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的困境与现实路径
2014-02-11贡和法
贡和法
在中国社会整体改革和进步的同时,中小学德育取得了许多值得肯定的进步和成绩,但另一方面也面临着空前复杂的局面和诸多特别严峻的挑战。当前,我国中小学校的德育低效问题比较突出,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从生态意义上看,在于德育生态的失调,即育人目标的失当、育人方式的失衡等导致了教育力和接受度的反向增长的尴尬局面,德育内容难以让学生入脑、入心,使得德育实效大打折扣。
一、中小学德育所面临的困境
1. 德育目标的淡化及虚化。从大德育角度看,我国的德育目标片面强调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片面强调远景目标,片面强调遵从性等。从学校内部看,主题班会等德育教育活动局限于一些事例的呈现,导致德育目标的淡化;也有的偏重于德育知识的理论灌输,导致价值判断和德育目标的虚化。
2. 德育内容的陈旧与超越。中小学德育内容滞后于学生的实际和社会发展的现实,德育内容相对陈旧;不少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只注重德育的超越性,忽视其适应性;德育内容呈现方式单调,缺乏情景性;道德规范、道德教材呈现方式也显陈旧。
3. 德育话语的霸权与控制。在不少学校,德育未能关注人性,尊重人格,学生主体没有应有的地位,德育教育和德育活动的话语权被学校或教师所把持与控制。2012年4月13日晚,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八年级一班14岁女生李欣玥从自家五楼跳下,经抢救无效而身亡。教育权力为何能逼死不愿剪发的女生?一次次学生“以死抗争”教育的痛心事实说明:当前教育并不具备唤醒学生的功能。因而,必须让教育在民主与法治的轨道上运行,让学校德育真正尊重人性,让每个学生人格在教育权力面前能够真正站起来!
4. 德育方式的单一与粗放。时代变化了,学生的信息量也与日俱增,但有些学校进行德育的方式依然是陈旧和粗放的:任务型的班会课随处可见;在进行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时,许多学校主要依靠的是“道德说教”“道德灌输”,内容乏味、形式单一;在遇到学生上网、手机聊天、早恋等问题时,多数学校一般采取严堵的方式,而在积极引导方面缺少良策。近日有微博爆料,武汉某学校开展了一场“校内禁手机,违者砸机”的行动,校方将没收的学生手机砸毁,并设立“手机尸体展示台”,以此逼迫学生专心复习迎考。
5. 德育时空的封闭和抽离。有人认为,德育是一种单独的教育,它可以游离其他各育、脱离学生的整体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德育课堂上培养人的德性。把学校德育从完整的教育中割裂抽离出来,使之成为学校中一个单独的实体,试图靠单独的德育课程、单独的德育教师、单独的德育机构来实施德育;把学校德育从社会生活的整体大系统中抽离出来,使学校德育成为脱离生活世界的孤立实体,与社区、家庭缺乏密切的配合和联系,在“封闭的思想无菌室”里,由德育教师传输理想化的道德信息。在德育的实践、德育的评价等方面还有许多非生态的现象,在此不一一列举。面对中小学德育的种种困境,我们要追问:德育的目标是什么?德育的“根”在哪里?
德育的终极目的到底是什么?这是全部德育改革与日常德育工作必须回答的命题。德育最终的目的只能是提升受教育者个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生活能力。“以人为本”的德育一定是“人是目的(康德名言)”的落实。
(1)德育教育应从人性的底线开始。 2013年3月4日早7时许,周喜军在长春 “为家超市”门口偷车,车内有车主两个月大的婴儿,车主许先生夫妻二人发动亲友和好心人到处搜寻并向偷车贼发出自己的声音:“我们只要孩子能够安全回来,车可以送给你。” 24小时之后,人们发现婴儿穿的衣服和包裹的毯子被扔到了附近的小沟里,犯罪嫌疑人将婴儿掐死埋于雪中了。无独有偶,在2013年2月6日,美国同样有一个偷车贼盗车之后,发现车上有个半岁的孩子。孩子的哭声让偷车贼良心发现,把车停在路边,打了电话给警察。警方立即到该地点将被盗的吉普车和女婴救回。同样的事情却有两种结局,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人性的底线比道德的高标要重要。周喜军显然缺乏起码的人性,而另一位盗车贼在发现车里有婴儿之后选择了弃车逃跑,而且逃跑之前还不忘记打电话报警。两相对照,至少后者心存对人的生命的敬畏感。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是靠雷锋式的道德高标人物来说明的,而是靠社会中那些道德低下的人的人性底线来彰显。
(2)学校教育应让学生从小学会尊重他人,敬畏生命的重要性。善根是要从小培养的,而且是要从点滴的事情做起的。德育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成为一个有人性的人,这种人性要通过点点滴滴的事情、通过孩子的切身体验传递到孩子的心灵深处。
二、提高德育水平的现实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19”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就学校教育而言,为落实好讲话精神,把培养人的工作做得更好,就要坚持立德树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1. 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德育为先是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一个人的优秀,归根结底是人性的优秀;一个民族的伟大,归根结底是人性的伟大。而人性的优秀和伟大,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德性”的优秀和伟大,德育就是“指向人的德性培养的教育”。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既是人类的最高目的,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小学要真正重视德育工作,学校教育工作者必须真正确立这一重要的观念:德是做人之基,只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学习才有动力,成长才有保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主题。”素质教育是应该给学生终身受益的素质的教育。让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是什么呢?一个是思想素质,它是学生做人的基础;一个是思维素质,它是学生做事的基础。
2. 深化核心价值的融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核心价值要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融入社会实践全过程、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融入班主任工作全过程、融入学校管理全过程。
学校德育应达到“教育无痕、情智共生;植入心底、高峰体验”的境界。核心价值观的融入首先需要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确立,学生是一个有自由思想和发展的生命体,“一颗被紧紧裹住的心是不可能有生命弹性的”,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精髓融入学生的心底必须营造开放、民主的文化心理环境;其次,需要呼唤教师主导角色的真正回归,德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教师的德育实践能力和教书育人水平的提升,是有效进行核心价值观融入的前提,因为学生是在教师的发展中成长的。
有了学生权利的回归和教师角色的转变,我们的中小学德育就有可能变为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德育;变为自觉主动、活泼生动、师生互动的德育;变为充满着“爱”、洋溢着“情”、体验着“乐”的德育;以日积月累的“浸润”与“孕育”为手段的融入,一定会在学生思想深处播下德育种子,成为感召学生心灵的伟大力量!
3. 夯实现代德育的基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公民意识是公民在公民社会中所形成的对于自身主体性、权利和义务、社会身份、政治地位等的理性自觉。公民意识事实上是公民在思想、观念上的自我确认。
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从本体层面上,从内心深处认同“我是国家的公民,我与国家为一体”;理念层面上,牢固树立法律意义上的“主人意识”“平等意识”;实践层面上,充分行使权利,认真履行义务,提升公民品位。夯实现代德育的基石——公民意识,必须:
(1)明确目标。培养认同、理解、遵守与维护国家宪法,关心并参与公共事务,具有独立思考能力,敢于承担责任,对民族的传统和文化有归属感的现代公民。
(2)形成系统。在宏观上将中小学的课程进行整合,形成一定体系,从而在课程中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专门性的、持续性的公民意识教育。
(3)牢记责任。责任是公民品质的核心,是衡量公民道德水平的重要尺度。公民意识的核心可理解为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
(4)积极体验。公民意识教育必须革除传统的“教化”理念,抛弃传统的“说教”模式。从“矫正”“防范”转化到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参与”。把“讲德育”变成“做德育”,这是德育的现实理性选择。
(5)利用环境。学生的生活离不开学校和社会,公民意识教育的开展需要良好的校园环境与社会风气的保障。
4. 关注德育文化的浸润。让道德的血液流淌在道德的血管里, 让德育的滋润渗透在育德的实践中。德育,需要文化浸润。文化蕴含观念境界,决定价值追求,左右教与学的内涵,文化的层次决定育人的层次。人是文化的主体,独立人格是在文化活动中塑造起来的。恩格斯说:文化上的每一次进步都让我们向自由迈进一步。文化的熏陶让学生呈现美丽人格的侧面。
在育德实践中坚持文化育人,直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学校德育不仅是让学生知道道德的知识、概念和律令,而是要在具体的育德实践中指向学生的心灵,在微处用力,播下一颗道德的种子,收获幸福的人生。
(1)育德要坚持“价值引导与自主选择”相结合。道德教育既要使学生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又要使他们形成价值共识,尊重他人的价值选择;既要使他们自主判断、自主选择,又必须给他们以价值引导。教育是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
(2)育德要坚持“道德规范与人生体验”相结合。道德教育是外在的“教”和主体内在的“化”的有机结合。“教”侧重从感性的角度让学生感受领悟道德的准则,“化”是通过优秀文化来净化学生的心灵,从而把道德的体验、道德的感悟升华为道德的理性层次,上升到一种自觉的境界。
(3)育德要坚持“道德教化与文化浸润”相结合。道德教化应该以“道德内化为目的,尊重和发展人的道德学习能力,并依托社会的德育化,克服学校德育对个体道德学习能力的挤压,在社会过程中强化和充分发挥个体道德学习能力。
班级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环境文化,目标育人;管理文化,行为育人;交流文化,情感育人;课程文化,综合育人。把道德规范和文化中真正有价值的内涵植入学生的个体生命之中!
5. 建构积极心理的场域。关注师生身体发展和心理健康的和谐是提高学校德育水平的一项新举措。实施积极德育,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精神疆域,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人生的幸福。幸福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幸福学生”,成就“幸福教师”,创建“幸福校园”,最终使学生获得幸福的能力。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的积极德育,通过培育学生的“积极自我——积极情绪——积极关系——积极目标——积极品质”等途径,帮助学生把握快乐,投入积极而有意义的一生!
6. 重塑德育队伍的榜样。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是一种在行为中造成正确选择的习惯,且这种习惯乃是一种合理的欲望”。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教师及他人的示范是无法替代的力量。
今天做德育工作,重塑榜样很重要。教师不仅是道德精神的传授者,更应是道德精神的体现者。如果师德建设出了问题,就会严重损伤教师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人们对教师的信任,最终不利于教育的健康发展和学生的道德成长。
班主任是班级集体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引路人,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对班主任的诠释:“班” 是有序有节,有情有义的生命空间;“主” 是指学生是学习,生活的主人,而班主任是他们的主心骨;“任” 是对孩子,对家长,对社会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班主任应有教育追梦:梦想的力量,在于放大你现实世界的追求;梦想的魅力,在于唤起你潜在行动的渴望;梦想的意义,在于催生你实践创新的灵感;梦想的价值,在于赋予你教育耕耘的天地!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校德育水平,教育工作者自身的师德水平和育德能力的提升很重要。教师能否成为兼具真理魅力和人格魅力的人直接影响到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面对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工作者要脚踏实地丈量教育大地,不为路边的名利所诱惑,不为脚下的陷阱所吞噬,不为头上亮丽的光环而眩晕,把物欲轻轻地放下,把浮躁深深地埋葬,把灵魂高高地托起,引领学校学生健康成长,追求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