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教学与《酒店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4-02-06宋乃康
马 艳 宋乃康
一、关于一体化教学
一体化教学是20世纪末应用于职业教育的一种教学模式,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到今天的一次颠覆性的教学变革,其具体涵义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在一个教学环境(课堂)中完成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传授。即:在真实或模拟的生产工作环境中,学生首先完成理论基础的学习,然后进行实际操作过程的认识和训练。”[1]一体化教学主要包括:(1)教学内容一体化,即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内容融合于同一教材内,区别于传统教材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分开编写的方式;(2)教学场地一体化,将理论知识学习课堂搬进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地(即实训室),既传授理论知识,又指导实际操作;(3)教学过程一体化,即在一体化的教学场地内,充分利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里的实物或模型进行现场教学。这种模拟的环境改变了以往理论教学教室的设置,具有现场型,学生能身临其境的感受真实的工作环境,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变为理论加操作的学习,讲中练,练中讲,讲练结合,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事半功倍;(4)师资一体化,承担一体化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是“双师型”教师,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动手能力;(5)考核方法一体化,采用“理论+实操”的考核方法,重点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辅之以职业资格证考试、能力竞赛等多种考核方式。[2][3][4]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教育教学理论和行动导向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最早提出的一套教育教学理论。该理论认为:(1)学习是一种意义建构的过程。皮亚杰从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入手,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据此,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以自身现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及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2)教学应以学习者为中心。既然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学习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必须处于中心地位,成为认知主体。学习者不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而应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3)学习是一种真实情景的体验。学习发生的最佳情景不应是简单抽象的;相反,只有在真实的情景中才能使学习变得有效。(4)教师应成为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过程中的帮助者、促进者、合作者。在学习者建构意义的过程中,教师不应只是简单的传授和灌输知识,而应帮助学习者发现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促使学习者自己解决问题,完成意义建构的全过程。基于以上理论,建构主义提倡的教学活动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5]
行动导向教学理论,从分析认知结构与个体活动间的关系入手,认为学习是在学习者主动不断自我修正和批判性自我反馈的过程中实现既定学习目标,它不是外部控制而是一个自我控制的过程。其特点是,“教学内容与职业实践尤其是工作过程紧密相关;学生自组织学习;强调合作和交流;多形式教学方法交替使用,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指导者。”[6]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兴起于德国的职业教育教学法,这一教学法已逐渐成为德国职业教育和培训领域教学改革的主流。行动导向教学是“根据完成某一职业工作活动所需要的行动以及行动产生和维持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7]
以建构主义和行动导向为理论基础的一体化教学是适用于职业教育的一种教学模式。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是突出技能操作,强调动手能力,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够用为度。而一体化教学的核心思想是“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的一体化,融理论知识的学习于工作过程之中,围绕工作过程的需要来选取理论知识。”[8]这正契合了职业教育的理念。因此,近年来,国内对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将一体化教学应用于课程教学改革的试验也日益深入。
二、关于《酒店英语》课程
《酒店英语》是高职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两个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融理论性与实践性于一体、实践性强的课程。对于该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通过阅读酒店方面的文章,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理解能力,教师讲解文章大意,最后辅之以少量的口语或听力练习。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理论知识扎实,学生获得的知识面宽;但其缺点也是非常突出的:理论与实际操作脱离,学生不能真正掌握酒店服务和管理中实用的英语知识,动手能力弱。传统的教学方法适用于本科专业的学生,但不适合高职学生。
三、《酒店英语》一体化教学的实现
笔者自2011年以来,对该课程的教学采用一体化教学法,重新编写教材、将课堂搬进实验室、采用行动导向法进行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实现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际操作能力同步、突出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内容一体化
教学内容一体化是实现一体化教学的先决条件,主要体现在一体化教材的编写。一体化教材的最突出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融于一体,以区别于传统教材的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特点。为了突出《酒店英语》课程的实践性,打破传统教材理论性强的特点,笔者根据酒店实际工作过程,结合旅客从预订到离店的整个工作流程的先后顺序,采用“实训学习任务”的形式编写一体化教材,即每个单元即为酒店一个部门的工作过程,具体包含该部门若干典型工作任务。其特点是突出实训,强调技能训练。以“酒店餐饮部”为例,这一单元包括了订餐、引座、点餐、送餐、结账、处理投诉等多个典型工作任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全按照实际工作情形的先后顺序进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突出强调实际工作过程中应用到的各种英文表达法。教材的这种编写方法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在理论知识的传授方面以够用为度,并不一味追求系统性、完整性;而在技能训练方面突出与强化,严格按照职业教育的要求进行。
(二)教学场地一体化
教学场地一体化是开展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条件,也是区别于传统课堂教学的重要之处。传统的课堂教学给学生的最主要的感觉是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被动的、灌输的过程。而一体化的教学场地将课堂教学搬进实验室、实训室进行,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实际操作训练,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的实际操作训练。这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给学生最大的感受是学习是以自己为中心,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提高技能。笔者根据《酒店英语》课程的特点,将教学场地设置在本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室中。该实训室模拟设置了酒店各部门,包括大堂、客房、餐饮等等,配有前台、标准房间、餐厅等设施。学生在实训场地练习,既增强了学习兴趣,又能提高职业认同度。
(三)教学过程一体化
教学过程一体化与教学场地一体化紧密衔接。没有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场地,一体化的教学过程无法实现。在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实训场地进行教学,将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融为一体,有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以酒店前台英语教学为例,在实训场地,笔者将学生按真实工作环境分为前台接待人员、客人、大堂经理等等,首先讲授一点必须的理论知识和实用句型,接下来主要是让学生按角色训练。这种教学过程,既避免了理论教学的枯燥,又增强了实践教学的现场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几乎身临工作的真实环境中,边学边练,边练边学,大大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四)师资一体化
师资一体化是实现一体化教学的重要保障。所谓师资一体化,是指任课教师既要能讲授理论知识,又要懂得实际操作,还能指导学生的技能训练。这与传统的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分开有着绝然不同的区别。如上所述,在一体化教学场地进行一体化的教学,理论和实际操作是没有明显界线的,是很难分开的。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顺利的完成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教学。例如,在酒店客房服务环节,教师既要能教给学生客房服务基本英语表达法,还要知道客房服务容易碰到哪些问题,如何用英文解决,同时指导学生实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一体化教学的效果和要求。根据一体化教学的这一要求,笔者利用暑假的实践,专门深入酒店各部门进行工作锻炼,真正实际的完成了酒店各部门工作流程,再回到课堂,就能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很好的开展一体化教学。
(五)考核方法一体化
考核方法一体化是检验一体化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就要避免传统的理论与实践分开的、以笔试为主的考核方法,转而使用实训场地,进行理实一体、以实际操作为主的考核方法。这不仅是简单的考核方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从重视书本理论知识的学习转变为突出实践技能的操作。在《酒店英语》的课程考核中,笔者要求学生随机进行酒店某个部门的工作过程演示,同时加以恰当的解释说明。这样的考核方式,不仅可以考察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可以很好的检验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四、几点思考
在使用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酒店英语》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笔者感觉有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思考。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这里教学观念的转变是指教师“教”的观念和学生“学”的观念同时的转变,而不仅仅是单方面的转变。由于受到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目前高职院校大部分教师还是习惯于在课堂上满堂灌,习惯于教师主动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和积极配合。一旦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变为“帮助者、组织者、合作者”,教师往往不适应,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同是对学生也不放心。同理,学生也还是习惯于课堂上老师讲,自己记笔记、背单词、背句型的学习,习惯于被动的接受知识,一旦要求他们主动去寻求知识、建构知识,他们也觉得很茫然,无从下手。这就涉及到教学观念转变的问题。笔者的做法是:在开课之初,首先将一体化教学模式及其理论基础告知学生,让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有一点理性认识;其次,告诉学生每次上课之前该怎么做、课堂上该怎么做,让学生有心理准备;第三,循序渐进,慢慢地让学生适应这一教学模式。事实证明,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学生已经学会了主动去寻求帮助、建构知识,也逐渐适应了一体化教学的要求。
(二)一体化教材建设
如前文所述,一体化教材是实现一体化教学的先决条件。我国一体化教学研究及实践虽然已经开展了十多年,但是,真正开发出来的适合高职教育各专业、各课程的一体化教材少之又少。这就涉及教材建设的问题。而这单凭教师的一己之力难以建设出高水平的教材,必须要有相关教育主管部门或者出版社或者行业协会牵头,组织专门力量,进行长时间的攻关,才能开发高质量的一体化教材。
(三)一体化师资建设
一体化教学要求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但目前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还是以学院型为主。对于一体化教学而言,这样的教师理论知识足够,但动手能力严重不足,这也制约了一体化教学的顺利开展。因此,各高职院校必须采取送出去和引进来的战略,一方面坚决要求专业教师深入公司、企业锻炼,真正在一线岗位摸爬滚打几个来回,掌握岗位一线的工作要求,这样,再回校进行一体化教学就得心应手;另一方面,采取特殊政策从公司、企业引进工作能手。唯有这样,一体化教学才能从师资方面得到保证。
通过近两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酒店英语》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把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实际技能的操练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并用理论指导实践,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保证了教学质量,特别适合高职教育对象和教育要求,值得大力推广。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陷,相信随着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推广和应用,这些问题都会逐步的得到解决。
[1]王爱敏.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1.
[2]金中英.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探索[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
[3]王奎英.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9(5).
[4]张雅光,母耕秋.一体化教学改革模式研究[J].中国培训,2009(7).
[5]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5).
[6]王德华.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微观考证[J].职业技术教育,2010(29).
[7]刘邦祥,吴全全.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组织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5).
[8]刘飞.我国职业教育领域一体化教学研究综述[J].中国集体经济,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