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的内在逻辑及世界意义
2014-02-05谢金萍
谢金萍
(枣庄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山东 枣庄 277160)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时指出,总结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90 多年奋斗所创造和积累的成就,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的最好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进一步丰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于指导我们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意义应当放眼世界,要在人类制度文明发展广阔的历史背景中掌握其世界历史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的内在辩证思维关系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不断创新,也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日新月异。究其原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的,其发展有着其内在的辩证法。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事物内部或事物与事物之间也存在着性质相同的矛盾,比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就构成了人类任何历史阶段的基本矛盾,这是矛盾普遍性的表现。同时,矛盾也具有特殊性,每一事物所具有的矛盾又是不相同的。中国共产党把对整个人类社会具有指导意义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思维方法、工作方法,运用到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中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国情不同,“要求全世界所有国家都照搬美、英、法的模式是办不到的。世界上那么多伊斯兰国家就根本不可能实行美国的所谓民主制度,穆斯林人口占了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不会向美国学习资本主义制度,中国人口也占了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还有非洲,非洲统一组织的强烈的普遍的呼声就是要求别国不要干涉他们的内政。这是世界局势的一个大背景。”[1](P359-360)
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离不开世界,离开世界历史的一般过程和总体联系,其独特性和民族性,内容就会因为缺乏参照系而无法凸显,忽视世界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和时代动向,“中国特色”所具有的意义也将不复存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同于西方的独创的道路,但“中国特色”是从总体性的世界历史立体图景中引伸和发展起来的,并获得规定性内涵。当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不否定中国与世界的整体联系,它形成的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从普遍性中提升出鲜明的个性,与世界各个民族具有普遍性的联系。
2.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独立自主又包容世界
中国共产党人在建立和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最具有哲学意义的方法论是倡导“摸着石头过河”,真正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坚持立足于本国的国情,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促进社会的发展,但又敞开胸怀,积极借鉴西方国家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在对立斗争中独立自主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不是来自于某种既定理论,更不是来自某个权威或西方固定的过程或模式,而是能动地把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并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在对立斗争中积极借鉴吸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中国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构成了当代中国国家发展的时代际遇和现实境遇。在日新月异的世界中,唯有把适应世情和适合国情有机统一起来,不断探索融民族性与世界性之中的本国发展,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的“共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个性”结合起来,才能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实践的与时俱进。
3.否定基础上的肯定:在探索中曲折前进螺旋上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没有现成蓝本可以照抄照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就像毛泽东所说那样,“草鞋没样,边打边像”,像邓小平同志说的那样,“摸着石头过河”。新中国成立60 多年来,经历了各种磨难和挫折,比如照搬苏联模式、“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等。这些磨难和挫折,不仅没有让中国“消沉”下去,反而让中国更加茁壮成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在摸索中检验真理。从这点上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就在于其实践性。
1985 年4 月,邓小平同志说:“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但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淸楚这个问题”[2](P116)。在中国以及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多次抛弃发展生产力的时期;也出现过把市场经济归结为资本主义的范畴,把计划经济归结为社会主义的范畴,这些错误的思想和实践严重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我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坚持了社会主义同坚持解放思想结合起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4.质量之间的相互促进:以总量促质量,以质量促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它使经济发展更加关注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公平等内容,大力推进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等各个领域的协调和平衡发展,使经济发展向重视民生和民权的方向转变。科学发展观重视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平衡,经济总量与人民生活质量之间的平衡,人类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
当前经济发展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陷,比如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一些不合理成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落后于经济总量的增长等问题的存在。但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发展来解决,在发展中解决。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的现实逻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非纸上谈兵,而是有着现实的逻辑基础,这些逻辑基础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逻辑,也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实体上的关系。
1.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创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上百年来,中国逐渐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所谓“中国特色”,首先就是用中国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我们走的道路背后的理论依据,给大家讲清楚、让大家看明白,不是言必称外国人怎么讲的,西方人怎么说的。其次,体现在中华民族有自己不同的风格、不同的行为模式,乃至不同的思维理念等。列宁对此曾有精辟的论断:“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的问题时……要考虑到在同一历史时代这个国家不同于其他各国的具体特点。”[3](P31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要面对中国各个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面对民族分裂的问题,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民族建设问题。
但我们要坚决反对那种民族主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同于民族主义的倾向。“中国的传统民族主义是由情绪支配的貌似强大的空壳,还没有从文化的和种族的认同发展到民族国家的认同,没有从本能的爱国主义发展到理性的爱国主义,相反甚至以文化的和种族的认同遮蔽或者取代民族国家的认同,过分强调本能爱国主义的高尚,以贬斥理性爱国主义的功利化,结果却是自身的迷失和空虚;并且,民族主义批评和排斥自由主义,认为中国的文化和文明要高于西方的文化,试图从中国内部寻找理论的资源和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4](P18)
2.借鉴西方思想精华基础上的发展
在借鉴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在经济文化较不发达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吸取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一贯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实践的特色里始终有一种更加包容的姿态,把社会主义的普遍性、人类文明的普遍性全都包含进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其中应有之义也应该包括本国所处的历史环境和世界环境,由此可以推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丢开任何一面都不行。离开本国的特点去硬搬外国的东西,或者离开世界环境照搬马克思主义都是不行的。
困则变,变则通。当代中国以开放的姿态,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借鉴国外政权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把国外的优秀价值因素融入中国的文化,实现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自我超越,增强了自我调节能力,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的世界意义
1.适合本民族发展的模式就是最好的模式
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文化是多元的,不同民族、国家的制度也应是不同的。世界霸权主义的错误就在于他们在思想和行为上只承认一种文化模式,一种制度模式,把自己的文化或制度看成是唯一的理想文化或制度,并企图把自己的价值观、制度模式推行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或通过各种方式诋毁或消灭其它文化或制度。
马克思恩格斯早就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5](P248)。但是,照抄照搬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具体论述,致使社会主义遭遇了重大困难和挫折。邓小平同志阐述了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1](P252)。这个理论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供了理论基础,还为其他以社会主义为方向的发展中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制订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理论借鉴,这也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各国相结合的问题。
中国信仰马克思主义,但不相信马克思主义会永远,所以中国不断实现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超越。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过程
在世界进入“世界历史”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适应时代发展而改革创新是其生命活力所在,也是推动世界发展的原始动力之一。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其与时俱进的力量深深植根于世界历史进程中,体现于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把握上。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被“中国化”,根本原因就在于它能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国情。同时,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国情所具有的世界历史规定性越强,将中国的国情从世情中孤立和抽离出来,就越容易导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间与空间的分离,最终阻碍中国社会的前进步伐,阻碍世界的前进步伐。这也是世界各国值得学习的宝贵经验。
只有深化改革、创新制度,勇于冲破传统思想的束缚,才能促进国家、社会和民族的健康发展,才能够实现利为民所享。民主不仅是选票,也是参与决策的过程,是实现对权力全程监督的过程。目前,在经济决定论、极端功利主义和道德虚无主义的影响下,精英主义阶层的失德和违法行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主和法治社会的建设,当温饱问题已经解决,物质生活、人均收入不成问题的时候,法制化和制度化建设成为中国政府的主要任务。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是推动人类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文明成果
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立足于中国历史发展阶段,面向世界的发展趋势,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目标推动三个方面的发展,一是在横向方面,推动世界的整体的发展、内生的发展、综合的发展和关心世界文化的发展;二是在纵向方面,推动整体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三是从内涵上,拓展发展理念,促进每个人的获得能力和拓展自由,促进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中国的发展面向中国和世界两个向度,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适性,以中国化的形式拓展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以世界的眼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这必将为每个人的发展创造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所践行的人类追求发展新路,正是一条以此为最终目标的道路。
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建国60 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积极用动态的、进步的思维,在实践中不断调适、完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不断实现具体体制机制逐步完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的世界意义就在于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又坚持了中国特色;既从中国实际出发又遵循人类制度文明的共同价值理念,因此,这一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理论与实践显示出现实强大的生命力和灿烂的发展前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称为共同价值观,它是指能被我们社会大多数成员所认同、信奉,并深刻影响到公民日常生活实践的价值观念,它往往表现为最大多数社会成员所取得的最小共识。”[6](P31)
世界的稳定繁荣是中国发展的机遇,中国的发展也是世界稳定繁荣的基础。中国是世界的重要部分,中国的发展和强大,不仅在物质上帮助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在精神上增强了发展中国家的自信,在思想和道路上更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成功的借鉴。在此意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是世界的理论和实践,是世界发展的文明成果。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列宁.论民族自决权[A].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列宁论民族问题(上册)[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
[4]申小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争鸣与科学辨伪[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3).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6]杨明,张伟.中国道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道德与文明,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