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光教育的理性思考

2014-02-06张文霞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4年7期
关键词:智力阳光心理健康

张文霞

(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吉林 四平 136000)

“阳光教育”是针对目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出现的各种问题所提出的一个新的教育理念。当前,许多中小学教师急功近利,只是盲目地追求成绩或者升学率,同时,一些家长也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致使孩子们每天埋在书海,几乎没有娱乐放松的时间,使许多中小学生出现了学习迟钝、麻木、合作交流能力差、自理能力差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使他们失去了本应该属于自己的快乐。而阳光教育则是用一种科学的理念告诫家长、学校、教师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使其幸福成长。

一、阳光教育的提出及其内涵

(一)阳光教育的提出

阳光教育这一理念,是一种现代教育思想,也是系统的教育理念。它是基于现代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弊端而被提出来的;是受了当代教育思想的启示,如赏识教育、激励教育等,在吸收这些教育理论精华的基础上而被提出来的;是在对学校现实生活的思考后,如教学方法与形式相对陈旧,师生关系不够和谐等,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现实问题而被提出来的;更是为了适应社会转型和教育改革的需要,而被提出来的。阳光教育这一理念,最早由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广少奎在2004年《阳光教育论》一文中提出。周洪宇教授将阳光教育定义为:“教师用爱心来关怀、理解、激励学生,使他们成为性格活泼、自立自强、合群合作的一代新人的一种教育。”

(二)阳光教育的内涵

阳光教育,即教育的“阳光化”,家庭教育的阳光化,学校教育的阳光化,社会环境的阳光化,让学生生活在一种平等、自主、和谐的环境中。目前,关于阳光教育的内涵,存在一些不同的理解和观点。大多数研究者采用周洪宇教授的阳光教育定义。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种观点:一种是侧重于阳光教育体系的建构,一种是侧重于阳光教育的具体内容,还有一种是侧重于阳光教育的过程。阳光教育与国家教育方针相契合,首先,阳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出一批身心健康、积极向上、心态阳光的学生,还原教育最初的本质以及响应国家教育的号召,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体现。其次,阳光教育可以减轻师生的压力和负担,让他们获得轻松和自由,让他们拥有健康的人格和积极的心态。最后,阳光教育也是在用一种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学生,坚持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了学生的美好未来而努力。阳光教育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关爱性、教育性等特点,它能改善孩子的心灵,使孩子带着一颗阳光的心面向未来。因此,阳光教育不仅成为一种需要,更成为一种必然。为此,笔者认为,所谓阳光教育是指家长与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在给予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三商”(智商、情商、意商),最终使学生“六育”(德、智、体、美、劳、合育)全面发展进而做到“四会”(会学习、会做事、会关心、会生存)。

二、阳光教育的前提、动力与基础

(一)阳光教育的前提:营造一个适宜的环境

遗传因素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一种发展的可能性,而环境教育则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可见环境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首先,家庭方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任何早教机构、学校都代替不了父母给孩子的爱和教育。因此,家长应该营造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有一种安全感和舒适感。这就需要家长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夫妻要和睦,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吵架。第二,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关爱,而且,父母与孩子间的关爱应是均等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等边三角形的家庭关系,才是最和谐、最温暖的家庭。第三,家长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日常生活环境,以熏陶孩子健康成长。这就需要家长的休闲娱乐活动是健康的、积极的、阳光的。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也一定是健康的、积极的、阳光的。

其次,学校方面,应该做到教学内容阳光化,教学手段阳光化,做到公开公正民主,让学生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最后,社会环境方面,网络和多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一些不良的网络环境、社区环境给孩子们带来的不利影响,可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阳光教育的动力:尊重和信任并重

一个适宜的环境可能只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氛围、一个空间,它还需要尊重和信任推动其发展。

孩子们都有尊重的渴求,都希望家长能够理解和认可他们。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会问很多幼稚的问题,或者犯很多所谓的错误,其实这是他们成长、探索世界的足迹。作为家长、教师应该学会尊重他们,学会倾听和理解,并给他们以适当的鼓励,让孩子感觉到我们能够站在他们的立场考虑问题,能够理解他们的想法,让他们能够自信地去面对以后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我们也就能从和孩子的谈话交流中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发展状态,为阳光教育铺平道路。

信任也是阳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信任可以让孩子得到更多的肯定、更多的鼓励,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勇于表现,大胆展示,遇到困难有充足的勇气去面对,用乐观的心态去迎接。只要我们怀着一颗关爱之心、博爱之心去信任孩子,关心孩子,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班级环境,给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积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那么学生就会去拼搏、去追求。因此,信任俨然是阳光教育必不可少的基石。

(三)阳光教育的基础:“三商”并茂的发展

“三商”是指智商、情商、意商。

智商是指一个人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的比值,其操作定义是一个人在标准化的智力测验上获得测验分数。根据加德纳的智力多元理论,智力是多元的,包括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运动智力、社交智力、自知智力。由此可以看出,智力是多领域的,而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因此,家长和教师应该多观察孩子,发现他们的长处和兴趣所在,并且针对不同的学生要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孩子向多元化发展,使其智力发展到最高水平。

“情商”即情绪智力,是由美国耶鲁大学的萨罗威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玛伊尔提出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准确地识别、评价、表达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调节、控制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利用情绪信息激励行为。因此,应该多让孩子和同伴接触,多参加课外活动,只有通过合作交往,才能使孩子学会控制并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学会理解他人,宽容他人,为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基础,从而使情商发展到最高水平。

“意商”指支配调节行为以及克服困难的能力。既然意商与克服困难有关系,那么,家长就不应该对孩子遇到的小困难、小挫折大惊小怪;不要对孩子娇生惯养,越俎代庖,事事包办。相反,应该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困难。家长们要相信孩子们有我们想象不到的坚强和睿智。学校也应该把挫折教育落到实处,多组织一些磨炼学生们意志的活动,培养学生们自强、自制能力。

总之,只有“三商”繁荣并茂地发展,才会培养出聪明、睿智、勇敢、乐观的新世纪人才。

三、阳光教育的内容与目标

(一)阳光教育的内容:“六育”全面发展

国家和教育部门一直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各种知识、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社会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人们在工作学习中所面临的情况和环境极其复杂。在很多情况下,单靠自己的努力已经很难完全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并采取切实高效的行动。所以,“合育”一词浮出水面。所谓合育,即合作、合群能力,依靠团队力量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协调与创新能力。阳光教育注重这“六育”的发展,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阳光教育通过阳光化的管理体制,阳光化的教学手段,培育“阳光心灵”。尤其是合育,在儿童时期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至关重要,要锻炼孩子从小具备合作、合群的能力,适应社会的发展潮流。

(二)阳光教育的目标:做到“四会”

所谓“四会”即会学习、会做事、会关心、会生存。会学习主要是指:清楚学习的意义;有正确的学习动机;了解学习的内容;熟练运用学习的方法;深入拓展学习的途径。会做事主要是指:明确了解会做事的意义;学会做应该会做的事情;学会做事的方法与途径。会关心主要是指:学会关心自己;学会关爱他人;学会关注社会;学会保护环境;学会关心人类。会生存主要是指:会自理、自立、自主、自律,从而会自信、自强。会学习、会做事、会关心、会生存,这“四会”之间相互关联,是一个比较完整的阳光教育目标体系。其中,会生存是主线;会关心、会做事是客观需求;会学习是根本。

四、阳光教育在校园的实施策略

(一)优化学校软环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软环境”是指学校中客观存在的,主要由教师控制和掌握的,经常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的各种条件。因此,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加强学校“软环境”建设,首要任务就是要塑造阳光的教师。阳光教师,这无疑是对教师的极高要求和极大挑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学校要实施阳光教育就要先培养出一批有阳光心灵的教师。第一,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现在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教师要不断地汲取先进的知识,尤其要多了解社会、历史、文学、哲学、地理等知识,不断充实自己,用科学健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促进其身心发展。第二,开设教师心理健康课和教师心理咨询室,普及教师的心理学知识,使其重视心理学的作用,并能很好地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可以定期为教师上教师心理健康课,减轻他们的压力;为他们做心理健康测评;开设教师心理咨询室,让他们用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孩子。第三,提高教师的德育水平。这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想要阳光教育顺利地开展下去,教师必须用一颗阳光的心去教育阳光的学生,用一颗爱人的心去哺育可爱的学生。

(二)开展阳光活动教学

近年来,不少研究都重视活动教学的作用,它是建立在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实现对积弊深重的课堂教学的根本性变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促进他们的主体精神、实践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多方面发展。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多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不要只盯在学生的问题行为上,应该关注学生的优点,发展他们的优势,每一位学生,无论他们的背景、潜力如何,都有着向积极方向成功发展的愿望,多鼓励一些,少批评一些,多了解一些,争取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促进他们的积极发展;不要一味地只抓学习,只求升学率,培养一批除了学习什么也不会的痴才,大事不敢做、小事不愿意做的狂才。同时,按照阳光教育的内容,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智商、情商、意商三方面的全面发展。教师不仅要为学生们传授知识,开发他们的智力,更要注重他们情商和意商的培养。我们要想培养人格健全的人才,就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情商培养:以发掘学生情感潜能为突破口,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并茂,完善为人涵养,健全性格素质。白居易也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句话道出了情感教育的真谛。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参加活动或到社会上去实践,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沟通、关爱他人,学会正确地解决问题等。意商即克服困难、支配调节的能力,是形成才智的基础。初中生由于年龄特点,正处于发展智力、增长知识阶段,同时也是自控能力最差的时期,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自控能力,不仅在学校有用,对于他们离开学校后走上社会,仍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独立面对问题,鼓励学生解决问题,使学生们遇到困难不退缩,磨炼自己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让他们能够应对未来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减少风险,快乐成长。

(三)实施人性化的学校管理

开展阳光教育首先是要实施人性化的教学管理制度,这也是所有教师和学生一直以来的心声。教育教学应该确定“以人为本”的阳光教育理念,把教学管理的触角延伸至管理的每个角落,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理解和接受。把加压和减负相结合,把规范和灵活相结合,同时,应该多展开调查,多听取教师和学生的意见,然后建立适宜的管理制度。要充分尊重教师,尊重学生,做到公正化、民主化,构建有利于师生生命成长的校本教研文化,为教师专业发展和新课程实施提供阳光化管理环境。

中小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心理生理逐渐成熟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发展直接决定着个体未来发展的成败。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状态对以后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时期个体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学习压力大、情绪波动大、人际不和谐等。要顺利地克服这些困难,需要家长的关爱和理解,需要教师的尊重和支持,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解决已经刻不容缓,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多强调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多落实一些应对措施。各方面必须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制度上加强管理,从措施上进行深化,从自身做起,从实际做起,为孩子营造一个真实有效的心理健康环境,为了孩子的明天而努力。

只有勇于探索、积极创新,才能将各种教育要素整合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心理健康教育合力,构筑起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好的模式、体制和方法,走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学阳光教育之路。▲

[1]周洪宇,广少奎.“阳光教育”论[J].中国教育学刊,2004(1):20-23.

[2]林海英.阳光教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3]鲍成中.在生活世界中播种阳光在教育世界中收获阳光——与全国阳光教育联盟秘书长邹伦海的“阳光”对话[J].生活教育,2012(20):4-8.

[4]苏兆斌,李天鹰.“UAS模式”下探索阳光教育新路径[J].基础教育,2012(5):55-60.

[5]吴少平,张丽娜.近二十年我国“阳光教育”研究综述[J].南方论刊,2013(3):108-110.

[6]张洪伟.家社校三联合实施阳光教育[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9):101.

[7]戴文胜,李文.在阳光中我们一路同行:北京市万泉河中学阳光教育的思考与践行[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8]邹国志.创设阳光教育,成就快乐人生——对阳光教育的思考与探索[J].才智,2009(2):33-34.

[9]张向葵.“三性并茂”的阳光教育: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3):31-35.

[10]曾继耘,史俊.“阳光课堂”:内涵与特质[J].当代教育科学,2010(2):13-15.

[11]李浪.浅析高中化学阳光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11):69-70.

[12]周洪宇等.教育大创新——阳光教育实践行[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智力阳光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走,出发!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走在阳光路上
欢乐智力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