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加减法”,让语文课堂接地气
——以《小鹰学飞》为例

2014-02-06封海蓉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4年7期
关键词:小鹰独立思考写字

封海蓉

(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 江苏 南京 210019)

学校要开展“让语文的脚步更坚实”的教学研讨活动,安排我上一节低年级的阅读课。我选择了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小鹰学飞》这篇童话故事。为了上好这节课,我进行了两次试上。第一次,我讲得多,学生读得少,课堂沉闷,时间也不够用,写字环节没有落实。经过反思,我发现这堂课目标繁杂,内容繁多:标点的用法,词语的理解,文章思想内涵的挖掘……仿佛一盘大杂烩,什么都想教,而真正属于语文的东西却丢了。认识到这些之后,我重新制订教学目标,修改教学设计,进行第二次教学。这次教学条理清晰,板块分明,我讲得少,学生读得多;我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这节课的成功,让我认识到,要让语文教学更高效,语文课堂就要接地气,就要做好“加减法”。

一、减法:瘦身课堂,拓展思维空间

郑板桥有首题画诗:“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语文课也如画竹,要“减肥”“瘦身”,化繁为简,削枝去叶,突出主干,凸显主体,厘清主线,为学生开拓出更多的思维空间。

1.减去非语文的环节

所谓“非语文”,指的是那些不具有语文课程本质属性的活动,无助于学生学习语文的教师活动,以及无关语文的教学环节。语文教学要充分体现“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把语文课上成这门学科的课,切不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

第一次上《小鹰学飞》时,我让学生介绍有关鹰的知识,以此导入课文的学习。学生反应非常热烈,纷纷举手发言。一时间,教室里热闹了起来。结果这个环节所使用的时间远远超过我的预设。

第二次教学时,我直接讲述:“大家都知道鹰飞得很高,是飞行冠军。可是你们知道,鹰飞行的本领也是需要从小学习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小鹰学飞》。”这样就直接进入课文的学习。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内容,知道它表达了什么含义、表现了什么情感;但更要由此深入下去,学习言语表达的形式,在探究表达形式的过程中,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这些是语文的根本,也是语文生长的土壤。大量的图片、影像欣赏,盲目的其他学科知识的拓展、介绍,孤立的唱、演、画、舞等艺术表现手段以及教师个人声情并茂的表演……看似热闹,其实脱离了语言文字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恪守语文姓“语”不动摇,抓住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和运用,开展具有语文特性的学习活动,才不失语文教学的传统和本真,让语文接上地气。

2.减去学生已经会的

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怎样充分利用这短暂的时间,让学生真正有所得,我想以学定教是必需的。奥苏贝尔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学习者已知的内容。”教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

第一次教学字词,我采取的是集中识字形式,出示了课文中所有的生字词,让孩子读。因为课前布置了预习,这课的生字词也没有难读的,所以整个教学环节非常顺利,但是我也发现,虽然用了多种形式的读,还是有部分学生明显走神,没有真正参与进来,特别是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显得兴致恹恹。

第二次教学,我考虑到这堂课读轻声的词语比较多,于是出示了“鼓起劲、喘着气、指了指、摇摇头”这四个词语,要求学生读一读,看看在读音上有什么发现。通过自读,学生发现这些词语中间的一个字都要读轻声。我再请学生读这几个词语。学生总读不好“鼓起劲”这个词语,我就亲自范读,让孩子再跟着读。

对比两次教学,我认识到,教师应该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才能给学生更多思维的空间。学生在学习新知前的“会”与“不会”,对整节课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教学材料的选择,以及教学流程、教学层次的设计等,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要了解学情,准确把握教学起点,除了要全面、系统地解读教材,更要解读学生。《学记》指出要“知其心,然后救其失。”“知其心”就是掌握学生的学习过程,设想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因此,要尽可能多地去了解学生,预测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把课堂上宝贵的时间用来教学生不会的,并舍得花时间;而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用讲;教师讲了也不会的,则更不用讲。

3.减去教师的个人理解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学生进行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

第一次教学“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这句话时,我让学生观察这句话的标点和前面两次说的有什么不同?然后再体会小鹰这样说,说明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各种各样,但都不是教参上所说的小鹰变得“谦虚”了的意思,我只好将标准答案说出来,并将“谦虚”写在黑板上。但是当我写出这个词语的时候,学生反应漠然,没有产生我期待中的共鸣。

第二次教学,我换了一个角度,抓住“急促地喘气”这个词,先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这样,再做做急促地喘气的动作,并引导学生体会一边急促地喘气,一边说话,声音就会变得断断续续,从而理解了句中省略号的用法,也体会到小鹰说这句话时的感受。

面对文本,教师要先行与文本对话、“零距离”接触,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理解,读出作品的精神与魅力、感悟与思想,绝不能只依靠“教参”并先入为主地用教参替代自己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则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教师不能将标准答案灌输给学生,也不能期待答案。教师要从期待答案中走出来,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有见地的意见,让创造精神在他们个性化的思考中闪耀。只有减去教师的个人理解,才能尊重学生的理解,提升学生的精神素养,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加法:丰满课堂,扎根语文沃土

做完“减法”,课堂瘦身了,留下属于语文的主干,也拓展了更大的空间。接下来,要让这根主干更加丰满,更加充实,让这棵大树扎根更深,就需要善于做“加法”。

1.加增潜心读书时间

叶圣陶先生说:“读得好,就可以深切地传出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是理解了它的思想感情;读得好,就可以受到很好的语言教育,因为课本里的语言是近乎规范的。”朗读不仅有利于培养语感,积累语言,还有利于培养思维能力。因此,语文课堂要重视读书,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

第二次教学《小鹰学飞》的时候,我增加了学生读书的时间,有通读全文,有感情朗读对话,有自读感悟,有同桌分角色朗读,有边读边演。在朗读中,学生也体会到关键词语的意思。课文第五自然段中“鼓起劲、拼命”这两个关键词的理解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我结合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去体会、感悟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我让学生读出小鹰拼命向上飞的样子,一个学生边读边快速拍打着双臂,我问她:“你的双臂为什么拍得这么快?”学生说:“因为我要把全身的力气都使出来向上飞。”虽然,没有用语言来解释这两个词语,但是学生通过读书、表演,已经充分理解了这两个词语。

要有充分时间让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就要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有的课文浅显易懂,不必“循规蹈矩”在“分析”的漩涡里打转转,还是多读为妙。教师要合理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阅读教学的不同阶段,朗读训练的目的、要求也不同。如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做读的样子,匆匆走过场。表达性朗读,要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还没准备好就仓促上阵,将朗读变成一个形式性的过渡环节。

当然,课堂上既要有书声琅琅,也要有静心默读。默读便于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学生还可以在思考的同时,在书本上做记号,或写出自己的阅读体会、问题及疑惑等。

2.加增独立思考时间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语文学习更多的与个人的人生经验、悟性禀赋有关,因此,语文学习更提倡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应该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理解完全文以后,我让学生思考:“你认为小鹰学会飞行了么?从课文中找出你的依据。”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学生都想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因此,读书特别认真,思维也非常活跃,他们不再局限在简单的“会飞”“不会飞”的结论上,而是带着这个问题,再一次对话文本,在品味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判断和结论。

时下,许多课堂教学都喜欢用小组合作形式学习,我认为,小组合作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但使用它一定要有必要性,而且使用频率不宜过多。一个问题,如果比较简单,多数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就能得到快速解决,那就没有小组学习的必要;相反,如果问题太难,讨论很长时间也得不出结论,这样的问题也没有必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并不是让学生揣测“标准答案”而回答教师的问题,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更为深刻、周到的思辨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钻研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要担心学生出错;要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耐心等待;要加强对学生思维活动的评价,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不要急于下结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加增交流分享时间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学生、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我们要重视主体间的互动关系,鼓励孩子畅所欲言,彼此对话,相互交流,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的交融和碰撞,共享语文世界的精彩和美妙。语文课,要舍得把时间还给孩子,让孩子勇于交流,乐于分享。

教学课文第五自然段时,我让学生交流当小鹰看到白云下面还有鹰在盘旋的时候,会说些什么。孩子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纷纷讨论。在交流中,有学生说:“虽然我已经会飞了,可是飞得还不够高,我以后还要刻苦练习才行。”有学生说:“我回家以后要继续练习飞行,争取和他们飞得一样高。”至此,学生对课文思想感情的理解,水到渠成。

交流分享,让学生对文本的价值取向有了正确的认识,胜过教师的说教。交流分享,不仅让学生的口动了起来,也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在交流分享中,学生不仅要倾听,还要思辨,“有效的交流,才会产生碰撞的火花”。我想,教师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为他们提供充分的语文学习交流的机会,对于他们不同的想法甚至错误的想法予以包容,对精彩的发言给予及时准确的赞扬,让他们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得到充分发展,这样,学生就能像小鹰一样,越飞越高。

4.加增静心写字时间

写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课上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写字,扎扎实实地教给他们写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己识字写字的能力。因此在第二次上课的时候,我安排了10分钟写字时间,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

我主要教学四个上下结构的字“盘、算、总、命”。这四个字采取不同的学法,“盘”是跟着教师学写,“算”是跟着同学学写,“总”“命”这两个字则是让学生自己学写,然后再进行小组内的交流。最后全班反馈。在这个写字环节中,孩子们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积极性非常高,孩子范写,同伴点评,更贴近孩子,激发了他们写字的热情。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写字方法和技能,因此我采取“教师教→同伴教→自己学”的形式进行教学。注重写字方法的习得和写字兴趣的激发,这样的写字教学,扎扎实实,学生在识字写字过程中掌握了方法,提高了能力,同时还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通过做“加减法”,语文课堂教学的脉络更加清晰,看似简单,其实更丰满,因为“识字、写字、阅读、表达”的基本目标得以落实,语文大树接上了地气,扎根更深,枝叶更繁茂。▲

[1]郑逸农.语文课不可以这样玩[J].语文学习,2012(6):4-6.

[2]王群.以学定教,找准起点[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10):135-136.

[3]李镇西.语文课应该成为学生思考的王国[J].中学语文教学,1998(6):11-13.

猜你喜欢

小鹰独立思考写字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小鹰狩猎
妈妈的小鹰
我学写字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学写字
追风的小鹰
写字好看,需从小“练”起
我学写字
谈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