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某县农村居民门诊服务利用公平性研究
2014-02-08李伟明孙艳春姜润生李晓梅黄巧云孙承欢许传志
李伟明,孙艳春, 姜润生, 李晓梅, 黄巧云, 孙承欢, 许传志
(昆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云南省卫生政策研究中心,云南 昆明 650500)
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是卫生保健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服务利用的不公平会导致弱势人群特别是贫困人群进一步丧失改善健康状况的机会。随着医疗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我国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利用发生了显著变化。对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利用进行研究,其公平性应引起关注。为了解澄江县农村居民门诊服务利用公平性的现状,以便为提高门诊服务利用公平性提供参考依据,课题组对澄江县两个乡镇的农村居民进行了入户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与抽样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按社会经济、卫生事业状况等因素分层,分别抽取澄江县两个乡镇,一个经济发展较好,一个经济发展较差,每个乡镇随机抽取2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调查约600 户居民。共调查了澄江县右所镇(好)和九乡镇(差)的2个乡镇的4554人。
1.2 调查方法与内容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由统一严格培训的调查员进行入户调查,并设有专人对问卷进行核查。调查内容包括:家庭基本情况及经济收入、家庭成员社会人口学特征、家庭成员两周患病情况、患者就诊情况等。
1.3 数据录入与分析
将数据整理编码后,用SPSS 17.0录入数据。统计方法包括χ2检验,t检验和F检验。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了澄江县4554人,右所镇2343人,九乡镇2211人。其中男性2307名(50.65%),女性2247名(49.35%);年龄为(35.25±20.44)岁;文化程度主要以小学为主,占38.30%,初中占25.01%,文盲占23.30%,高中占8.50%,中专占2.70%,大学及以上占2.19%;民族主要以汉族为主占98.7%,少数民族仅占1.30%;未婚占35.59%,在婚占59.71%,离婚及丧偶占4.7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为95.6%;调查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为(2,524.51±2,134.65)元,右所镇为(2,701.67±2,283.27)元,九乡镇为(2,357.33±2,057.43)元。本调查按人均年收入将调查农村居民分为3组[1],以比较分析不同收入组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见表1。
2.2 农村居民门诊服务需要和利用情况
调查地区农村居民的两周患病率为10.96%,两周患者就诊率为7.66%,两周患者未就诊率为29.50%。两乡镇门诊服务需要和利用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农村居民不同收入组之间的门诊需要和利用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调查农村居民收入分组情况
表2 两个乡镇农村居民门诊服务需要和利用分析
2.3 农村居民门诊就诊机构分布情况分析
调查地区农村居民距离最近的卫生服务机构以不足1 km的比例最高占85.12%,右所镇为96.31%,九乡镇则为 74.25%,两个乡镇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8.286,P<0.001)。农村居民门诊就诊机构主要选择村卫生室,右所镇为43.24%,九乡镇为55.93%。两乡镇和不同收入组间农村居民的门诊就诊机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个乡镇和不同收入组农村居民的门诊就诊机构构成 %
2.4 农村居民患病未利用卫生服务原因分析
调查地区农村居民两周患病未就诊原因的前三位依次为自感病轻(35.57%)、经济困难(29.93%)、医疗机构水平低(8.89%)。右所镇自感病轻比例达到37.22%。两乡镇和不同收入组间农村居民两周患病未就诊的原因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两个乡镇和不同收入组农村居民两周患病未就诊原因构成 %
2.5 农村居民门诊就诊费用分析
调查地区农村居民门诊就诊费用呈偏态分布,本调查采用几何均数表示和分析。两乡镇和不同收入组间农村居民门诊次均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5。
表5 两个乡镇和不同收入组农村居民的门诊次均费用构成
3 讨论
3.1 农村居民门诊服务利用的公平性
调查结果显示,右所镇农村居民两周就诊率高于九乡镇居民,提示不同乡镇之间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存在差异,表明乡镇间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存在不公平。由于右所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均收入均优于九乡镇,其农村居民经济承受能力相对较强,因此右所镇的农村居民门诊服务利用较高。其他研究结果[2]也显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居民患病后就诊的意愿和对卫生服务利用就越高。
3.2 农村居民门诊机构利用的公平性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乡镇和不同收入组的农村居民在首选就诊机构时均为村卫生室,这可能与村卫生室方便到达有关。本次调查发现不同乡镇和不同收入组的农村居民所就诊的门诊机构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条件较好和收入较高的人群更趋向于选择级别较高的卫生机构,提示经济负担能力的不同会导致卫生服务机构可及性方面的不公平。
3.3 农村居民门诊费用筹资的公平性
两乡镇间和不同收入组间的农村居民门诊次均费用无统计学差异,但低于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结果[3]。调查地区农村居民的门诊次均费用不高,可能与澄江县农村居民参加新农合率(95.6%)维持较高水平和实施诊费用报销和减免措施有关,提示新农合制度的实施对于减轻农村居民门诊费用负担可起到积极作用。调查结果还显示,随着年人均收入的增加,不同收入组的门诊费用所占年人均收入的比例呈降低趋势,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收入组之间的门诊筹资水平存在着不公平。国内其他研究显示[4,5],新农合制度能改善卫生服务公平性,尤其能改善经济状况较差的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因此,应继续完善推进新农合制度,稳定覆盖率和提高保障水平。
综上所述,澄江县农村居民在门诊服务利用、门诊就诊机构和门诊筹资水平的公平性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欠缺,而实施新农合制度对改善农村居民门诊服务利用公平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1]李晓梅,董留华,毛炳亮,等.蒙自县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7,27(4):255-257.
[2]漆光紫,黄高明,郭宇莎.广西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可及性及就诊行为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2008,11(3):134-135.
[3]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2008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第四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分析报告[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
[4]叶冬青,何义林,马 青,等.安徽省岳西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健康及卫生服务公平性影响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11):934-938.
[5]方丽霖,袁兆康,肖云昌,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前后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比较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6,2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