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我国物流与供应链发展趋势与政策展望

2014-02-04何黎明

中国流通经济 2014年8期
关键词:物流业新常态供应链

何黎明

2014年6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这是新一届中央政府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定向调控、精准发力的重大决策,也是进入发展新阶段我国物流业的重大利好消息。

一、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新常态”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改革开放攻坚期“三期叠加”的特殊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常态”思维,要求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总体来看,“新常态”包含增长速度的新常态、增长动力的新常态、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宏观政策的新常态等一系列常态思维。

具体来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已经告别了过去十多年10%以上的高速增长,未来几年将在7.5%左右波动,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经济增长动力正加快从政府投资让位于民间投资,从出口让位于国内消费,将更多依靠转型升级、效率提升与创新发展;结构调整正在发生新的变化,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已经于2013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得到重点扶持;宏观政策容忍度增加,经济增速处在7.5%左右的合理区间时,将不会采取非常规刺激措施。

物流业作为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近年来受到了国家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地位稳步提升。受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影响,以及应对新时期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我国物流业正在进入“新常态”的发展阶段。

一是行业进入温和增长阶段。物流业结束了过去十多年20%以上的高速增长,增长速度逐步放缓到9%左右。2014年一季度,社会物流总额47.8万亿元,同比增长8.6%,比2013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物流业增加值3.9万亿元,同比增长8.5%,比2013年同期回落0.7个百分点。预计未来一段时期,社会物流总额和物流业增加值增速将维持温和增长。同时我们也看到,物流业在服务业中的支柱地位较为稳固,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长期维持在15%左右。物流业进入温和增长阶段,长期掩盖在高速增长下的一系列问题开始浮现,倒逼行业加快转型升级。

二是资源要素进入高成本时代。物流用地依然紧缺。2013年,全国工矿仓储用地21万公顷,仅增长3.2%,低于国有建设用地供应增长幅度。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抽样调查显示,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物流地价普遍超过80万元/亩。燃油价格高位运行,2013年汽油价格比2009年上涨了1/3左右。劳动力成本高企,物流企业反映,自2010年以来,企业劳动力成本年均上涨幅度在20%左右,企业“员工荒”现象较为普遍。环保成本逐步显现,2013年国务院发布“史上最严厉”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多地出现车辆限行政策,并有逐步扩散趋势,极大地影响了城市货运车辆通行。资源要素成本持续走高,依靠资源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增长方式难以为继。

三是内需成为增长主要动力。近年来,与内需相关的社会物流需求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14年一季度,单位与居民物流总额同比增长32.1%,远高于工业品和进口货物物流总额增长速度。受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带动,电商、快递、快运、食品、电子、快消、医药、冷链等物流细分市场保持较高增长态势。2014年一季度,快递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6亿件,同比增长51.9%,未来一段时期仍将保持50%以上的增长速度。截至2013年底,全国冷库储存能力总计超过2400万吨,同比增长约13.6%,社会投资热度依然不减。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电商物流迎来重要发展机遇。2013年,网络购物交易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8%,比2012年提高1.6个百分点。2014年一季度,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2.57万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超过4500亿元,同比增长27.6%;移动购物市场超过640亿元,同比增长140.8%。未来一段时期,网络购物特别是移动购物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对物流服务的规模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是整合与创新助推转型升级。物流业的核心价值在于整合,这也是现代物流业区别于传统运输、仓储行业的主要特征。领先企业通过流程再造、兼并重组、联盟合作等多种方式,加快功能整合、组织整合、信息整合、平台整合,挖掘物流整合潜力,发挥资源利用效率,有效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近年来,在公路货运市场,出现了传化公路港、林安物流、卡行天下等一批平台整合型企业,集中了分散的货运资源,提升了市场的集约化水平。当前,创新驱动已经成为我国物流业的重要支撑,领先物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集成创新、制度创新,打造战略竞争新优势。顺丰速运推出快递+电商协同发展模式,加速与电商渗透融合,实现线上线下资源战略共享;海尔日日顺物流推出“送装一体化”服务模式,打造四网融合核心竞争力;淮矿物流推出平台+基地供应链管理模式,提升大宗商品流通组织化程度。此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的信息技术给物流业带来了重大的变革和新的挑战。专业化、一体化、个性化的物流模式创新,引领企业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

五是物流基础网络初步成形。根据“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到2015年,我国综合交通总里程将达到490万公里。2013年末,我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35.6万公里,已经接近“十二五”期末450万公里的目标。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3万公里,与“十二五”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2014年以来,国家提出要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铁路建设,推出了8000亿元的投资计划,铁路建设正在进入集中释放期。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将基本完成,运输结构将逐步均衡,为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物流园区有效推动产业集聚,引导物流节点布局,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这方面,普洛斯一直是我国物流园区领域的标杆企业。十多年来,普洛斯一直致力于设施网络平台建设,致力于物流资源整合,以推动社会综合成本的节约。截至2013年底,普洛斯在我国已经拥有超过1200万平方米的仓储设施,为我国物流园区网络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2013年出台的《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确定了29个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和70个二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为物流园区加快网络化发展制定了基本蓝图。总体来看,我国物流基础网络初步成形,对行业的制约作用逐步消退,依托物流基础网络的创新将逐步加快。

二、我国物流与供应链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物流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物流业“新常态”为物流与供应链发展提出了艰巨的挑战,提供了重大的战略机遇。总体来看,我国物流业仍然处在景气周期。2014年5月中国物流业业务总量指数为55.2%,显示物流活动较为活跃,呈高位趋稳态势。预计后期指数将有所回落,但仍然保持较高水平,物流业有望保持平稳运行的基本走势。面对新形势,我国物流业将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寻找战略突破口,培育竞争新优势,全面打造中国物流“升级版”,以转型升级应对物流“新常态”。

一是以联动融合为突破口,大力发展产业物流。物流业作为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将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2005年,国家首次提出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推动作用。201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提到要推进第三方物流与制造业联动发展,产业物流仍然是物流业最大的需求所在,也是未来物流升级潜力最大的领域。随着制造业产业升级与商贸业模式变革,物流业将进一步深化与产业物流的联动融合,通过流程优化、效率提升与模式创新,发挥协同效应,建立新型的产业联动战略合作关系,打造一体化竞争新优势。

二是以城市配送为突破口,做大做强民生物流。民生物流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撑,一直受到政府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商务部开展城市共同配送试点,交通运输部加强城市配送运输与车辆通行管理,积极发挥政策引导和规范作用。随着消费市场的启动,特别是电子商务市场的高速发展,对物流配送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配送的网络优化、管理提升、服务体验等成为电子商务企业竞争的焦点。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配送的短板日益凸显,但也成为物流业未来发展新的机遇。物流业将根据市场需求,打通物流“微循环”,做好“最后一公里”,开拓城市社区物流和农村城镇物流,建立便捷高效、规范有序的城市配送服务体系,打造个性化竞争新优势。

三是以平台整合为突破口,逐步完善物流网络。随着物流基础网络初步成形,过去制约行业发展的运力和储能问题逐步得到缓解,为通过平台整合分散资源、实现发展模式创新与变革奠定了发展基础。未来一段时期,对于传统上较为分散的公路货运、物流园区、国际货代等领域,平台整合将以多种形式全面铺开。实体基地平台推进全国区域布局,加快模式连锁复制;产品服务平台打造统一服务品牌,吸引企业加盟合作;虚拟信息平台制定交易标准和规则,促进企业间资源共享。各类平台间加快网络开放、渠道下沉、互联互通、整合利用,建立完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打造集约化竞争新优势。

四是以兼并重组为突破口,培育领先物流企业。当前,我国物流市场集中度不高。据统计,全国拥有公路营运载货汽车1200多万辆,登记经营主体720多万户,平均每户不到两辆车。近年来,物流市场兼并重组不断升温,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就有二十多起兼并重组事件,主要涉及快递、公路快运、冷链物流、化工物流、物流地产等领域。2014年以来,国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即资本市场的新“国九条”)等多项政策措施,激发企业兼并重组活力。随着市场环境的持续改善,未来物流市场兼并重组仍将继续升温。物流业以其基础性、战略性将继续为资本市场看好。通过兼并重组,有利于企业迅速壮大规模,增强实力,形成一批具有行业引领作用和国际竞争力的领先物流企业集团,打造规模化新优势。

五是以区域物流为突破口,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近年来,国家陆续提出了跨区域的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等一系列区域经济规划,推动产业梯度转移,发展跨区域大交通大物流,力争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跨区域的多式联运将迎来战略发展机遇,企业加强区域物流网点布局,保障并支撑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随着国内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特别是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物流网络逐步向国际延伸,国际物流成为新的增长点。海外战略性物流资源布局将开始启动,搭建覆盖全球的国际物流服务网络,以适应制造业、电子商务等其他产业跨境发展的需要,打造区域化、国际化竞争新优势。

六是以科技进步为突破口,推动行业创新发展。当前,我国正处在新技术革命的战略机遇期,与其他国家站在同一起步线上,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随着劳动力的短缺和要素成本的上升,以机器替代人力的趋势日益明显。物流业将积极通过技术改造与设备升级,提升物流信息化、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单位产出效率,创新物流服务模式。大数据在物流业开始发力,通过整合数据与深入挖掘,为物流经营提供决策支持,为经济运行提供分析预警,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数据共享和相互协同,用数据创造新的价值。移动互联加快推进,物流移动解决方案要求越来越高,物流信息出现终端化、移动化趋势,随着北斗车载定位终端在全国的推广,位置服务应用加快普及,为移动互联提供了需求基础。智慧物流开始起步,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物流业,实现物流的自动化、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网络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与城市生产力水平。以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物流企业成为行业重要趋势,依托信息技术整合O2O线上线下资源成为热点领域。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支撑体系逐步完善,打造智能化竞争新优势。

当前,物流业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就是向供应链转型。我们看到,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加大了“再工业化”战略的推进力度,依靠的就是对全球供应链的掌控和驾驭能力。2012年,美国提出了《全球供应链安全国家战略》,以保障美国人民的福利和美国经济的繁荣。欧盟也在相关规划中提出要发展新的供应链体系。在刚刚结束的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贸易部长会议上,通过了《建立APEC供应链联盟倡议》,同意推动建设亚太绿色供应链网络。供应链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随着制造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将要面对的是全球化的原料采购、全球化的生产力布局、全球化的产品营销要求,因此要求企业加强关键物流节点布局和物流资源掌控,实施供应链一体化管理,建立全球化供应链体系,实现资源的全球化配置,与全球利益各方构建协作共赢的战略合作关系,掌控供应链主导权。

总体来看,我国供应链发展除了产业链上核心制造企业牵头带动以外,更多是通过打造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平台,为供应链上的关联企业提供线上线下综合服务,如集中采购、分销执行、物流服务、平台交易、融资支付等,服务各类企业资源整合与功能提升的需要,这也是我国许多供应链企业主要的发展模式。物流企业贯穿供应链上下游,掌握各类渠道资源,向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平台转型具有先天优势。未来一部分物流企业将加快延伸服务链条,承接企业物流业务,提供供应链增值服务,实现向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商的转型。

三、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重视物流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多次考察物流企业,张高丽副总理、汪洋副总理先后对物流业发展作出重要批示和讲话。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我国物流业在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财税体制、行政体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和改革。随着改革的继续深化,有望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监管有力的现代物流市场体系,适应物流“新常态”对政策环境的更高要求。

刚刚出台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在对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问题与面临形势进行深入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体现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和新一届政府的决策导向,是今后一段时期指导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从新华社新闻稿报道的主要内容来看,有以下“亮点”值得我们关注。

一是深化了对物流业产业地位的认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提出,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把物流业放到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产业地位进一步提升,重要性得到强化,体现了国务院对物流业认识的深化,极大地拓宽了物流业的发展空间。

二是明确了物流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提升物流业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水平,提高经济整体运行效率和效益。这既是对原有规划的延续,又体现了新形势下对物流业发展的新要求,特别是提出了“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的“四化”要求。

三是确定了12项重点工程。《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提出了农产品物流、制造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等12项重点工程。从物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来看,以下几项工程极有可能被列入重点工程,如多式联运工程、物流园区工程、大宗资源型产品物流工程、城乡物流配送工程、电子商务物流工程、物流标准化工程、应急物流工程等。

四是聚焦物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当前建设现代物流体系要突出重点,一要着力降低物流成本,二要推动物流企业规模化,三要改善物流基础设施。这些都是制约物流业发展最突出、对物流业提质增效最有效的问题。这就抓住了制约物流业发展的“牛鼻子”,找到了推动产业政策的“突破口”,具有积极的政策指导意义。特别是结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加快物流管理体制改革,打破条块分割与地区封锁,加强市场监管,清理整顿乱收费、乱罚款等各种“雁过拔毛”的行为,形成物畅其流、经济便捷的跨区域大通道。这些方面正是多年来困扰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讨论通过,再一次给我们带来了希望,相信新一届政府一定能够推动政策“落地”。当前,物流企业主要的政策诉求依然是:第一,减轻税费负担,为物流企业真正“减负”;第二,支持物流用地,促进物流项目“落地”;第三,创造便捷交通环境,缓解“通行难、收费高”问题;第四,改革投融资体制,解决“融资难、成本高”问题;第五,简化行政审批制度,支持物流企业“做大做强”;第六,加快物流管理体制改革,打破条块分割和地区封锁。

新形势下,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极大的决心和勇气,需要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需要破除现有制度障碍,从而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增强市场主体的活力,使物流业释放出巨大的改革红利。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作为行业组织,将积极配合《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宣贯落实,切实推进各项政策措施真正“落地”,努力营造有利于物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

猜你喜欢

物流业新常态供应链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宝鸡市物流业发展问题研究
西安市物流业发展问题研究
营改增对物流业税负的影响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