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三化学复习教学如何落实回归教材
2014-02-02廖思彬
廖思彬
只要高考存在,我们就无法回避思考如下问题:高考题是如何生成的?高考题中的难度是怎样造成的?它们与教材的联系是什么?如果抓住高考命题的规律,我们的高三备考就能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复习效率。近年来,中学老师都有一个共识:高考备考,要注意回归教材,夯实基础,形成知识网络。
一、总复习教学落实回归教材的意义
仔细分析近三年福建高考理综测试化学试题,发现大多数试题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几乎全部来源于中学化学教材,而且是中学化学中最基础的知识。但许多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将课本束之高阁,仅仅依据复习资料做高强度的练习,这是一种误区。在每年的高考评卷中,往往会出现一种现象,越是简单的试题越容易失分,这就是脱离课本复习的后果。因此考生在总复习时回归教材就特别必要,不仅要重视教材还要吃透教材。
二、复习教学落实回归教材的教学与指导策略
1.引导学生学习《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
对化学的重要考点要有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在看书时有的放矢、高屋建瓴,避免漫无目的,眉毛胡子一把抓。例如,明确化学常考的考点有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元素周期律“位—构—性”、物质结构、反应原理等。看教材时可以对这几块知识多加重视,也便于挖掘教材中深层次的信息和弥补以前对重点知识掌握的不足之处。
2.构建知识网络
围绕知识脉络有序地、逐步地进行研读,把学过的知识先串起来,看到教材目录要经常在大脑里先回顾一遍。例如,必修1中“海水中的元素”涉及两大金属钠、镁及其化合物和重要卤素非金属氯、溴、碘,同时还包括高中阶段两大重要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氧化还原反应与离子反应,内容多而繁杂,因此可以按照下面的知识脉络去阅读教材:
在这个清晰的知识体系下依次对教材展开阅读,如同一棵完整的树,先长主干,再长侧枝,最后长树叶,不断延伸。
3.整合教材分散知识,完善学科知识结构
在复习中应针对高三学生的思维特点,整合分散知识,通过整合复习,打破原来的模块界限,帮助学生认识化学知识的连贯性与整体性,完善学科知识结构。
例如,鲁科版化学2中第2章“化学反应的快慢与限度”与“化学反应原理”中“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两者整合起来复习,并要学会对比分析,挖掘选修中的阐述与必修中的区别。
4.改变教材知识呈现方式,突破复习的基点和难点
教材对知识的呈现方式,主要是以文字叙述为主。学生在长时间的阅读中,容易产生疲劳,并且在泛读教材中抓不住知识的基点、难点,阅读效率低。因此,在引导学生回归教材的方法上应该做一些改变,可以尝试改变教材知识点的呈现方式。
5.带着曾经学习过程中的盲点或者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去探究
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以前存在的疑惑,便于激活旧知识,做好查漏补缺,弥补薄弱环节。知识漏洞是在各种考试和作业中体现出来的,可找出以前的习题或者错题本,从教材中找到相应知识点的详细描述。
6.挖掘教材细节,提升分类归纳能力
在高三化学复习时,学生普遍感到化学知识零散,似无规律,难记难学。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回归教材,挖掘教材细节,合理地分类归纳知识,并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
三、具体复习教学案例阐述如何回归教材
【案例】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复习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考点
(1)了解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2)理解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特点。
(3)掌握运用浓度商和平衡常数来分析沉淀的溶解、生成和沉淀的转化。
(4)掌握简单的利用Ksp的表达式计算溶液中相关离子的浓度。
【基础回归】引导学生关注课本的哪些知识点
1.一些电解质如BaSO4在水中只能溶解很少,可以说是难以溶解,所以称为 ; ;。尽管这些电解质难以溶解于水中,但在水中也会建立一种 ; ;。
2.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和化学平衡、电离平衡一样,合乎平衡的基本特征,满足平衡的变化基本规律,其基本特征为:
(1) ; (2) ; (3) ; (4)
3.难溶电解质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其平衡常数称为
,简称 ; ;。请写出PbI2,Cu(OH)2,BaSO4,CaCO3,Al(OH)3,CuS的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Ksp表达式。
4.溶度积Ksp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 ; ,Ksp的大小和溶质的溶解度不同,它只与 ; 有关,与 ; 无关。利用溶度积Ksp可以判断 ; 、 ; 以及 ; 。
5.沉淀的转化是 ; 的过程,其实质是 ; 。
(1)当Qc大于Ksp时,情况为: ; ;当Qc等于Ksp时,情况为: ; ;当Qc小于Ksp时,情况为: ; 。
(2)一般说来,溶解能力 ; ; ;的物质易转化为溶解能力 ; ;的物质。
(3)应用:生成沉淀的溶解能力越弱,离子被沉淀得越彻底。例如工业上常用S2-沉淀除去废水中的Hg2+、Pb2+。
【難点突破】引导学生思考回归课本的本意在于提升解题能力
设计如下几个递进的问题,让学生回答:
已知在25℃的水溶液中,AgX,AgY,AgZ均难溶于水,且Ksp(AgX)=1.8×10-10,Ksp(AgY)=1.0×10-12,Ksp(AgZ)=8.7×10-17。
(1)根据以上信息,判断AgX、AgY、AgZ三者的溶解度(“已被溶解的溶质的物质的量/1L溶液”表示)S(AgX)、S(AgY)、S(AgZ)的大小顺序为 ; 。
(2)若向AgY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AgX固体,则c(Y)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在25℃时,若取0.188g的AgY(相对分子质量188)固体放入100mL水中(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则溶液中Y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4)①由上述Ksp判断,在上述(3)的体系中,能否实现AgY向AgZ的转化,并简述理由: ; 。
②在上述(3)的体系中,能否实现AgY向AgX的转化?根据你的观点选答一项。
若不能,请简述理由: ; ;
若能,则实现转化的必要条件是: ; 。
本题设计意图:AgY与AgZ、AgX的相互转化,形式上是溶解性不同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实质上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化学反应原理”有一个定性结论:一般来说,溶解能力相对较强的物质易转化为溶解能力相对较弱的物质,并且教材以AgC1—AgI—Ag2S沉淀转化为例来论证该结论。但这个结论在学生学习中易形成负迁移,造成思维定势:只能由溶解度大的物质转化为溶解度相对较小的物质。那么由溶解度小的物质转化为溶解度相对较大的物质,可不可行呢?教材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以溶解度更小的BaSO4制取BaCO3为例来说明。
2009年浙江省高考理综试卷第10题的考查点就涉及该结论,题干如下:25℃时,Ksp[Mg(OH)2]=5.61×10-12,Ksp(MgF2)=7.42×10-11,判断在Mg(OH)2悬浊液中加入NaF溶液后,Mg(OH)2能不能转化为MgF2,很多考生判断为“不能”。可见,在复习“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时,设计层层递进的相关题组,突破“沉淀相互转化”的难点,显得十分重要。
总之,正确合理地利用教材有利于巩固高中三年化学学习成果,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究教材内涵能力,应对高考试题也能快速有效地将获取信息与教材中的知识相结合,从而顺利解答试题。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