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医学八年制博士临床能力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目标与策略研究

2014-02-07红,邵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年12期
关键词:住院医生专业学位住院医师

柳 红,邵 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瑞金临床医学院,上海 200025)

一、研究背景

临床医学八年制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医学博士学位的高层次、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合格的临床医学八年制毕业生授予医学博士(MD)专业学位。专业学位培养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本领域的专门人才。我院八年制培养的课程设置前五年完成本科阶段的教育,后三年是专业学位的培养阶段,在二级学科内轮转24个月,同时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临床研究,撰写博士论文,通过论文答辩。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转变的重要培训阶段。2011年12月的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卫生部共同提出“构建5+3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思路,即五年医学院校教育加上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同时,深化长学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强化临床能力培养,提升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临床医学八年制研究生毕业后是否需要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进入基地培训多长时间、基地培训内容如何和长学制期间轮转内容衔接等问题值得思考。本研究对我院八年制研究生期间的临床能力培养标准、方法、评价体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相应内容进行比对研究,找到两者有机结合的依据,避免培训遗漏和重复,确保临床医生培养效率和质量,也确保临床专业学位博士培养质量。

二、研究内容

对我院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2005、2006级八年制学生与目前正在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生的临床能力进行对照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对我院八年制学生研究生阶段培养方案进行分析,包括轮转时间、轮转科室、轮转细则,并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应内容进行比对。(2)对两组对象年度考核成绩进行对照研究。(3)对两组对象执业医师考试成绩进行对照研究。

三、研究结果

1.八年制学生研究生阶段培养方案分析。我院对于八年制研究生阶段的培养主要分成两部分:两年的二级学科轮转和一年的科研训练。在二级学科轮转过程管理中,参照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培训大纲以及《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的要求,以从事临床实践技能训练为主,轮转内容参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三年期轮转方案的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科目。

2.八年制学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培医生年度考核成绩比较结果分析。目前我院在二级学科轮转的八年制2005、2006级学生共43人,其中2006级法文班14人在法国进行FF1学习,未参加年度考核,共29人参加2012年年度考核,226名住院医生参加年度考核。对其考核成绩比较发现,在心电图、胸片、理论、技能和总分均值比较来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进一步研究发现2005级八年制学生与2013年出站住院医生的年度考核成绩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3.八年制学生与在培住院医生执业医师考试成绩比较。2012年八年制学生共有36名学生报考执业医师考试,其中2名学生未通过临床技能操作考,34名学生进入并通过执业医师理论考试,通过率94%。27名轮转的住院医生报考执业医师考试,3名医生未通过临床技能操作考,24名医生进入并通过执业医师理论考试,通过率88.9%。八年制学生与报考执业医师的的在培医生的执业医师考试理论成绩比较显示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八年制学生执业医师考试理论成绩的平均分为(415.56±28.89),而住院医生该项成绩的平均分为(402.28±25.79)(见表3)。

表1 2005、2006级八年制学生与在培住院医生 年度考核成绩比较(2012年)

表2 2005级八年制学生与2013年出站住院医生 年度考核成绩比较(2012年)

表3 八年制学生与在培住院医生执业医师 考试理论成绩比较(2012年)

四、讨论和建议

研究结果显示,八年制研究生二级学科轮转计划参照的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三年期轮转方案的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科目。他们轮转的身份是住院医师,在上级医生指导下管理5-8张病床,参与临床值班。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住院医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各专业基本诊断、治疗技术、本学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处理方法等,使其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的临床工作水平。

在八年制学生的管理中,整合职前职后教学资源,在临床轮转管理中参照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的各项标准及管理制度来要求和考核学生。我们采用以下措施进行评估和保证:学生每轮转完一个科室,将对其进行理论和实践出科考,考试内容和方式完全与住院医师相同。理论考试题目来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题库,临床技能考由病区组织,也与住院医师一样,而且学院管理部门会对其进行督导,进行实时监控。年度考核强化基本技能,如心电图、胸片、心肺复苏以及已完成轮转二级学科进行考核,检验其学习效果,使他们提前适应毕业后即将进行的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

大教育平台使八年制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得以保证。我院作为二级临床学院既对卫生局负责,培训住院医师,又对学校负责,培养医学生。因此培训对象、培训师资、责任主体可以合二为一,为并轨培养提供了基础[1]。学校采纳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标准要求八年制研究生,降低了对研究生发表文章的要求,新的学位授予标准更加符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也更接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要求,使得八年制学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临床一线工作。

建议对八年制医学毕业生进行临床能力测评,测评合格者可缩短轮转年限。研究结果显示,我院临床医学八年制研究生其年度考核成绩和执业医师考试成绩与在培住院医生均无显著性差异,八年制研究生的二级学科轮转内容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相应内容进行比对研究后发现,二者非常接近,其临床能力培养标准、方法、评价体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一样。为了避免培训的遗漏和重复,确保临床医生培养的效率和质量,也确保临床专业学位博士培养的质量。考虑到各所高校对临床医学八年制不同的培养方案,建议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录时,对该类毕业生进行临床能力测评。八年制学生综合素质普遍较高,有着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外语水平,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付出了比普通学生更多的努力,同时他们对自己的学业和未来的事业也寄予了较高的期望。个人期望组织认可自身的努力,并给予一定的肯定与奖励,从而使个人价值得以体现[2]。对八年制医学毕业生这一群体进行临床能力测评,测评合格者缩短轮转年限,这也是对八年制学生的一种肯定。有研究显示科研型研究生参加规范化培训考试的通过率低于临床型研究生,在学历相同的情况下,科研型研究生通过规范化培训考试所需培训年限多于临床型研究生[3]。也有研究者发现很多单位认为临床型研究生做临床工作上手快、不必再从头培养,节省人力、财力[4]。这些都为缩短八年制医学生毕业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了依据。

临床医学八年制博士临床能力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都是以临床医疗实践工作为载体,以掌握二级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提高医师的临床实际工作能力为目的。所以,把二者结合可减少教学资源的浪费,同时也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高我国医师的整体水平[5]。

[1]胡伟力,陈地龙,陈怡婷,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的难点及对策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2:41-45.

[2]斯蒂芬·P·罗宾斯,柯江华.组织行为学精要[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43-53.

[3]段 链,陈 红,路 阳,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2,28(1):24-26.

[4]于立华,侯健全.设立医学临床专业学位的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2004,24(6):132-133.

[5]柳 红,胡艳艳,邵 洁,等.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接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3:127-129.

猜你喜欢

住院医生专业学位住院医师
“六有五化”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
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六个关系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世界家庭医生组织(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全科住院医生以患者为中心使用电子病历的干预前后比较研究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基于病例学习模式查房对住院医师培养的实践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一百二十二)
——家庭医生同一性的测量:新工具的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