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推理与语篇前指照应语的释义
2014-02-08李秋梅
李秋梅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照应语是语言交际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人们倾向于使用照应语,这是因为,一方面在不引起歧义的情形下,讲话者往往选择经济的表达手段,另一方面,照应语的使用可以确保交际情景的连贯性。根据照应语与先行语的位置关系,可以将照应分为两大类:句法照应和语篇照应。在语篇照应中,照应语与先行语分布在不同的句子中。因此,语篇照应不能单纯用句法来解释。
语篇照应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对于充当语篇照应语的代词和限定性名词短语,如何确定其先行语,并为其获得一个确切的释义。传统的照应理论往往着眼于照应成分与先行成分在形式上的一致性,因而无法解决照应语释义中照应形式与具体释义内容之间的不一致问题。
笔者拟从关联理论的框架出发,来探讨如何通过认知推理来获得语篇照应语的释义。因为绝大多数的语篇照应都属于前指照应,后指照应较为少见,因此笔者主要讨论语篇前指照应语的释义问题。
一、语篇前指照应关系的实质
要讨论语篇前指照应语的释义问题,必须首先明确语篇前指照应关系的实质。
传统语法学家认为代词是一种替代词,在一定的习惯环境下,它可以用以替代其它类型的语言形式。基于这种认识,他们把照应语与先行语之间的关系仅仅理解为形式上的替代关系。[1]用形式替代法来解释语篇中的照应关系显然失之偏颇。美国语言学家Gillian Brown和George Yule曾以下面这个有趣的例子来说明“替代论”的片面性。
(1)Wash and core six cooking apples.Put tthheemm into a fireproof disk.[2]28
这里,我们显然不能把“them”仅仅看成是对上一句中的“six cooking apples”的替代,因为上一句中的“apples”是刚从市场上买回来的,未经过加工的苹果,而在第二句中,“them”显然指的是已被洗过,并被挖去了核的苹果。很显然,这里的照应语与先行语已经不再是“共指”(Co-reference)的关系了。所以,对于这一类的指物变化型照应,替代法显然无法涵盖。
因此,笔者认为,语篇照应关系的实质是一种语义参照关系,并非仅仅是两个语言表达式所指对象同一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一个语言表达式需参照另一表达式最终确定其自身的含义,前者称为照应语,后者称为先行语。
二、语义限制标准的局限
既然照应关系的实质是一种语义参照关系,所以仅仅着眼于照应语与先行语在式特征上的一致性,难以有效地解决语篇照应语的释义问题。
许多语言学家都注意到了照应的语义限制问题,即先行语的谓语表达式(主要是中心动词)和照应语本身所接的谓语表达式的语义皆对照应语的释义起限制作用。例如:
(2)The policemen chased the robbers.TThheeyy eluded tthheemm.
这是一个多先行成分前指照应的例子,对于这一类的照应,如果单从形式入手,往往难于确定每个照应语的具体所指,比如本例中的“They”和“them”。但是,如果我们把两句中的谓语动词“chased”和“eluded”的语义都考虑在内,我们就可以很简单地推断出,“They”指的是“the robbers”,而“them”指的是“the policemen”。
在有的情况下,照应语本身所接的谓语表达式产生的语义限制更为明显,比如:
这里,正是“That”所接的两个不同的谓语表达式“was valuable”和“was careless”产生了对“That”的两种不同的解释。在(a)中,“That”最有可能所指的是“a Chinese vase”,而在(b)中,“That”最有可能所指的则是“their breaking of the Chinese vase”。
于是,Brown和Yale提出了语义限制标准,即:当我们对语篇前指照应语进行释义时,除了把先行语的语义考虑在内外,我们还需要把先行语的谓语表达式和照应语本身的谓语表达式的语义考虑在内,由这两类谓语表达式所产生的语义限制将有助于我们排除歧义,确定所指。[2]35
但是,这种语义限制标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很多情况下,单纯用这种标准是很难奏效的。如:
(4)(Talking about the First World War)I used to go about with a chap——I don’t know whether he’s stillalive now ornot——but——there was nine——ten——eleven in the family altogether——two girls——and nine boys——and sshhee lost eight sons one after the other.[3]
这是一个典型的间接照应的例子,对于照应语“she”而言,它没有明显的先行语。如果我们仅仅根据“she”后面的谓语表达式“lost eight sons one after the other”,我们也只能推断出,“she”指的一定是一位母亲,但是,我们却无从得知“she”指的是哪个母亲。这里,其实是话语推理的关联性和连贯性原则使得我们推断出“she”指的是“上文提到的那个一战中的家庭的母亲”。
(5)The car was speeding up the road.Suddenly,another car rushed out from a lane.So,just in a second,the misforrttuunnee befell the two drivers at the same time!
对于这里的照应语“the misfortune”而言,它也没有明显的先行语。而它后面所接的谓语表达式同样也没有为“the misfortune”的释义提供明显的语义限制。实际上,这里是上下文相关的信息以及我们的世界常识弥补了字面信息的不足,使得我们推理出,这里“the misfortune”最有可能所指的是“两辆小车相撞”这一惨剧。
由上面例子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先行成分和照应成分所接的谓语表达式所产生的语义限制对于解决语篇前指照应项的释义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它是一个集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为一体的认知推理过程。
三、如何利用认知推理推导语篇前指照应语的释义
(一)认知推理的理论基础:关联理论
Sperber和Wilson(1986/1995)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颇有影响的关联理论。关联理论主要强调了下面几点:
1.关联理论认为,根据认知科学,人类总是通过他所接受到的新的信息与他目前的认知环境之间的关联性来认识新事物的,这是认知的基本规律。语言交际也是人类的认知活动之一,所以它也要遵循认知的这一基本性原则,即:关联原则。在语言交际活动中,听者总是关注那些与他的认知语境相关的信息,并通过新旧信息之间的关联性来解释话语,并推导言者的交际意图。[4]38
2.在语言交际过程中,随着语篇的发展,受话者不断地提取加工新信息,新信息被加工以后,就会成为认知语境中的旧的信息,从而使受话者的认知语境不断地得到充实。这样,不断变化的认知语境为受话者加工处理新信息提供了不断变化的认知背景。[4]50
3.关联理论主张建立交际的推理模式,即认为交际中语言表达和言者意图之间的分离不是靠符号规则,而是靠认知的推理过程来弥合的。[4]61
关联理论认为推理是按一定的思维规律集语言知识与非语言知识于一体的过程。这一推理过程大致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根据与话语相关的认知信息(包括语言信息与非语言信息)建立必要的前提;第二步是根据前提的逻辑关系推导出一个结论,即话语的交际意图。
(二)如何利用认知推理推导语篇前指照应语的释义
根据关联理论的框架,在话语理解的过程中,获得语篇前指照应语的释义应是如下一个认知推理过程:
首先,根据关联理论,受话者总是假定某前指照应语的所指与他目前的认知语境是相关的,同时他也假定它的具体所指与包含它的上下文的信息是连贯的。这一相关性和连贯性的假设是我们对一个语篇前指照应语进行释义的必要前提。[5]事实上,如果没有了这两个假设,我们就无法为任何一个语篇前指照应语获得一个具体而确切的释义,即便是对于下面这样一个简单的例子:
(6)John has moved to a new house.HHee had iitt built last year.
这里,如果我们不是假定“he”和“it”的所指与上面的语段提供给我们的已知信息是相关的和连贯的,那么,我们就不可能为“he”和“it”分别获得一个具体的释义,因为没有了这两种假定,“he”和“it”就可以有无数个可能的所指。
在这两种假定的基础上,具体开始的推理又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受话者充分利用他的认知语境中与其最相关联的信息建立必要的前提,而后,利用已知前提,通过逻辑推理,得出一个结论,即:语篇前指照应语的具体的释义。
先来看一个直接照应的例子:
(7)The second car hasn’t got time to avoid the cart that was pulling out. IItt hit iitt.
这里,我们首先假定两个“it”的具体所指与上文的信息是相关的和连贯的。然后,利用我们的认知语境中的相关信息,我们可以建立这样两个前提:首先,根据我们的世界常识,我们建立起一个大前提:
When any car can’t avoid a cart,the car will hit the cart.
而前一个语段的信息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小前提:
The second car hasn’t got time to avoid the cart that was pulling out.
由此,我们便可以推断出:
前一个“It”指的是“The second car”;后一个“it”指的是“the cart”。
下面,再来看间接照应的例子。所谓间接照应(也称联想照应),指的是照应语缺乏明显的在形式上与之一致的先行语的情况,许多名词照应都属于这种情况。在间接照应中,推理的过程会更为明显。
(8)Mary dressed the baby.The clotthheess were made of pink wool.
这里,我们仍然先假定“The clothes”与上文语段的信息是相关的和连贯的。根据我们的认知语境中的相关信息,我们又建立起这样两个前提:
大前提:Dressing always involves clothes.
小前提:Mary dressed the baby.
结论:Mary’s dressing the baby also involved clothes.
再结合相关性和连贯性的假设,我们便最终推导出:“The clothes”具体所指的是“the clothes Mary used for dressing the baby”。
由上面例子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语篇前指照应语的释义过程中,非语言知识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受话者首先考虑到的往往是语言知识,因为语言信息的解码毕竟是我们理解话语的第一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排除歧义,确定所指的过程中,语言知识总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时候,帮助我们作出最终选择的是非语言知识而不是语言知识,比如,在刚才提到的例(8)中,我们的世界常识似乎起了更大的作用。
在语篇前指照应语的释义过程中,非语言知识所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下面两个方面:
一方面,在许多情况下,非语言知识,特别是世界常识,往往帮助我们形成了照应成分与先行成分(或间接的先行成分)之间的常规化的连接关系,以至于我们几乎可以“自动”地确认照应语的具体所指。[6]比如,在例(8)中,由于“dress”和“clothes”之间的这种常规化的连接关系已经形成了我们世界常识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几乎是一看到它们,就判断出了它们之间存在的语义参照关系,以致于我们几乎觉察不到我们头脑中进行的推理(当然,这种推理过程实际上是存在的)。
另一方面,当照应成分与先行成分不存在常规化的连接关系时,非语言知识将帮助我们建立认知推理的必要前提。当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推理就需要额外的努力和额外的时间了。我们来看下例:
(9)When the safe was empty,the thief went back to the old man.HHee put his hand on his heart.It was true.HHee was dead.Well,what did it matter?HHee had what he wanted.HHee couldn’t tell the police the few things that he had learned about him.
该例中出现的几个“he”全部都是语篇前指照应语,因为他们的释义都必须参照上文。这里,照应语和先行语不存在常规化的连接关系,所以我们要经过一系列的推理才能最终确定,哪个“he”指代的是“the thief”,哪个“he”指代的是“the old man”。在这个推理过程中,除了上下文提供给我们的字面信息外,我们关于“小偷偷东西”的世界常识也为我们的推理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有效地帮助我们排除了歧义。
传统的照应理论在解决语篇前指照应语的释义方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这是因为,传统的照应理论没有认识到语篇照应语的释义是一个集语言知识与非语言知识于一体的认知推理过程。笔者以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为理论框架,讨论了如何通过认知推理来解决语篇前指照应语的释义问题。当然,这里论述的只是一个总的原则,还有许多具体的问题没有涉及,比如非语言知识是以何种方式储存在我们的头脑中的,在需要时又是如何被启动的等等,这些问题还有待于我们的进一步研究。
[1] Jefferey.P.K.English Grammar[M].Prentice:Prentice—Hall Inc,1989:102.
[2] Brown,G & Yule,G..Discourse Analysi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28.
[3] Halliday,M.A.K.&R.Hasan.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1976:213.
[4] Sperber,D&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 well.1986:38.
[5] 苗兴伟.关联理论对语篇连贯性的解释力[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3):10-14.
[6] 任绍曾.英语名词指称及其语篇功能[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