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视阈中的职业教育:解读与反思

2014-02-02何建勇

新课程·中旬 2014年11期
关键词:学习行为视阈职业教育

何建勇

摘 要:社会和家长的职业教育观能直接影响孩子,选择几种社会上、学生中常用的职业教育观尝试进行解读,从源头上厘清这些观念,以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有效推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学有所成。

关键词:视阈;职业教育;学习行为

社会上存在对职业教育的误解比较多,认识不到位的也不少,比如说“职业教育换汤不换药,还是应试教育”“高职教育不如本科教育”“职业教育是速成教育、快餐式教育”“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等等。在此给予剖析之,使我们在学生教育工作中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一、对学生视阈中的职业教育的解读

(一)应试教育观是造成学生能力素质低下的罪魁祸首

应试教育是某些人对当代中国教育体制的评判,进而觉得职业教育也不过是一种改头换面的应试教育。

1.应试教育观的由来

自古以来,中国的读书人有着从科举制度中通过考试获取功名的习惯,应试教育的教育观根深蒂固。1977年恢复高考后,应试教育进一步发展。这种局面在近年社会有识之士要求素质教育的呼声中改观,但因各中小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应试教育仍然在社会上流行。经历高考的高职学生,也习惯于对素质教育的呼声忽而略之。

2.应试教育观产生的几种主要学习行为

(1)埋头读书,不理窗外事

应试教育观令学生只为读书而生活,只为考试而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回避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忽视综合职业能力的自主学习和提升。

(2)偏科

学生的学习着眼点放在考试科目,忽视考查科目的学习,达不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3)应付学业

把考试及格作为学习目标,不求上进,学习应付了事。有学生临近考试才开始学习,马上学马上考,考完就忘。

3.应试教育观会造成学生能力素质低下

持应试教育观的学生,目光狭窄,能力素质低下,职业基础不扎实。

学生把职业教育看成是应试教育的错误关键在于:不领会、不重视高职教育的职业能力要求,也看不到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大量存在于生活、学习和劳动中,其结果只能是能力低下,不能胜任职场的职位。

(二)次等教育观让学生自暴自弃

相比较于大学本科教育,高职教育在人们的眼中居于次等。一些家長干脆把职业教育称为次等教育。

1.次等教育观的成因

古人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在传统观念中,劳动者的社会地位是不高的。现代社会也还非常流行。从高等教育的价值观角度看,“学科型”教育被视为高等教育的“正统”,我国高职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被某些人看作是不入“流”的高等教育。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职业教育,使高职教育得到普遍认可。但是高职教育的学历低、文凭低,职业教育始终不被大部分学生和家长青睐。一般来说,考不上本科的高考生,才进入高职院校。是退而求其“次”,是避免高考落榜的无奈选择。这样的偏见,使高职教育变成末流教育、次等教育。

2.次等教育观产生的主要学习行为

(1)习惯性逃课

在这种次等教育观的影响下,高职教育沦为鸡肋——学之乏味,弃之又不甘心,既而出现敷衍的学习态度,兴趣点被转移到上网玩游戏、谈恋爱等方面。

(2)不同程度地抵触实训、培训和考证

学生漠视技能学习,拒绝专业能力的自觉性提高,在实训活动、培训活动中袖手旁、应付了事。

3.次等教育观导致学生自暴自弃

有些看法的学生在职教生活中不积极进取,颓丧度日,浪费学习的大好机会,进得校门却始终徘徊在职业之门,任其发展,日后走进了社会,缺乏生活热情和工作创新。

这些学生,看不到高职教育跟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差别,认识不到其实是教育类型上的差别而不是教育层次上的差别。

(三)速成教育观念令学生根基浅薄,不能持续发展。

中高职教育学生在校时间一般为两年,个别学校违背教育规律和相关规定,还有学生是在校不到两年提前进入社会的,人们会认为职业教育就是速成教育。

1.速成教育观念的成因

职业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后,接纳了数额庞大的初高中毕业生,其中相当比例的学生希望借助职业院校获得职业准入资格,从而快速就业。据统计,我国每年的种类高校毕业生约为700万,就业压力巨大,冲着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优势,许多学困生、困难家庭选择高职教育是明智之举的。而把接受职业教育看成是速成教育,认为职业教育是搞岗前培训,搞快餐式的教育,是“立刻”成才的教育,甚至认为职业院校就是找工作的跳板而已,这是有失偏颇的。

2.速成教育观导致的主要学习行为

(1)不学理论

持速成教育观的学生,希望一蹴而就,学习态度轻浮,有畏难情绪,在学习行为上急功近利、避重就轻,不重视适度的理论铺垫,不愿深究原理。

(2)不愿刻苦训练

持次等教育观的学生图省心而不用心,不愿意脚踏实地,在技能的学习中止步于“学会”,不愿意“求精”,不愿多费工夫,为将来打牢基础。

3.速成教育观导致学生根基浅薄,难以持续发展

学生持速成教育观,导致根基浅薄,难以持续发展。现代人的知识都在不断地更新中,不断学习、自我提高才可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教师应要求学生必须是深扎根,吸养分,掌握开发自我潜能的方法和能力,重视厚积薄发,否则在职业道路上后劲乏力,几年后先发优势荡然无存,职业生涯之路则会越走越窄。

二、对学生视阈中职业教育的反思

(一)反思

学生视阈中的职业教育,同职业教育本身有较大的偏差,这里面有许多地方值得反思。教育体制改革必然要进一步完善;高考制度改革须跟上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步伐;主流媒体对职教改革的聚焦力度严重不足,等等。

1.引导学生认识自己

职业院校的学生一般不具备学术研究的能力,应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劣势与优势。先有自我发现,才会有自我管理,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才能出现。

2.引导学生认识职业教育

要做到知己知彼,在老师的帮助下学有所成。

(二)解决学生职业教育性质的认识问题,还应以人为本,从学生的角度来把握职业教育实质

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职业教育其实是“安身”“立命”的教育。安身立命就是生活有着落,精神有寄托。

1.职业教育是“安身”的需要

对于很多贫困家庭的学子,接受高职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拥有工作,往“俗”上讲,拥有工作才可以“糊口”“养家”“致富”,在社会上立足。

大力發展职业教育,是基于解决社会就业问题、让千千万万贫困家庭学以致富,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这一在大局出发的。组成社会的个体,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这个意义非常重大。

2.职业教育可以“立命”

相比于“安身”,“立命”观有着更高境界,它包含了人的精神追求。一些有理想、有见地的学生,带着“天生我材必有用”“条条大路通罗马”的乐观信念,毅然报读职业院校,把接受职业教育当作是通往人生理想的途径,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职业教育可以办到越来越高的层次,可以预见,这将极大繁荣和壮大职业教育。

务必要强调的是,接受职业教育可以是通往成功的起点,但何种职业院校,任何办学层次的高职学校—其毕业生—都不是成品,而仅仅是半成品,其今后的成就,离不开“职场”这所大学。

参考文献:

[1]曹茂甲.中国近代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1896—1937)[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1.

[2]程光璇.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17).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学习行为视阈职业教育
使用与满足视阈下解谜推理类综艺节目的创新路径
大数据思维下教学过程数据分析及应用研究
基于学习行为数据的在线学习时间规律探析
网络远程教育学习行为及效果的分析研究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文化认同视阈下的海外统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