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文革”歌曲中文化内涵词翻译策略的研究

2014-02-09翟红华宫慧英

文教资料 2014年4期
关键词:奈达内涵文化

翟红华 李 艳 宫慧英

(1山东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2青岛黄海学院,山东 青岛 266000)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文革”歌曲中文化内涵词翻译策略的研究

翟红华1李 艳1宫慧英2

(1山东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2青岛黄海学院,山东 青岛 266000)

文化内涵词是语言中一类特殊的词汇,它的存在反映了不同文化的多样性,由于文化的差异,其翻译成为一大难点。本文以尤金·奈达(Eugene A.Nida)的功能对等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文革”期间的歌曲作为素材,分析这一理论对“文革”歌曲中文化内涵词翻译的指导作用。

功能对等理论 “文革”歌曲 文化内涵词 翻译策略

“文革”的十年是“政治压倒一切”的十年,社会生活的主旋律是“政治运动”和以“斗资批修”为出发点的文化整风,从根本上影响了翻译活动的正常进行,成为“自晚清起大规模译介外国文学作品以来的最低潮”(马士奎,2003:1)。尽管如此,“文革”十年的特殊性及其独一无二的文化特点,仍值得研究。在此期间盛行的“文革”歌曲作为整个时期政治生活直接写照的载体,具有文化研究价值。本文拟以“文革”期间歌曲中出现的文化内涵词为研究对象,运用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研究文化内涵词的翻译技巧。此研究将不仅能丰富“文革”时期歌曲文化内涵词翻译的研究,增强中外对“文革”时期歌曲的认识,更好地认识翻译理论在歌曲翻译中的具体指导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尤金·奈达(Eugene A.Nida)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功能对等理论是其翻译理论的核心,主要包含三个方面:意义、风格和读者反映。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再现源语的信息,包括从语义到文体的再现。也就是说,在奈达看来,功能对等应该优先于形式对等,但并不是只顾内容,而不顾形式,在做到内容信息对等的同时,尽可能在形式上也要求对等,但二者中,优先考虑内容对等(转引自王华,2010)。另外,这种功能对等观,总是包含着在认知因素和经验因素基础上,根据从最低效应到最高效应的不同程度,考察译文是否恰当,然而,最高水平的对等即使能够达到,也是十分罕见的,除非原文很少或者几乎没有美学价值,涉及的只是常规信息(尤金·奈达,2001)。任何可接受的译文应当以最低效应为最低要求,任何低于这一对等程度的译文都是有待商议的。

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翻译的进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学者们纷纷运用这一理论,指导不同题材的翻译实践。具体有:“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运用于广告翻译的可行性探讨”(萨日娜,2011)、“浅谈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电影台词翻译中的体现”(田凯,刘瑄传,2011),此外还有“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看杨宪益、戴乃迭翻译的鲁迅小说《阿Q正传》”(陈维嘉,2009)等。我们注意到,在其理论指导下的“文革”期间内涵词翻译的作品很少见,对于这一特殊时期所表现出的独特的现象,我们有必要做一尝试,以丰富“文革”歌曲内涵词的翻译实践的研究。

二、文化内涵词的定义及分类

1.文化内涵词的定义

在某一程度上,文化是语言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语言,语言作为文化的一种直接载体,体现出各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在任何一种语言中,词汇都是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承载文化的重要载体,正确地理解语言中词汇的文化内涵,才有可能正确地了解一种文化。在全球化飞速发展的当代,要在文化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增强国家软实力,就必须在了解各国文化的基础上,同时发展自己的文化。因此,通过研究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词,可以了解该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及传统习俗等,从而了解该国的文化。

关于文化内涵词,中国民族文化学者包惠南认为,文化负载词又称词汇空缺,即源语词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对应语(包惠南等,2004:10)。为区别于一般意义的词语(如科技词语等),我们可以把隐伏着民族文化特色的那些词语称为文化内涵词(culturally-loaded words)(雷红磊,2003)。正是由于文化内涵词所蕴藏的丰富内涵,因此在文化交流过程中,不免会遇到诸种障碍,阻碍各文化之间的交流。正确地理解文化内涵词对于正确地了解一国文化,传播自己的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2.文化内涵词的分类

从文化的角度看,词语的意义分为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苏宝荣(1996)认为词语意义包括指称意义、内涵和文化意义。利奇(Leech)认为内涵意义是指一个词语除了它的纯理性内容之外,凭借它所指的内容而具有的一种交际价值(利奇,1982)。关于文化内涵词的分类,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分类方法。著名的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的科学理论》(1944)中将人类的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语言文化和社会文化四类。奈达(1993:91)在文化因素分类法中提出,翻译家要做好文化交流,就必须考虑以下五点:生态文化,例如动植物、山水、沙漠;物质文化,例如工具、物体;社会文化,比如社会组织、社会等级、与社会文化相关的词语;宗教文化,比如与上帝、神灵有关的表达;语言文化,如汉语文化中的各种成语等。笔者更同意奈达的观点。尽管各个学者的观点不同,但大同小异,关于文化内涵的分类并不是唯一的、只有细节上的不同,没有正确不正确之分。

三、文化内涵词在“文革”期间歌曲中的体现及翻译策略

1.“文革”歌曲的特点

“文革”歌曲的特点很多,正是由于其鲜明的特色,使得这些歌曲引人注目。其中最鲜明的特点表现在歌词思想内涵、语音韵律等方面,另外还有修辞手法上的特色,例如比喻、用典、借代等。“文革”歌曲集最有代表性、最全面的当属“文革”期间的歌曲汇编《战地新歌》(1972-1976),书中收录的都是在“文革”期间创作的、比较盛行的歌曲作品。从1972年至1976年,共出版了五集。

(1)歌词思想内涵

“文革”时期的社会意识形态为 “政治是统帅,是灵魂”,于是产生了各种带有政治色彩的歌曲。例如语录歌、领袖崇拜歌曲、离经叛道的知青歌曲、造反歌曲、工农兵文教体歌曲。语录歌“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等;领袖崇拜歌曲有“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等;离经叛道的知青歌曲有“南京知青之歌”、“中国知识青年之歌”等;造反歌曲有“鬼见愁”;工农兵文教体歌曲,有:“工农一家人”、“工业学大庆”等。由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特殊性,此期间的歌曲深深地烙上了那个时代鲜明的历史印记。最具有政治色彩的当属赞扬毛泽东、崇拜毛泽东的歌曲,那种疯狂的追求已经超出了我们这代人的理解程度。

歌曲的思想内涵体现在作曲和作词两方面,选词用句直接传达出歌曲的情感,某作家曾说:“好的歌词是非常经得起推敲的,是歌曲的灵魂,它决定着歌曲的性质和生命力。”歌词是文学艺术的一种形式,仔细吟诵才会体会到其中的独特意味。例如歌曲“东方红”的歌词写道:“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尔咳吆,他是人民大救星。”“东方红”、“大救星”直接传达出人民对毛泽东的崇敬之情。

(2)语音方面的韵律

关于语音的韵律,主要有押韵、叠音两种形式。“文革”歌曲中押韵较多,比如在“万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鲜红的太阳光芒万丈,毛主席培育了伟大的党,唤起了工农举起刀枪,率领着我们去争取解放。在武装革命的道路上奋勇前进,在路线斗争的风浪中壮大成长。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旗帜,永远奔向胜利前方”中,“丈、党、枪、放、长”构成了押韵,使歌词朗朗上口。

2.“文革”歌曲中的文化内涵词

“文革”歌曲中的词语文化内涵丰富,带有鲜明的文化特色。按照奈达(1993:91)对文化的分类,我们可以把词语分为生态文化内涵词、物质文化内涵词、社会文化内涵词、宗教文化内涵词、语言文化内涵词。笔者以《战地新歌》前三集为主要歌曲素材来源,选取出现频率较多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内涵词并进行大致分类,如下:

文化内涵词类 “文革”歌曲中的文化内涵词生态文化内涵词三座山、中南海、大寨、瑞雪、腊梅、百草、洱海、铁树、枯藤、害人虫、日月潭、阿里山、瑞丽江、坝子、潞江坝、五指山、万泉河、铁牛、宝岛、韶山物质文化内涵词油糕、米酒、热炕、五谷、天堑、铁锤、镰刀、火种、窑洞、铁水钢花、旭日、帽徽、春雷、新房、热炕、窗棂、姜汤百草、棉袄、哈达、青稞酒、酥油茶、芦笙、琵琶、炒米、篝火、渔歌、贼船、魔爪、碉堡、绿军被、背箩、货床、腰包、扁担、红米饭、南瓜汤、稻草、金丝被、干粮、草鞋、柴米油盐社会文化内涵词走狗宗教文化内涵词军阀、抗战、鬼子、蒋匪帮、买办剥削、工农联盟、革命先锋、反动派、游击队、日寇、地雷战、地道战、反帝反修、红卫兵、公社、跃进、铁人、骨头硬、贫下中农、古田会议、飞毛腿、鱼水情、红小兵、两个苦瓜一根藤、阿婆、土豪、劣绅、批林批孔、农奴、大救星、牛鬼蛇神、滚他妈的蛋、鬼见愁、闯将、万寿无疆语言文化内涵词铁壁铜墙、披荆斩棘、全民皆兵、千家万户、热腾腾、心窝窝、高楼万丈、盘龙卧虎、绿盈盈、丰衣足食、前赴后继、开天辟地、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五洲四海、斗志昂扬、乘风破浪、千军万马、愚公移山、精神抖擞、茁壮成长、滚滚不息、百炼成钢、风口浪尖、绿油油、清悠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亮晶晶、冲锋陷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红梅傲雪、五湖四海、浩浩荡荡、丛山峻岭、天堑变通途、雄赳赳气昂昂、歇歇脚、摸爬滚打、夜沉沉,海茫茫、豺狼虎豹、三尺冰凌、万里春色、碧波万倾、枪林弹雨、欢声笑语、红艳艳、沉甸甸、锦绣河

3.“文革”歌曲中文化内涵词的翻译策略

学者包惠南(2001:13)曾阐述:在翻译中,由于词义空缺、词义冲突、词义联想、语用涵义、民族心理差异的存在,会造成翻译的困难。“文革”歌曲中文化内涵词的多样性决定了其翻译要采用多种方法,具体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类:音译、直译、调整、意译。下文主要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即传达信息;传达原作的精神和风格;语言通顺,符合译文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读者反映相似,具体指导上文所统计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内涵词的翻译。

(1)音译法

音译是一种以原语言读音为依据的翻译形式,随着中国文化的影响日益扩大,许多汉语音译词已经被外国读者接受,像“豆腐—tofu”,“风水—feng shui”。运用音译法在《战地新歌》中的翻译如:

①围定亲人热炕上坐,知心的话儿飞出心窝窝。(“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炕”是中国北方住宅里用砖或土坯砌成,上面铺席,下有孔道和烟囱与之相通,可以烧火取暖的床。”根据奈达“传达信息”的翻译要求,可以翻译成“a heatable brick bed”,但是在传达原作的精神和风格上,“kang”更能体现中国文化特色,并且使得歌曲简短易于传唱。

②毛主席号召农业学大寨,贫下中农把红旗举起来。(“毛主席号召农业学大寨”)

“大寨”指的是山西省昔阳县大寨乡。1964年的一句“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使大寨成为自力更生进行农田基本建设的样板,被中国政府向全中国农村推广。“大寨”作为一个乡,要想传达原文精神音译为“Dazhai”是最合适的,因为如果单纯考虑传达信息,可以翻译为“big coun try”,但是我们说的“Dazhai”重点不在大小,而在于这个地方。

(2)直译法

指翻译过程中按原文逐字逐句一对一地翻译。例如采用直译法,“三跪九叩”就可以翻译为“kneel three times and kowtow nine times”,“hot line”翻译为“热线”。运用直译法在《战地新歌》中的翻译如:

③热腾腾儿的油糕摆上桌,滚滚的米酒捧给亲人喝。(“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油糕”是中国的传统小吃,用直译法翻译为“oil cake”,可以直观地展现给目的语者小吃的材料,表达出中国传统小吃的特色。同样,“米酒”翻译为“rice wine”,具有跟“oil cake”一样的效果。

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跃进歌声传四方。(“跃进歌声传四方”)

“大跃进”作为“文革”时期的重要特点,根据奈达的理论,“传达原作的精神和风格”,大跃进一般译为“the Great Leap Forward”,这是大部分学者比较认可的翻译,如此直译可以反映当时急于求成、大跨步前进的狂热状态。

(3)调整法

调整法包括下列四种具体方法:添加、删减、转换、加注。如菜肴中“咸水虾”的翻译为“boiled shrimps with salt”;“奶油鱼肚”的翻译为“fried fish with cream sauce”,增加了烹调法“boiled”和“fried”。运用调整法在《战地新歌》中的翻译如:

⑤铁人精神传高原,大庆红旗放光芒。(“祖国的边疆新西藏”)

“铁人”是中国王进喜的称号,当时在大庆石油大会战上,王进喜不顾身体伤病,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被誉为“铁人”。其翻译可以译为“iron man—Wang Jinxi”,“iron man”表现出人们赞誉他像铁一样刚强,“Wang Jinxi”可以传达“铁人”就是王进喜的信息。

⑥七亿人民七亿兵,把牛鬼蛇神踩脚下。(“全民皆兵就是好”)

在“文革”期间,“牛鬼蛇神”用的很多,原义指牛头的鬼,蛇身的神,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邪恶丑陋之物。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中的“读者反映相似”,要求译文读者与译文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原文读者和原文之间的关系,因此,此处通过删减的方法,翻译为“ghosts and monsters”,使译文读者可以立刻联想到邪恶的东西。

(4)意译法

意译法是指根据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作逐字逐句地翻译。例如Thomas Shou在《梁山伯与祝英台》(转引自赵清阁,2000)里就把“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翻译为“You have the word of a gentleman,and a gentleman always honors his word”。运用意译法在《战地新歌》中的翻译如:

⑦打倒反动派,推翻了三座山。(“延安儿女心向毛主席”)

这里的“三座山”并不是指真正的三座有形山,而是运用借代的手法,指代三座压在人民头上的无形大山分别是: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翻译时如果只是单纯地翻译为“three mountains”,就会让目的语者不知所云,因此根据奈达的“传达信息”的要求,用意译的手法把它的隐藏意义翻译出来,就会让读者一目了然,即“imperialism,bureaucrat-capitalism,feudalism”。又如:

⑧铁牛耕田云中走,银河流水上山岗。(“侗歌向着北京唱”)

此处的铁牛并非指用铁做成的牛,而是代指一种机器——拖拉机,用铁牛代指拖拉机,是因为它可以像旧时代的牛一样来耕地,用形象化的语言,传达出人民用拖拉机耕地时的喜悦之情,但是如果翻译为“iron cattle”,就会使读者误解,所以翻译为“tractor”可以传达出“铁牛”便是拖拉机,这样的翻译是比较合适的。

四、结语

“文革”歌曲负载了那个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文化,歌曲中的文化内涵词还有很多,文中所列并不全面。任何文化内涵词的翻译无固定的模式,但都需要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通过不同翻译技巧来实现。在翻译过程中,文化方面翻译的好坏是译文是否被接受的重要衡量标准,要做到既传达出原语的意图又被目的语者接受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了解原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对翻译极其重要。做到这一点,在文化交流中,文化得到传承和传播,国家软实力得到提高,文化竞争力得到增强指日可待。

[1]Eugene A.Nid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91

[2]尤金·奈达著.严久生译.语言文化与翻译[M].内蒙古: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

[3]利奇.语义学[M].北京:外与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4]包惠南.文化语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5]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10.

[6]陈维嘉.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看杨宪益、戴乃迭翻译的鲁迅小说《阿Q正传》[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09,(3).

[7]雷红磊.英语文化内涵词研究[J].云南电大学报,2003,(2):1.

[8]赵清阁.梁山伯与祝英台[M].新世纪出版社,2000.

[9]萨日娜.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运用于广告翻译的可行性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1,(6).

[10]苏宝荣.词的语言意义、文化意义与辞书编纂[J].辞书研究,1996,(4).

[11]田凯,刘瑄传.浅谈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电影台词翻译中的体现[J].海外英语,2011,(7).

[12]马士奎.“文革”期间的外国文学翻译[J].中国翻译,2003,(3):1.

[13]王华.析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标准对翻译实践的指导[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3).

[14]集体创作.战地新歌(1-5)[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2,1973,1974,1975,1976.

本文为山东省文化厅项目“‘文化大革命’期间歌曲歌词的语言学解读”(2011079)及山东农业大学SRT项目“‘文化大革命’期间歌曲歌词的翻译研究”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奈达内涵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活出精致内涵
紫杉醇、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
——再论奈达对翻译本质属性的认知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比较培美曲塞或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尼妥珠单抗联合奈达铂和三维适形同步放化疗对鼻咽癌的疗效、安全性及对TGF-β1、S100A8和S100A9的影响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