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具有中国特色高效畅通的流通体制——商品流通顶层设计的几点遐想
2014-02-04刘玉奇,黄国雄
刘 玉 奇, 黄 国 雄
(1.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市 101149;2.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市 100872)
商品流通是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其顶层设计既关系“国计”,又影响“民生”。2013年7月23日在武汉召开的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上,习近平提出:“进一步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要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作为下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取向,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这指出了深化改革的取向和任务,也为完善流通体制的顶层设计提出更明确的目标和设想。
一、中国流通改革缺乏统筹的顶层设计
商贸流通业(商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产业,是改革开放、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产业之一,从商品市场对外开放,引进各种业态和经营形式,发展到资本的输入,以合资、独资等建立各种股份制大型商业;从价格放开、经营放开、用工放开、工资放开和统购统销政策的调整以及以出定进的政策,到大力鼓励进出口贸易、大进大出外贸体制的建立等,改革开放造就了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充满生机和活力,全世界规模最大、最有潜力、最受瞩目的大市场。这必须予以充分肯定。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一个畅通、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市场还没有完全建立,特别是缺乏稳定、高效、职责分明、科学合理分工的顶层设计。中国是一个生产大国、商品大国和贸易大国,担负着极其繁重的商品供应任务,面对着13亿人口、4亿多家庭、几百上千万种商品,需要一个组织商品和服务供应的庞大的“后勤”体系。市场化不等于自由化,更不应该无序化;不能没有管理,也不可管理过度;既要反对管理缺位,也要防止管理越位;要克服“懒政”与“揽政”两种倾向,既不能什么都管,也不能什么都不管。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商贸流通业的主管机构始终在不断变动和调整之中,没有稳定性,也缺乏权威性。改革前的商业部,属于计划经济体系,以分配为主要手段,实行封闭式、垄断式的管理体系。改革中,我们对商业管理机构先后进行了五次调整,从商业部改为内贸部,从内贸部到内贸局,从内贸局调整为经贸委的市场司,直到今天的商务部,才基本上回归应有的职能。但由于机构变动、人员调整,职责不清、人才流失,该管不让管、不能管,只能借助于“运动”和“工程”应对出现的问题,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中探索。
中国商贸流通业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面临着三十多年来最严峻的挑战,同样也面临着转变方式的重大机遇。如果说中国商业的发展前三十年向西,开放、引进、模仿、克隆,推动中国商业连锁化进程,促进零售业态的逐步完善,那么,今后的三十应该向东,要自主、自强、创新、发展,走连锁商业中国化的道路,夯实基础,创新求变,走出国门,推动中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
二、中国经济发展不缺生产的实现,而缺市场的实现
中国经济的发展,关键不在于是7%还是8%的增长速度,而在于市场的实现。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平均为2%~3%,就能维持经济运行的良好状态,其中发达国家维持1%~2%,发展中国家平均4%~5%。而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低于7%时,就感到日子难过,甚至难以为继。其根本问题在于我们的经济不是按订单生产、按市场需要生产,而是按产能生产、按安排就业生产、按预定的计划生产,有相当一部分产品有产值无价值,生产出来就在生产部门沉淀下来。一般情况下,产销率维持96%左右时,有3%~4%的产品在生产部门沉淀下来。进入流通领域后,由于低质化、雷同化、低档化,一部分产品的产值又不能如数实现,可能1%,也可能2%,只能进行打折销售,或停滞在流通领域。而大幅度减价处理,使消费在低档次基础上满足,虽然填补一部分需求,但影响正常销售的实现。这就是造成我国经济运行高速度、低效益的根本原因。
中国经济不是缺产值而是缺价值,缺市场实现;不是缺数量,而是缺质量,缺品牌;不缺规模,而是缺效益,缺产能结构的合理调整;不缺速度,而是缺效益。只有以需定产,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市场的实现,是社会价值的最终实现,成交价是买卖双方认可的价格均衡,它意味着产品或服务得到社会的承认,是商品社会价值的综合表现。只有终端价格的实现,才最终实现社会价值,从而保证国家税收、企业得利、消费者得益,整个再生产环节才得以顺利进行。推进订单经济就是以需定价,保证产值的实现或基本实现。在这个基础上的增长速度,保持了速度与效益的统一,是真正的增长速度,有利于国民经济协调、均衡、稳定发展。
三、商品流通的顶层设计,关键在于理顺关系,明确职责
要建立相对稳定、高效运行的政府商务管理机制,关键在顶层,要转变观念、理顺关系、明确职责、科学分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行为,既不能越位,也不要缺位,该管则管,该收则收,该放则放,但不要揽得过多,管得过死;既要克服和防止懒政行为,也要防止什么都管的揽政现象。第一,企业的事不能做,明确政企分工,划定管辖范围,不越权,不包办,不袒护,不救赎,让企业在市场中获得应有的权力,承担应尽的责任,承受市场风险;第二,协会的事不要包办,“政”、“协”要分开。要充分发挥各种协会自律、自教育、自培训、自评比、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作用。协会既要对政府负责,规范自己的行为,又要代表和反映企业的意向与要求,成为政府与企业沟通的平台和桥梁;第三,大家的事不要单独做,要严格合理分工,不要越权。流通过程涉及多个部门,各部门既不要越权,也不要侵权,既要尊重分工,又要明确责任,相互支持,协商处理,避免侵权和推责,要尊重、协商、理解、支持,促进政府间沟通的高效、协调、有序;第四,未来的事不要急于做,要从现实出发,实事求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快、效益差、总量大、人均水平低,与世界强国还有较大距离,不要盲目乐观,进行不必要的攀比,追求世界第一高度、第一大型、第一体量,导致许多商业设施闲置,必须刹住“借债搞建设,卖地求发展”之风;第五,政府各部门分工应更明确、更科学,才能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如发改委重在发展、改革、计划和大型项目的审定;商务部应统一管理商品,负责市场供应,负责进出口贸易;工商局要管市场规范,管准入退出,管食品安全,管价格行为;在关系国计民生应急物资管理的方面,可在粮食储备局基础上,扩大管辖范围,成立国家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局。
四、不搞运动,按市场规律办事
商务管理要坚持商业原则,按市场规律办事。第一,我们的社会是商业社会,我们的时代是商业时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充分发挥商业正能量的作用,尊重市场规律,用商业原则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自由让渡,等价交换,真诚合作,互利共赢”是目的。只有自主,才会互信,才能建立真诚的合作;只有自主,才能择优选择合作伙伴,才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而只有互赢,才能保持稳定、持久、良好的贸易关系,促进商业健康、有序的发展。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商业形象,存在着形形色色的所谓商人,鱼目混珠,真假难辨,是良商还是奸商,是文明商人还是投机取巧,是商的行为还是非商行为,是合法经商还是非法经营等,只有一条评判标准,即是否遵守商业原则。
商务管理要按市场规律办事,不搞运动,少搞工程。以旧换新、家电下乡,这是企业行为。用财政补贴鼓励销售,只能取得短期效果,实质上还停留在运动式的促销行为,只能暂时有所见效,但透支未来需求,不可能取得长期的效果。“馒头办”、“主食工厂”、“早点工程”等仍然沿袭了“大食堂”的思维,企图用财政补贴、政治任务的方式,借用企业的力量,来解决城市人口的早餐问题,这都值得认真研究,深入探讨。
“工程”是某一时期的工作重点,不能过多,也不要强制,否则,工程就成为没有重点、只搞形式的面子工程,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特别是通过财政支持的方式、通过一些大型企业带头来完成某项任务,一是违反商业原则,二是只能起到临时刺激作用,三是这种补贴“济富不济贫”,让少数企业获利。财政支持只能用于流通基础设施和搭建公共平台上,如物流、仓库、示范和公益性的市场建设,或给予小微商业企业一定的税收支持和照顾。
服务是商业本职,商业为服务而生,为服务而发展,要充分发挥服务的倍增效应,它直接关系人的素质、生活的质量、未来和可开拓的市场,产生的效应是深刻和长远的。商务管理机关的任务是突出服务、搞好服务,更好地为全民、为基层服务,推动服务常态化、优质化和普及化。
五、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流通体系
中国流通顶层设计的中心任务,是建立一个自由、畅通、安全、高效的商品全流通体系。
中国是一个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不是产品没有市场,而是市场没有产品;不是没有显在市场,而是缺乏对潜在市场的挖掘;不是没有速度,而是缺乏效益;不是没有产值,而是缺乏价值的实现。根据市场需要,以需定产,推广订单经济,提高产销率和购销率,让产品的价值能够全部或几乎全部在市场上实现,在满足消费需要、实现产品增值的同时,完成企业的社会责任。凭计划、凭产能、凭安排就业的发展模式只能造成社会更大的损失,应该成为历史。
中国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市场,存在着消费的差异性、流通过程的复杂性、业态的多样性、信息的不对称性以及生产结构的复杂性。中国经济运行不是没有优势,而是各自的优势不能互补;不是商品不能流通,而是流通的系统化程度不高。这就需要构建以商业集群为基础、以横向流通为主体、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手段、以流通大数据为支撑的商品流通大平台。平台建设有助于推动大交流、发展大流通、完善大市场、促进产销直接见面、买卖双方直接沟通,实现信息集中交换,拉近距离、促进供求平衡,让产地与销地、生产者、经营者与消费者在同一空间上实现有机结合。
第一,该平台依托产业优势、区位特点、交通条件,以信息为引导,以批发为主要形式,是由规模各异、各具特色、专业化分工细化的多品种、多功能、多业态的市场主体集合而成的。
第二,该平台依托国家产业功能区所确定的产业结构,把具有地域产业优势、区域流通辐射力的大型批发市场纳入到体系中,通过完善功能,扩大商业集群,形成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交易中心,成为中国商品流通体系的支点和流通平台的结点。
第三,该平台要鼓励形成区域性的市场集群,打造区域性的商品交易中心,并且把市场集群和交易中心纳入到该平台的结点体系中,成为横向流通、区域合作的重要支撑。
第四,该平台要立足于流通大数据、商业地产运营、商贸物流等流通衍生服务的专业化发展。要避免把流通架构在商业地产的成本之上,更要积极对接电子商务和大数据产业发展,形成广域化、集群化、自组织化、一体化的全流通链,加快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
第五,该平台支持具有交通区位优势、市场集群基础的城市打造区域商贸中心城市。其中,市场集群要具有区域辐射力,是城市间商贸流通的基础;特色商业街、小商品市场、购物中心形成了城区商业集聚网络,是城市内商贸流通的体系。
第六,该平台要培育大型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商品流通骨干企业,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对内发挥市场的引导、主导和示范作用,对外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发挥在特定条件下的骨干和主体作用。
六、流通体制改革总体目标,是实现商品流通五个一体化
第一,实现横向流通与纵向流通一体化。要依托多层次的结点城市、各类商业集聚、流通平台、骨干流通企业,建立以横向流通为主体、以纵向流通为主导、纵横交错、畅通无阻、双向互动、共进共荣的流通体系。既要发挥国有资本、国家储备、大型进出口流通企业的先导、主导、示范和调节作用,又要发挥中小市场主体的灵活、创新、多元和便利的服务功能。
第二,实现内外贸一体化。要以内贸为基础,以外贸为先导,从观念上、组织上、职能上和教育体系上,克服重外轻内、有外无内的倾向,夯实国内市场基础,做实做强商贸企业,让更多的商业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发展国际商贸,为实现我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奠定扎实的基础。
第三,实现网购与店购一体化。网购是新型的购物方式,电子商务是重要的跨境贸易手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网购与店购都是经营方式和存在形式,是互补互促、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关系,不会发展成为取代关系。网购是IT技术在商业的应用,是实现商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只有优势互补,科学定位,网购店购互动,才能促进共生共赢。没有网络的商业是落后的商业,没有商店的城市是缺乏生机和活力的城市。
第四,实现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农业是十三亿中国人民生活的基础,农产品流通是商品流通的基础。城镇商业可以通过五种形式实现。一是传统集镇社区,充分发挥传统城镇作为农村文化、经济、政治中心的作用,集聚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双向需求,构建新型的社区商业中心;二是批发基地社区,依托现有的批发市场或农贸市场,集聚农业人口,完善服务功能,构建批发基地型社区商业;三是城郊型社区,在城乡结合部发展城郊型的商业中心,作为进城打工群体的生活中心;四是后勤基地型社区,依托大型企业,建立服务型的社区商业;五是邻里型社区,利用交通与区位优势,集聚农村福利事业,托儿养老,构建邻里型社区商业中心。
第五,实现商品和服务的一体化。商品和服务要同步发展、互促互动、共同提高。物质商品是生活的基础,服务商品、服务项目是心理的满足,卖商品本身就是卖服务,服务同样也是商业价值的具体表现,开拓商品市场与开拓服务市场,都是商业职能的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