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当代散文教学现状、误区及策略

2014-02-06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4年7期
关键词:散文文本文章

黄 晋

(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罗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广东 佛山 528226)

一、现当代散文的定义及特点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对“散文”的定义是:“(1)指不讲究韵律的文章(区别于‘韵文’)。(2)指除诗歌、戏剧、小说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杂文、随笔、特写等。”而人教版高中语文对其诠释:“现当代散文,是一个历史的范畴。现代散文,是指从五四时期到新中国成立这30年的散文创作;当代散文,则是指新中国成立后直至今天的散文创作。”[1]散文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其一是“形散而神不散”;其二是“以小见大”。

(一)形散而神不散

散文的最显著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所以,散文取材广泛,内涵极广,可谓包罗万象。王耀辉在《文学文本解读》中所言:“从选材上看,大到社会宇宙、日月星辰,小到沙石草木、花鸟虫草、山川地理、历史人物,凡是人类目力所及,乃至想象力可以达到的范围之内的一切,都可以进入散文之中。”[2]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现当代散文篇篇都是文质兼美的美文,有的大气磅礴,有的隽美雅致,有的潇洒怡情,有的秀丽俊雅。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记述“我”儿时的一些琐事来回忆少年求学时的无限快乐。从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来看,作者好像仅记载了“捉蜈蚣斑蝥、拔何首乌、听长妈妈讲故事、堆雪人、捕鸟、读书、画画”等七件似乎并不相关联的小事。然而,正是这些内容好像很零散而且似乎关联不大的一些琐事,却表现出了“我”儿时无尽的童趣童真。并且,亦正是这些表面并无关联的琐事却恰恰凸显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作品所有内容都是围绕作者拟定的“儿时的快乐”这个主旨而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宛如一根线把无数个零散珍珠串联在一起,才能成为一个漂亮迷人的项链,项链的珍贵价值才能凸显出来。

(二)以小见大

散文另一个显著特点:“以小见大。”即通过记述一件事来折射出作者所要反映的大世界、大社会和人生观。正如郁达夫所言:“一粒沙能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3]散文的“小”是指作者取材“小”,即文章仅是表现了某一点抑或某一个方面的内容。然而,散文的“小”却能反映出时代、社会、历史背景、人生价值观等方面的“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小见大”,这正是散文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散文,感动了千千万万读者,令人唏嘘不已。文章主要写了父亲和“我”处理好祖母的丧事后,父亲送“我”上车前细心为“我”做的几件琐事:送“我”上火车、与脚夫说好了搬运行李的价钱、细心地嘱咐“我”、为“我”买橘子艰难地来回攀爬月台、来信告知身体不佳并且“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等等。特别是文章最后几句话更是让无数读者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寥寥数笔,就把父子之间深厚感情刻画得淋漓尽致。虽然文章语言朴实无华,并且所记述的数件小事亦极为平常,并无惊人之举。但是,作者却把如山的厚重“父爱”刻画得入木三分,感染了一代代人。文章亦通过所刻画的“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来侧面反映出旧社会时期老百姓生活的艰辛与无奈,并且每况愈下;透露出作者对黑暗旧社会的不满,激起读者对“我”和“我”父亲的同情以及对人吃人的黑暗旧社会的愤慨和不满。这正是散文的“以小见大”的典型写作手法。

二、现当代散文的基本类型

散文取材极广,包含的范畴亦极广,除诗歌、戏剧、小说以外的文章都可以归结为散文。厉复东对散文定义为:“广义上包括了杂文、随笔、小品文、报告文学等;狭义上专指用凝练、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的短小精悍的文章。”[4]散文分类方式很多,既可以按照表达方式分类,亦可以按照作者国籍分类,还可以按照作品作者所处时代分类。本文仅按其表达方式的不同而将散文分为叙事性散文等四类。

(一)叙事性散文

叙事性散文是散文中最常见的一种。此类散文主要是通过记人叙事来表现作者对社会和人生价值观等的认识以及其复杂的内心世界,字里行间饱含着充沛的感情,并且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记叙是其最主要的表达方式。这类散文的特点非常鲜明:主线简单,叙事简洁,层次分明,语言朴实,感情质朴真挚,能感染读者,激发共鸣,并且大多数是回忆性体裁的文章。莫怀戚的《散步》主要记述了“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我”的儿子一家三代散步这一件小事,“我”母亲和“我”儿子对于“走大路”还是“走小路”出现了分歧,最后“我”母亲从爱幼的角度出发,同意了“我”儿子的意见,决定走小路,全家其乐融融,共享天伦之乐。通过“散步”这个平常简单的事件来诠释了“慈爱”“孝敬”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凸显了浓浓的温馨和亲情,表现出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

(二)写景性散文

写景性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并且大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亦抒发作者的感情,或借景抒情,或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紧扣景物特征,把所观察的景物变化作为全文的发展主线。老舍的名作《济南的冬天》主要写了济南冬天里的“阳光、小山、小雪、小村庄、水和天空”等美景。在作者眼中,济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那么美,那么如诗如画,那么具有魅力,均充满了清新、可爱的情调,充分表现出了作者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热爱生活的诗人般的浪漫情怀,并且能大大激发读者的向往之情。同时,文章中亦透露出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激发无数读者热爱生活。

(三)抒情性散文

抒情性散文是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散文,其主要特点是带有强烈的抒情性和浓郁的感情色彩。抒情性散文注重对具体事物进行记叙和描写,并且在文章中表现出了作者的思想感受,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地下森林断想》一文主要赞美深谷里的树种顽强面对一次次火山爆发等一系列恶劣环境的摧残而绝不屈服的大无畏精神,它们依然坚强不屈,顽强地一点点发芽生长,终于长成一片蔚为壮观的森林,创造出生命史上的奇迹。而正是这种不畏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给了人类无限启迪,亦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歌颂,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精神的敬佩之情。

(四)哲理性散文

哲理性散文是通过作者对社会人生、日常生活等的独特体察,感悟出某些哲理的散文。这种散文揭露了万事万物之间的永恒相似,它因其深邃性和心灵透辟的整合,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事物的底蕴、观念,并且带给读者一种具有震撼性的审美效果。严春友的《敬畏自然》主要说在伟大的“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遍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它的普通一部分一样”。其告诫人类要敬畏大自然,善待大自然,必须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只是看作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作是我们的美味佳肴”,任何破坏大自然的行为都无异于为人类自己掘坟墓,必须三思而后行。文章对于人类的一些愚蠢行为提出了严重警告,具有极大的警示作用。

三、现当代散文教学的现状和误区

《语文新课标》前言对语文课程的重要性作了明确说明:“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5]现当代散文是语文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学生学好现当代散文,对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以及道德情操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任何语文教师都不能忽视现当代散文的有效教学。然而,时下部分教师却往往误以为现当代散文通俗易懂,教师只需稍加点拨即可,无须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来进行文本解读。抑或部分语文教师过分强调了散文的人文性,却忽视了散文的本性,并且亦极有可能与文章本意背道而驰,失去其原本意义,仅剩下应试作用了。现当代散文教学存在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过于注重形式

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是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浓缩和重要的载体之一,亦是最能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一门学科。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语文教学改革便首当其冲,而颇具美感和可读性的现当代散文又成了语文教育改革的试验田之一。一些教师为了在教改中不落后于他人,因此盲目跟风,在没有吃透各种新课改新教法精髓的前提下,在教学中盲目进行各类所谓的新教改。笔者并不否定教学改革新模式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但是,教师须予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如果教师仅仅是注重课堂教学形式,而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文本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课改,使学生始终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忽视了学生不同个体差异和不同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区别,那么,现当代散文教学便会出现华而不实,效果不佳。

(二)忽略了散文的文本解读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认为小说、古典诗歌及文言文必须逐字逐句进行文本解读,犹如庖丁解牛一般进行详细讲解,学生才能有效掌握文本。还有一些教师误以为:现当代散文大多短小精悍,文章通俗易懂,学生自己阅读就足以理解文本,教师无须再对文本深入解读,教师仅仅是对散文文本的主旨和结构框架进行一些简单归纳和概括就算大功告成,其余事情均可交给学生去独立思考和完成。殊不知,入选教材的现当代散文绝大多数都属于名家名篇,是作家对生活的深入体验和人生感悟,蕴含着深刻的育人哲理和审美情操,需要师生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共同品鉴才能理解和掌握。正如曹爱琴所言:“一个具体的文学作品总是渗透着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与人生经验,因此对它的解释也必然要求解释者拥有相关的生活阅历或人生经验与之呼应。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走入文本,用心灵去倾听作者的叙述,让学生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精神上的对话,与文本语言展开心灵碰撞。”[6]由于学生年龄尚小,生活阅历尚浅,知识面亦不够宽,对于现当代散文文本的解读和理解存在错误抑或偏差在所难免,这不仅会影响学生知识的积累和丰富,而且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亦会有误导和偏差,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对学生做出适时、恰当的引导。

(三)刻意凸显散文的人文性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两大特点,缺一不可,而且不能任意偏离。否则,就会使语文课丧失了其本性。如果过度重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就会失去语文的人文性。正如袁振国所言:“文采飞扬的语文课变成了抄写课,学生可能掌握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可是却失掉了兴趣、激情和灵性。享受的过程变成了被动接受的过程。得到的东西我们看到了,失去的东西我们并未发觉。得到的东西也许只是大海里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失去的却是海水下面冰山的主体。”[7]反之亦然。如果过分凸显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则会使语文课程丧失其工具性。现当代散文都是具有人文气质、人文精神的美文,蕴含着极其深刻的育人因素。如果能够深入挖掘这些人文因素,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道德情操颇有裨益。然而,一些教师在现当代散文教学中走了极端,刻意凸显了其中的人文性,肆意拔高了作品的人文性,甚至扭曲了作者本意,使作品偏离了文本属性而失去了语文性,甚至把语文课变成了政治课、历史课、地理课等。如此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对文学作品的品鉴能力从何谈起?如果教师过于人为拔高作品来凸显文本的人文性,脱离了文本属性而迁移太多太远,则势必忽视了文本本身的语文味,与语文课程的本质亦是背道而驰,并且淡化了语文本身的育人功能。

四、提高现当代散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语文新课标》对于阅读教学有非常具体明确的指导:“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现当代散文不仅具有丰富的内涵、严谨的结构、优美的辞藻、优雅的意境、缠绵的情感,还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好素材之一。教师须引导学生步入文本,通过多种策略来展开与文本的对话,分析文章意境,了解文本主旨,深入剖析文本,继而全面深入掌握文本。

(一)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来鉴赏文章的语言美、结构美和意境美

语言大师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没有朗朗的读,哪有出口成章?”[8]许嘉璐在《高中语文学习词典》中亦对诵读作了非常精妙的诠释:诵读,心、眼、口、耳并用的出声阅读。采用诵读方式,可以边读边想象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然后再用语言把想象中的画面描述出来。语文教学的重要法宝之一就是“诵读”教学,正如古人所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如果语文课堂没有朗朗的读书声,又如何能称得上是语文教学呢?朱熹把读书法总结归纳为六条,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熟读精思”,这首先须“诵读”。朱熹还对“诵读”作了详尽解释:“诵数已足,而未成诵,必欲成诵。遍数未足,虽已成诵,必满遍数。”[9]散文是美文,现当代散文所蕴含的美必须通过抑扬顿挫的诵读才能挖掘出来,通过诵读才能引导学生走入文本,与文本展开对话,使他们领会文本精髓和作者本意。如,朱自清的《春》主要写了春天充满生命气息和活力的“草、花、雨、风”,把春的美景、春的气息、春的声响都通过作者的生花妙笔刻画得栩栩如生,春天跃然纸上,令人遐想和神往,表现出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这篇散文字字珠玑的句子都如同经过精雕细琢的艺术品,美轮美奂,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是一篇不知拨动了多少读者心弦的描写春天美景的精美散文,句子的美实在让人惊叹和叫绝,如果不是声情并茂地诵读,去细细地品鉴作品的内涵,恐怕很难领会到文章精髓,亦无法领会到作者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准确领会文章精髓和主旨

彭峰在《美学的感染力》中说:“美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的审美境界,审美境界的提高和人生境界的提高是密不可分的,这其中主要包括不断地由有限向无限的超越精神的培养。”[10]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深入钻研文本,让学生在与文本展开对话的过程中有所感悟和体验,就会不断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雅的审美情趣。继而能够准确地领会作品精髓和主旨,最终实现让学生掌握文本的教学目标。如胡适的《我的母亲》是回忆“母亲”赞美母亲的一篇优美散文,作品并没有说到母亲的丰功伟绩,也没有说到母亲的任何惊人之举,所记述的都是一些家庭琐事。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不足挂齿的小事却充分彰显了母亲善良、宽厚、慈爱的中华民族传统女性的传统美德。亦正是由于有这样伟大母亲的循循善诱和严格要求,胡适才有机会能够成为我国文学界的翘楚而流芳千古。

(三)深入剖析文本,引导学生领悟作品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语文新课标》对于欣赏文学作品有非常具体的要求:“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于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11]散文是美文,作品中蕴含着无数美的元素——既有遣词造句的语言之美,亦有布局谋篇的结构之美,还有如诗如画的意境之美。这正如郭之瑗在《美文审美谈·序》中对于散文所蕴含的美作的诠释:“散文家的笔,仿佛是点水的蜻蜓、采花的蝴蝶,在水面、花间翩翩起舞。它让人注目的,并非那水面、花丛的实在,而是蜻蜓、蝴蝶从水面、花丛的短暂落点上翻飞起来的那种意韵。”[12]这种美需要读者深入研读文本才能挖掘出来。教师须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文本,领悟散文作品所蕴含的深刻内涵,使学生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感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散文教学的有效性才能真正凸显。魏巍的《我的老师》通过蔡老师关爱“我”的七件小事来回忆这个对他影响一生的好老师,点点滴滴都表现出来了蔡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之情。本文还有一条主线:“我”对蔡老师的感恩之情。全文溢满了这两种感情。作品中事中有爱,爱中有事,蕴含着无私淳朴的大爱:蔡老师对我的关爱,我对于蔡老师的热爱。

五、结语

教材中的现当代散文不少是名家的独具匠心之作,虽非字字珠玑,亦是布局谋篇和遣词造句俱佳的经典之作,学习现当代散文就是一个品鉴美的过程,能给学生以心旷神怡、赏心悦目之美感,并且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操的培育过程。所以,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剖析文本,走进作者心田,与文本展开对话,加深对文本的理解,领会文章主旨,感悟作品内涵,使他们受到优秀文学的熏陶,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审美鉴赏能力,逐步被培养成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优雅审美情趣和一定文学素养的接班人。▲

[1]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高中语文教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2.

[2]王耀辉.文学文本解读[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7.

[3]佘树森.散文创作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64.

[4]厉复东.散文鉴赏[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2003(7-8):40-61.

[5][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15.

[6]曹爱琴.给学生多一些阅读的空白[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2006(2):21-23.

[7]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57.

[8]吕叔湘.语文论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158.

[9]朱熹.朱子读书法[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78.

[10]彭锋.美学的感染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01.

[12]郭之瑗.美文审美谈[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6:1.

猜你喜欢

散文文本文章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