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虚拟社区中大学生社会交往的特点及其干预策略*
2014-02-06郑生勇
郑生勇
(杭州师范大学 钱江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渐发展,现在大学生使用网络已经不再单纯是为了获得信息了。正如美国学者Tapscott所说,目前时代的大学生已经是网络世代,即所谓N世代的一员。对于他们来说,互联网已经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就像是空气一般必不可少。[1]通过网络技术大学生不仅获得了资讯、游戏、应用软件、服务,也获得了朋友,获得了社区感。QQ、微博和社交网站的出现,为我们构建出一个虚拟的网络社区,而现今虚拟社区中的社会交往正在逐渐成为大学生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大学生虚拟社区使用情况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虚拟社区在国内迅速成长起来。有调查显示,我国60%-70%的虚拟社区成立于2006-2007年之间,而且这些社区的大部分主题都是关于生活和娱乐的,同时虚拟社区中的成员在虚拟社区中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其中有74%的用户每天会在虚拟社区中待上1-6个小时。[2]虚拟社区的建立吸引了大量的网民,虚拟社区已成为广大网民重要的活动空间。
李云先等利用大学生网络生活社区发现算法对大学生网络生活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了五类大学生生活社区:以“学习”为中心的社区、以“漫游”为中心的社区、以“交友”为中心的社区、以“网购”为中心的社区和以“娱乐”为中心的社区,并且进一步分析发现以“学习”为中心的社区中的大学生每周平均花费在网络学习上的时间约占整个上网时间的54%、以“交友”为中心的社区中的大学生每周利用 QQ、MSN 及飞信等工具进行网络聊天和浏览微博的时间约占整个上网时间的65%、以“网购”为中心的社区中的大学生们花费近41%的上网时间浏览购物网站、以“娱乐”为中心的社区中的大学生花费了近41%的时间来欣赏影音和玩游戏。[3]这说明现在大学生的上网的目的是不同的,并且由于目的的不同导致了大学生在参与虚拟社区时对于社区的选择出现了不同。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出现了新的特点,手机上网也成为大学生使用网络的主要方式之一。经过调查发现,有60%左右的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上网,平均每天使用手机上网超过1 小时的占25%,15-60分钟的占60%,少于15 分钟的占15%。[4]随着软件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网络信号的高覆盖,大学生以手机为平台,通过“腾讯微信”、“新浪微博”、“手机QQ” 等方式接收和传播新闻、分享心情、沟通交流,“微工具”成为当今在校大学生最常用的沟通交流形式。在“最喜爱的移动社交应用”调查中,微信以75%的支持率拔得头筹,紧随其后的是支持率67.2%的手机QQ,排名第三的是手机新浪微博,支持率为54.8%。[5]“微工具”之所以在大学生网络社会交往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其原因主要是:(1)资费便宜。除了需要收取少量流量费以外,微信几乎是全部免费。(2)共享性。可通过微博微信随时更新消息,并通过互联网实现与虚拟社区成员的及时共享。(3)沟通方便。微信实现了跨平台共享,可以通过QQ好友、手机通讯录等方式添加老朋友,通过“摇一摇”、“附近的人”添加新朋友。(4)功能强大。微信手机端支持语音、视频、图片的实时收发,趣味性和娱乐性更强。[6]
生活在校园中的大学生,其社会化的过程就是在和不同属性的人际群体建立人际互动,并从中实现个性的良好发展,建立与他人的联结感。大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除了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外,也需要具有与他人的相似性,这样才可能融入人群,获得归属感。个体如果缺乏与他人的相似性和联系,就容易导致自己被排斥,而不得不游离于大学生活系统的边缘。因此,大学生在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他们可能会在所在的群体中拥有更强的归属感,而基于互联网及移动网络基础上的虚拟社区的出现为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虚拟社区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网际人际交往模式。[7]
二、 虚拟社区中大学生社会交往的特点
与现实社区相比,网络虚拟社区的非地域性、开放性、人际关系的松散性、人际互动的匿名性等特征,使人们可以在开放的空间,以新的方式,运用新的技术,开启了一个异常宽阔的畅游空间。它削弱了个人在现实社区直接互动中的自然防御机制,使个人的自我表现和发挥更真实,也表现出了与传统意义上的社区所不同的特点。网络虚拟社区中的大学生社会交往,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交往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
1.社会交往的自由、平等
虚拟社区的一大特色是自愿的选择(volitional choice),大学生往往因相同的兴趣、问题或人口变量特性,自愿在网络平台上结合在一起形成虚拟社区,或者参与一个虚拟社区。大学生一旦因为共同的兴趣而聚集,就会在平等的基础上,自由交流、分享想法,建构起成员间的内在连结,并发展出团体所共享的行为模式、语言与传统。 因此网络虚拟社区的沟通,不但改变了人们使用媒体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互动的方式。大学生在虚拟社区中的相关社交活动是自主和自由的,他们可以自由选择交往对象,自行决定参与时间,虚拟社区中成员之间都是平等的关系,任何人都无权对他人横加干涉。大学生也可以自由地退出虚拟社区或加入新的虚拟社区,其行动与选择上具有更大的自由行和便利性。
2.间接性和匿名性
虚拟社区的人际互动往往是非面对面的互动,在互动之初,互动对象之间并不知道对方的真实信息,因此现实社会交往中的种种制约因素在虚拟社区中容易被淡化。虚拟社区中的大学生人际互动比现实更为简单快捷,而且交际面更广,互动频率更高。随着网络交往的深入,其人际关系也具有更强的互塑性和建构性。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决定在虚拟社区中身份,及其在虚拟社区中与不同交流对象互动时自己的角色。
3.社会交往规范的自律性
由于虚拟社区具有间接性和实行匿名制,虚拟社区的互动环境是以对社区成员的信任为前提的,这种互动是自律性互动,这使得虚拟社区人际互动的规范及管理相对比较困难。为了实现网络虚拟社区人际关系的和谐,需要形成相应的伦理观念、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而且大多数虚拟社区是开放性的,人际互动的开放性和流动性使虚拟社区规范的影响力较现实社区弱,管理起来更具有操作上的困难,因而虚拟社区中的有序互动主要靠社区成员的道德自律。
4.超时空、超国界、超文化
网络消除了以往传统交往方式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虚拟社区中的人际交往可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进行。而且交往的领域空前扩大,国家、民族、文化、等级、年龄、性别等局限在网络中被淡化或削弱,大学生可在虚拟社区中结交不同类型的网民,在人际交往方面具有广阔的可能性。
三、大学生网络社会交往行为的干预策略
不可否认的是,虚拟社区中的社会交往为大学生获得了一种更为便利和自由的社会互动方式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隐藏着一些负面的社会影响。网络虚拟社区中的社会交往比现实交往有更多的自由性和随意性,可以按照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意见和态度,但大学生如果不能很好地自律,很可能因肆意放纵而不能自拔。网络虚拟社区给大学生带来社会交往超时空性和便捷性的同时,也在大学校园生活中形成了一群上课时的“低头族”和“ 手机族”。 因此,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应找到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互联网虚拟社区及工具,从而促进大学生认识、理解和建构一个积极的网络文化。[1]
1.正面引导,加强教育
以往人们往往过度渲染上网或网络社会交往对于大学生的负面影响,通过每天定时断网、学校不准个人带电脑等方式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限制。事实证明,这种管理策略既无效,也不利于鼓励学生学习与正确使用网络。因此,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应采用更多的正向措施,帮助学生正确地利用互联网工具,促进他们的学习,促进他们的人际沟通与交往。如大学新生一进入大学,就从高中阶段被父母和老师严加看管及自我高度紧张中解放出来,并在大学校园中获得了空前的自由。高中阶段上网的禁令终于得以解除,巨量的信息如井喷一般扑面而来。[8]这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有益的活动比不准大一新生带电脑的硬性规定更为有效。特别对大学新生,学校应该采取措施,在新生始业教育中引入网络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对网络的认知和自控能力。
2.活化社团,提高闲暇教育质量
大学生热衷于网路虚拟社会,一方面也反映出现实大学生活对他们吸引力不足。从时间上而言,课后的闲暇时间,恰恰是大学生网络社会行为的高峰期。如果学校能活化社团,课外活动的创设能照顾不同性别、不同年级段、不同专业的需要,做到“男女有别”、“年级有异”和“专业特色”,能吸引多数的学生积极参与,让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多姿多彩,使得大学生能够在现实活动中扮演不同角色、获得与不同人群交往的机会,并且获得自由感和快乐,就会从根本上减少学生从网络虚拟社区中寻找社会性需求的状况。
3.营造健康的大学生群体“亚文化”
大学生群体的亚文化指大学生群体特有的文化特性、价值追求和行为习惯。群体成员间只有在年龄、兴趣、爱好、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同质性,才有可能产生强大的内聚力,形成稳定的群体。但同质性过高的群体也会存在着社会性需求缺失的问题。如“学业成就型学生群体”其休闲娱乐、减压及情感交流需求缺失明显,而“娱乐型学生群体”其自我实现和成就体验需求缺失严重。所以为了形成健康的大学生群体“亚文化”,应适当提高群体异质性,丰富群体文化及群体互动方式,从而满足成员间的社会性需求。学校应通过增加交流访学、联校互动、校园活动赛事、专业交流会、学生联谊会等的形式,为大学生创设更多的跨校、跨专业、跨年级和跨性别交流,发展学生各方面兴趣爱好,引导学生组建异质性相对较高的学生群体。这对沉溺与网络虚拟世界的学生群体克服自身的排他性,改变生活和行为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4.鼓励大学生发展健康的“自组织”
大学生自组织是指大学生由于兴趣爱好、利益诉求、职业倾向等因素聚集一起的非正式组织。相对于大学校园中的行政组织、党团组织、社团组织,大学生自组织既没有在高校内部(如校团委)登记备案,也没有在当地民政部门注册、登记拥有法人资格,而是大学生自发成立、自主发展、自我运作,在校园生活中较为活跃的青年组织。[9]自组织的存在为大学生社会性需求的满足开辟了新的途径。当下校园中有大量自组织存在,如英语学习小组、业余乐队、结伴旅游、格子铺创业等等。这些自组织的存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情感体验以及自我价值实现都提供了平台。对于大学生而言,应鼓励他们根据自身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能力倾向等加入适合自己的自组织,或者有能力的大学生可创建属于自己的自组织。
参考文献:
[1]赵国栋,原帅,王珠珠. 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之聚类分析:以北京大学为例[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0(4):147-162.
[2]iResearch Consulting Group. China online social network research report[EB/OL].[2013-06-09].http://www.iresearch.com.cn/ html/consulting/web2/Free-Classid-20-id-1081.html.
[3]李云先,彭敦陆.基于社区发现的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分析[EB/OL].[2013-01-02].http://www.paper.edu.cn/releasepaper/content/201301-35.
[4]高德毅. 高校学生网络行为与规范管理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3 (5): 119-122.
[5]汤力峰,王学川.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J].中国青年研究,2012(3):10-14.
[6]王嘉颖. 试探析国内当下网络自媒体传播模式的后现代主义特征[D].上海:复旦大学,2011.
[7]邓天颖. 想象的共同体: 网络游戏虚拟社区与高校亚文化群体的建构[J]. 湖北社会科学, 2010(2): 48.
[8]李晓峰.网络观教育:信息时代大学新生的必修课[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38(5):104-107.
[9]王飞,顾瑜婷.高校共青团领导下大学生自组织体系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7):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