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神复脑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93例
2014-02-06历金财罗清杰樊建平
历金财 罗清杰 樊建平 徐 因*
临床鉴习
通神复脑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93例
历金财1罗清杰2樊建平1徐 因1*
(1河北省邯郸明仁医院脑血管二病科,邯郸056001;2河北省邯郸明仁医院药剂科,邯郸056001)
目的观察通神复脑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符合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诊断标准住院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0.2g,日一次,口服,注射用奥扎格雷钠80mg加入0.9%氯化钠液250m1及倍他司汀液250m1,日一次,静点,同时控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相关危险因素。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通神复脑丸,每次6g,每日3次口服,14天为1个疗程,治疗一疗程后共有187例患者完成试验,其中治疗组93例,对照组94例。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后循环平均血流速度的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神复脑丸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较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显著,且能改善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后循环缺血;眩晕;通神复脑丸;中医药疗法
后循环缺血是一种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眩晕为其常见症状,给患者带来痛苦和恐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通神复脑丸是我院治疗脑梗塞有效制剂之一,为了探讨该药在其他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治疗作用,我们将其用以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以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影响,我们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收住我院脑血管病科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后循环缺血患者20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通神复脑丸取得较好疗效,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试验200例患者均为我科住院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一疗程后共有187例患者完成试验。其中治疗组93例,男50例,女43例;年龄40~68岁,平均年龄(52.2±8.3)岁。合并高血压病36例,合并糖尿病15例,合并高脂血症13例;病程1~6天,平均病程3.5天。对照组94例,男52例,女42例;年龄40~67岁,平均年龄(50.7± 8.3)岁;合并高血压病35例,合并糖尿病17例,合并高脂血症12例;病程1~7天,平均病程3.9天。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病因及合并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眩晕中医诊断标准[1]及符合《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的诊断标准[2]拟定:①以发作性眩晕,恶心、呕吐、眼震为主要表现,并伴有以下症状之一者,如:肢体或头面部麻木,肢体瘫痪,感觉异常,步态或肢体共济失调,构音或吞咽障碍,跌倒发作、偏盲、声音嘶哑、homer综合征等;②可以归纳入常见的后循环缺血类型如:一过性缺血性发作(TIA)、脑梗死、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基底动脉尖综合征、Weber综合征,闭锁综合征、大脑后动脉梗死、腔隙性梗死。经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排除肿瘤、耳源性眩晕等。
1.3排除标准①出现颅内出血或占位。②其他类型的眩晕(如耳源性、良性位置性发作性、美尼尔综合征性、贫血性、高血压性、低血糖性头晕。③严重肝肾功不全、未得到良好控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高血压患者。④有精神障碍的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⑤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者。⑥疗程内中断治疗者或对本药成分过敏者。
1.4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080078)0.2g,日一次,口服,注射用奥扎格雷钠(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4672)80mg加入0.9%氯化钠液250m1及倍他司汀液(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4033)250m1,日一次,静点。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通神复脑丸,药物组成(黄芪、川芎、三七、丹参、当归、天麻、槐花、僵蚕、全蝎、蜈蚣、郁金、豨莶草、泽泻、制首乌、黄精),由本院制剂室制作(批准文号:冀药制字Z20060027),每次6g,每日3次,口服。疗程2组均1周为1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两组均适当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出现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时给予对症处理。
1.5观察指标①治疗前后眩晕程度、伴随症状及舌脉评价;②治疗前后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椎动脉、基底动脉进行平均血流速度的测定。
1.6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眩晕中医疗效标准[3]拟定。治愈:眩晕等症状消失,疗效指数≥90%;显效: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头微有昏沉或头晕目眩轻微但不伴有自身及景物的旋转、晃动感,可正常生活及工作,疗效指数≥70%,同时<90%;有效:头晕或眩晕减轻,仅伴有轻微的自身或景物的旋转、晃动感,虽能坚持工作,但生活和工作受到影响,疗效指数≥30%,同时<70%;无效:头昏沉及眩晕等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疗效指数<30%。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疗前积分]× 100%。
1.7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两组比较应用Raddit分析。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7%,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两组治疗前后平均血流速度比较两组后循环平均血流速度的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治疗前后后循环平均血流速度比较(cm/s,x±s)
3 讨论
后循环缺血是由动脉粥样硬化、栓塞、穿支小动脉病变等原因所致的后循环TIA和脑梗死。后循环缺血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2]。主要临床表现有眩晕、肢体及头面部麻木、肢体无力、头痛、呕吐、复视、短暂意识丧失、视觉障碍、行走不稳或跌倒等[2]。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常是卒中发病的先兆,任其发展可导致后循环系统脑梗死,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属中医学“眩晕”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眩晕与肝的关系密切。《灵枢》有“上虚则眩”“上所不足”“髓海不足”均为因虚至眩。《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说:“心下有支引,其人苦冒眩”,《丹溪心法·头眩》中有“无痰则不作眩”,都强调了痰饮为眩晕发病原因之一。历代医家认为眩晕病因以虚为主,常夹风、火、痰、瘀,故眩晕之证病因不外风、火、痰、瘀、虚,以虚为本,以风、火、痰、瘀为标。笔者认为风和瘀血贯穿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疾病发生发展的始终,临床治疗眩晕应以熄风和化瘀为主。通神复脑丸是我院治疗脑梗塞有效的制剂,其中川芎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又能行气,三七归肝经,善化瘀血,丹参善安神,活血化瘀,郁金行气,破瘀,四味活血药合用以熄风先活血,血行风自灭之效;天麻平抑肝阳,熄风通络,全蝎及蜈蚣味辛,有毒,具可散结、熄风、通络,僵蚕熄风兼化痰散结,四味熄风药合用以平肝熄风散结止眩;辅以槐花平肝泻火;羌活辛散祛风;豨莶草清热祛风通络以助熄风之力;黄芪益气升阳;当归养血活血;制首乌补益精血;黄精滋肾益气用以养血益气滋肾柔肝以补虚固本,以上诸药合用,共奏活血熄风止眩,滋肾柔肝固本之功。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丹参有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对抗血栓的作用[4];川芎有改善脑循环及抗血小板聚集作用[5];郁金中的姜黄素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动脉硬化作用[5];三七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扩张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对脑内钙超载有抑制作用,通过增加组织血液供应而改善能量代谢[6];天麻主要成分天麻素能扩张脑血管、提高脑细胞抗缺氧能力、增加脑血流量、减少脑血管阻力[7];全蝎具有促纤溶活性而抑制血栓形成[8];蜈蚣有抗凝及溶栓作用[9];僵蚕可通过抗凝血,促纤溶活性抑制血栓形成[10];槐花有保护血管,抗炎,扩冠,降压,降脂,解痉,抗溃疡等作用[11];羌活有增加脑血流量及抗血栓形成作用[12];豨莶草有抑制血栓形成及改善微循环作用[5];黄芪有降低血小板黏附率、减少血栓形成的作用,并能提高机体抗氧化酶活性[4];当归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粘度[5];制首乌及黄精均有抗氧化作用,防止自由基损害作用[5]。以上药物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粘度、抗氧化、改善脑循环作用,能达到治疗后循环缺血的目的。
本临床观察结果显示,通神复脑丸治疗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具有明显的优势。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提示治疗组改善后循环平均血流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通神复脑丸能使眩晕症状得以消除、减轻,有改善脑供血、抑制血栓形成等作用,配合西药在改善眩晕症状方面较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发挥了中医药在现代疾病治疗上的优势。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7.
[2]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组.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9):786-787.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3.
[4]雷载权,张廷模.中华临床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613,1106.
[5]王本祥.现代中药药理学[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353-1354,891-892,909-910,412.1293,1306-1307.
[6]马丽焱,王春兰,张琪,等.三七皂甙对脑组织血液供应和能量代谢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8,14(11):27-29.
[7]牛兴荣.天麻素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24):57-58.
[8]彭延古,徐爱良,黄莺,等.全蝎纯化液对静脉血栓形成大鼠纤溶和凝血系统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3),47-48.
[9]孙毅,黄世龙,邵妤,等.蜈蚣提取物抗血栓作用的研究进展[J].西北药学杂志,2012,27(3),272-273.
[10]彭延古,李露丹,邓亦辉.僵蚕抗实验性静脉血栓及作用机理的研究[J].血栓与止血学,2011,7(3),104-105.
[11]沈丕安.中药药理与临床运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10-811.
[12]李云霞,高春华.中药羌活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学院报,2004,6(1),22-23.
10.3969/j.issn.1672-2779.2014.04.020
:1672-2779(2014)-04-0037-02
杨 杰 本文校对:樊建平
2013-10-21)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