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打造中国科技期刊的“辽宁号”*

2014-02-04沈爱民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中国科协科技期刊集群

沈爱民

中国科协,100863 北京海淀区复兴路3号,E-mail:shenaimin@cast.org.cn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成为科技期刊的主流传播模式,科技期刊正在改变传统的单刊运营模式,通过期刊集群、出版集团等组织形式,实现科技期刊出版方式的集群化和规模化,以增强期刊的传播能力和影响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数字出版时代,集群化是科技期刊发展的必经之路。

1 缺少期刊航母是制约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随着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期刊是科技成果集中传播的基本渠道,是争夺国际科技创新成果首发权的主要平台,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园地,因此,科技期刊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一个国家科技期刊的地位和影响力,反映了该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是体现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我国科技期刊对科技创新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和差距。

我国是科技论文大国,正在逐步成为科技论文强国。近年来,SCI收录的我国科技论文快速增长,已经连续4年居世界第二。2011年,我国发表在各学科领域代表性期刊的论文数量也位居世界第二;国际热点论文数量世界第五;高被引论文(被引次数居前1%)数量居世界第六;在《自然》《科学》、《细胞》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世界第九。2005年至2010年,中国在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年均增长率高达23.3%,显著高于同期中国SCI论文总数的15.5%的年均增长率。

我国是科技期刊大国,但远未成为科技期刊强国。2011年,全世界学术期刊共60125种,其中我国科技期刊约为5300种,仅次于美国(17000余种),居世界第二位。从主要国际性期刊检索系统的统计结果看,我国科技类学术期刊数量和质量都不容乐观:2012年,中国大陆只有135种科技期刊被SCI收录,其中英文科技期刊105种,仅占SCI收录8281种期刊的1.2%,远落后其他科技发达国家。被收录期刊的总体水平也偏低,平均影响因子和平均总被引频次分别为1.03和1003,远低于国际总体平均值的2.038和4430。从我国科技期刊学科排位来看,在Q1区(即期刊影响因子所在学科排名位列前25%)的只有5种,在本学科排名位列最前面的是第9位,还没有一种期刊进入顶级科技期刊(位列前三位)行列。上述状况,与我国作为科技大国和科技论文大国的地位形成强烈反差,极不相称。科技史上有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还有李约瑟之谜,在中国科技期刊领域,也有类似现象,强论文,弱期刊,这种奇怪现象,我将其称之为中国科技期刊悖论。

影响我国科技期刊成为国际大刊的的原因,涉及诸多方面,比如,发展机制,市场竞争能力,人才队伍建设,国际化程度,出版方式(数字化、网络化),政策导向,语言问题。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瓶颈,就是出版体制问题。在体制问题中,集群化是关键问题之一。

目前,国际知名学术出版机构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市场竞争,在编辑、出版、营销、合作等环节突破国家界限,真正成为在国际上具竞争实力的科技期刊出版机构。科技期刊的集群化、规模化、国际化,是期刊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爱思唯尔是全球最大、最有影响的学术期刊商业性出版集团,出版STM期刊2200种,约占全球同类期刊总数的10%,全球每年出版的英文研究性文章有26%来自爱思唯尔。在全球24个国家拥有员工7000多人,每年还新增30种期刊。爱思唯尔的期刊发布平台ScienceDirect(简称SD),每年下载量高达10亿多篇次,居所有学术类数据库下载量之首。爱思唯尔每年收稿量超过100万篇,来自超过180个国家的科技工作者发表论文30多万篇,实现了全领域覆盖。这些文章经过分布在全球的50万名同行专家评审、7万名编委和7000多个编辑的编辑加工,做到了把全球的论文作者、审稿人、出版人、读者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施普林格编辑出版服务已经覆盖全球,每年出版超过8000种学术书籍和2200种学术期刊。威科公司在26个国家有近2万名员工,其属下有超过1300种图书与1200种期刊,通过统一的数字平台检索、发布与下载,提供适用于企业的工作流程与研究工具。自然出版集团(Nature)也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科技期刊群之一,全球有1500名员工,出版62种高被引率的科技期刊。剑桥大学出版社所属的剑桥期刊,是出版社的一个部门,共出版330种学术期刊,其中科技期刊150种,2011年,根据汤森路透JCR统计,剑桥期刊中有5种名列第一,22种名列前10位。

反观中国科技期刊,这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科技期刊小、散、弱的现象是普遍现象,尚没有可以与国际科技出版巨头抗衡的航空母舰。我这里说的是航母,而不是旗舰。旗舰是舰队中的指挥舰,通常也是舰队中最优秀的舰艇。但它再优秀,也只是一艘舰只。而航母不同,它不仅是一艘舰只,还是一个海上系统。在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中,航母具有标志性意义。航母是世界上花费最大的武器装备,动辄需要几十亿到上千亿美元的建造和维护成本,然而大国仍然竞相建造。这是因为航母编队是海上最强大的力量,它并非只是单纯的海上机场,而是可移动的军事基地,能集防空、反舰、反潜以及对岸攻击的作战能力为一体,是掌握制海权的关键所在。没有航母,就没有大海中的话语权。没有科技期刊大海中的航母,我们也没有国际科技界的话语权。从整体规模看,我国科技期刊的大船巨舰少,进不了大河,更不能进入大海扬帆远洋。所以,只能被迫借船出海,借鸡下蛋,这只能是权宜之计,而不能成为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战略。

因此,推动科技期刊的集群化、规模化建设,打造中国科技期刊舰队的辽宁号,是我国科技期刊同仁的共同责任。所以,本次会议讨论的问题,涉及我国科技期刊长远发展大计,很有意义,也有针对性。

2 中国科协的主要做法和有关思路

中国科协是国内管理科技期刊最多的组织体系。2006年至2013年,实施了中国科协期刊发展中的“三部曲”:

“小步舞曲”——精品科技期刊工程。2006年起实施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目标:打造国内一流期刊。重点支持全国学会主办的科技期刊提升质量,已经成为我国对科技期刊支持范围较广、影响面大的标志性项目。2006~2013年,精品科技期刊工程共资助期刊224种772项(次),累计资助金额达9025万元。8年中,中央财政每年支持约1千多万。

“进行曲”——优秀国际科技期刊项目。2012年起启动实施优秀国际科技期刊专项。目标:打造国际一流期刊。重点支持全国学会主办或参与主办的英文科技期刊。分为三类:第一类,每年每刊200万元;第二类,每年每刊100万元;第三类,每年每刊50万元 。连续支持3年。中央财政每年支持3千万。

这两个计划,分别对推动国内中文期刊和国际英文期刊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科技界和期刊界的广泛关注和肯定。

“交响乐”——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2013年,在优秀国际科技期刊专项的基础上,由中国科协牵头,联合财政部、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6部门,正式启动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目标:全面打造顶级国际科技期刊,努力使我国科技期刊在国际学科排名有显著提升,初步形成一批在国际上有较强影响的一流科技期刊品牌,进而争取到2020年,形成名列学科前列的国际顶级科技期刊群,提升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与核心竞争能力,并使之成为体现国家意志的战略性举措。中央财政每年支持1个亿。这个计划正在实施进程中,进展顺利。

近年来,中国科协在推动科技期刊集群化、规模化发展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采取分类指导、分步实施、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措施,鼓励科技期刊的联合、重组,实现规模化出版运营。一些全国学会根据自身特点,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出版模式,创新经营管理思路,形成了各种具有社团办刊特色的集群化出版模式,主要包括:

第一,学科期刊集群。

一些学科专业相近或相邻的期刊通过形式比较松散的联合组成专业期刊集群,通过资源共享、成本控制,进而形成规模效应,这也是我国目前科技期刊业最常见的集群化发展态势。目前,中国抗癌协会系列杂志已发展到32种,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已发展到65种,创建了一批在学科领域知名的学术期刊品牌。

第二,网络期刊集群。

利用互联网的信息服务平台或数字出版平台,把多个相关科技期刊组织起来,以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规模发展。如中国光学期刊网已经吸引了国内44种光学领域的期刊加盟,中国地学期刊网吸收了232种地学期刊加盟。

第三,集团化期刊出版。

对于主办期刊数量较多、实力较强、资源丰富的出版单位,实现集团化出版具有较强的优势。其中,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是典型代表。截止到2013年10月,中华医学会共主办124种科技期刊,形成了“中华”、“中国”、“国际”三大医学系列期刊,涵盖了我国医药卫生科学的各个专业,是我国医药卫生科技领域高质量高水平的主流期刊群。

目前,中国科协学科刊群中期刊规模达到10种及以上的为24个,期刊总量为549种,占中国科协科技期刊总量的51.9%。但是这些尝试,距离打造真正的航空母舰尚有较大距离。中国科协将进一步推动科技期刊集群化建设工作。总的思路,可以概括为“积极推动,循序渐进,自主合作,多元发展”的方针。

积极推动是战略考量。科技期刊集群化经营是国际主流趋势,并且也是成熟的商业模式,我们不能回避,只能迎接挑战,促进出版资源的有效整合,推进科技期刊的规模化出版、集约化经营和集群化管理。

循序渐进是战术布局。中国科技体期刊体制改革比较复杂,属于深水区的问题,很多问题还需要认真思考,大胆实践,破解科技期刊出版单位“小、散、弱”的结构性难题,逐步有序地实现科技期刊转型和升级。

自主合作是基本方式。集群化可以推动,可以支持,但是不宜使用行政手段。强扭的瓜不甜。实际上,那些国际科技出版巨头,都是逐渐发展起来的。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创立于1842年,当时是柏林的一家书店兼出版社。起先,仅出版少量时事、政治、哲学类图书和德国文学图书。通过170多年的不断发展和并购,才逐步形成欧洲大陆最大的出版集团。爱思唯尔集团是由英国的大众出版商“励德国际”与荷兰的科技出版商爱思唯尔在1993年合并而成的。两家出版商也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分别创立于1903年和1880年。威科集团的前身是创立于1836年的荷兰教科书出版社,原来是一个家族公司。

多元发展是重要原则。中国科技期刊各自情况不同,学科、性质、条件差异大,需要根据各自特点,选择最优模式。没有最好的模式,只有最适合的模式。可以依靠同一主办单位的力量,以行政为纽带,形成实体集群;也可以依靠同一出版单位力量,以资本为纽带,形成出版集群;也可借助同一网络平台,以现代技术为纽带,形成网络集群;也可以充分发挥学会优势,以学科为纽带,形成学科集群。充分发挥学会作为高层次科学共同体的作用,根据学科特色鼓励学会组建学科期刊集群,是目前中国科协集群建设的重要途径。此外,也可以建立各种形式的期刊联盟。目前,可以启动专项研究,加强与政府主管部门的沟通,探讨建立中国学术期刊实体联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世界学术期刊的历史,只有300多年;中国学术期刊的历史,只有200多年。科学史上存在世界科学活动中心转移学说(贝尔纳-汤浅)。一个国家的科学成果数能够占到全世界的25%,该国就成为这个时期的世界科学中心。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都成为过世界科学中心。各国科学兴隆期平均约为80年,现在是美国,从1920年算起,已经有了90多年。现在世界变化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再过三十年,连河可能都没有了。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正在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方向发展。不妨大胆预测,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我国也具备成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可能性,也存在成为世界科技期刊重镇的可能性,由此,也存在打造国际科技出版超级航母、在国际科技出版大洋中的扬帆远航可能性,也许可以把这个梦想,作为我们科技期刊同仁共同努力的理想。

1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发展报告(2012).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2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2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

3 Ulrich's international periodicals directory.http://ulrichsweb.serialssolutions.com

4 阎晓宏.牢记使命,改革创新,为实现中国科技期刊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在第九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上的致辞,2013-09-26

5 Thomson Reuters公司.JCR2011版

6 刘兴平,初景利等.欧洲三国科技期刊质量与影响力建设的特点与思考.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5-9

7 Nature Press Group.About the journal.http://www.nature.com/nature/about

猜你喜欢

中国科协科技期刊集群
《计算机应用》获评“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中国科协关于表彰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奖获奖者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