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以《河北农业大学学报》为例*

2014-02-04宗淑萍刘雪春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河北农业大学办刊刊物

宗淑萍 李 川 刘雪春

河北农业大学期刊社,071001 河北省保定市灵雨寺街289号,E-mail:zsp70@126.com

高校学报是高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具有高校成果展示功能以及高校学术文化的传承功能[1],在繁荣学术、推动文化发展,传承与创新地方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大学学报来说,传承是创新的基础,寻本才能开弘。目前,在文化体制改革浪潮中,把“文化传承与创新”理念融入高校学术期刊办刊实践中,加强文化建设,凝聚人心,促进高校期刊发展,以期刊发展促进高校文化建设,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服务于社会,以适应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的需要,是当前高校编辑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本文以《河北农业大学学报》为个案,结合《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百年沿革,探讨高校学报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途径,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期刊,以适应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服务于社会。

1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悠久的办刊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至今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风雨历程,是中国最早的大学学报之一。自1905年(清光绪31年)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时期创办了《北直农话报》以来,该刊始终秉承“振兴农业,开通民智”为办刊宗旨,内容兼学术性与科普性于一体[2],在清末高等学校科技期刊中颇具影响力,被官绅称赞为“以通俗之文,达科学之理,野老田夫亦能通晓,实于农业有裨”的刊物。1919年(中华民国7年),直隶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创办的《农学月刊》,传承和发展了《北直农话报》的办刊思路和理念,内容上集科技传播和科技教育为一体,具有独特的风格。1921年,直隶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并为河北大学农科,《农学月刊》改为《河大农刊》。1934年(中华民国23年),河北省立农学院时期创办了《河北通俗农刊》季刊,该刊具有“以通俗之语言达科学之理”的特点,1936年,学院将《河北通俗农刊》更名为《河北农林学刊》[2],该刊在内容上主要刊登学术与技术论文,学术性较强,同时附有英文摘要,反映了外向型的办刊意识。此时期,除上述两刊物外,学院还曾于1932年3月创办《气象季刊》,1936年1月创办《春草月刊》,同年创办《农民须知》半月刊,1937年3月创办《园艺季刊》。1937年,因卢沟桥事变,刊物也由于河北省立农学院被迫停办而停刊。1946年,抗战胜利后,学院恢复办学,1948年学院创办了《河北农学院研究专刊》[2]。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前身诸刊物,多由学堂、学院或学校主办,体现出前后连贯的“传播科技、增强国力、开启民智、改造社会”的办刊方针,和“探究学理、普及科学”的办刊理念,且多系学术理论性与教学辅助性相结合的农学期刊,刊物办刊思路灵活多样,内容集学术性、教学辅助性为一体,涉及面广,刊期短、效率高,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其间许多办刊经验值得借鉴、继承和发扬。虽然几易其名,甚至因历史原因而多次停办,但即使在极其艰难的历史时期,她也从未停止过前进的步伐,始终秉承“振兴农业,开通民智”的办刊宗旨,不仅在中国近代期刊史上写下了浓重一笔,也自立于当今的优秀期刊之林。纵观《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前身诸刊,无一不具有鲜明的刊物特色,其刊物特色与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办刊宗旨体现社会责任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的前身《北直农话报》是清末最具影响力的农学刊物之一,其 “开通民智,振兴农业”的办刊宗旨体现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落后,国力日衰,许多有识之士认为“非力倡农业不足以厚民生,非特设学堂无足以浚民智”[3],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北直农话报》应势而生,刊物内容集学术性与科普性为一体,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实用性,面向乡绅和野老,对近代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五四运动”时期,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以期刊媒介形式传播民主与科学的理念,使人们认识到期刊在传播新文化方面所具有的强大功能。正值此时创立的《农学月刊》继承了其前身《北值农话报》的办刊理念,以“交换知识、互资研究、以期实行”,“以发表学生成绩而联络农业者为目的”为其办刊宗旨[4],倡导科教兴国,并在以期刊为媒介传播科学思想方面做了创造性的探索。

1.2 刊物内容贴近实际、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刊物极具特色刊物的办刊宗旨体现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刊物特色是基于办刊宗旨形成的。因此,无论从内容编排上还是出版发行上,都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以《北直农话报》为例,《北直农话报》创刊之际,正值国力日衰、西学思潮高涨时期,很多有识之士认为农业是兴国立邦的根本,因此,创立农业专业期刊成为当务之急,但当时又处于“学者不农、农者不学”的境况,又有“上海《农学报》专译学理,至今收效无多,即是前车之鉴”,因此,《北直农话报》的栏目设置非常多样化,内容集学术性和科普性于一体,既有一些学术性很强的栏目,又有阐述农业科学知识的科普性论文,并且图文并茂,浅显易懂,因此,读者范围非常广泛,不仅使农学生获得系统的学问,还使“野老田夫亦能通晓,实于农业有裨”,成为当时非常具有影响力的期刊。

而由《北直农话报》发展而来的《农学月刊》,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在栏目设置上取消了译文栏目,主要以“论著”、“论说”为主,刊物内容也由过去《北直农话报》的译介日本农学为主,而转向直接引进西方农学,注意探讨 “洋为中用”的实际问题[5]。

1.3 刊物出版发行机制灵活、注重实际

在刊物发行上,《北直农话报》发行机制非常灵活,在全国各地设有40多个发行代办所,并且根据各代办所售刊物的册数予以适当优惠,邮资视是否通邮、交通种类以及道路远近酌情增减。另外,《北直农话报》还设有广告栏,广告费用根据所占版面多少而定,经营方式非常灵活,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1.4 刊物编辑克勤克勉、职业精神令人敬仰

根据大量的文献考证,《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前期刊物的先辈编辑具有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农学月刊》简章6第6条规定:“每次稿本修改后,须经农场主任、学科主任、月刊主任议决,经校长认可,再行复印”、“每出一稿,无不详加考核,而仍不免有见闻不及处,尤望我富有学识经验诸公改正之,以期精益求精”[5]。另外,如有特殊情况,延误了刊物的正常出刊,一定会在版权页本社预告栏中刊登《本社告白》,表示歉意,寻求作者和读者的谅解。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河北农业大学早期刊物编辑对刊物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及对作者、读者的尊重。

2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959年7月《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正式创刊。该刊继承并发扬了其前身诸刊的办刊方针与宗旨,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以传播科技信息,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为祖国经济建设服务为办刊宗旨[6]。《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CA(美国化学文摘)、CABI(国际农业和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数据库)、AJ(俄罗斯文摘杂志)、ZR(英国动物学记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农业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等的刊源期刊,《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是河北省第1家中文核心期刊,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并连续6次被审定为核心期刊。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显示,2009,2010,2011年《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复合影响因子分别为0.750,0.892,0.770,影响因子学科排序41/96,29/93、33/102,总被引频次为1 320,1 403,1 310。根据中国引文数据库,2009,2010,2011年基金论文比分别为61.50%,59.57%,52.66%,4项指标均位于河北省高校学报前列。此外,她还曾多次获得省和国家级奖励,其业绩得到社会各界及同行的广泛认可。

总结《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的办刊历史,可以看出,《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国内创刊最早的刊物之一,其传承和发扬了前身诸刊“开通民智、振兴农业”的办刊理念,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刊物特色,在发展我国农业科学教育、普及提高高等农业科学技术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高校期刊发展史上,留下了辉煌篇章。

实践证明,《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办刊特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整体优化的过程,体现出其核心竞争力。《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办刊特色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几代刊物编辑为之辛勤付出才形成的。而在办刊特色的凝练发展过程中,文化在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化所具有的精神熏陶、思想引领、创新精神等功能将对办刊特色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气质和价值规范体系进行总结、继承、发展和创新,加强学报特色文化的建设,为《河北农业大学学报》走向社会,适应当前的文化体制改革的形势,培养创新型编辑出版应用型人才、实现《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其凝聚、激励、导向的作用。

3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特色文化建设内容

3.1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举办百年论证会彰显独具内涵的精神文化

2005年1月12日,《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创刊百年进行了论证会在河北农业大学召开,此次论证会是由河北省新闻出版局主持,论证会专家由国内新闻出版界、期刊界的10位知名专家、学者组成。专家组经过认真审核、严密论证,一致认为:“河北农业大学主办的《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双月刊与清光绪31年11月(1905年12月)由直隶高等农业学堂创办的《北直农话报》半月刊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其历史进化轨迹极为平滑清晰,并首次公开表明:《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是我国创刊最早的4种学术期刊之一”[6]。

2005年9月9日,《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创刊百年庆典仪式在河北农业大学第2教学楼报告厅举行。校党委书记程庆会致欢迎辞,学报编委会主任、学报主编、校长刘大群总结了学报工作。河北省原副省长王祖武、张润身,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刘教民,河北省新闻出版局局长杜金卿,中国高校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西北大学学报》主编姚远,河北高校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河北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陈燕出席了庆典仪式并讲话。曾经为《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老同志,及全国50多家期刊界的代表参加了庆典。王祖武等领导同志分别为《学报》创刊100周年题词,《北京大学学报》、《西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全国多家高校学报、科研单位为创刊百年发来了贺信、贺电。

河北省政协主席赵金铎同志的题词为:“继往开来把《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办的更好”,王祖武同志的题词为“守持质朴,锐意鼎新”,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刘作田的题词为“百年办刊,世纪兴农”,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国家新闻出版署原署长于友先同志的题词“百年农刊勇为人先,与时俱进再创辉煌”等等。创刊100周年庆祝大会的召开,引起了业内外有关人士的广泛关注,河北日报、中国科技日报等多家媒体予以了报道。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借助百年历史,承载深厚的文化积淀,将河北农业大学“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太行山精神风貌内化为《河北农业大学报》文化建设的精神文化,把传播科技进步和交流学术以及服务社会作为自己目标,成为办刊的精神动力[7]。《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百年刊庆使学报编辑对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文化有了深一层的感悟,深受学校文化精神的高度感染,在《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的编辑出版过程中,学报编辑传承和发扬了老一辈编辑的精益求精,改革创新、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努力为作者、读者提供优质的期刊,从而使得学报取得辉煌成绩。

3.2 以期刊史为主题的独特物质文化建设

3.2.1 创建《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文化长廊、宣扬《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文化精神

以“《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百年沿革”为主题,创建《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文化长廊,它包括“《河北农业大学学报》介绍”、“《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前身诸刊介绍”、“《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现状介绍”。《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文化长廊,以其朴素醇厚的风情展现了社会各界几十年来对《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在服务社会过程中受到社会广泛赞誉的历史印证,各界题词,体现了《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百年不辍的办刊理念和人文精神,阐释了《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深厚的文化底蕴。“《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文化长廊”使人们产生视觉感染力,也为编辑部提供了优美的工作环境,净化了心灵,有利于编辑的身心健康,凸显学报个性特征的总体风格定位,着力营造和谐向上的氛围。

3.2.2 借鉴历史老刊的办刊经验,弘扬老一辈学报工作者的编辑精神

自2005年以来,河北农业大学期刊社进行了《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创刊年代考证、历史沿革、《北直农话报》的传播机制、早期刊物的编辑思想与实践、早期刊物编辑职业精神解读、早期刊物与太行山道路的起源与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全方位地挖掘《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的历史价值,发表了“《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百年沿革与可持续发展”、“《北直农话报》的传播机制及其借鉴”、“河北农业大学早期刊物编辑职业精神解读”等多篇有关方面的论文。2009年,黄金祥等主持完成的“《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史学研究”获得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潘秀华等完成的“河北农业大学早期刊物编辑职业精神解读”获得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保定市第9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这些论文及成果为《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的可持续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3 体现河北农业大学独具风格的学报特色文化

河北农业大学是我国最早实施高等农业教育的院校,其创建于清光绪28年(1902年)。学校以其悠久的历史、淳朴的校风、深厚的文化底蕴建立起了具有显著特色的校园文化。河北农业大学始终坚持面向“三农”、注重实践,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走出了一条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享誉全国的“太行山道路”,成为河北农业大学坚持不辍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特色文化需要河北农业大学特色文化作支撑,体现河北农业大学文化特色形成与与众不同之处。《北直农话报》在栏目设置,尤其是在内容上立足河北,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探索,对于地方性学术期刊提供了有益的借鉴[8]。《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始终将学校的学科优势、专业优势和地方特色紧密结合起来,并形成了独具风格的特色,在内容上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立足地方,把学报紧密地融入“三农”。目前,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学报的竞争日趋激烈,地方高校学报要摆脱发展的不利局面,必须将学校的学科优势、专业优势和地方特色紧密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特色,这样才能在竞争中不被淘汰。

3.3.1 服务科研生产,彰显太行精神

在拓展“太行山道路”中,河北农业大学承担了一大批与“太行山道路”相关的国家级和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重大攻关项目。《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学报编辑加大对这些科研课题的进度跟踪,向科研团队加大约稿力度,并且加快处理进度,降低稿件的发表时滞,对于具有现实性和前瞻性的论文给予优先发表,尽可能地为作者争取首报权。这样也吸引了校内外的优秀稿件,赢得作者和读者,尽早占领了市场,从而增强了学报的竞争力。河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根据河北省地域特色以及学校的科研优势,《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确定了主要以大农学科做为《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的主要组稿方向,《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每期的大农学科论文占每期论文总数80%以上,理工类论文所占比例很少。例如,因完成“转基因抗虫棉早衰的生理生态机制及调控技术”而喜获2012年“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李存东教授及其科研团队,在2005~2012年间,《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共发表了“不同铃重类型棉花不同结铃区位的源库特征研究”、“不同形态外源氮素营养对棉花苗期氮素代谢的影响”等12篇关于棉花生理生态机制及调控技术方面的论文,这些科研成果在河北省沧州、邢台、邯郸、衡水等主要植棉区棉田进行了推广应用,为农民增加了经济收入,减少了农药的用量,降低了化学农药的环境污染,有着良好的生态效应和应用前景。

2002~2015年,《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总发文量为1 423篇,发文量排名前3位分别是刘孟军、王冬梅、于宏伟。刘孟军是河北省农业大学中国枣研究中心教授,先后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枣疯病病原在树体中的分布和运转规律”,“抗枣疯病种质资源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枣新品种选育研究”;“品种优选与优异种质资源圃(基因库)建立”;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子课题“枣树优良新品种选育与发展战略研究”以及省部级等多项科研项目,对枣产业关键技术和理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科学研究,在枣树研究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科研特色,取得多项重要创新成果。学报编辑部积极向刘孟军教授的研究团队约稿,2005~2012年间,刘孟军教授在《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共发表论文23篇,成为发文量最高的作者。

3.3.2 服务学科建设,体现办学特色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围绕学科建设,宣传学科发展,体现学校宗旨。到目前为止,河北农业大学已经建立了2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部级重点学科,4个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13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85个本科专业,具备全部类别的学生培养体系,形成了以农业学科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为了更好地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服务,《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建立了完整的重点学科信息档案,档案内容包括了学科带头人的基本信息、学科的研究方向、基金受助情况以及科研成果等方面的信息,并且及时地更新补充有关信息,并从2013年开始,《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每期的封二和封三都刊登一个重点学科的介绍。同时,围绕学校的重点学科,《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在全国范围内对德高望重的学术权威、各学科的带头人以及中青年学术骨干进行约稿,不但提高了《河北农业大学学报》自身的影响力,也拓宽了本校科研人员的视野,实现了《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发展和学科建设的良性互动。在今后的建设中,《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更要注意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提升内涵,使优势学科和研究领域在国家层面占领制高点。

4 结语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可持续发展需要传承和创新,建设富有地方大学特点高校文化体系,更好地服务地方建设,促进学术交流。《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前期诸刊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继承并发扬了其前身诸刊的办刊文化,并将学校的学科优势、专业优势和地方特色紧密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独特的刊物特色,在发展我国农业科学教育、普及提高农业科学技术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传承是创新的基础,寻本才能开弘。在当前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只有把“文化传承与创新”理念融入高校学报的办刊实践中,加强学报文化建设,才能促进高校学报的健康发展,更好地为高校及社会服务。

1 教育部办公厅.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教备厅[1998]3号,1998

2 黄金祥,姚远,李川.《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创刊年代考.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5,28(3):104-106

3 璩鑫圭,童富勇,张守智.《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实业教育·师范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4 潘秀华,郭丽娟,梁虹等.《农学月刊》主任贾范卿的编辑活动及其启示.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1):182-185

5 姚远.《农学月刊》与“五四运动”前后科教兴国思想的传播.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6 刘雪春,王佳,李川等.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百年沿革与可持续发展.编辑学报,2007,19(4):312-314

7 潘秀华.《北直农话报》的编辑思想与实践.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9(5):917-920

8 宇文高峰,姚远.《北直农话报》的刊物特色及其社会作用.编辑学报,2004,16(4):329-330

猜你喜欢

河北农业大学办刊刊物
河北农业大学120周年校庆公告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河北农业大学优秀教师
——张 焘
刊物贺词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系列刊物介绍
地域性文化刊物编辑办刊思想与具备的能力
全省首届少儿期刊办刊经验交流会在长沙召开
行业刊物介绍(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