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伤寒杂病论成书年代及仲景生平年代考

2014-02-05张茂云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成书建宁杂病论

张茂云

经典温课

伤寒杂病论成书年代及仲景生平年代考

张茂云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金匮教研室,长春130117)

《伤寒杂病论》作为中医史上立法垂方之大作,其具体成书年代及仲景生卒年代却头绪纷繁,人言言殊。本文通过考证《后汉书》、王叔和《脉经》、皇甫谧《甲乙经》、《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历史文献中“仲景见何顒的时间”“仲景遇王仲宣的时间”“建安与建宁之辨”及近现代研究仲景生平的章太炎、钱超尘先生的大作,分析得出结论:仲景大概生于公元150年,卒于公元201年前。《伤寒杂病论》成书于大概公元198~201年,并且张仲景与史载的张羡应为一人。

伤寒杂病论;成书;张仲景;生平

《伤寒杂病论》作为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一脉贯通的临床经典著作,创立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保留并创制了大量疗效卓著的方药,对中医临床乃至世界医学发展都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但其著述年代以及作者医圣张仲景的生平问题一直是学者们讨论和争议的焦点。尽管仲景医名遐迩,但令研究者们困惑的是,仲景的生平竟然在《汉书》及其后之正史中无片言只语之记载!其名字首见于王叔和《脉经》序中:“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鹊至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1]。”这是有关仲景最早的文字记载。笔者仅就此问题简述如次:

就仲景生平问题,大致年代为东汉末年,确定无疑,然其确定时间则争议颇多,可参考的史料也少,可参考的有:《太平御览》《后汉书·何顒别传》中关于仲景见何顒;皇甫谧《甲乙经序》仲景遇王仲宣的时间。

1 张仲景生年考

张仲景生年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只能通过与仲景同时代的历史人物去推测。

仲景见何顒时间:《太平御览》《何顒别传》有“同郡张仲景总角造顒”的记载[2]。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故仲景尚未十五岁时造访何顒,何顒已称其“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可知仲景在近十五岁时即于言谈之间表现出对大疫之凌虐,有志救治,何顒才会称赞他“后将为良医”。而关于仲景见何顒的具体时间,《后汉书》[3]记载,何顒“少游学洛阳,顒虽后进,而郭林宗,贾伟节等与之相好,显名太学,”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冬腊月间,受郭林宗案牵涉返家,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冬十二月,受李膺“党锢之祸”的株连,为宦官所陷,“变姓名亡匿汝南”,因此何顒只有在公元165~166年这段时间在家乡,同郡张仲景造访应在这段时间,按照“总角”的记载,仲景当年应该十五岁,故可推断出仲景约生于公元150年左右。

2 张仲景卒年(即《伤寒杂病论》大概成书年代)考

2.1仲景遇王仲宣的时间仲景遇王仲宣的时间有两种说法:皇甫谧《甲乙经序》[4]:“仲景见侍中王仲宣时,年二十余。谓曰:‘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汤可免。’……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终如其言。”亦有《何顒别传》:“王仲宣年十七常遇仲景,仲景曰:‘君有病,宜服五石汤,不治且成;后三十当眉落。’仲宣以其长也,远,不治。后至三十,病果成,竟眉落。其精如此,仲景之方术,今传于世。”

王粲(字仲宣)为建安七子之首,生于东汉熹平六年(公元177年),卒于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卒年四十一岁,王仲宣生卒年各书记载均一致。若据《何顒别传》所说,仲宣遇仲景时十七岁(公元194年),卒年为四十七岁(公元224年),与史实不符。故仲景遇王仲宣的时间宜从皇甫谧说,据其卒年四十一岁和“年二十余……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推断仲景遇王仲宣时仲宣二十一岁,即公元198年。通过仲景对王仲宣病情的准确预诊可推测此时(公元198年)仲景的医术之精进足以治疗大疫,可以胜任著述《伤寒杂病论》。

2.2“建安”年代考《伤寒论》原序:“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为《伤寒杂病论》。[5]”东汉献帝建安纪年为公元196~219年。而根据前文仲景遇王粲时间为公元198年即建安三年,此时仲景的医术之精进足以治疗大疫,为何对于“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的大疫束手无策,岂不矛盾?故笔者赞同仲景家族遇疫时间为建宁纪年期间,而不是建安纪年期间。其证据如下:

2.2.1国内文献考《后汉书·五行志·献帝纪·刘表传》[3]、《三国志·魏书五帝纪·刘表传》[6]及其《醒阶传》、《蜀书·先主传》、《吴书·孙权传》、《晋书·食货志》、《资治通鉴·卷六十二·献帝建安元年》[7],《建安二年》、《建安三年》、《卷六十三·建安五年》及《卷六十四·建安八年》等得知,自建安元年到十年(公元196~205年),并无大疫的记载。而灵帝建宁元年以来即从公元168年到公元179年的9年中,就有3次大疫。《后汉书·五行志》记载:建宁四年(公元171年)三月大疫。”灵帝熹平二年(公元173年)正月大疫。”光和二年(公元179年)春大疫,因此“建宁纪年”更符合仲景《序》所云“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的疫病流行情况。

2.2.2日本医史文献日本南丰秋吉氏于公元1849年,即中国道光二十九年著《温疫论私评》在原文下按语:“长沙《伤寒论》自叙曰:‘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又曰:‘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宁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若其不流行,不传染者,何为死者之甚多也[8]?”可见秋吉氏所见之《伤寒论》版本,其中《序》“建安”即作“建宁”。

由此可知,“建宁纪年以来未及十年,其宗族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且通过仲景“感往昔之沦丧”可进一步得知,仲景习医之时距其族人遇大疫已有若干年。

确定《伤寒杂病论》序中“建安”乃“建宁”之误,至少可以推翻“仲景卒年在公元219年”之说。

2.3《伤寒杂病论》成书:公元198~公元201华佗与仲景同时代,生活于东汉末年。《三国志·华佗》[6]记载曹操爱子仓舒(即曹冲)死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据此,华佗应当卒于公元208年之前。又如果此时仲景尚在,曹操没有不请其为曹冲诊病之理。

又据考证王叔和《脉经》序:“……今撰集岐伯以来,逮于华佗,经论要诀,合为十卷……[1]”且《脉经》中有“仲景要论”,是《脉经》乃上自岐伯,下至华佗之经论要诀,似乎仲景先卒于华佗。又据华佗与仲景同时代并称赞《伤寒卒病论》“此真活人书也”(《襄阳府志》记载)推测,仲景卒年及《伤寒卒病论》成书均应早于公元208年。

另据《刘表传》《英雄记》:建安三年(公元198年)长沙太守南阳张羡判表,表围之,连年不下,羡病死。长沙复立其子怿,表遂攻并怿。……太祖与袁绍相拒于官渡,表举州以应绍,长沙太守张羡举长沙及旁三郡拒表。张羡自建安三年开始判刘表,刘表攻之连年不下,史书对张羡病死时间无确切记载,通过“刘表攻之连年不下”大体推测为建安五、六年(公元200~201年)。另据史书载,刘表卒于公元208年,则张羡卒于至少公元201年之前。

清·孙鼎宜《仲景传略》一文从训诂学的角度认为张机之“机”当作“羡”,此张羡即主掌长沙太守张羡,章太炎先生亦赞同此说[9]“似张羡即仲景,岂一名机一名羡欤?《后汉书》所以无传者,殆以隔在荆州,未入中夏,故姓名不彰欤。又仲景名机,亦无确证,张羡之为仲景,盖无疑义。”考证此事较详者为20世纪郭象声:羡非仲景本名,则必别名也。汉末人士有别名者多矣。并且解释了张仲景字和名之间的关系:夫羡之为言慕也,而景亦训慕,字仲景而名羡[9]。这一点今天我们不一定将张仲景称为张羡,但如果此说成立,则仲景卒年和《伤寒杂病论》的成书等史实资料均相符合,张仲景卒年即《伤寒杂病论》大概成书年代为公元198~公元201年。

3 结论

根据以上几方面论证,得出结论:张仲景,东汉时期伟大的医学家,后世尊之为“医圣”。其成长的宏观生命背景东汉末年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变乱,瘟疫四起,民生凋敝。经历史文献、古典医籍及人物传序等资料考证,仲景大概生于公元150年,卒于公元201年前。张仲景与史载的张羡应为一人,他“勤求博采”,孜孜不倦,遂成苍生大医,并于公元198~201年著录《伤寒杂病论》。

[1]王叔和.脉经[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5.

[2]李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2.

[3]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35.

[4]皇甫谧.针灸甲乙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

[5]成无己.注解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7.

[6]陈寿,裴松之.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70.

[7]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2009:103.

[8]日·南丰秋吉.温疫论私评[M].台湾:台北新文丰出版社公司,2004:8.

[9]章太炎.章太炎全集·医论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441.

Research on the Years of Treatise on Cold Pathogenic and Miscellaneous Diseases and Zhang Zhongjing

Zhang Maoyun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angchun,130117,China)

“Treatise on Cold Pathogenic and Miscellaneous Diseases”is a masterpiece,which establish rules and formulate prescrip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in TCM history.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versions about the time of the works completed and author,Zhang Zhongjing,was born and death.Through research“History of the Later Han Dynasty”,Wang Shuhe's“Pulse Classic”,Huang Pumi“A-B Classic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The Records of Three Kingdoms”,“Comprehensive Mirror to Aid in Government”and other historical documents,“Time of Zhang Zhongjing meeting He Yu”“Time of Zhang Zhongjing meeting Wang Zhongxuan”,“Distinction〈Ji'an〉and〈Jianning〉”and the masterpiece of ZHANG Taiyan and Qian Chaochen about Zhang Zhongjing in modern research,it can be concluded:zhongjing probably born in AD 150 and died in AD 201 years ago.“Treatise on Cold Pathogenic and Miscellaneous Diseases”written in about AD 198-201 years,and with the history contained Zhang Zhongjing is Zhang Xian.

Rreatise on Cold Pathogenic and Miscellaneous Diseases;the works completed;Zhang Zhongjing;biography

10.3969/j.issn.1672-2779.2014.04.009

:1672-2779(2014)-04-0019-02

杨 杰 本文校对:牟宗毅

2013-11-06)

猜你喜欢

成书建宁杂病论
美术作品
Majorana zero modes,unconventional real–complex transition,and mobility edges in a one-dimensional non-Hermitian quasi-periodic lattice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暨《涪陵古本伤寒杂病论》影印本首发式
Analyze differing interpretations of the articulation in Schubert’s Impromptu Op.90 No.1 and No.2
论《伤寒杂病论》研究及应用应重视的若干问题※
建宁“花海跑”:春风十里梨花飞舞
建宁苏区又添新亮点
《尸子》成书年代考
浮生若梦,落眉成书
《伤寒杂病论》书名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