认为学习不再是个人的活动,而是一种团队合作;拥有各种智能型科技工具的老师、学生甚至家长,都可以一起尝试,找出让教育变得更弹性、开放与灵活的办法。数字科技是数字原住民孩子“与生俱来”的天赋,多数老师都是“数字移民”,因此数字创意教学自然是韩国师资培训的重点。他们还认为“美国主张别让任何孩子落后,在韩国,我们则是强调不让任何老师落后。”

从国家层面上来说,应在青少年十二年教育里,制定全面性强化数字阅读素养教育融入各学习领域的教学政策。通过各学习领域辅导团的倡导与教学实务演练,分批调训全国中小学教师接受在职训练,以彻底落实数字阅读素养教育融入各学习领域的教学政策。而各级图书馆以推广阅读为主要目的之一,图书馆界对于青少年数字阅读的认识与立场之于阅读推广十分重要。对从事学校或社会教育的工作者,包括图书信息服务人员,必须预备教导青少年读者如何从事数字阅读的知识与技能,同时也要开放心胸去接受新一代的阅读与学习模式,进而在网络活动上,对青少年产生建设性的影响。就实务面而言,在强调终身学习的时代中,学校开展青少年数字阅读素养教育策略可包含数字阅读的应用与学习,特别是偏远地区或不习惯图书阅读的青少年。对于有阅读障碍的青少年,也可通过数字阅读来学习,以培养在阅读中享受思考或书写的内在动机。从此角度出发,教育界与图书信息服务界,或可更有效地推广并落实终身学习的理念。

基于以上的论述,提出三点建议如下:1、新型态的数字阅读,应受重视。数字阅读素养是重要的,也应在各层级的教育体系内正确地培养与传授。其中,更应强调在数字环境中批判性阅读的重要性。2、数字阅读能力应受评估。未来的阅读素养评鉴,应包括数字阅读能力的评鉴;发展评估指标与方法,是今后可努力的研究发展方向。3、发展寓教于乐的网络阅读与学习之素材与模式,进而推展阅读的动态性、自主性与批判性。4、在可预见的数字时代,阅读将采图书与网络阅读双轨并行。二者各有其优缺点,研究的重点应是去了解通过在何时采用何种阅读模式与媒介最适宜来培养青少年的阅读素养。

五、结语

因特网的诞生,培育出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阅读人口,我们正站在阅读典范转移的关键转折点上,正在见证阅读革命的发生。数字阅读与纸本阅读彼此有着无法互相取代的优劣,未来将成为何者专擅的局面,亦未可知,但可确定的是目前青少年对于数字媒体的接受程度几乎与生活结合,而不可或缺。因此,正视数字阅读的存在,积极培养青少年数字阅读素养,方能迎接与因应数字时代的未来。

[1]电子阅读素养不足解析上海学生的阅读短板[EB/OL].2014—4—21.http://www.kankanews.com/a/ 2014-03-21/0014440726.shtml

[2]张海波.培养微博时代的小公民[EB/OL].2014—04—02.http://milunesco.unaoc.org/wp-content/uploads/ 2012/11/2012—10—9.pdf.

[3]Leung,L.Net-Generation attributes and seductiveproperties of the Internet as predictors of online activities and Internet addiction.[J].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2004,(3).

[4]国民人均年阅读纸质图书4.77本数字化阅读首次超半数[EB/OL].2014—4—22.http://news.xinhuanet. com/zgjx/2014—04/22/c_133281315.htm.

[5]数字阅读大调查:从“50后”到“00后”[EB/OL]. 2014—4—21.http://site.douban.com/210084/widget/notes/13298573/note/345825094/.

[6]叶凤云.数字媒体阅读受众行为模式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8).

[7]仲明.数字化阅读对学术研究的正负效应[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10).

[8]Are grouping and selecting students for different school srelated to students’motivation to learn? [EB/ OL].2014—3—21.http://www.oecd.org/pisa/pisaproducts/ pisainfocus/pisa-in-focus-n39-(eng)-final.pdf.

[9]Rich,M.LiteracyDebate:Online,RU really readi-ng?[EB/OL].2014—3—21.http://www.nytimes.com/2008/ 07/27/books/27reading.htm?_r=2&oref=slogin&oref=slogin.

[10]韩国IT巨头紧盯智能教育2015年普及电子教科书[EB/OL].2014—3—21.http://tech.huanqiu.com/it/ 2013-09/4332479.html.

责任编辑:温朝霞

C913.5

A

1003—8744(2014)06—0107—08

2014—9—22

陈丽冰(1979—),女,广州行政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资源管理、数字图书馆研究。

(三)数字阅读行为与数字阅读素养的关系

(二)开展青少年数字阅读素养教育的策略

猜你喜欢

青少年数字素养
青少年发明家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答数字
数字看G20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成双成对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