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药结合治疗脑中风后遗症70例

2014-02-06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后遗症中风气血

陈 光

针药结合治疗脑中风后遗症70例

陈 光

(湖北省老河口市中医院针灸科,老河口441800)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脑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及远期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70例,对照组60例,分别给予中医综合疗法和西医药常规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60例,基本痊愈25例,总有效率75%;治疗组70例,基本痊愈47例,总有效率为9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在基本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临床对比意义。结论中医综合疗法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进一步学习与运用。

脑中风后遗症;针刺疗法;中药;综合疗法

脑中风现已成为我国临床常见、多发病之一,具有极高的致残率、较高的致死率和较高的复发率,是当今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1]。随着医疗手段的进步,中风病致残率及死亡率有所降低,但中风后遗症(如偏瘫、失语、情感障碍等)常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如何更好的治疗中风后遗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医学难题。自我院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本病以来,取得不错的临床疗效,大大减轻了患者病痛,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间来我院就诊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130例(包含脑出血26例,脑梗死104例),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的诊断标准[2]。且经颅脑CT检查确诊。将上述患者依照自愿的原则分为中医综合疗法组70例为治疗组,和西医药治疗组60例为对照组。治疗组中,男39例,女31例;年龄最小50岁,最大79岁,平均65.2岁;病程最短7 d,最长1年;肌力无法达到Ⅳ级以上者46例,口眼歪斜者17例,言语不清者7例。对照组60例中,男33例,女27例;病程最短10天,最长11个月;其中肌力无法达到Ⅳ级以上者31例,口眼歪斜者18例,言语不清者11例。上述患者均有一侧肢体活动不灵,麻木,伴口眼歪斜,语言不利,纳可,睡眠欠佳,大便秘结,小便调,舌质暗淡,苔白,脉沉细等临床症状。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以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为基础,加丹参注射液30ml静滴,1天1次。

1.2.2治疗组给予口服自拟中药方并给予针刺治疗。中药自拟方,基本方为:黄芪60~80g(因需要不同进行调动,最大可达120g),党参、路路通、鸡血藤各30g,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牛膝各15g,香附、土鳖虫、地龙各12g,桂枝6g,水蛭、全蝎、三七各5g,蜈蚣3条。临床用药因病症不同时给予相应加减。每日1剂,水煎两次后汇兑,分早晚温服。

针刺疗法,依据部位不同进行部穴。半身不遂上肢取穴:肩髃、曲池、合谷、外关、手三里、太冲、太溪;下肢取穴: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太冲、太溪,治口眼歪斜取穴:地仓、颊车、内庭;语言不利取穴:哑门、廉泉、通里;肌肤不仁,可用皮肤针叩刺患部。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一般刺病侧穴,病程较久则先刺健侧,后刺患侧,即“补健侧,泻患侧”的治法。毫针刺,采用捻转补虚泻实法[3]。嘱患者经常翻身和适当功能锻炼,以防褥疮及肌肉萎缩。

1.3疗程以上用药和针刺均以15天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休息3天后,继续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评价疗效。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疗效标准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评定。以生活自理,言语清楚,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为基本痊愈;以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显著好转为显效;以临床症状及体征部分缓解为有效;以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未见明显好转为无效。

2.2临床疗效对照组60例,基本痊愈25例,总有效率75%;治疗组70例,基本痊愈47例,总有效率为9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在基本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临床对比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脑中风好发于中老年患者,一旦发生,往往留有后遗症,且多以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中医学认为中风患者病位主要在脑,涉及到气、血、经脉。中老年人气血多虚弱,特别以气虚为主,气虚则无力推动血液运行,气血不畅则致瘀,瘀血阻滞经脉,经脉受阻导致肢体痿废不能用。因此,治疗上应以补气行气、活血化瘀、搜风通络为主。自拟方中大量运用黄芪、党参,取其补气扶正之功,使中气旺盛,气旺则促血顺行;加用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牛膝、桂枝补血活血兼理气;选用全蝎、蜈蚣、地龙、土鳖虫、水蛭、三七活血散瘀,搜风通络;运用路路通、鸡血藤舒筋通络,以助主药加强通络功能;香附理气以防上药碍胃并取其气行血行之义。上药合用可使气旺血行,化瘀消肿,调经通脉,因而疗效显著。

针刺治疗可疏经活络,祛风邪,通气血。半身不遂患者多为精气血不通所致,而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阳明气血通畅,正气得以托助,使机体功能逐渐恢复。临床常取手足阳经穴位:如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解溪、内庭、环跳、阳陵泉等以达调和经脉、疏通气血的作用;足三里具有培元益气之功;气海可调全身之气,振奋气机,气行血行;太冲、太溪乃阳病取阴之意;地仓、颊车可疏调局部经气;哑门、廉泉、通里醒脑开窍,以利言语。故中医中药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相得益彰,疗效明显。

[1]周松晶.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脑中风后遗症60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6):652-654.

[2]王永炎.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26.

[3]时滢.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30例[J].山东中医杂志,2010,29(11):764-765.

10.3969/j.issn.1672-2779.2014.04.041

:1672-2779(2014)-04-0065-02

张文娟 本文校对:左建国

2013-10-21)

猜你喜欢

后遗症中风气血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气血与心灵的港湾
春天的“后遗症”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小针刀治疗脑卒中后遗症踝内外翻的效果观察
补中益气汤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气血两虚型低血压性眩晕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