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律师要积极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2014-02-03赵大程司法部副部长
赵大程(司法部副部长)
过去的一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一个新的起点,开启了新的征程。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团结奋斗,励精图治,改革创新,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圆满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
一年来,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相适应,律师工作进一步加强。一是律师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广大律师依法履行职责,通过诉讼、非诉讼等工作手段,进一步提高律师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推进律师工作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纵深拓展,去年全国律师共办理诉讼案件253.65万件,比上一年增长5.35%。办理非诉法律事务近100万件,法律援助案件36.88万件,担任法律顾问45.68万家,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上海自贸区中外律师事务所合作试点、粤港澳律师业合作试点方案已批准实施,律师业进一步融入对外开放大局。二是律师队伍建设继续加强。目前,我国律师已达25.3万人。着眼于建设高素质的律师队伍,出台并采取了一系列工作措施,进一步提高了律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党的建设得到新的加强,在律师队伍数量发展的同时,实现了律师队伍质量的提高。三是律师制度改革蓝图已经绘就。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律师制度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新一轮律师制度改革的总体设计已经形成,为律师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四是律师执业权利依法健全完善。贯彻实施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与中央各政法机关研究形成在诉讼领域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意见措施,进一步制订、修订和完善律师事业发展、律师工作管理的行政规章和行业规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为包括律师业在内的各项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我们一定要认清当前的发展形势,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促进律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当前律师工作面临的形势,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认识。首先,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律师工作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然要求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也可以说,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要实现国家法治的现代化。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贯彻实施,律师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必然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第二,建设平安中国、法治中国为发挥律师制度的功能作用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力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并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总要求。律师制度在这些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作用。广大律师通过参与立法过程、提出立法意见建议,可以有效提高立法工作针对性、及时性,促进科学立法;通过担任各级政府部门法律顾问,参与重大项目研究,提供法律咨询,出具法律意见,可以推动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促进严格执法;通过在诉讼活动中依法履行辩护代理职责,可以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帮助司法机关全面、准确查明事实,正确适用法律,促进公正司法;通过具体的执业活动以案释法,引导当事人运用法律的手段解决问题,可以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促进全民守法。律师工作在建设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的进程中大有可为。第三,深化律师制度改革为律师事业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机制和违法违规执业惩戒制度,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发挥律师在依法维护公民和法人合法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对当前推进法治国家建设、加强律师制度建设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这些改革的重要决策部署真正落到实处,我国律师制度就会进一步健全完善,为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律师制度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我们要在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改革的勇气、智慧和办法不断深化律师制度改革,使律师工作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新的一年,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全国律协和各地律师协会、广大律师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继续胸怀全局,改革创新,加强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坚持把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作为基本任务,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追求,把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作为根本目标,用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一、坚持围绕中心,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当前,我国发展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城镇化持续推进,区域发展回旋余地大。同时,我国发展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到了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广大律师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积极为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要紧紧围绕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解决中小创新企业融资难题等方面提供法律服务。紧紧围绕城镇化建设,协助政府科学有序、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紧紧围绕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的要求,为农村农业发展、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提供法律服务。紧紧围绕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组织多种形式的专业法律服务团队,有针对性地为跨区域、次区域发展开展法律服务专项活动,服务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紧紧围绕突出民生优先、促进社会公正,进一步深化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大力拓展公共法律服务领域,将法律服务向基本民生延伸,为群众涉法涉诉信访、社会矛盾调处、社区法律服务、医疗纠纷解决、困难群体法律援助等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务。
二、坚持推进法治,为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服务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新方针,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法治中国的基本标准。广大律师要积极投身国家和地方立法进程,充分发挥律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作用,参与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工作,勇于建言献策,促进精细立法,提高法律可执行性,提升立法质量,为实现科学立法贡献力量。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政府重大决策提供法律建议,协助政府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为政府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和严格执法当好参谋助手。要认真做好民商事案件代理工作,严格依法履行刑事辩护职责,坚持正确的工作立场,严肃、严谨、准确地履行工作职责,切实提高刑事辩护工作质量和刑事案件辩护率;切实履行法律援助义务,进一步做好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困难群体的法律援助工作,让普通群众打得起官司,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促进公正司法。要在执业过程中坚持以案释法、辨法析理,向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积极传播法治理念和权利义务观念,弘扬法治精神和法律文化,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三、坚持促进和谐,为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服务
在更高起点上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就是要努力建设领域更广、人民群众更满意、实效性更强的平安中国。广大律师要把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作为律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履行职责,严格依法办理好每一件诉讼和非诉讼法律事务,帮助人民群众实现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要积极从事涉法涉诉信访处置、社会矛盾调处、基层纠纷调解等法律服务工作,推动将社会矛盾纳入法律渠道解决,强化法律在化解矛盾中的权威地位。要积极参与社会治理,进一步发挥律师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协助党和政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加强源头性基础性工作,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深入村居、社区、基层社会组织担任法律顾问,为基层组织法制宣传教育、创新社会治理提供专业法律服务。
四、坚持提升素养,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立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一个人、一项事业、一个民族能不能把握好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都与律师工作的职责使命紧密相连。广大律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加强律师诚信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铭刻在头脑中,熔铸到血液里,牢固树立诚信执业意识;大力开展社会主义律师文化建设,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培育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律师执业精神。要坚持以解决突出问题为导向,织密筑牢律师诚信制度。抓紧研究制定相关行业规范,严格规范律师与司法人员关系;完善律师失信惩戒机制,制定出台律师职业道德准则,修改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厘清律师执业行为和执业权利行使的边界。要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惩戒律师失信行为。严格执行律师执业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对于违规违纪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要坚持以开放的方法,强化完善律师执业监督。公布举报电话和举报网站,进一步畅通举报渠道,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律师诚信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全国互联互通的律师行业诚信信息系统,接受公众查询和监督;完善行风监督制度,邀请党政机关、司法机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人士担任行风监督员;重视发挥新闻媒体对行风的监督作用,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执业氛围。广大律师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动者。要通过执业活动的载体向全社会广泛传播法治文化和法治文明,将权利义务观念、平等自由观念、公平正义观念、依法办事观念、尊重人权观念等注入社会生活,积极践行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巩固和弘扬。
五、坚持加强建设,为推进律师事业健康顺利发展服务
当前,我国律师业已经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律师事业发展的速度越快,律师工作建设的任务就越重。要坚持发展和建设并重。在律师队伍快速发展的时期,必须着眼于坚持律师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加强律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业务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和党的建设,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业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律师队伍。要谋划律师事业发展布局。立足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改善律师分布结构,完善律师执业结构,提升律师服务层次和水平,拓展律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域,实现律师队伍数量质量双提高、双丰收,真正把我国从律师大国建设成为律师强国。要完善律师制度。建立一套科学有效、配套合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体系,实行律师工作精细化管理,坚持奖罚分明,激励先进分子,严惩害群之马,使各项管理工作于法有据,有章可循,进一步实现律师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
各位律师代表、委员作为律师界的优秀代表,无论是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还是律师事业的发展进程中,都要更好地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要带着对党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开展工作,从社会实践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形成代表行业、代表人民、顺应时代潮流、反映人民意愿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希望大家满腔热忱地关注律师业的发展。我国律师事业是一项朝阳事业,是一项有希望的事业,是一项能够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永远前行、不断完善自身的伟大事业。律师事业要在实现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