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认同度调查

2014-02-08陈仙歌金莹

关键词:文化观马克思主义理论

陈仙歌,金莹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文化对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助推作用愈加凸显,已成为民族创造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和重要源泉。2011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长远战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对文化发展普遍规律的深刻揭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根本观点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文化建设思想。其内涵主要包括七个层次:第一,文化的性质是由政治和经济的性质所决定的;第二,文化的阶级性和社会性;第三,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表现为民族文化和文化的发展;第四,文化的继承性与变革性,表现为对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第五,文化的时代性,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内容不断丰富完善;第六,文化的丰富和谐性,马克思主义文化以和谐作为基本价值追求的文化多样性;第七,文化的科学理性,是对客观真理的掌握,追求对规律认识的文化[1]。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外延上主要体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具体表现为毛泽东思想文化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文化观。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容和形式在不断发展与完善。有学者提出作为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并行的大众文化以其强有力的方式塑造着人们的价值观,导致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马克思主义政治地位的弱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的缺失等问题[2],同时也提出利用大众文化形式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形式[3]。

文化认同是诸多认同中的一种。文化认同是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是文化植入自我结构,化为自已的行为模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从心理和精神上变成自我,建构自己的生活意义的过程。结合文化认同的概念,“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认同”就是指对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并形成支配人类行为的思维准则与价值取向。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以及各国全方位开放的趋势,使世界进入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并存、碰撞与融合的文化多元时代。大学校园中出现意识形态多元化的声音,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宣扬的理想和信念产生了怀疑,对传统优秀文化失去了认同感。因此,通过实证研究,了解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认同现状,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大学校园宣传效果的实际检验,有利于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传播途径、中国化进程、大众化进程等方面的研究,也有利于大学生核心文化观的塑造。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认知度与接受度、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评价以及接受与拒绝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原因分析。认知度主要考察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被当代大学生认识、知晓的程度,分为内涵(包括文化性质决定因素、阶级性和社会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继承性和变革性、丰富和谐、科学合理、以人为本等7个层次)和外延(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理论、胡锦涛理论)两部分。接受度主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内涵和外延为主要内容提出了20个命题,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的方式,要求被试从1(完全不赞同)到5(完全赞同)进行评定。

在文献分析和开放式问卷基础上自编 《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认同度的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向重庆市10所高校1 500名本专科生发放了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 344分,有效回收率为89.6%。其中:男生577人,女生508人;重点院校(“211工程”院校)583人,一般院校503人;专科学生207人,本科学生877人;大一学生258人,大二学生333人,大三学生259人,大四学生235人;文科类学生447人,理工类学生430人,艺术类学生208人。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认知度的调查

(1)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内涵的认知度。调查显示(见表1),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内涵认知度不高,七项内涵全部正确率仅为4.6%。其中,大学生对于 “文化具有阶级性和社会性”“文化的性质由政治和经济的性质所决定”“文化应是科学的理性的”认知程度较低,分别为45.2%、41.8%和40.3%。

表1 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内涵和外延的认知调查

(2)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国化成果的认知度。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对“江泽民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理论”和“胡锦涛的和谐文化建设理论”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对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认知(见表1),这可能与两种文化理论的提出时间较近相关。其中,有63.0%的大学生对江泽民的“三个代表”理论有正确认识,而仅仅只有13.3%和15.3%的大学生正确认识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内容。

(二)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接受度调查

(1)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整体接受度。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接受度较高,均值达到4分,处于“比较赞同”水平,选择比例达到80.67%。

(2)不同类型大学生的比较分析。在接受度的均值比较中,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党员(M=4.14)、团员(M=4.06)和群众(M=3.80);T 检验分析,党员和群众、团员和群众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接受度均出现显著性差异,表现为党员相对群众、团员相对于群众更容易接受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3)对不同专业类大学生的比较。文科、理科、艺术三类专业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接受度均为“比较赞同”水平,文科类的接受度最高,得分为4.13,艺术类最低,仅为3.99;T检验分析,三者在接受度评价具有显著性差异,文科类大学生较理科类、艺术类学生更容易接受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表2 不同类型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接受度比较分析

(三)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评价调查

针对“如何评价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问题,53.8%的大学生都选择了“它是一种先进的文化观”,16.5%的大学生认为 “它是一种适合于中国的文化观”,13.0%的大学生认为“在中国只能接受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另外还有8.3%的大学生认为“它是脱离我们现实生活的抽象理论”。总的来说,大多数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评价是积极的、肯定的,但有一部分同学认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抽象性、非现实性以及对于接受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无奈性。

(四)学习与拒绝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原因调查

(1)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原因分析。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对各项选择比例从24.8%~51.7%,选择比较分散,仅有一项选择比例超过50%,这说明目前大学生学习原因多样化;排在第一位的是“教学计划的要求,或获得必修的学分”,说明当代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动力不强,较为被动,仅为完成大学的课程任务顺利拿到学分;从得分较高的前三名整体来看,大学生还是肯定马克思文化观的积极作用以及有利于自己的素质提升。

表3 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原因

(2)大学生不接受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原因分析。当代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并不代表他们接受其主要观点与思想,为了深入了解其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认同程度,进行了大学生不接受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见表4):“被迫接受马克思主义观点,导致自己反感”和“理论与现实差距太大,对其产生怀疑”两项高居榜首,分别为61.2%和57.1%,这说明大部分当代大学生不喜欢被动接受方式,并且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现实社会融入与发展开始怀疑和动摇;排第三为“授课老师没有很好引导”,这表明大学生对于授课老师在引导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上的作用评价不高;“有其他的信仰”“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我的价值观不符”和“周围的人都不接受,接受者会显得格格不入”,选择比例分别为25.3%、16.9%和14.0%,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文化观出现多元化趋势,也不再因为自己的独特观念而在乎周围人的看法;选择比例最低的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已经落后了,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进一步说明当代大学生并不否认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科学性与先进性,这与前面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赞同度较高相一致;党员和非党员在各项原因的排序中较为一致,没有太大差距。

表4 大学生不接受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原因

三、研究结论与思考

(1)加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宣传教育,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认知度。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及其中国化的成果是社会主义大文化建设的指导理论,具有先进性与时代性,对于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涵和中国化具体成果的整体认知度不高,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中国化早期的成果认识不足。因此,要将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宣传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有效结合起来,在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中通过还原历史,故事化情节突出中国化早期的成果,特别是毛泽东和邓小平理论中关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中国具体化的优秀传承。校园文化建设要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当代大学生感兴趣的校园活动结合,让大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领会其精髓,提高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认知度。

(2)肯定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重要影响力,发挥党员和文科类专业学生的积极作用。当代社会发展呈现出的一系列新问题、新特征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也给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传播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而社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又恰恰形成一种“呼应”,进一步消解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旋律的影响。但总体而言,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赞同度比较高,特别是党员、文科类专业大学生接受度更高,因此,要充分发挥党员与文科类专业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校园传播中的积极作用。要通过党课、党员报告会、党支部学习会等提高党员的思想水平,通过党员的榜样作用与帮扶活动等多种形式带动非党员,提高其文化意识与兴趣。文科类大学生要在感性认识的同时,引导他们理性思考,将理性认识上升为坚定信仰,热爱马克思主义文化,充分发挥其在坚持马克思文化观中的骨干作用。另外,47.8%和40.6%的当代大学生认为学习马克思文化观“能够提高理性思维水平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肯定其重要影响。因此,还需要在大学校园中营造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氛围,让当代大学生充分认识其对自己的影响与帮助,只有这样才能认同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3)活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大众化主要载体,转变被动学习方式。文化要有生命力,成为人们的一种常态生活方式,必须是大众的文化。长期存在的某些僵化死板的“灌输”教育模式使得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许多思想表示“排斥”,这种离心趋势甚至演化为对整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怀疑。当代大学生已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传播提出了新的挑战。调查中“被迫接受马克思主义观点,导致自己反感”和“教学计划的要求,或获得必修的学分”成为当代大学生不接受和学习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最重要的原因。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仍然是高校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大众化的主渠道,但其形式或效果长期受到学生们的质疑。相关数据显示,红色社团、网络媒介、校园文化等因素都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大众化的主要载体[4],无论哪种载体形式,都应该是当代大学生容易接触、乐于参与并且将其与当代大学生喜爱的大众文化相结合,这样才能让大学生既读懂“有字之书”,又积极体验与感受“无字之书”,才能真正让当代大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领会,从外在所获转为内在所需,能够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精髓引领其人生价值。

(4)重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评价中的功利之风与怀疑声音,增强文化认同感。建党90年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一直是我国建设有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国的指导思想。然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入发展,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也深刻变化。在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大学生非常重视社会的功利性,对学习抱有很强的“实用主义”态度,注重理论学习的“投入”“产出”比例,追求学习的当前意义,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学习主要是顺利获得学分。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传播中,部分大学生产生怀疑倾向,对理论的合理性和现实性提出了疑问。57.1%的大学生认为“理论与现实差距太大,对其产生怀疑”,访谈中发现部分大学生提到政府官员腐败、贫富差距扩大、不公平现象增多等不和谐文化。对于出现的功利之风与怀疑声音,首先承认其存在的可能性与合理性,而关键在于突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强大生命力和无限魅力,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核心文化观,最大限度地提升文化认同感。

[1]张筱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4).

[2]章剑锋.文化:马克思主义观塑造的新场域[J].云南社会科学,2012(6).

[3]郑祥福.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审视大众文化[J].浙江社会科学,2008(2).

[4]李俊卿.关于北京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调查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3).

猜你喜欢

文化观马克思主义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