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材料新专业培养模式探索

2014-02-08廖晓玲徐文峰李波

关键词:博雅学分方案

廖晓玲,徐文峰,李波

温家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1]:我国要大力发展新材料、生物制品、信息等关系未来环境和人类生活的一些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功能材料产业领域。在重庆地区,建有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重庆市国家功能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重庆万州微电子原料基地、两江生物制品产业园区、重庆涪陵医药工业园等大型新兴产业基地。重庆科技学院依据国家发展政策导向,根据重庆市新兴功能材料产业领域的人才需求,申报开设了“功能材料专业”。该专业于2012年获得国家教育部批准,并在当年9月招收了第一批本科学生。经过一年的2012级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依据质量循环管理模式,不断改进了功能材料专业的培养方案。下面对前后改进的功能材料专业的培养方案的思路和依据作一介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提供可借鉴的改革经验。

一、深化博雅教育理念,改革培养方案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对自然科学知识了解掌握的深入,知识的理性化逐渐成为我们占支配地位的一种意识形态,成为了控制与支配人的一种独立的力量。这种以科学技术和经济利益为导向的知识理性化思维,在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日益渗透,不可避免地影响与侵蚀到教育领域,当然,高等教育也包含其中。这种教育侵蚀表现为自然科学一枝独秀,轻视社会科学,重视自然科学。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是工科院校,工科大学生在校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时候,由于教育规划或培养方案的限制,往往造成忽视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

那么,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如何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德优品正、业精致用、拓新笃行”,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呢?

中国科学院院士、英国诺丁汉大学前校长杨福家提倡:做人第一,修业第二,极力推广博雅教育(即通识教育和文理基础教育),并指出为适应高考,文理在中学分家,违背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也曾经说过:科学创新不是单靠逻辑思维的推理,科学创新的萌芽还在于形象思维,科学家要有点艺术修养,能学会文学家艺术家那种形象思维,能大跨度地联想[2]。可以说,博雅教育是一个打破传统的知识理性化的有力方式,使学生获取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让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融合。虽然我们工科院校的自然科学学习能够扩展大学生们的外部世界,但是,由于缺乏博雅教育,使表达力与理解力、批判力与鉴赏力欠缺,大学生们的内部世界不能很好地拓展与丰富。而博雅教育通过人文科学对人、对社会的研究与揭示,提供给我们了解有关人的本性和社会本质的知识,这种知识正是高级应用型人才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所必不可少的。

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人的发展,既需要知识与精神均丰富和健康的专业应用人才,同时也需要有独特创造能力和能力特点不同、层次不同的人才。在后现代主义哲学中发展起来的后现代教育理论[3],强调尊重和重视人的个性发展也源于此。学生健康完整的精神世界的构建,需要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相互融合支撑,它是人类知识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要求打破学科和知识界限,打破学习领域与生活领域的界限,将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相互融合,将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统一起来,实现学科之间的交互跨越和文科与理工科知识互补。因此,教育应谋求自然科学知识与人文科学知识的协同发展,以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

分析我们的功能材料新专业,该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学科高度交叉的专业,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忽视和学科分割的状况,对该专业的教育影响非常巨大:该专业的社会人才需求要求教育要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不能割裂和漠视日常生活。例如:功能材料包含的新材料的开发、生物制品、信息制品等,均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其创新发展的动力,不仅仅是科学技术,更多的是社会生活提高的需求。也就是说功能材料专业的教育不能疏远与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该专业学生不仅仅要求有专业知识,而且还需具有人类生命健康、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人文精神。

为此,我们对原培养方案进行了深刻反思,认识到根据功能材料这个工科专业的特点,只有大力开展博雅教育,功能材料专业的人才培养才能有较大成就。深化博雅教育的理念,为我们改革培养方案确定了指导思想和方针。图1是2012级与2013级功能材料专业的培养方案的结构差异比较图。我们依据博雅教育的理念,将原有的“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两个模块,改为“通识教育课程”“文理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三个模块,增加和充实了博雅教育的“通识教育课程”与“文理基础课程”模块。

图1 2012级与2013级培养方案的结构差异

二、遵循质量循环管理模式,改革培养方案

按照有博,又有雅的博雅教育思想进行功能材料新专业的改革,并不是全盘否定原有的培养方案,而是遵循质量循环管理模式,即PDCA模式,在教育方案实施过程中,不间断地总结经验,逐步改革培养方案中的不合理的地方,不断地完善功能材料专业的培养方案。

质量循环管理模式分为Plan(规划设计)、Do(实施完成)、Check(检查核对)、Action(运行处理),取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简称为PDCA质量环或PDCA模式[4]。这种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的科学的质量管理工作思路和方法,已被包含在现代质量管理学理论和国际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中。在国外质量管理的PDCA模式,已大量地应用在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的质量管理中。目前,我国也有众多高校明确提出借鉴和应用了质量管理理论、标准和模式[5]。而事实上,现行的高校教育质量管理也多有质量循环管理PDCA模式的思想影子在里面,只是没有具体提出而已。

质量管理的PDCA模式,应用在高等教育的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上,则需要不断地依据客观现实的变化,思考分析,找出关键问题,不断地改进调整,巩固实施,再在新的客观基础上,再次循环往复下去。跟随社会的发展,永不停息。

因此,循环性反思和改进是高等教育的专业培养方案的核心。专业培养方案只有经过循环性反思和改进,才能更清楚地认识教育目标以及教育过程,从而实现培养方案的既定方针和教育质量要求,才能不断优化那些经过社会要求与教学交互作用而制定的培养目标。PDCA模式的这种循环性反思和改进,是对专业培养方案所实施的效果的重新构建,是对重新改进实施的培养方案再次考察效果的过程。我们遵循质量循环管理PDCA模式,对2012级功能材料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循环性反思和改进,重新制定了2013级功能材料人才培养方案。循环性反思和改进实施步骤流程见图2。

图2 PDCA模式下的功能材料培养方案的改革制定流程

我们对功能材料专业的行业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从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职业素质三个方面,针对不同岗位的能力要求,制定功能材料专业课程体系,再在实施过程中,随时关注行业的发展动态,进一步改进了培养方案。遵循质量循环管理模式,改革培养方案,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高等教育和社会行业之间的思维碰撞,促进了高等教育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的客观效能。培养方案的改革也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反过来,培养方案改革的这种丰富性和开放性最终又会促进专业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依据CDIO模式,增加独立实践课程

功能材料专业的培养方案改革,始终贯彻的是以学生能力为本位,以应用为主旨,以提高功能材料高级应用型人才质量为目标的思想。在这个工科专业的实施过程中,工程教育的比重非常大。目前,国际工程教育中普遍提倡一种以项目和团队形式培养卓越工程师模式,即CDIO模式工程教育理念:Conceive (构思)、Design (设计)、Implement(实施)、Operate(运行)四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英文简称,它是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6]。与前面提到的PDCA模式一样,在知识、技能和实践方面,代表了现今国际工程教育的发展方向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可以为中国高校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实施质量控制提供帮助。

表1 2012级功能材料专业培养体系学分(学时)分配

我们对功能材料专业的培养方案的改革方针是:在深化博雅教育的基础上,同时依据CDIO模式,加大工程教育的力度。具体表现为增加独立实践课程和学时,加强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培养。在培养方案的整体改革中,对于其中的学生工程应用能力教育的基本思路和框架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专业能力形成为目标,以学程时间为线索,以实践内容为载体,以实践教学环节为路径,按时间顺序,分能力层次,依靠各类实践实训平台,进行独立的实践课程教学。

表2 2013级功能材料专业培养体系学分(学时)分配

具体在课时学分的分配上见表1和表2的功能材料专业培养体系学分 (学时)分配表。2012级与2013级培养方案中的课时分配差异可从表1和表2对比中看出。在2012级培养方案的实践环节,占总学分26.17%;2013级新的培养方案中的独立实践课中,加大了独立实践课程总比例,仅专业独立实践课就占到了总学分的54.59%,大幅提高了独立实践课程的教学时数和学分。

从表1和表2的对比中还可以看出,新的培养方案在增强大学生的自我理解力和增强对社会的自我理解的博雅教育方面的深化推进。2012级培养方案的公共基础课模块只有62学分,占总学分的34.16%;2013级培养方案,博雅教育的两个模块:通识模块和文理基础模块的学分分别为48学分和27学分,这两个模块合计75学分,占到总学分的40.54%,进一步加强了博雅教育的力度。

总之,基于PDCA与CDIO模式结合的功能材料新专业培养模式改革探索,首先需要坚持博雅教育理念,作为改革的指导方针;其次,可以遵循PDCA模式和CDIO模式,进行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

[1]温家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EB/OL].人民网.2010-03-05.

[2]原春琳.做人第一,修业第二:专访英国诺丁汉大学前校长杨福家[N].中国青年报,2013-06-22.

[3]孙晓鲲,齐再前,赵晓宇.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对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反思[J].职业时空,2012(6).

[4]张公绪,孙静.新编质量管理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76-280.

[5]徐文峰,廖晓玲.论高校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8(1).

[6]Crawley E F,Malmqvist J,Ostlund S,Brodeur D R.重新认识工程教育:国际CDIO培养模式与方法[M].顾佩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69.

猜你喜欢

博雅学分方案
王博雅访谈录
烂脸了急救方案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赴博雅之约 促学校发展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博雅育英 缤纷课程
学分美食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