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江苏社会生态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作用力——以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和恩格斯社会合力理论为视阈

2014-02-05莹,夏

职教通讯 2014年10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江苏江苏省

夏 莹,夏 东 民

论江苏社会生态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作用力
——以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和恩格斯社会合力理论为视阈

夏 莹,夏 东 民

江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离不开江苏特定的社会生态,特定的江苏的社会生态催生了江苏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江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社会生态是综合政治、经济、文化各相关要素的社会有机体,这一有机体释放出来的合力,即江苏各级政府的巨大引领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及江苏社会民众的认同凝聚力形成的合力,有力推进着江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江苏;社会生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用力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指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职业教育系统。江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离不开江苏特定的社会生态,特定的江苏的社会生态催生了江苏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江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社会生态是综合政治、经济、文化各相关要素的社会有机体,这一有机体释放出来的合力,即江苏各级政府的巨大引领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及江苏社会民众的认同凝聚力形成的合力,推进着江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一、各级政府的引领力

在江苏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与完善进程中,江苏社会中的政治生态要素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江苏省各级政府的巨大引领力。

早在2002年,江苏省政府就明确要求:“为保证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重视搞好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支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口升入高校学习,并探索实施高职专科升入本科的有效途径,今后几年,全省高校招生计划的增量部分主要用于发展高职;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全省民办或公有民办高等职业学校已有10所,促进了我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

鉴于江苏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的实际省情,江苏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源开发。特别是进入新世纪,要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形势,实现富民强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迫切需要加快发展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尽快把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变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因此,江苏省坚持把职业教育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21世纪以来,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更加注重职业教育,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更新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思路,着力在现有资源整合上下功夫,在扩大优质资源上做文章,在加强薄弱地区建设上求突破,逐步建立起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终身学习需要、并与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体措施:(1)积极推进区域职业教育共同发展。各级政府通过增加财政转移支付,重点加强市、县职教中心建设,夯实苏北职业教育发展基础。江苏省政府组织省属高校对口援建相应系科,联合办学,苏北地区职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建成了一批办学条件较好、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较高的中等职业学校,省辖市均设置了独立建制的高等职业学校,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为高起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做出了贡献。(2)整合现有职业教育资源。江苏省政府结合正在实施的农村乡镇和城区行政区划调整,打破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界限,注重区域内整合、总体上优化。以骨干职业学校为龙头,吸纳行业、企业职业教育资源,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职业教育集团,实行师资、设施等资源共享,有效地提高了社会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益。(3)加快组建高等职业学校。2001年全省有15所普通高校或高职院以及52所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举办五年制高职,年招生数2万人,在校生规模6.3万人,2002年,全省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学校达42所。同时,鼓励综合性大学举办高等职业教育,这些综合性大学坚持把高职教育纳入学校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以准确的定位、鲜明的办学特色,培养了大批技术应用型人才。[1]2011年,江苏省高职院校已达到80所,新立项建设11所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新入选110个国家高职重点建设专业,建设国家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4个,列全国第一。[2]2013年,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达82所,其中国家示范(骨干)院校 15所。[3]同时,中等职业教育也发展迅速,至2011年,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达435所,招生42.09万人,在校生达123.03万人,分别占高中阶段教育的50.73%和48.86%。全省共有国家示范中职校38所,占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总数的8.7%,比重为全国第一。[4]进入21世纪的江苏省,正是在江苏省政府的高度关注、大力引领下,职业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起点早、措施实、见效快、影响大。

2014年1月7日,在召开的江苏省教育改革推进会上,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曹卫星在总结江苏省职业教育改革方面成果时指出:目前江苏的“中高职之间、中高职与应用型本科之间的衔接进一步畅通,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立交桥’基本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建设。19个省级实验区在创新发展方式、改革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建成22个省级职业教育集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实行,中职、五年制高职学制分段改革有序推进。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制度逐步完善,毕业生就业率连续7年保持在95%以上,职业教育吸引力得到增强。”这充分显示江苏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2014年1月27日召开的江苏省教育工作会议上,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系统总结了江苏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成果,指出江苏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215个项目启动试点。58所中职学校创建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首批17所通过国家验收。113所省高水平现代职业学校、302个国家和省级中高职实训基地启动建设,新增110个省级中职品牌特色专业,80个中职和五年制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指导方案完成开发。2所高职院校以优秀等级通过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验收。职业院校种类比赛全面开展,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中职、高职金牌数双双获全国第一,实现‘五连冠’。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中职组实现金牌总数和总分‘三连冠’。”这充分表明,江苏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为江苏省科教强省、人才兴省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同时,从江苏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程中取得的显著成效中也清晰可见江苏省各级政府的引领力所在、功能所在、责任所在、价值所在、作为所在。

二、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江苏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为江苏的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依赖程度是不同教育部门中最高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快慢大致与经济发展的速度同步。根据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就业弹性系数的定律公式计算,当经济增长率高于2.25%时,经济增长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会下降半个百分点[5],长期以来,江苏省经济发展保持持续、高速的水平,为江苏创造了更多更好的就业需求和就业机会,这种需求一方面需要通过新增劳动力来解决,另一方面,则通过从农村转移富余劳动力来完成,而在这两大实现路径中,江苏的职业教育均发挥了其他教育形式无法取代的作用,直接发挥着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培训功能。从而,江苏的经济高速发展促进了江苏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江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奠定了江省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基础,同时,江苏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助推了江苏经济的快速发展。

江苏经济的蓬勃发展为蓬勃发展的职业教育事业及构建和完善江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发挥了强大的助推作用。有报道称:“至2007年,江苏中、高等职业学校就已达600多所,在校生人数超过200万,居全国首位。”[6]2010 年,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招生 47.8万人,在校生达137万人,连续6年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结构大体相当,带动全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由2005年的71%提高至2010年的96%。“十一五”期间,累计培养输送了近200万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全省统筹城乡建设、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更加美好江苏做出了巨大贡献。[7]江苏省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依托江苏的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江苏省职业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得益于江苏经济的支撑、保障和推动。

江苏省是最早贯彻中央关于“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先从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做起”及“向中等职业学校中来自城市经济困难家庭和农村的学生提供助学金,每人每年一千五百元,惠及百分之九十的在校生。”的有关决策决定的省份,而且是全面、超额贯彻中央的决策。国务院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颁发的《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工作的意见》(财教[2009]442号)中明确规定:“免学费补助资金,由中央财政统一按照每生每年平均2 000元标准,与地方财政按比例分担。其中,西部地区,不分生源,中央与地方分担比例为8∶2;中部地区,生源地为西部地区的,中央与地方分担比例为8∶2,生源地为其他地区的,中央与地方分担比例为6∶4;东部地区,生源地为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中央与地方分担比例分别为8∶2和6∶4,生源地为东部地区的,中央与地方分担比例分省(市)确定。免学费资金由省级财政统筹落实。”[8]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印发《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收学费实施办法(试行)》(苏财规[2010]3号)中明确规定:“从2009年秋季学期起,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除外),以及在政府职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批准的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一、二、三年级符合免学费政策条件的学生免收学费。”《办法》还阐明“在中央财政分担我省免学费补助资金的基础上,由省财政统一按照每生每年平均2 200元标准,与市、县财政按比例分担免学费补助资金。具体为:省属学校由省财政全额承担。市、县(市、区)属学校和民办学校由省财政与所属地财政按一定比例分担。”[9]在分担学费补助资金上,江苏省的标准高于国家标准(国家2 000元/生/年,江苏省2 200元/生/年),江苏省的这一措施使中等职业学校的受益更大,学生的利益也得到了更多的保障。

在向中等职业学校中来自城市经济困难家庭和农村的学生提供助学金方面,江苏省更是大力推进此项政策。2009年,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向中等职业学校中来自城市经济困难家庭和农村的学生提供助学金,每人每年一千五百元,惠及百分之九十的在校生。”[10]而江苏省不仅在2008年全面实行此项政策,而且,将惠及面扩大到了百分之百的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下达2008年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省补助经费指标的通知》(苏教财[2008]57号、苏财教[2008]176号、苏劳社培[2008]65号)中明确规定:2008年,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为学校中具有全日制正式学籍的在校一、二年级学生。2007年前入学并已享受省职业教育助学金资助的学生,按原资助政策执行;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 500元,主要资助受助学生的生活费开支。”[11]通知还明确要求助学金的面要涵盖江苏省的全体中职在校生,即要确保每一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都能享受国家助学金。“各市、县(市、区)财政要严格按照苏财教[2007]138号文件规定的资助范围、资助对象、资助标准认真测算本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所需经费,足额安排除省补助经费之外须由本级财政承担的经费,确保每一所学校、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国家助学金。”[11]通知同时还明确了财政分担机制,规定“省属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由省财政承担,市、县(市、区)属、地方民办学校及其他中等职业学校(包括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专部一、二年级学生)按属地原则由同级财政承担。省财政统筹中央补助经费并参照农村义务教育免学杂费补助的范围和比例,对部分地区安排补助经费。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这一要求,认真安排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所需经费。”[11]

江苏省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实力支撑和推动着江苏省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如果没有江苏省强大的经济支撑与推动,江苏省职业院校的蓬勃发展、江苏省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免学费、全额全员享受助学金均难以实现或难以为继。

三、社会民众的认同凝聚力

在江苏构建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江苏社会民众的认同凝聚力亦是一股强大的正向作用力,这一作用力与政府的引领力、经济的推动力协同,助推着江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江苏社会民众的认同凝聚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体现在人民群众及子女对接受职业教育的认同与需求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与完善的价值目标之一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随着江苏经济的发展、“两个率先”的推进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江苏人民群众与子女接受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愿望日益增强。(1)在观念上发生了嬗变。江苏的人民群众在观念上已逐渐将技术工人、技术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蓝领阶层置于白领同等的社会地位,享有同样的社会尊严,绵延了几千年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鄙视体力劳动、技能劳动的旧观念已逐渐失去市场,关注职业教育、支持职业教育、选择职业教育已成为相当一部分江苏人民群众的观念自觉和行动自觉,民众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自然而必然地促进了江苏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仅以“十五”期间为例,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以年均6-7万人的速度递增,2007年达到53.5万人,比“十五”初期的2001年增加了30万人;在校生160万人,比2001年翻了一番;高职院校则从1996年的29所增加到2007年的75所,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分别达到17万人和60万人,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基本形成了以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为主体,其他院校广泛参与,三年制高职、五年制高职与应用型本科相衔接,具有江苏特色的高中等职业教育体系。[12](2)江苏省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增大,应用型人才在就业市场中日趋看好。近年来,江苏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13]高职院校毕业生连续8年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3]专科生、职校学生高于研究生、本科生的就业率,让职业教育通过就业率这个支点走进了人们的视野。通过中职、高职、本科立交桥的构建,曾经被称为“断头桥”的职业教育之路,目前已经成为半数初中毕业生的选择[14],职业教育正从“边缘化”的支流逐渐走向教育体系的主流。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水平与质量日益提升,各层次职业院校之间、职业院校与普通院校之间的衔接有机打通,应用型人才就业率持续保持高位,政府大力度的关爱与支持诸如对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免学费与全额全员生活补助等因素,均吸引着广大江苏民众,使江苏各级各类的职业教育成为江苏人民群众及子女接受教育与发展的一项重要选择。而广大江苏民众的认同与选择也有力地支持与促进了江苏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2.社会民众的认同凝聚力还体现在各级各类职业教育院校、应用型大学的认同与参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和完善的价值要求是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为满足这些价值要求,江苏的各级各类职业教育院校和应用型大学出于贯彻国家和省政府的战略布置和顺应潮流、发展自身的主观要求,积极参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实现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科学定位和布局,有机衔接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及职业院校与普通院校之间多元立交通道,搭建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以课程衔接体系为重点,促进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资源、招生制度、评价机制、教师培养、行业指导、集团化办学等领域科学衔接,切实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多样化,同时,强化终身教育理念,实行全日制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并重。诸如此类措施,充分发挥了现代职业教育主体和相关载体的作用,有力地推进了江苏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与完善。

社会生态是相对于自然生态的社会学概念,是指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影响社会事件形成、变化和发展的社会要素。在催生江苏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江苏社会生态中,江苏各级政府的引领力、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和社会民众的认同凝聚力有机协同,所形成的强大合力推进着江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和江苏职业教育事业的优化发展。

[1]江苏省人民政府:构建现代职教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2-07-01(3).

[2]江苏省教育厅.2011年江苏职业教育报告[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7-8.

[3]王怡波.江苏高职:政府给力职教发展的样本[N].中国青年报,2013-05-06(T01).

[4]江苏省教育厅.江苏教育年鉴2012[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217-218.

[5]夏东民.论社会生态中的职业教育[J].职教通讯,2010(1):7.

[6]新华网.江苏: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超过200万[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7 - 05/19/content_6123211.htm,2007 -05 -19.

[7]江苏教育厅.加强制度建设,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163/201102/115339.html,2011 -02-28.

[8]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工作的意见(财教[2009]442号)[EB/OL].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09-12/16/content_19078171.htm,2009-12-16.

[9]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收学费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苏财规[2010]3号)[EB/OL].http://www.ec.js.edu.cn/art/2010/3/10/art_4561_24690.html,2010 -03 -10.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890.

[11]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下达2008年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省补助经费指标的通知(苏教财[2008]57号)[EB/OL].http://www.110.com/fagui/law_320733.html,2008-10-16.

[12]滨海教育网.江苏职业教育发展概况[EB/OL].http://www.bhe.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6944,2008 -02 -21.

[13]人民网江苏视窗.江苏省职业学校推进“引企入校”,就业率97%[EB/OL].http://js.people.com.cn/html/2013/04/18/221700.html,2013 -04 - 18.

[14]中国广播网.江苏:让职业教育从边缘跨入主流[EB/OL].http://www.ec.js.edu.cn/art/2013/5/20/art_9591_120318.html,2013 -05 -20.

[责任编辑 金莲顺]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大课题“构建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江苏现代职教体系的研究”(项目编号:A/2011/11)

夏莹,女,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开发;夏东民,男,江苏理工学院党委书记,哲学博士,教授,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职业教育。

G710

A

1674-7747(2014)10-0040-05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江苏江苏省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数读江苏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江苏省南就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