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艺术

2014-02-05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诸葛亮悲剧课堂

白 杨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2)

纵观语文课堂,太多的老师习惯用条条款款把课堂圈起来,以保证自己完成教学计划,而忽略了学生是主体的原则。一堂成功的语文课,“问”贯穿始终,所以要学会巧问、巧引。本文集中了许多“教学实例”从如何提问、提问后如何引导及评价这两个方面来探讨初中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

一、语文课提问艺术存在的问题

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功,只在每事问。”[1]由此可见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李政道对学问曾有精辟的见解:“为什么叫学问?就是要学会问,就是要学会思考问题。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往往是学答,学答固然重要,但学习怎样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应在学习答案的前面。”[2]巴尔扎克也说过:“打开一切科学殿堂的钥匙毫无疑问的是问号。”[3]可见,“问”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堂课并且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是,现今的语文课提问艺术的问题却不少:

(一)提问的度和量不当,课堂效果不明显

在教师备课的过程中会设计各式各样的问题,有的问题概括性太强,往往提出来了却没有学生可以回答;而问题过于简单,又没有启发性,只能用“是”或“不是”回答。教师设计的问题量太多,学生则应接不暇。新课改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于是,为了贯彻新课改精神,部分课堂从“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这虽然给了学生很多的发言机会,但学生就会忽视很多重要的问题。

(二)忽视被问的对象及评价后果,达不到提问的目的

在课堂上,我们可能犯的错误就是没有对回答问题的对象进行很好的分类,对对象的能力进行区分后会减少学生因不会回答问题而造成的尴尬场面。

部分教师会突然叫在课堂上有开小差或不认真的学生起来回答问题,若学生回答不好还会加上一些讽刺的语言,以达到惩罚的目的。并且,一些教师习惯站在自己所拥有的基础上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要求很高,当学生回答完一个问题时,教师习惯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在评价方面出了问题。比如很多教师会直接用“错”、“你有没有认真听我的问题”、“还有谁可以弥补刚才那位同学犯的错误?”、“你难道就不会想想其他的吗?”试想,当学生听完教师的评价后下次还敢举手回答问题吗?

那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如何克服以上存在的问题呢?这关乎教师的人生阅历、知识储备,并且在于问题的设计、提问的方式、恰当的引导及评价。

二、有效的提问方式

(一)曲径通幽——曲问

特级教师钱梦龙说得好:“所谓曲问,即运用迂回战术变换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侧翼寻找思维的切入口……曲问多见巧思,易于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4]p188在很多课文中,我们可以借鉴钱先生的这种“曲问”方式处理一些问题:

例1在教《桃花源记》这篇课文时,有许多应当注意的古今异词,而在“率妻子异人来此绝境”中,针对“妻子”可以如此提问:

师:真奇怪,先生们为什么只带上自己的妻子呢?

生:(少数)老师,他们也带了孩子。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妻子应该是妻子和孩子的意思。

师:哦,看来重男轻女的现象古时也很严重啊!

生:子应该是子女吧,不一定只指儿子。

师:非常好,这就是妻子的古今异义。

由以上实例可证,有时曲问也是一种捷径。

(二)直陈其义——直问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直问”也是许多老师屡试不爽的一种提问方式。

直问使学生减少了思考的繁琐头绪,易于直捣黄龙,理清主旨。按照直接提问思路的,笔者认为在处理以下问题时可以借鉴:

例1《爱莲说》中,作者从莲花的一些植物特征中提示了作为这种“花中君子”的某些品质,以此暗示自己所具备的高尚品质。我们可以这样直问:

师:表现出君子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是哪一句?

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师:体现了莲花正直、不旁逸斜出的是哪句?

生: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师:体现出君子威武不屈、令人敬佩的呢?

生: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当然,上述情况只能在学生充分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不宜在整体感知阶段提出,这也告诉我们在处理一些易懂的文言文或不需要教师铺陈太多的问题时,不妨直问。

(三)告往知来,叩其两端——兼问

孔子曾言:“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它的意思是:

有人向我发问时,我不做任何正面的回答,只是指出问题的正反两面,让发问者自己去深思而得出结论。这里,“指出问题的正反面”,引而不发即兼问。若只是正面提问,可能达不到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通过正反两面的论证推理,让学生更加明白课文的意旨。我们来看一看一典型案例《草船借箭》:

师:刚才我们围绕“神机妙算”这个重点词展开了讨论,从中你们明白了什么?(叩其一端)

生1:诸葛亮神机妙算,他“算”出三天后江面会起大雾,说明他精通天文,懂得预测天气。

生2:诸葛亮“算”出曹操一定不敢出兵,“算”出鲁肃一定会帮忙,说明他知己、知彼。

生3:诸葛亮“算”出曹操后来会追赶,便在受箭时就下令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便于顺风顺水撤退,说明他擅于利用天时、地利。

师:对,如此巧妙的“三算”,使我们初步领略到“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确是神机妙算。下面,我们再来探讨一个问题:如果诸葛亮这次借箭不成功,会是哪些原因?(叩其另一端)

生1:这天没有雾,草船不能接近曹营,他推算错误。

生2:鲁肃没有帮忙且向周瑜告密,诸葛亮看错了人。

生3:曹操大胆派兵出来看穿了诸葛亮的计谋,没有射箭;诸葛亮低估了曹操的胆略和谋略,没有做到知己知彼。

生4:草船虽然接到了箭,但既不顺风,也不顺水,曹兵很快赶上,诸葛亮前功尽弃。

师:而草船借箭的结局是怎样的?

生5:诸葛亮结合了天时、地利、人和,计划周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师:从反面分析中,我们进一步明确:诸葛亮确实是一个神机妙算的人。[4]p195

笔者认为,适当地学会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问题,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全方位看待事物的能力,还会听到更多形形色色的认知和主意。

(四)逆向行驶——反问

为了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启迪心智,有时教师不采用正面提问的方法,而是从反面设问激发学生思维,以反证法使学生自悟错在哪里,从而得出正确的认识。

当学生问了一个从正面不好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反问学生,相当于教师把思考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但是又恰当地对其进行了引导,还让学生收获了靠自己解决问题的快乐和荣誉感。这不仅解决了学生的疑难问题,还让他们更加深入地解读了文本。学生在问和答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而且是靠自己的力量解决的,这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真正地将课堂交给了学生。

(五)抛砖引玉——启发性提问

一堂课最尴尬的是:当老师抛出了一系列空洞而宽泛的问题后,下面是鸦雀无声。这无疑像一盆冷水把老师的热情从头淋到脚。如何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呢?特级教师于漪在上《孔乙己》一课时提出这样的问题,启发了千千万万的教育工作者。

(1)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鲁迅先生在他所写的小说中最喜欢孔乙己。这是为什么呢?

(2)他是怎样以成功之笔来塑造这一形象的?

(3)当我们在读悲剧时,眼泪一般总是情不自禁地夺眶而出。可是,我们读《孔乙己》,眼泪却流不出来,这又是为什么?

(4)有人说,古希腊悲剧是命运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那么,《孔乙己》所写的悲剧,究竟是那种悲剧呢?[5]

这种连续提问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使学生形成“急盼”、“渴求”的心理状态,孜孜以求,加速思维。

(六)好雨知时节——适时提问

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教师要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时,提出问题,抓住学生们飘忽不定的注意力。当学生的思维发生障碍、产生偏差或受到干扰时,当讲授时间较长,学生倦怠之时,都是提问的最佳时期。

特级教师钱梦龙就将这一提问方式运用得恰到好处。他在杭州讲学时,执教《论雷峰塔的倒掉》公开课,即将结束之际,提出了一个意料之外的问题:“听说杭州市拟筹款重建雷峰塔,如果鲁迅先生在世的话,他会反对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开动脑筋,各抒己见。当然,学生们之间也产生了很大的分歧,但最后达成共识:鲁迅当年写作此文是另有目的,而作为旅游胜地而被重建的雷峰塔,先生决不会反对。[4]p186

当公开课即将结束时,钱梦龙老师精彩的一问,既活跃了课堂,提起了学生的精神,又深化了课文内容,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有助于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看到事物本质的思维品质,真的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教师并没有按常理出牌,而是打破常规,不仅展示了自身的魅力,紧紧吸引着学生的眼球,还体现了高水平的课堂驾驭能力。

可以说,善于提问,是有效的语文教学的主要表现之一,而善于启发指导学生如何回答问题也相当关键。一个深奥的问题,要让学生很快找到答案,又怎能少了一位老师出色的引导呢?“如何导答”也是一种艺术。

三、适当的导答艺术

教师在课堂上会不会提问、提问后会不会导答是课堂提问艺术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因此,在廖国良的《魅力语文教学》中就提到过国外一位教育家认为:“阅读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如何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4]p197而导答方式有许多种,如:激将法、鼓励法、分解法、举一法、留尾法、搭桥法、指路法、迁移法、直观法、示意法等。在这里,将重点探讨分解法。

所谓的分解法就是“把提问的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逐个进行分析,然后再把小问题的答案综合成“大”问题的答案,这种以大化小、化难为易的办法,降低了学生思维的坡度。”[6]就像一把筷子不容易掰断,但是一根一根地掰断却很轻松。对一些难度大的问题,教师可以做一些浅易处理并做适当的指引和提示:

针对《故乡》最后一段“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可以这样设计提问:

(1)鲁迅先生所指的“路”只是简单的地上的路吗?(当然不是,路还包括人生、社会之路)

(2)那么路和希望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路是人走出来的,希望也是靠人奋斗而来的)

(3)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呢?(希望本是没有的,只要我们为之奋斗,便有了希望)[7]

鲁迅先生的文章总透着一股捉摸不透的精髓,仔细品读最后一段,想要直接弄懂非常困难,但是,经过老师的一分为三之后,问题的难度就大大降低了,这有助于学生们逐个击破。

当老师按设计提出了问题,也按预想对问题进行了适当引导,能否达到预想的结果还得看学生们奇思妙想之后的答案。教师在遇到同学们各抒己见的情况时,不是一律都采取打压政策,而是应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学生的问题,创造民主的氛围,认真倾听各种意见;而当自己也不能回答学生的问题时,应主动承认,而不是掩饰己短,用实际行动告诉学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程万秋.巧提妙问活课堂[J].考试周刊,2011,(76):17-18.

[2]张玉芳.让学生多学问[J].学问,2003,(11):108-109.

[3]吴晓胜.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艺术[J].教学研究,2010,(5):75-77.

[4]廖良国.魅力语文教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8.

[5]曹明富.谈优化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69-70.

[6]郑梦如.导答方法种种[J].云南教育,1989,(9):38-39.

[7]覃奎林.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技术例谈[J].都市家教,2009,(10):179-180.

猜你喜欢

诸葛亮悲剧课堂
伟大的悲剧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诸葛亮没看过的书
你要有拒演悲剧的底气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诸葛亮隆中决策
画家的悲剧
近视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