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教师专业成长影响因素分析

2014-02-05闻惠中

职教通讯 2014年17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理念职业

闻惠中

实现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职业教育和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着力打造一支掌握现代职业教育理论,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志存高远,德才兼备,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相对稳定,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师资队伍。而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与能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既需要教师自身的不懈努力与奋斗,教师家庭的理解与支持,也需要学校的多途径培养与培训。同时,政府也要有所担当、有所作为,更需要全社会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笔者从教师专业成长的个人、家庭、学校、政府、社会五个层面影响因素入手,厘清教师专业成长的合理路径,以期对开展同类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一、个人因素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发生作用。一名教师的顺利成长,最终还是需要自己的不懈努力与奋斗。自己不努力,缺乏职业理想与奋斗目标,再好的外部环境也不能发挥作用。在教师个人层面,需要解决好以下四个关键问题。

(一)树立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是人们依据社会要求和个人条件,借想象而确立的职业选择与奋斗目标,即个人渴望达到的职业境界。它是人们对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的超前反映,与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职业期待和职业目标密切相关。职业理想具有差异性、持久性及时代性等特点。人们常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总结一些优秀教师成长历程,不难发现,教师要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一般都具有远大的职业理想,具有甘当蜡烛、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的职业献身精神。新时期教师的楷模孟二冬以其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书写了一篇篇壮丽的诗章,成为全国教师学习的榜样。缺乏职业理想,人生就会迷失方向。不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就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二)规划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的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这个计划包括一个人的学习与成长目标,及对一项职业和组织的生产性贡献与成就期望。对于走向教学岗位的教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实质上就是职业理想的具体化,把远大的职业理想细化为不同阶段的奋斗目标,达到积沙成塔、积水成球之目的,最终实现人生总目标。目前,专家学者虽然对教师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但是总体上还是大同小异。江苏省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要求青年教师:一年熟悉教学环境,两年站稳讲台,五年成为骨干教师,七年成为优秀教师,十年以后逐步成为教学名师,通过引导青年教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配合以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与能力的显著提升。

(三)更新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育教学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思路和指导思想。由于职业教育具有就业导向的民生性、服务经济的直接性、产业需求的关联性、能力素质的综合性、生源结构的层次性、教学活动的现场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外部联系的开放性等特征,与基础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具有自身独特的运行轨迹和发展规律。因此,职业院校的教师必须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树立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全新教育理念。如德育为先的理念、终身学习的理念、能力本位的理念、以生为本的理念、自主(合作、研究)学习的理念,因材施教(因材施管)的理念、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的理念、快乐教学以及民主教学的理念等,在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中都具有特殊的意义。新的教育理念是教师专业成长、学校有效管理、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

(四)夯实职业根基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广大教师要克服浮躁情绪,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从每一点一滴做起,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努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践行自己的奋斗目标。要按照“学习、实践、反思、改进、提高”的逻辑顺序循环往复,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夯实自己的职业根基。特别是青年教师,要经得起各种诱惑的考验,甘于清贫乐道,坚守三尺讲台,书写壮丽人生。因为在当今社会,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要想大富大贵是不可能的,但是要树立新的财富观、荣誉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当教师的学生桃李满天下的时候,那就是对社会的最大贡献,那就是最大的财富,那就是人生的最大成就。

二、家庭因素

家庭是教师成长的重要环境和影响因素,有时还可能成为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家庭方面,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营造千千万万个教师之家、教师世家。纵观教师成长的家庭环境因素,成为教师之家可能并不是难事,但要成为在当地有重要影响的教师世家,可能要经过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

在四川乐山市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教师世家——雷氏家族。自明朝中期开始,雷家世世代代以教书为业,历经明朝、清朝、民国、新中国,迄今494年,沿袭至今已经繁衍17代子孙,向社会输送了16代“教书先生”。在当地有四大望族,民间有句谚语即“汪家的谷,史家的树,王家的银,雷家的书”。一个家庭三五代都是教师的并不罕见,但要是延续了16代都是教师,那就实属不易了。教师世家的形成,可能不是刻意的,也不是政府或其他组织所能左右的。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政府有责任通过舆论宣传和政策引导,借以形成越来越多的像“雷氏家族”这样的教师世家,这既是我国尊师重教的优秀历史文化,也是当下师资队伍建设的客观需要。

三、学校因素

学校是教师工作的职业场所,学校的培养与培训对教师专业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凡优秀的职业院校,虽然办学理念各有不同,却始终都贯穿着“质量立校、人才强校”这一条主线。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学校管理者应制定好“一个规划”,实施“三大工程”。

(一)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各个职业院校应结合“五年”发展规划,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规划不仅要有远景目标,也应该有阶段性的任务;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也要重视师资质量的提升;不仅要重视教师的业务素质,也要重视师德建设。要强化规划的执行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一年地贯彻下去,直到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实施教师培训工程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技变革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周期和速度越来越快,因此,必须实施教师培训工程。培训工作要讲求实效,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将教师的国内培训和国外培训结合起来,学历提升与业务提高结合起来,理论培训与技能培训结合起来,校内培训与下企业挂职锻炼结合起来,常规培训与专项培训结合起来,开创全方位的教师培训新途径。

(三)完善“兰青结对”工程

目前,很多职业院校都建立了导师制,实施兰青结对工程,实际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有些学校仅作表面文章,签了一个兰青结对协议便完事大吉,缺乏实际措施和考核评估。因此,必须对兰青结对工程进行完善。不仅要有书面协议,还要有分阶段的工作计划、总结、具体措施、过程记录、效果评估,真正把兰青结对工作落到实处。

(四)启动名师建设工程

一个名师就是学校的一面旗帜,可对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研究发挥巨大的引领作用。职业院校应尽快地启动名师工程,通过外引、内培、协作等多种方式逐步形成一支名师团队。对名师团队的建设,要舍得资金投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放手使用名师,实施专家治校、教授治校,让他们参与学校的管理,对重大决策具有知情权、参与权,对他们承担的重大研究项目给予经费支持,创建更多的名师工作室。

四、政府因素

政府既是教育管理者,也是教育方针和政策的制定者,又是教育投入的主要承担者。政府应该通过舆论引导、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以及教育评估等措施,营造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良好外部环境,激励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制定教师职业标准,建立教师进入退出机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要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格把好教师入口关。完善教师退出机制。《纲要》还提出,国家制定教师资格标准,提高教师任职学历标准和品行要求,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定期登记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制定教师职业标准,建立教师进入退出机制,是经济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应该结合自己的国情很好地加以借鉴,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

(二)提高教师经济待遇,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

为了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纲要》还提出,要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水平。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目前,我国教师的经济待遇明显地“被提高”了,做为经济大省和教育大省的江苏,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收入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通过直观的比较,职业院校的教师收入却明显低于公务员的收入,至于苏北农村教师的收入,更是令人“悲催”。为了教育发展,特别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计,恳切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尽快完善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不要将绩效工资变成“讥笑”工资。

(三)支持师范教育发展,建立政策扶持机制

师范院校承担着培养教师的光荣任务,是我国教师队伍的摇篮。为了支持师范教育的发展和鼓励优秀青年报考师范院校,从2007年秋季入学的新生起,国家在北京师范大学等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免费教育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当前,除了继续完善师范生免费政策外,政府还应在师范教育的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基建投资、科研立项、人才引进以及教学评估等各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没有一流的师资,就不会有一流的教育。同样,没有一流的师范教育,就不会有一流的师资。支持师范教育的发展,应该引起政府和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

五、社会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是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又一重要因素。中国几千年来都是儒家文化占统治地位,虽然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主张,但也曾长期流传“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的思潮。文革期间,极左路线盛行,黑白颠倒,是非混淆,“知识越多越反动”,教师被冠以“臭老九”称号,社会地位降到冰点以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师重教,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一部分,广大教师才扬眉吐气,教育发展迎来了春天。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然需要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舆论环境、职业气场,使教师成为社会上最受人尊重的人、最令人羡慕的职业,形成教师光荣、教书伟大,人人争做教师,终身从事教育的宽松、和谐、民主的社会大环境。当然,要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归根结底还是要首先提高教师的经济地位。只有经济地位提高了,教师的社会地位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广大教师也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修养,做到自强、自立、自尊、自爱,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与能力,与教师队伍中极少数的“害群之马”作坚决斗争,以品学兼优、德艺双馨的良好形象赢得学生、家长、社区和广大社会的尊重和高度认同,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教育篇的历史重任,迎接职业教育发展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理念职业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职业写作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我爱的职业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