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分类培养 探索高职人才培养的双重任务
2014-02-05邵一鸣
邵一鸣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要求:“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要求进一步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并明确指出:“建立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服务型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到2015年,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比例超过10%。”宁波市在“十二五”期间,也提出了“六个加快”的战略步骤,致力加快打造国际强港,构建现代都市,推进产业升级,创造智慧都市,建设生态文明,提升生活质量。[1]这些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高等教育的有效支撑,需要加快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肩负为社会培养各类高素质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和为本科院校输送合格毕业生的双重任务,并且随着专升本招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后者的任务也将越来越重要,促使我们要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提高办学水平。
二、目前高职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才培养模式没有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培养需求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着以满足多数人同一的教育而获得规模与效益的问题,这种教育制度压抑了人们的多样化需求,也约束了培养模式的多样化。高职学生生源分两个部分:普高生源和职高生源,有些学生是普通高中毕业升入高职学习的,他们没有一点儿专业的基础,必须从零学起,而有些学生高中入读职业高中,后考入高职继续学习,他们在高中阶段,已经学过一些专业知识。那么,在课程设置上,势必要考虑这个因素。另一方面,学生高职毕业后的职业生涯设计不同,有些学生想继续升入本科学习,有些学生考虑毕业后自主创业,有些学生毕业后打算入企事业单位就业。在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上,也要考虑学生毕业后的后续职业发展,充分关注个性化培养。
(二)师资定位偏重学术化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真正的“双师型”教师不仅人数所占比例极低,而且水平也参差不齐,很多教师只是具备“双师”素质,在拥有教师资格证的同时,再考取一个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并没有真正在行业一线上从事过相关的工作,加上学校进行实践教学、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没有真正的落实到实处,很多专业在这两个环节学生处于放养的状态,教学效果无法评定。另外,教师对高职教育办学目标的认识极为模糊,无法区分本科教育、高职教育和职高教育的培养目标,大多数老师从本科院校毕业,所以坚持以本科教育要求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作为主攻方向,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欠考虑。而且,教师缺乏所教学科专业的实践经验。
(三)学生职业素质养成还浮于表面化
目前,不少高职院校没有把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这项关键性工作纳入到统一设计、统一领导的轨道,往往“说起来重要,忙起来忘掉”,没有专门的计划,没有专门的布置工作,没有具体的指标和任务,没有具体的方法和内容,没有专门的总结,没有专门的考核评比。团委、学工处、宣传部、工会等部门,按照各自的特点组织一些活动,缺乏整体性、协同性。没有专门机构研究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存在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各相关部门处于一种随意、自发、盲目的状态,加之一些学校活动经费少,场地不能保证,导致了这项工作不能到位。
还有不少高职院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代替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这种看法是片面的。首先,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抓住了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对于完成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彰显办学特色、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具有决定性作用;其次,重视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让学生成功就业、创业,这也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根本目的所在。所以,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不但不能替代,反而要加强。
同时,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作为高职院校培养符合企事业单位需求,与企业“无缝对接”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企业文化中的企业目标、员工职业素养、价值观、管理风格、行为特色、工作模式、个人的追求、评价方式、组织纪律、竞争程度等方面优秀的东西,一定要尽快地吸收到职教文化之中来,作为高职院校要统一思想、转变观念,解决向企业文化学什么、怎么学的根本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职业素养的问题,保证高职院校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完成双重任务,实现分类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高职院校肩负的双重培养任务,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实行分类培养,设计全新的分类培养、分层教学课程体系。以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例,课程体系设计为“三平台、四拓展”,即分为会计职业素质平台课程、会计实务技术平台课程、会计考证考级平台课程等三平台。会计职业素质平台课程突出会计相关法律、法规等的教育,加强诚信教育,养成高尚的思想道德和敬业的职业道德,为培养“金牌员工”打下扎实的职业素质基础;会计实务技术平台课程,强化专业技能培养,按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设置核心课程,与就业面向相对接,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实务能力;会计考证考级平台课程,将学历证书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有机的融合起来,实现“双证融通”。四拓展分别为专升本、创新创业、职业考证、国际化等四个方面。专升本,开设升本辅导课程等,帮助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得本科文凭,如省统考、自考等。创新创业,开设创新创业类选修课程,扩大学生的就业视野,为创业打下基础。职业考证,开设初级、中级会计师考证课程,参加学科技能竞赛,提升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国际化,举办中外合作项目,享受外方先进的教学资源,提供学生国际化会计教育的渠道。
另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双“双证书”工程,使学生毕业时在职业证书上,除了从业资格证书外,再考一个初级职称证书;在毕业证书上,除了一个专科(高职)文凭之外,通过专升本省统考、本科自考、函授、远程教育、出国留学等途径,再取得一个本科文凭,构建“立交式”升学途径。[2]
(二)打造一支数量足、素质高、水平优的师资队伍
按照到“十二五”末的师资规划,每所高职院校专任教师中硕士以上学位比例达到70%,留(访)学3个月及以上比例达到6%,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70%,生师比达到16:1,产生若干名拔尖人才(或领军人物)和20个左右专业带头人。为实现上述目标,在师资培养建设中,可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模式。对于现任的教师要分析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通过派出去,采取“读、培、修、工”等方式,即在职或脱产攻读博士或硕士研究生;参加国内或国外的三个月到六个月左右时间的专业培训,实行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赴其他高校或研究机构进行一年左右时间的高访进修;下企业挂职工作,建立教师定期实践制度等,实现预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目标。对于“未来”的教师,要分析每个人的发展势头,通过请进来,采取“教、研、带、兼”等方式,即在教学上以老带新,进行教学改革示范;在科研上组建一支学科团队,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研究水平;在传帮带上,带出一批青年教师,实行新任教师先实践后上岗制度;在兼职(课)上,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形成一支优秀兼职(课)教师队伍。[3]总之,要确立教师在培养人才中的主导作用和中心地位,加大对师资培养和引进的投入力度,在各方面的政策制定上,要向教师倾斜,以保障教师的切身利益,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可以说,一支数量足、素质高、水平优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三)扎实推进学生职业素质养成工程
要根据人才培养要求,把职业素质教育融入和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把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融入到教学和学生管理的全过程。按照职业素质养成工程的培养目标,采取课堂教学为主的第一课堂,以课外活动为主的第二课堂和顶岗实习为主的第三课堂的紧密结合,“三课堂”共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采取学校与企业的高度联动,自办和引入真实或模拟公司企业,通过校企合作的机制,共同培养符合企业用人单位第一质量要求的人才;采取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的双重联动,职业素质养成工作是个系统工程,既要重视集中授课时的教育,也要重视学生日常管理,共同促进职业素质培养工作的有效实施。通过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培养,扎实推进学生职业素质养成工程,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质。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工程是高职院校各项改革的核心和灵魂,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是办学本身提高质量的需要。只有通过改革创新,实现分类培养,才能最终实现提高学生就业创业或升学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完成高职人才培养的双重任务。
参考文献:
[1] 吴慧萍.“十二·五”期间高职会计特色专业建设探索 [J]. 职教通讯, 2012(2).
[2] 邵一鸣. 财会专业学生双“双证”制的研究与实践[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3] 邵一鸣.会计专业“延伸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