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应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
——2014年江苏高考作文命题评析及启示

2014-02-05程道明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4年12期
关键词:青春价值语文

程道明

(南京莫愁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 南京 210017)

今天,我们已不容分说地跨入信息高度互联的泛媒体时代,进入多种言论并立杂呈的“杂语”时代,“渠道多,无权威”“碎片化,浅阅读”,正成为“杂语”时代信息传播的重要特征,与语文教育倡导的“阅读经典,引领价值”的读写风格,形成鲜明对照和有益补充。近年来,语文界提出了“生活语文”乃至“实用语文”等教学主张,折射出人们对语文“本体价值”的深层关注。所有这些热点,高考作文命题不会刻意回避,反而会有所回应。从今年各地高考作文命题看,无不奏响“立德树人”的强正声音,显示高考作为国家“选才利器”的价值导向。其中,江苏高考作文题,以“青春梦想”“不朽信念”为强正声音,融合网络的“碎片化”传播技术,呈现出“守正、兼容、开放”的格局,为考生提供了充足的思维与表现空间,彰显了语文课程全面培养语文素养能力的目标要求,确为值得关注的好命题。

一、奏响青春不朽主旋律,考查学生的经世致用能力

语文教育的“经世致用”,不仅在于锤炼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更在于借此培养服务于国家意志、与主流价值相融的社会公民。这种观念由来已久,反映在江苏高考作文命题中,就是坚守不朽信念,汇聚正能量,唱响主旋律,礼赞青春梦想,体现“经世致用”思想和语言的情境应用能力;就是引导学生以开放的视野,直面当下生活,思考社会现象,有批判、有建设、有主流价值、有人文情怀、有青春梦想;在语言综合应用上,写出“观点明确,内容正确,感情真实健康”的个性化作文,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意趣,表现个体的人文素养和语言智慧,传播正思维和正能量。

北京大学中文系漆永祥教授认为,高考作文应是当代中学生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是当代社会的具体反映。[1]2014年江苏高考作文命题,以“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引导学生探索“青春”的价值:青春的特质是什么?为什么只有青春是不朽的呢?显然,仅凭第一句,就可以引领学生快速切入主题,正面立论,阐述自己对青春价值乃至人生意义的理解,其他提示语可作为立论的佐证或驳论的参照,而网络及社会热点则提供了丰富材料。

那么,如何“感情真实健康”(课标语)地传递正能量呢?答曰:审题立意,选择文体,确定显隐,展现自己的语言修养及语言应用能力。具体而言,选用议论文应当观点先行,明确表达,佐以精当论据,富有层次地展开议论,是为“显”;选择记叙文体或抒情文体,则要隐藏观点,含蓄表达,即创造典型意象(含事件),将人文视角和价值判断内隐其中,借助艺术形象启发读者的方式,是“人类艺术地把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与历史学科对情感思想共鸣,是为“隐”。高考中,此类作文水平高低由此而定。这种寓观点于形象中的文化传播重大事件的梳理评述,与政治学科对“三观”、法德规则的明确宣扬,有着很大的差异,这正是语文教育的特质及存在价值。因此,语文的“经世致用”能力,就写作而言,主要表现为情志意趣的深广度及其语言组织的技巧高度和创新程度,此当为评判及指导写作的核心思想。

二、兼容碎片化传播技术,考查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

语言思维能力,主要是指围绕语言展开的信息编码和解码能力。现代思维科学理论,把人的思维大致分成三个基本层面[2],即分析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实用性思维。在语文中,对应探究分析能力、审美创造能力和语言的情境应用能力。审视江苏省高考作文题,彰显人文教育理念,“兼容”长短句式和碎片化传播技术,为不同思维类型的考生提供了思维触点和写作创新的空间,灌注了培养语言思维能力的考查要求。

(一)兼容长短句式,考查探究分析能力

以第一句“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为例,前句是双重否定句式,排除一切不朽的存在;后句强调“青春”是唯一的“不朽”存在,两者在事理逻辑上存在冲突,却在直觉思维(或情感逻辑)中得到化解和融合,即使是理性分析能力很弱的考生,凭借语感的直觉经验,也能迅速把握句子的核心意思——突出“青春不朽”,进而调动言语经验,实现认知“完形”。

然而,应对如此丰富复杂的言语实践活动,单纯依靠语感经验,终究还是有缺憾的。对于这个高度凝练的复句,我们想要破解其深层意蕴,可以依靠理性分析解构原有的陈述方式,建构新的句型和语境,揭示其隐藏的意义和价值。具体来说,可采用句式转化的方式,将高度闭合的双重否定句,转化成肯定的判断句:所有的(事物)都会变“朽”,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从而呈现出多种对应的比照关系,并能够得到明确的解释。

1.主语比照。“事物”与“青春”,同处主语位置,被比较。那么,“青春”是何种“事物”呢?换言之,讨论“青春”的什么属性?或从词语的性质看,在“青春”这个中心词前面,加上什么样的限定语,才能清晰表达我们的观点呢?追问至此,“青春”作为“事物”来比较,自然是指精神层面的价值意义,作文的立意由此浮现出来——探讨青春的价值。把握这个关键,可以拟定无数个题目,诸如:什么样的青春最美丽?(谈梦想、理想)把青春献给谁?(谈青春的责任:国家、社会、自然)我和青春有个约定、青春万岁、致青春(谈青春的特质:创造、锐气,易逝、珍惜)之类。

2.宾语比照。前句“朽”,对应后句的“不朽”,但核心词“朽”,语义浮动,需要组成双音节词,才能确定含义。在“所有的(事物)都会变‘朽’,只有青春是‘不朽’”这个横向的语言轴线上,我们可以从词语的纵向“聚合关系”[3]中,选取近义词“老朽,枯朽,腐朽”,选择比喻义“随时间流逝褪去光彩”,选择引申义“失去价值”,等等,都可以组成表意明晰的新语境,表达我们对“青春不朽”的理解。如果我们选用比喻义,替换“朽”的含义,那么,原句可以进一步转换为:所有的事物,随时间流逝,都会褪去原有的光彩;在流年的时光里,只有青春最值得回味。”于是,充满灵性的文学类作文,极有可能由此产生。

3.逻辑比照。如前所述,“没有……,只有……”句式,前句否定,后句肯定,存在事理逻辑矛盾,但借助语感经验,却可以意合解码。那么,“矛盾”是如何“意合”转化的呢?其实,所谓“意合”,就是以“和合”思想为内核,注重整体思维,既看到事物的两极对立,也看到和谐转化。这种思维从《周易》和“太极”发展而来,故称为“太极思维”,是中华民族的思维特质,有广泛的社会文化和心理基础。如柳宗元的《江雪》,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无”,突出“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有”。[4]“有”“无”之间,在事理逻辑上矛盾,在情感上却能沟通转化,这与中国人“重视和谐、偏重感悟、意象表征”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如汪裕雄教授指出:“中国古代审美艺术无与伦比的辉煌,主要得益于重意象、尚感悟的思维传统。”[5]而“追求和谐”正是中国艺术的精神底蕴。

在中国人的艺术世界里,理性总是濡润在感性形象中,矛盾恰恰成为具有回旋空间的艺术表现。如铁凝的《文学是灯》中的句子:“我想一座城市如香槟泡沫般璀璨的灯火里,一定有一盏应该属于文学。”“香槟泡沫”,给人幻灭感,是否定的;“璀璨”,张扬生命的亮度,是肯定的。整体来看,肯定与否定矛盾并置,复合成对立统一的语境,凸显文学之灯的价值;文中的“人类本质情绪”,也是在感性表征下的理性价值判断,如国画中的没骨画法和文学中的春秋笔法。可见,语感及其内蕴的直觉判断,从民族文化心理的角度,可以找到破译的密码,这样更利于指导我们的读写实践。

(二)兼容碎片化传播技术,考查创造性思维

互联网时代,信息高度互联,多以碎片化形态进入读者视野;读者借助知觉选择的整体性,区分背景材料与阅读取向,完成信息加工和意义提取。江苏高考作文命题,遵循这一信息传播原理,兼容网络“碎片化”传播技术及热点信息,采用高度概括的长句、嵌入观点的关键词、有意暴露局部逻辑错误等编码方式,吸引读者的阅读注意,激活学生思维创造活力。

试看作文材料的第二句:“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这个长句凝聚了前述的网络“碎片化”热点信息,嵌入了“天真”“自然”“不朽”“信念”等关键词,成为“意象浮动”的思维和弦,为考生提供驰骋想象的充足空间。

我们依旧进行句型转换,将长句拆成短句,呈现隐藏的语义逻辑,可以得到几个句子:1.任何人,有朝一日都会老去,青年人却不相信。反问:人注定会老,是自然规律,难道青年人会不知道?答:(1)命题人有意设计并暴露错误,意在引起疑惑和注意,提供批驳的靶子。(2)不是“不相信”,而是压根不会去想——青年人如旭日初升,怎会想到“老”呢?(3)持论者,疑似中老年人,对青年人报有成见,自恃老成,训诫人——与青年人存在思想隔阂,是青年人潜在的创造阻力。如此,可以揭示出青年人的特质——敢做敢想,具有无限创造可能;呈现青年人成长的背景——需要突破传统观念的偏见成见。2.青年人“不相信人会老”,这种想法是天真的。反问:什么叫“天真”呢?难道“天真”都不好吗?答:“天真”有两种含义,一是字典义,如儿童般懵懂稚嫩,不成熟,不理智;二指艺术上的“天真”,感性的深刻或返璞归真,永恒的创新活力等。3.自然是不朽的,人类不可能不朽。反问:难道人类不能“不朽”吗?答:能!因为“不朽”是主观评价,属于人类社会的价值评判;文化艺术等人类精神文明,可以超越时空,创造永恒价值。4.我们希望抱有长存不朽的信念,这是自欺欺人。反问:有没有不朽的信念?答:从整体语境看,不朽是指可以坚持的梦想、信念等价值系统;反面是怀疑否定一切精神价值的存在。

借助这些短句,我们解构了长句中封闭的“确定”信息,使得裹藏句中的关键信息“浮动”起来,留待个体的经验补充完形;个体则通过元认知监控(审视、跳转、整合),把握出题人的命题意图,通过想象填补反思中的“空白”,进而组织情境化语言展现自己的情志意趣,个性化情意类作文由此诞生。

三、构造尚美开放大格局,考查学生的审美表现能力

尚美,就是以崇尚美、超越功利的情怀去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尚美情怀,作为审美活动的心理机制,本质上是自由开放的;就其外显的审美活动而言,是以审美意象为思维触点和观照对象,借助灵动的艺术联想和想象,感性地把握世界并加以审美表现。在写作中,这种审美活动主要表现为:借助丰富的文学语言表象,启发艺术联想想象,通过概括化和典型化等手法塑造生动的审美意象(含场景、场面、事件),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双重变奏中,实现不同形式的意象组合(变异、复合),最终借助典型化的特质,表达对抽象的一般规律的理解,展现人类的创造本质和个体的审美追求。

例如孙犁的叙述类作品《荷花淀》,纵向拉出一条单纯的人物成长线索:普通劳动妇女成长为保家卫国的战士,横向用“月下编席—乡土风情—夫妻话别—马庄探夫—归途遇敌—芦荡伏击—助夫杀敌”等七个场景连缀小说的情节环境,形象地揭示了“军民一心,保家卫国,抗战必胜”的朴素真理。值得称道的是:这篇小说“并未直接贯注进多少既成的观念化的理性内容,而只是尽力地去创造一种艺术之美”,却实现了对“生活真实”的审美超越,成为“艺术真实”的一篇传世经典。[6]“孙犁笔下的艺术真实大大超越了普通的范围,甚至可以说他通过艺术虚构大大消解了负面现实,将生活中的真善美高程度地提纯,以至于使读者对于负面现实基本忽略。”[7]文学体的叙事抒情作品,与说理文和应用文的最大区别,在于不直接言说观点思想,而是寓理性于形象之中;文学类作品,重在艺术化表现主观情意,既关注社会现实,又超越道德功利,给读者形象的哲学启迪和巨大的审美想象空间,这是语文读写教学必须重视,并加以研究转化的客观事实。

综观2014年江苏高考作文命题,秉持关涉功利、超越功利的尚美情怀,以朱良志先生的《乾坤草亭》为引导铺垫,展现艺术美的精神气度和“高台玩月”的人生意趣;以“青年人”(“有人说”)与“中老年人”(“也有人说”)的双边对话为情境视域,展现不同群体在“感性与理性、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文化心理差异,以“天真”“自然”“不朽”等浮动的公用意象为关键词,嵌入作文材料,构造了廓大开放的文化视域,引导学生在崇真向善之外,生发对于自然、社会(人生)和艺术的审美思考与追问。这种命题取向,与注重“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和文化专题研修的课标精神及课改实践紧密相连。就江苏高考作文的审题而言,关于“不朽”(价值)的审问思辨,从审美发现的角度,我们至少可以追问三个层面的问题:

1.为什么“自然”可以“不朽”?答曰:自然包孕人类,先于人类而存在,是客观的物质存在。但另一方面,自然只有作为审美对象、人类创造劳动的对象或环境,才能享有人类的价值评判,被称为“不朽”,诚如张若虚的感慨:“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春江花月夜》)所以,“不朽”的自然,是指充满情意的“人化自然”,譬如天上的明月,投射映照人类的精神理想,千古不朽,是审美的意象存在。

2.人类如何像自然一样不朽?答曰:首先,要亲近敬畏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爱默生说:“田野与树丛引起的欢愉,暗示人与植物之间一种神秘的联系。它们说明我不是孤身一人也不是不被理睬。它们在向我点头,我也向它们致意。”[8]其次,要尊重人类的首创精神,创造友好型自然环境。自然作为哺育人类的母亲,曾得到亲近、敬重、甚至膜拜,但随着人类力量的觉醒和强大,日渐沦落为彰显人类创造力的被征服对象,导致物质文明发展进程中的生态失衡,遭到大自然的惩罚,付出惨痛的代价。最后,我们不得不回到原点,重新寻求与自然(天地)的平衡,按自然规律(“道”)办事,是以《道德经》云:“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彰显创造伟力,成为与自然同存共荣的“不朽”存在。

3.个人如何实现“不朽”?答曰:继承并超越文化传统,赋予新的价值理解。“不朽”作为社会的价值判断,随时代发展而赋予新的意义和价值标准。早在春秋末期,《左传》就提出了“三不朽”的价值模型:“大(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但是,在宗法制度下,“立德”之人,要获得永恒意义,生前可以依靠自己的言传身教,死后就必须借助“良史之辞”,才能示后传远;“立功”必须凭借权力或权贵提携;“立言”则附庸政治,是最下的生命取向。至于三国时期,曹丕发现并确立了文学的独立价值——可以“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腾之势”,仅靠“立言”,就能确证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并流传“不朽”。把“立言”提升到“三不朽”的第一位,力图通过“生活场景、人物性格魅力,乃至心理轨迹”的生动描述,“将一个鲜活饱满的生命真实完整地复现于文字世界中,并通过后人阅读的形式重新被唤起”。[9]个体的生命精神因此得以延续。可以说,曹丕的“文章不朽说”提升了文人创作的价值意义,为普通人开辟了一条“内圣外王—立言不朽”的文化心理模式,极大地促进了文人生命意识的觉醒,促进了“道德文章”的繁荣发展。今天,时代赋予个体更多自我实现的途径,我们对“三不朽”可以这样解读,“立德”指坚持道德操守、利他利群,体现主流价值;“立功”指创业、创新,促进事业发展;“立言”不仅指著书立说,还指发布正面言论,对群体有积极影响。如此,则人人可以成为对家国社会有积极影响的人,个体生命得以延伸扩展而成为“不朽”的精神存在。

此外,作文材料中的“天真”一词,也聚合了众多文化意象,可以激发考生对美德的哲学思考和对“不朽价值”的审美追求。如《老子》(第二十章)中言:“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又如孟子所言:“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在中国文化中,美与德紧密相连,体现“合目的性”的社会功利要求;在艺术创造中,却都力图超越功利羁绊,回归心灵自由的“婴儿”“赤子”状态,实现审美超越。黑格尔也用“小男孩的发现”表现人的理性精神:“小男孩把石头抛在河水里,以惊奇的神色去看水中所见的圆圈,觉得这是一个作品,在这作品中他看出他自己活动的结果。”从审美想象的角度,我们可以将材料中的长句和短句设计成“我方”(青春不朽派:偏重感性的激进)与“他方”(质疑不朽派:偏重理性保守),等待“你方”(考生、读者)的加入,我们还可以将前面长句划出的四个短句,设计成不同性格的人物,构成质疑“青春不朽”的群像,这样就可以形象地演绎或表现持论双方的“对话”甚至“交锋”,成为审美创造。

综上所述,江苏2014年高考作文命题,将启动理性分析的关键词和引导审美想象的文化意象,高度复合在同一个作文材料中,可以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审美表现能力、语言情境应用能力、阅读积累和文化修养,有效满足了不同考生的个性化写作需求,特别是为具有深厚文化积淀和灵动艺术表现的考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化经典;它提示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在对生活进行积极的观察、思考与表达中,促进内部语言的改造”[10],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1]李节.高考作文应是当代中学生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北京市语文高考阅卷组副组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漆永祥访谈[J].语文学习,2014(2):13-18.

[2]方智范.理解与创新——人本中心的透视和解读[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77.

[3]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3-34.

[4]孙绍振.审美价值结构与情感逻辑[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89.

[5]汪裕雄.意象探源[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21.

[6]郝宇民.《荷花淀》——战争小说的一曲纯美的绝唱[J].名作欣赏,1998(1):80-85.

[7]杨洁.《荷花淀》中的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J].现代妇女(下旬):2013(9):211.

[8]R.W.爱默生.美国学者:爱默生讲演集[M].赵一凡,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0.

[9]詹冬华.时间视野中的“文章不朽”说——对曹丕文学观的一种新解[J].中国文学研究,2005(4):9-13.

[10]徐志华.有效改造内部语言,切实提高写作水平[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4(6):48-51.

猜你喜欢

青春价值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一粒米的价值
青春献礼
“给”的价值
青春不打烊
小黑羊的价值
我的青春谁做主 爆笑篇等
放大你的价值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