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组人白介素-11含服液防治食管癌患者放射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

2014-02-01崔鸣欧

护理学报 2014年24期
关键词:白介素食管炎放射性

章 艳,崔鸣欧

(浙江省肿瘤医院,浙江 杭州310022)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2年报,食管癌发病率居国内恶性肿瘤的第5位[1]。放射治疗是目前食管癌主要的、有效的、安全的手段之一[2]。然而,放射治疗会不同程度地导致患者出现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及咽干、咽痛、口腔黏膜损伤等急性反应,其中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在32.1%~100%[3-5]。放疗引起的不良反应会增加患者的负担和痛苦,甚至影响治疗计划的顺利实施。本科室使用重组人白介素-11(巨和粒)含服液减轻食管癌患者的放射性食管炎,经临床观察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1—12月本科室行首次放疗的食管癌患者64例,病理学诊断报告均为鳞状细胞癌。将其按入院日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36~72岁,平均56.4岁;其中食管上段癌12例,食管中段癌18例,食管下段癌2例。对照组男20例,女 12例;年龄38~70岁,平均55.5岁;其中食管上段癌11例,食管中段癌17例,食管下段癌4例。两组均采用3DCRT技术放疗,直线加速器6MVX常规分割,放疗区包括食管原发病灶及淋巴结转移区,2.0 Gy/次,5次/周,总剂量60 Gy,共30次。所有患者卡氏评分≥80分,无其他慢性病史,能进普食或半流质。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种、照射剂量、照射范围及方法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干预方法 两组患者均从放疗开始时每日3餐前30 min及睡前,分次含服配方液,每次15 mL,时长10~15 min,直至放疗结束。含服方法是把配方液含在口中,去枕平卧位休息,使药物与黏膜表面较长时间接触,让其缓慢吸收,避免饮水和进食。责任护士每天记录患者口腔黏膜变化、进食情况、胸骨后疼痛、营养状况、用药反应等,直至放疗结束。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口腔护理、饮食护理、疼痛护理、骨髓抑制护理和心理护理,使放疗顺利进行。

对照组药液配方:生理盐水50 mL+贯新克12.5 mL(长春精优药业生产,25 mL/瓶,又名复方维生素B12溶液),配制后摇匀,保存在 2~8℃冰箱内,24 h 内用完。

观察组药液配方:在对照组配方基础上,增加巨和粒1.5 mg(齐鲁制药生产,1.5 mg/瓶,又名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配制后摇匀,保存在2~8℃冰箱内,24 h内用完。

2.2 评价标准 按RTOG标准急性放射性食管损伤分为5级[6]:0级无变化;I级轻度吞咽困难或吞咽疼痛需用表面麻醉药,非麻醉药镇痛或半流质饮食;Ⅱ级中度吞咽困难或吞咽疼痛,需麻醉镇痛或进流质饮食;Ⅲ级重度吞咽困难或吞咽疼痛伴脱水或体质量下降>15%,需鼻饲或静脉补充营养;Ⅳ级完全阻塞、溃疡、穿孔或瘘管形成。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法比较组间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两组患者除1例放疗至52 Cy时,因肿瘤缩小出现穿孔放弃治疗而未完成放疗,其余63例均完成放疗。放疗至60 Gy时,对照组4例患者出现Ⅲ级反应,经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后症状缓解,但住院时间延长;1例Ⅳ级反应,患者出现穿孔,经停止放疗、禁食、补液、放置食管支架等对症处理后,能进食流质。观察组32例患者使用含服药液后,无1例发生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适,无厌烦、畏惧心理。所有患者均能很好配合用药,用药后5~10 min自觉局部疼痛缓解,胸骨后有轻松感。

两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程度分布比较,照射剂量为20 Gy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照射剂量在 40 Gy、60 Gy 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防效果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食管癌患者在不同放疗剂量时放射性食管损伤分布比较(例)

4 讨论

4.1 放射性食管黏膜损伤机理 放射性食管炎是食管癌放射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放疗期间,局部照射1~2周后出现食管黏膜充血水肿,有阻挡感或胸骨后部灼烧疼痛感,进食或饮水时疼痛加剧,严重时可出现吞咽阻塞。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因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坏死,局部血液循环障碍,食管黏膜充血水肿、糜烂,部分患者可形成溃疡,导致抵抗力下降,从而继发细菌感染[7]。

4.2 药物作用机理 贯新克溶液主要含有维生素B12和庆大霉素,其中维生素B12含有钴元素,对受损皮肤、黏膜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明显而且较快的修复、再生功能,可防止创口感染、恶化,加速新生组织生成;维生素B12可经受损部位吸收后直接作用于游离神经末梢痛感觉传入冲动的传导,具有很显著的外周及中枢镇痛效果[8]。同时,具有局部抗菌作用,可减轻因放射性灼烧伤所致的局部肿胀,缩短放射性灼伤创面的愈合时间。

巨和粒的主要成分是重组人白介素-11,是体内不可缺少的调控正常细胞生理功能的一种细胞因子,能刺激肝脏产生急性期抗炎反应蛋白,抑制免疫反应,通过免疫调节作用,选择性降低促炎症因子表达;同时,能维持上皮细胞动态平衡,促进受损上皮细胞愈合,利于黏膜溃疡的修复[9]。近年来,有不少文献报道重组人白介素-11局部应用于口腔黏膜损伤及伤口溃疡表面愈合,能刺激表皮生长因子活性,促进溃疡愈合,对黏膜损伤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10-13]。

4.3 巨和粒含服液能有效防治放射性食管炎 放射治疗所造成的食管损伤呈剂量依赖性增加[14],食管炎的发生率随着剂量的递增而进行性增高[15]。从表1可见,当放疗剂量达到40 Gy、60 Gy时,观察组患者食管黏膜反应以I、Ⅱ级为主,Ⅲ、Ⅳ级反应例数为0,而对照组出现Ⅲ、Ⅳ级反应例数分别为3、5例,证明观察组含服液中巨和粒的作用效果明显。本研究中,将巨和粒药液配置后保存在冰箱内,使用时温度较低,这可使口腔内温度迅速降低,引起局部血管收缩,降低黏膜组织氧含量,含服时药液可以直接覆盖在黏膜表面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可减轻患者的疼痛,从而减轻放射治疗对口腔及食管黏膜产生的损伤。由于药物对局部黏膜有保护作用,使用时延长药物与黏膜接触时间,能提高局部药物浓度。本研究同时发现,贯新克和巨和粒没有配伍禁忌,两种药物有协同作用,观察组患者使用后无不适反应,对药物的使用依从性高。

综上所述,采用巨和粒与生理盐水、贯新克口腔含服,能显著减轻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程度,达到协同治疗放射性食管炎的目的,减少患者痛苦。

[1]赫 捷,陈万青.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2:78.

[2]于金明,殷蔚伯,李宝生.肿瘤精确放射治疗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93.

[3]陈大春,杨 薇,杨 亭.利咽方防治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2):2102-2103.

[4]陈华江,凌 昕,陈维军.阿米福汀预防食管癌调强放疗所致放射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3,15(12):1887-1889.

[5]王 澜,王 军,韩 春,等.食管癌同期放化疗的价值研究[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1,20(4):291-295.

[6]殷蔚伯,谷跣之.肿瘤放射治疗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108-1111.

[7]姚卫华.沙参麦冬汤防治放射性食管炎疗效观察[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4,24(4):376.

[8]杨宝峰.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03.

[9]陈丽珍,江 溯.巨和粒口腔含漱治疗化疗性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7):1011-1013.

[10]白洪芳,王国蓉,杨 慧,等.重组人白介素-11防治鼻咽癌同步放化疗口腔黏膜损伤的效果观察[J].肿瘤预防与治疗,2013,26(3):163-166.

[11]吴艳芳,范腊英.重组人白介素-11含漱液对鼻咽癌调强放疗后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J].当代护士,2011,9(2):86-87.

[12]胡向艺.重组人白介素-11局部治疗放化疗导致的口腔黏膜炎的临床观察[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2(11):808.

[13]杨芬芬,程晓莉,胡晓蓉.重组人白介素-11局部治疗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疗效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2(9):1331-1332.

[14]郭景华,史恒军.蛋珍油对放射性食管炎的防治作用[J].现代肿瘤医学,2008,16(9):1642-1643.

[15]沈 丽,单保恩,张 莉,等.放射性食管炎动物模型的构建[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7,14(1):13-16.

猜你喜欢

白介素食管炎放射性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张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经验
蒙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4例
放射性家族个性有不同 十面埋“辐”你知多少
药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探析
银屑病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8的检测
来自放射性的电力
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
哮喘患儿血清白介素与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介素17 、白介素23 mRNA 的表达及与病情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