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户外拓展项目“海难逃生”的操作技术

2014-02-08梁广辉

关键词:主拉海难队员

梁广辉

户外拓展的活动场地主要是在户外,依据体验项目的高度可分为高空项目、半高空项目和地面项目,“海难逃生”在户外拓展活动中属于半高空项目。“海难逃生”又称“毕业墙”或“逃生墙”,是拓展活动中的经典项目,也是户外拓展系列活动中的最后一个项目,其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参与的团队经过“海难逃生”的锻炼,可以使团队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得到空前的增强,有利于团队协作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海难逃生”的活动场景是一面高4.2米的光滑墙壁,需要团队的全体成员在规定的时间内成功翻越这面墙壁,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借助任何外在的肢体延长物进行翻越,操作过程的顺利是本次活动体验的关键[1]。本项目的操作技术分为动员环节、操作环节和分享环节。

一、动员环节

活动体验动员环节就像发起战斗的冲锋号,时间短暂仅有几分钟,若我们充分重视这个环节,往往能够快速地调动学员的情绪和积极性,使他们能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接下来的活动中去,活动的体验效果往往超出组织者的预期[2]。

(一)情景模拟

全体成员乘坐在一艘巨轮上,这艘巨轮正在大西洋上航行。夜间,正当我们酣睡之际,突然底舱燃起了熊熊大火,警报把我们从睡梦中惊醒。此时大家发现:通往甲板的通道已经被熊熊的大火阻断,唯一可供通行的只有货舱,然而货舱没有楼梯可走,只有一面高达4米的光滑墙壁。在夜间酣睡惊醒之际,每个人手边都没有可利用的工具。由于事发突然,大家乱讲话会导致现场一片混乱,所以我们强烈要求所有人都不要讲话,并推荐两个人作为翻墙指挥。每个人都深知: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所以大家凭借以往工作中的默契开始翻越这面高达4米的光滑墙壁以获得逃生。

(二)强化必胜动机

这面光滑墙壁高达4.2米,项目任务是队员要在不借助外界辅助物的情况下成功逃生。学员最初的反应比较胆怯,觉得仅凭借一己之力很难成功,但这正是此项活动体验的精髓所在:熔炼团队。成功需要每个人的付出,一盘散沙一定会导致失败,所以只有大家精诚合作,才可以完成任务。在动员环节必须要让每个人端正态度,在困难面前不退缩、不消极,敢于面对挑战,从而帮助队员建立必胜的信念,增强必胜的勇气和决心[3]。

二、操作环节

操作环节分为活动过程布置和实施安全监控,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的。只有活动过程布置到位,实施安全监控才可以游刃有余,最终给队员一个完整的成功体验。

(一)布置环节

布置环节以参与学员的角色作用来进行分类,可分为五种:指挥队员、主人梯队员、攀爬队员、主拉队员、参与保护队员。

1.指挥队员

群龙不可无首。有必要选出两位作指挥的队员来组织和领导大家,其要求有三点:第一,性别方面要男女搭配;第二,要求有责任心,有团队奉献和牺牲精神;第三,有一定的组织与协调能力;第四,指挥队员的选出过程要求自愿担任不强求。因为指挥不仅意味着领导大家,同时也要对大家负责,去承担队员失误带来的惩罚。

2.主人梯队员

主人梯的组合队员数量需要3~5位队员,组合间距20公分,每个组合由站位姿势和单腿跪姿两种姿势组成。具体操作技术是:1人姿势为站位,双腿分开与肩同宽,腰部用力要挺直,前臂并合靠墙。另1人姿势为单腿跪于站位队员旁,外侧腿跪地,双手抱住站位队员的腰部,头埋于队友胸下腹前。

对主人梯队员的选择要求是:生理上身体健康、无伤病、有力量;心理上乐于奉献、有毅力、关键时刻撑得住队友的体重。

3.攀爬队员

攀爬队员要本着对队友负责的精神通过踩踏队友的身体来获得支撑点,主人梯队员有三个部位可以踩,分别是手心、大腿中部股四头肌和肩窝内侧斜方肌;不可踩的部位有脊柱和头顶,禁止的危险动作有助跑和蹬墙,以免损伤髌骨。

攀爬队员和主拉学员之间的合作方式是:两名主拉队员与攀爬队员同侧手互攥手腕,并顺势做引体向上的动作,为使攀爬队员的受拉力点由两点(两只手)增加为三点,需要攀爬队员在做引体向上动作的同时主动单摆腿,以方便第三名主拉队员拉到攀爬队员的踝关节受力点。

4.主拉队员

主拉队员主要是为团队作贡献,但在作贡献的同时首先要保护好自己,所以严禁站立或坐在墙壁外侧,否则人没拉到,自己则先受伤。攀爬队员可以拉的身体部位有手腕和脚踝 (这两处容易首先接触到),严禁拉攀爬队员的衣服。拉人的发力过程要匀速,不可野蛮发猛力。拉人方式要做到与攀爬队员同侧手相拉,异侧手臂托腋下,建议拉手方式为互攥手腕,即“生死扣”。

5.参与保护队员

未参与攀爬、未作主人梯和主拉的队员要参与活动的体验保护,未攀爬前可以参与保护和协助,保护方式为双手十指并拢呈掌状,举于头顶位置,肘关节微屈,既可以保护好自己的头部又可保护摔下的队员,攀爬成功后由于上方位置有限,从“逃生墙”下来后参与到攀爬队员的保护中,但不可以协助攀爬队员。

(二)实施监控环节

1.安全要求

全体队员身上所有的硬质物品都应取下来,比如手表、手机、眼镜(近视镜、墨镜)、钱包、房卡、公交卡、钥匙、打火机、硬质发卡等。对健康条件也有基本要求,以下情况不允许参加此活动:颈椎腰椎病、习惯性关节脱臼、受过伤的腿部(甚至有钢板钢针)、心脑血管疾病、近期6个月内做过大手术以及处于怀孕期间的女性等[4]。

2.规则要求

不允许借助任何可以延长肢体的有效物品,如衣服、腰带和鞋带等;令行禁止,采用两种方式:哨音或大声制止,保持3~5秒钟;所有人管好自己的嘴,不要讲话、不要发出声音 (肢体动作发出的声音除外);所有人全力保护和协助,一刻也不放松;攀爬时不做除规定之外的任何有危险的动作,若有其中一条犯规,重新开始;队长必须接受每次20个俯卧撑的惩罚,并每次累加20个。

三、分享环节

以“海难逃生”为例的户外拓展项目的体验特点可分为三个方面,依次是布控、监控和分享,其中分享环节是体验的最后一个环节。

(一)前期分享引导

1.项目场地控制

邀请所有队员,肩并肩围成一个圈,右手掌心放在左胸前,轻轻闭上双眼,不要讲话,保持安静。

2.分享引导

此时此刻你能够感受与之前产生改变了吗?你还记得就在刚才你们相互间所发生过的点点滴滴吗?是的,刚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摆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想要放弃。失败、挫折、打击、甚至是摧残,让我们的体力逐渐削弱。

表1 前期分享引导习惯用语

(二)后期分享引导

1.互动引导方式

互动引导方式经常用到的有两种:感受式提问和开放式提问[5],这两种提问方式可以给体验者提供充分表达自己感受的机会。

(1)感受式提问引导语:在刚才的体验活动环节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你认为大家做得如何?

(2)开放式引导语:开放式提问区别于闭合式,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常用引导语有:你为什么这样做?你有何感想?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吗?

2.分享引导

在这个环节中应当从“感谢”“感恩”的角度进行引导。以下根据感谢对象的重要程度分成八个方面进行阐述,分别是:(1)感谢攀爬第一人。 (2)感谢最后两位队员。(3)感谢主人梯队员。(4)感谢主拉队员。(5)感谢参与保护的队员。(6)感谢作指挥的两位队员。(7)感谢本次活动的负责人。(8)感谢我们自己。

表2 后期分享引导习惯用语

(三)活动总结

在“海难逃生”这个体验活动中,让大家感知更多的是“团结、付出、感恩”,它使一个活动精彩、感动,也使一个企业、单位或部门更务实、更和谐、更加具有人情味,同样也会让一个人懂得付出、懂得合作、懂得感恩、懂得回报社会,从而提高自己的人生价值。

[1]钱永健.拓展训练[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2]沈营.户外拓展培训对个人能力及团队能力的提高[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3]马小健,谢怡.影响成人学习的动机因素分析[J].成人教育,2003(11).

[4]梁广辉.对高校户外拓展开展形式的安全视角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5]毛振明.学校心理拓展训练[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主拉海难队员
矮塔斜拉桥索梁锚固区受力性能研究
主拉应力与干湿交替耦合作用下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分析
以“一刻钟”导航队员“一辈子”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队员
桥墩及桩基形式对墩底平转施工转盘设计的影响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阅读理解题精练与解析
水下考古队员的一天
用应力状态判断砼构件在横力作用下裂缝的形状
解密S.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