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2014-02-02孙卓慧
孙卓慧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中心,“它是知识的集散地,是人格的熏陶地,是体质的培养地,是心灵的归宿地。”班级也是历练学生心灵的大熔炉,为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充实,营造和谐、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我们将“国学经典”请进班级,通过学习国学经典来提升班级管理,营造班级文化。
一、让每一面墙都说话
班级文化氛围对班级管理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使学生了解国学、亲近国学,我们将班级的每一面墙都充分利用起来,如可以陈列“国学故事”“国学语录”“国学绘画”等,总之,学生极目所视处处是“经典”。随着一期期墙面文化的变更,学生开始关注国学经典,他们自发地搜寻这方面的材料,不断充实教室里的每一面国学文化墙。我们还开展了“墙文化”评比活动,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如“爷孙两辈人的国学”“国学博士论”“巾帼经典”等。
二、让每一个人都读国学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为营造良好的读国学书氛围,学校图书室联合班级每周为同学们推荐经典书籍,开展了“好书推荐”系列活动。(1)图书室推荐。根据多年来学生借阅图书的数量记录,将借阅率高的图书列出目录发放给班级,学生自愿从目录中选取喜欢的国学书籍诵读。(2)教师推荐。由语文老师依据年级学生特点每周推荐一本好书给大家阅读,老师会将推荐理由贴在班级文化墙上,或在阅读课上为同学分享精彩片段。(3)学生推荐。同学们为了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目,组织了精彩的推荐交流会,部分同学还制作了“好书推荐”Powerpoint。这样图书推荐活动不仅激发了同学们读书的热情,更提供了一个以书会友的平台,大家一起感受语言的魅力,分享读书心得,共同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另外,我们通过开展“国学诵读比赛”“国学故事会”“学国学心得交流”等活动,定期展示学生的诵读成果,在一次次的展示中,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都得到显著提高,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在国学经典的引领下,他们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在改变,所以我们有理由坚信“人之初,性本善”。
三、让《弟子规》与《班规》相结合
文字只有赋予在行动上才是最美丽的。学生朗朗上口的《弟子规》被列入了我们的《班规》之中。从“衣贵洁,不贵华”到“如何待人接物”;从“事虽小,勿擅为”到“言语忍,忿自泯”,从“房室清,墙壁净”到“捡起身边的垃圾,维护公共卫生”;从“自爱、自重”到“宽容他人,不嘲笑犯错误的同学”……让孩子们明确是非观念,“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这样,学生心中都有一个“是非观念”在主持公道。以前我们总会罚违反班规的同学打扫卫生,这种做法只能见效一天或几天,个别学生甚至还会出现逆反情绪。现在我们对违反班规的同学采用朗诵和反思的形式,比如,迟到的同学要朗诵“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三遍,并将这句话写一遍,贴在“反思墙”上。这样学生能从心里感悟并自新。
通过《弟子规》与《班规》的结合,让学生对《弟子规》有了更形象、更深入的理解,有意识地端正了自己的言行,提高了自己的道德修养,也使我们的《班规》更人性化,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良好的班风建设。
四、让国学经典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班級管理之重是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影响学习的因素除了个人主观努力外,还与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密切相关。根据《弟子规》里的“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我们开展“学习身边榜样”活动,让同学们从榜样身上吸取力量,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欲望,使学生逐渐由“他律”变成“自律”;其次是充分了解学生的各科学习状况,关注其发展,对学生停滞不前的学科从“理”上进行疏导,让孩子们明白:“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而对学生取得的进步或面对挫折时则从“情”上及时鼓励他们“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促使其良性发展。由此可见,教师只要做有心人,就能让国学经典细雨润物,潜移默化,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拼搏。
依托国学经典,提升班级管理的有效开展,极大地增强了班级管理的人文化和实效性,带来了学生品德、行为的良好发展。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反复的诵读和对生活的感悟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懂得做人的道理。班级中孝亲敬长、友爱伙伴、谨慎诚信、充满爱心、品学兼优的学生越来越多。不少家长也欣喜地看到自己孩子在待人接物、行为习惯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成长与进步,在家中比以前更懂事,更体贴父母,更乐于听从家长的正确教导并积极主动地帮助家长做家务。
传统国学经典的精髓如汩汩清泉沁人心脾,同学们耳濡目染、口诵心惟,于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进而铭记、践行,有力地促进了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了他们道德素养和人格品质的提升。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一双双闪烁善良和智慧的眼睛使班级、乃至整个校园变得更加和谐、更加文明、更加向上!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