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思潮视域下大学校园文化特征的再认识
2014-02-06王斌艳
王斌艳
(浙江中医药大学 团委,浙江 杭州 310053)*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思潮于上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并逐步渗入大学校园文化,使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近年来高校学生中出现的微博互动、网络恶搞、裸奔、行为艺术、RAP说唱等诉求方式,崇拜明星的无厘头语,热衷于各类“选秀”、“超女”、“快男”等娱乐形式,以及部分大学生表现出的在观念上反传统、反权威、反理性,在心理上追求舒适、寻找感觉、内心焦虑,在行为上玩世不恭、爱好表现、强调自由等现象,都折射出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影响依然在持续,需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驾驭先进文化的主阵地、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这种背景下应该深刻地理解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本质和内涵,重新认识校园文化的新特征,从而把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时代特征和青年特点。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内涵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种世界性的文化思潮和社会精神。“后现代”是相对于“现代”而言的。“现代化”过程是指商品化、城市化、官僚机构化和理性化的过程,这些过程共同构成了“现代世界”。后现代主义思潮实质上就是西方理性主义文化传统的一次自省与反动,是对现代、现代性及现代主义的一种全面反省和基本价值的消解,是对西方传统哲学和西方现代社会的纠正与反叛。其特征表现为:
(一)批判理性主义。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 正是理性主义的泛滥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人类灾难,因而批判、否定、解构理性主义成为后现代主义所致力的目标。后现代主义认为,以理性或逻辑为基础制定出来的条理和方法论不过是某种类型的游戏规则而已,如果将其当作普遍规范,必然会限制人的个性发挥,束缚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二)反对本质主义。后现代主义者认为,知识尤其是科学知识是相对的、不确定的。他们认为,西方哲学主张的本质高于现象并把揭示本质作为认识的最终目的是荒谬的。他们主张凡事具有差异性,同时把矛头直指现代主义的一整套整体性、统一性的叙述,对现行中许多不言而明的真理表示怀疑。
(三)崇尚多元价值。后现代主义反对以一种知识统领另一种知识,强调对事物的多元化理解,倡导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异己。后现代主义抨击人类在“工业时期”的中心主义,并主张重新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关系, 从根本上动摇了理性中心的合法性和终极价值的可能性。
二、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大学校园文化的新特征
大学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大学虽然出现在中世纪,但它是在启蒙运动、“现代化”的进程中发展壮大的,因此大学校园文化有着“现代性”的深深烙印。后现代主义思潮作为对“现代性”的批判和否定,使得大学校园文化出现新的特征。
(一)校园精神文化趋向多元和创新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体现了校园人共同的理想、信念、追求和意志。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大学校园精神文化趋向多元和创新。
1.校园精神文化开启全新视角。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态度,更新了传统的思维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的认识角度。这种怀疑精神、否定真理绝对性的思想,对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破除迷信和对真理的盲目崇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校园精神文化呈现多元价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一元观,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国家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校园文化的主流。但部分大学生受到后现代主义怀疑主义和虚无化理论观的影响,淡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标准的确立上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以实用为标尺,偏离集体主义而倾向个人主义。
3.校园精神文化追求创新意识。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当代大学生不再对书本上的权威知识因循守旧式地全盘接收,也不再满足对知识的教条式理解、对事物简单叠加的逻辑性思考。他们希望打破既有的条条框框,另辟蹊径、独树一帜、大胆尝试,拥有新想法、新策略、新行为。
(二)校园环境文化趋向和谐和人本
校园环境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支撑,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大学校园环境文化趋向和谐和人本。
1.校园环境文化追求和谐发展。后现代主义拒斥机械论、人类中心论,思考的是工业化过度发展所导致的种种问题,提倡人与自然、人与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和谐相处。这种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校园环境文化的价值追求趋向,使得大学校园环境文化有着强烈的环保意识和生态危机意识,大学生能把自我主动地划到环保者的行列里,并身体力行地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力量。
2.校园环境文化追求人本理念。后现代主义倡导差异性、注重多元性,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大学校园建筑设计、设施安排等方面越来越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要注重倾听师生的观点与看法,同时也要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以及不同性别群体交流的互补性、开放性、平等性,实现共同发展。
3.校园环境文化追求特色彰显。后现代主义崇尚独特性、差异性,它寻求各种“不同的声音”,与现代主义下的一种“权威的声音”有别。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要注重人文环境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打破统一标准、统一布局的模式,形成大学独特的文化气息,在建筑风格、设施完善、人文景观上凸显学校办学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
(三)校园制度文化趋向个性和尊重
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在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大学校园制度文化趋向个性和尊重。
1.校园制度设计理念体现差异和个性。传统的校园管理强调标准化、一体化、高效率,较少关注学生的个性和独特性。在后现代主义看来,校园管理不是寻求把教育上的所有东西都变得具有“同一性”,而是强调各种各样的“差异性”,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丰富性、独特性,使以往“追求同一,关注同一”的学生观转变为着手建立“尊重差异、尊重个性”的新型学生观。
2.校园制度实施过程体现公平和尊重。后现代主义倡导“对话”和“隐喻”等方式的运用,这也启发我们在制度实施中要体现公平和尊重。学生的需求是多元的,要围绕学生发展成才的目的,采用具有互动性的校园制度实施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独特性。
3.校园师生关系建立体现平等和开放。后现代教育家认为,传统教育活动中纯粹地“以教师为中心”或“以学生为中心”都是错误的,他们反对教育等级观念,倡导平等化的师生关系。这种平等体现在师生之间是共同学习、双向沟通的关系,主张摒弃歧视,接受差异,实现开放、平等的对话,使两者相互平等、彼此包容、彼此尊重。
(四)校园行为文化趋向非理性和无权威
行为文化是师生员工在学校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行为、规模和文化品位,是学校精神、价值观和办学理念的动态反映。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大学校园行为文化趋向非理性和无权威。
1.后现代主义弱化了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后现代主义认为,责任是人们一厢情愿地披在自己身上的枷锁,根本没有必要去理会。后现代主义的这种观点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一些大学生放弃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放弃道德原则,日常生活涂上了浓厚的游戏色彩,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去面对万事万物。
2.后现代主义强化了青年大学生的个人主义。后现代主义主张的“去中心化”就是希望实现每个人都成为中心,无穷多个中心也就是无中心、去中心。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个人主义成为部分大学生潜意识的选择,他们沉迷于书籍、宠物、MP3等私人化的物质载体。特别在网络时代,“去中心化”更是意味着每个网民都是中心,都是网络社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部分大学生随心所欲地使用这种权利,导致网络社会无政府主义泛滥。
3.后现代主义助长了青年大学生的叛逆意识。在后现代主义崇尚的反理性、反权威、宽容性等思维方式的影响下,部分学生的反权威意识和叛逆意识强烈,在思维方式上,表现为求异心理,崇尚金钱至上、享乐第一的消费理念;在行为方式上,表现为不服从组织和领导,不遵守规范和秩序。
三、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思考
“大学文化建设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培养文明风尚的重要保证。”[1]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在具体建设过程中要立足大学校园文化新特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校园文化和谐发展。
(一)精神文化建设要坚持正确的方向性和鲜明的时代性相结合
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校园精神文化趋向多元和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校园文化中要更新观念,把握时代脉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拓展主流文化阵地。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根据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适时更新教育内容,努力引导大学生参与主流文化建设。
2.打造高雅文化品牌。要坚持正确的导向,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用高品位、高格调的文化内容和形式,营造高雅文化氛围,抵制各类消极、腐朽的思想侵袭。
3.弘扬大学精神。进一步总结高校办学经验,从学生为本、学者为先、学术为基、学风为要等方面来提炼、挖掘大学精神,使之成为师生员工凝聚力量、激发热情的核心价值观。
(二)环境文化建设要坚持整体的协调性与细节的人本性相结合
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校园环境文化趋向和谐和人本,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尊重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又要结合学校的人文特色和历史底蕴,以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目的,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建成育人的阵地。
1.重视文化设施建设。突出学校特色和历史传统,加强师生文体活动场所和健身设施建设,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文体活动需求。
2.重视人文景观建设。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人文景观,使校园的山、水、园、林、路等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为师生创造有利于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优美环境。
3.重视品牌形象建设。要重视学校公共关系和整体形象的宣传推介工作,扩大学校的社会知名度,提升学校品牌,实现师生的价值认同。
(三)制度文化建设要坚持决策的科学性与主体的差异性相结合
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校园制度文化趋向个性和尊重,这就要求我们在传承中创新,充分关注学生主体性、丰富性和独特性,真正为学生成才需要和个性发展提供保障。
1.确立依法治校理念。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形成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学的格局。建立自主办学、科学决策、民主管理的工作机制和大学制度。加强民主管理与监督,推进校务、党务公开,狠抓制度落实。
2.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完善符合法律规定和高等教育规律、符合学校实际的运作机制。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中的作用。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建设,充分发挥群众团体和民主党派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作用。
3.创新教育管理模式。教育管理要避免用同一的标准去管理学生,应该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着力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把他们的思想教育、日常管理、成才服务、成长指导有机结合起来。
(四)行为文化建设要坚持引导的针对性和实践的有效性相结合
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校园行为文化趋向非理性和无权威,这就要求我们针对大学生的叛逆行为进行针对性的引导,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1.深入开展校风学风建设。结合学校发展战略和办学理念,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和机关作风建设,不断推进学风建设,在校园内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学风校风。
2.精心组织科技文化活动。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活动。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工程,把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3.积极开拓实践育人新载体。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军事训练、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育人形式,深入推动实践育人工作。
[1]陈步云.关于大学和谐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3):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