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人员病人安全态度调查分析

2014-02-01琳,王

护理学报 2014年24期
关键词:态度维度护士

姚 琳,王 薇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外科,北京 100029)

近年,医疗机构引进全面品质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希望在医疗服务上不断改善,以创造更好的医疗服务水准。医疗服务品质中“病人安全”是当今尤为重视的议题,并且以病人安全为重点的医疗照护模式,也是医疗机构推动的重点。医院适应社会的需要不断改进服务理念,促进了安全文化氛围的形成。病人安全是医疗品质的根本,也是医疗照护提供者和病人最基本的共同目标。病人安全成功的关键在于文化的建立,安全文化是指组织内成员对其工作人员或一般大众生命安全的价值观、态度及信念[1];美国、英国、台湾等地都强调安全文化对于病人安全有正向的影响[2],并持续将病人安全文化的定期测量作为工作重点,以此来改进其安全管理现况。病人安全态度调查问卷是目前国外医疗卫生保健中应用最广的安全文化评估工具。安全态度不端正,更易于产生不安全行为,导致差错或事故的发生[3]。本调查通过了解某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人员的病人安全态度现状,促进管理者与临床执业者对安全文化的认知,为安全管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于2014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190名临床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注册护士;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实习和进修的护理人员。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本调查问卷有2部分内容:第1部分主要调查研究对象的性别、工作年限、职称、学历等基本情况;第2部分调查护理人员安全态度。采用郭霞等[4]研究修订的中文版安全态度调查问卷(The China Version of Safety Attitude Questionnaire,C-SAQ)。该量表包含团队合作、安全氛围、管理感知、工作满意度、工作条件和压力感知6个维度,共31个条目。本研究显示,该问卷6个维度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 0.695~0.831;总量表的 Cronbach’s α 系数为0.894。各条目与问卷各维度的相关系数在0.472~0.860,且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维度得分与问卷总体的相关系数为0.351~0.856,且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内部一致性好。

1.2.2 调查方法 由专人进行现场发放和回收问卷,研究者对收回的问卷进行质量控制,剔除不合格问卷。本研究共发放194份问卷,有效问卷190份,有效率97.9%。

1.2.3 统计学方法 将收集的有效资料进行编码后双人录入SPSS 19.0,采用频数、百分比、均数、标准差、单因素方差分析等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本组调查对象年龄22~51(31.31±7.18)岁;男 12 名(6.3%),女 178 名(93.7%);科室:外科 60名(31.6%),内科 59名(31.1%),急诊科 16名(8.4%),ICU 55 名(28.9%);职称:护士 60 名(31.6%),护师 94 名(49.5%),主管护师 34 名(17.9%),副主任护师及以上2名(1.0%);用工形式:正式59名(31.0%),合同制 79 名(41.6%),派遣制 52 名(27.4%);学历:高中/中专 6 名(3.2%),大专 51 名(26.8%),本科及以上 133名(70.0%);工作年限:<6个月 15名(7.9%),6~<12 个月 18 名(9.5%),1~<3年 31 名(16.3%),3~<5年 26 名(13.7%),5~<10 年 41 名(21.6%),10~<20 年32名(16.8%),≥20年 27名(14.2%);接受过安全培训176名(92.6%),未接受过安全培训14名(7.4%)。

2.2 护理人员安全态度各维度及整体得分情况本组护理人员安全态度总分(4.24±1.00)分,其中团队合作维度(4.26±1.03)分,安全氛围维度(4.32±0.93)分,管理感知维度(4.57±0.76)分,工作满意度维度(4.25±0.95)分,工作条件维度(3.93±1.13)分,压力感知维度(4.14±1.07)分,安全态度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临界值3分,安全态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护理人员的工作条件<压力感知<工作满意度<团队合作<安全氛围<管理感知。

2.3 不同群体护理人员安全态度各维度及总体得分比较 不同科室护理人员在安全氛围、管理感知、工作满意度、工作条件维度及总体得分上,不同用工形式护理人员在工作满意度及压力感知维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团队合作维度得分低于女性,接受过安全相关培训护理人员工作条件及压力感知维度得分高于未接受过安全相关培训护理人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不同群体护理人员安全态度各维度及总体得分比较(±S,分)

表1 不同群体护理人员安全态度各维度及总体得分比较(±S,分)

项目 n 团队合作 安全氛围 管理感知 工作满意度 工作条件 压力感知 总体科室外科 60 4.37±0.47 4.49±0.51 4.79±0.41 4.29±0.78 4.11±0.88 4.12±1.04 4.37±0.43内科 59 4.26±0.55 4.27±0.63 4.47±0.60 4.18±0.64 3.88±0.61 4.14±0.80 4.20±0.43急诊 16 4.05±0.74 4.14±0.82 4.11±0.87 3.80±0.80 3.56±0.68 4.66±0.63 4.04±0.61 ICU 55 4.18±0.64 4.21±0.58 4.58±0.54 4.41±0.61 3.96±0.62 4.01±0.71 4.22±0.45 F 1.790 2.869 7.411 3.506 2.719 2.416 2.758 P 0.151 0.038 0.000 0.016 0.046 0.068 0.044性别男12 3.87±0.56 4.13±0.60 4.60±0.51 4.18±0.85 4.10±0.49 4.27±0.63 4.16±0.44女178 4.28±0.57 4.32±0.61 4.57±0.59 4.26±0.70 3.94±0.74 4.13±0.87 4.25±0.46 t 2.383 1.083 0.202 0.345 0.749 0.546 0.626 P 0.018 0.280 0.840 0.730 0.455 0.585 0.532工作年限<6 个月 15 4.51±0.39 4.50±0.41 4.80±0.30 4.49±0.49 4.03±0.38 4.03±0.70 4.40±0.23 6~<12 个月 18 4.14±0.51 4.29±0.51 4.51±0.55 4.46±0.73 4.10±0.65 4.00±0.81 4.25±0.40 1~<3 年 31 4.25±0.60 4.31±0.60 4.56±0.51 4.17±0.74 4.02±0.67 4.10±0.93 4.24±0.45 3~<5 年 26 4.13±0.69 4.24±0.74 4.60±0.55 4.33±0.64 3.97±0.75 3.86±0.90 4.19±0.54 5~<10 年 41 4.32±0.59 4.28±0.65 4.51±0.69 4.25±0.66 4.04±0.70 4.05±0.81 4.25±0.51 10~<20 年 32 4.21±0.57 4.22±0.68 4.38±0.73 3.92±0.83 3.61±0.86 4.32±1.02 4.10±0.50≥20 年 27 4.27±0.58 4.47±0.48 4.79±0.35 4.39±0.63 3.96±0.76 4.52±0.58 4.38±0.37 F 0.912 0.732 1.749 2.076 1.507 1.824 1.270 P 0.488 0.624 0.112 0.058 0.178 0.097 0.273职称护士 60 4.29±0.55 4.38±0.50 4.66±0.43 4.40±0.68 4.05±0.65 3.93±0.87 4.29±0.39护师 94 4.20±0.60 4.25±0.68 4.48±0.68 4.14±0.74 3.88±0.79 4.22±0.79 4.19±0.52主管护师 34 4.30±0.57 4.35±0.58 4.65±0.52 4.29±0.63 3.94±0.69 4.26±0.97 4.29±0.37副主任护师及以上 2 4.92±0.12 4.78±0.30 4.75±0.35 4.40±0.85 4.10±0.14 4.75±0.35 4.63±0.34 F 1.294 1.010 1.583 1.670 0.677 2.125 1.238 P 0.278 0.389 0.195 0.175 0.567 0.099 0.297

续表1

3 讨论

3.1 护理人员对病人安全态度总均分高于中等水平 本研究所调查护理人员病人安全态度水平呈中等偏上水平,得分为(4.24±1.00)分,高于临界值3分,且高于相关研究[5-6]。国内外关于病人安全文化的普遍研究结果均趋于正向,这与本研究结果相一致[7-8]。本研究表明被调查护理人员对病人安全的认知、态度及行为属正向态度,6个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管理感知、安全氛围、团队合作、工作满意度、压力感知、工作条件,得分均高于中等水平,除了工作条件其余5个维度得分均值都在4分以上。工作条件除了工作的外环境以外,还包括工作流程、技术操作规范等,说明在保障护理人员工作安全和流程的标准化方面还需要较大改进。护理不仅仅指病人安全还包括护士安全,在现有医患矛盾紧张,医疗场所职业暴力层出不穷的状况下,应加强护士的职业安全保护,进行工作压力疏导。标准作业程序是对技术操作步骤的细化、量化和优化,护士工作量较大,建立标准化作业流程也将是未来护理发展的重点。

3.2 不同群体护理人员安全态度差异比较

3.2.1 不同科室护理人员安全态度 不同科室护理人员的安全态度得分比较结果显示,不同科室护理人员在安全态度总均分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外科、ICU、内科,最低的为急诊。本研究与董艳等[5]研究结果均显示,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安全态度得分较低。急诊是抢救病人的特殊之地,是抢救治疗急危重症病人的前沿,急诊护理面对的是病情复杂多变、生命垂危、年龄不一的人群,同时也是易遭受暴力的高危人群[9-10]。工作场所的身体暴力伤害、心理伤害及紧张倦怠的工作性质再加上匮乏的培训导致了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安全态度得分较低。

另外,在管理感知维度上,外科护理人员显著优于内科和急诊。在管理感知和工作满意度2个维度,ICU和急诊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CU得分高于急诊。本问卷积极应答率最低的2个否定性条目是“在科室里,如果我察觉到与病人治疗或护理有关的问题,我想针对此问题畅所欲言是困难的”。“在科室里开诚布公的讨论差错是件很困难的事”。说明即便是在大力宣扬非惩罚性不良事件报告的今天,多数护理人员仍然担心对错误的惩罚与责备,不同科室的错误分享文化存在差异,有待进一步加强,尤其关注急诊等特殊科室,在着重关注病人安全的同时,对职业安全和预防与应对工作场所暴力等方面同样不容忽视[11-12]。Sanghera等[13]指出,护士会因为得不到鼓励而不会主动承担不良事件。Nakajima等[14]研究认为,医院护理不良事件报告与医院安全文化互为因果,形成一种良性、无惩罚、有效、通畅、自愿的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是营造医院安全文化的重要条件和前提,而后者也能促进前者。因此,管理者对安全文化的认识程度决定了对于不良事件的管理举措,个体在开放的安全文化氛围中才能公开讨论不良事件,识别潜在的隐患,能够有效进行风险管理,保障病人安全。

3.2.2 女性护理人员在团队合作上的积极态度高于男性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护理人员在团队合作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护理人员在团队合作上的积极态度评分高于男性。据2012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15],2011年我国注册护士224万余人,其中女性占98.3%,男性占1.7%,即男护士人数仅3万8千余人,对于女性占主导地位的护理行业而言,男护士仍然属于少数族群。社会上对于男性追求成功的期许使得男护士在护理这个传统环境里存在一些困境。但是,病人对于男护士的反应相对较好,此外,传统的男性形象混淆病人对于男护士和医生之间角色界线,且提升了男护士在病人心中的地位,但是男护士存在一些来自社会期许或本身不得志的角色压力。因此,男护士对于护士的认同感和主动融入女性同事圈子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护理管理者应该正确定位男护士的角色和功能,合理使用。加强与男性护理人员的沟通交流,提高他们的归属感和个人价值感,进而激发工作积极性,保障病人安全。

3.2.3 不同用工形式护理人员对病人安全态度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用工形式的护士在工作满意度和压力感知方面差异显著,其中,派遣制护士的工作满意度优于正式在编的护士,而正式护士在压力感知方面优于派遣制护士。本研究中64.4%的正式在编护士为本科及以上学历,派遣制护士中本科学历占53.8%,符合工作满意度与教育程度呈负相关的研究[16]。我院派遣制护理人员大多较为年轻,正式在编的护士年资较高,由此可见,高年资护士的压力感知能力较强,可以较好的应对压力。年轻护士因经验欠缺、技术不熟练等原因,面对工作中的各种事情难免会有些无从下手,不能很好地感知和应对压力。此外,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医疗信息系统也在发展,高年资护士在信息科技方面会有一种紧迫感和压力。同时,关于压力与工作质量的关系存在截然相反的看法,有人认为压力在人群中刺激人更加努力,提高工作质量,有的人则不然。本研究中正式护士的压力认知得分显著高于合同制和派遣制,说明其普遍感受到的压力较大,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17],因此,正式在编的护士工作满意度低于派遣制护士。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对年资较高的正式护士的压力疏导,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的带教职能,使其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临床工作中。

3.2.4 护理安全培训对护理人员病人安全态度的影响 本研究调查的190名护理人员中,176名(92.6%)接受过护理安全相关内容培训,说明护理管理者对于护理安全的教育培训非常重视。研究结果显示,接受过安全培训的护理人员在工作条件和压力感知上的感受优于未接受过培训的护理人员。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管理的重要部分,而安全教育是安全管理的重点措施,通过安全教育,可使护理人员从被动接受安全管理的检查转变为自觉维护安全[18]。教育被认为是改善患者安全文化最有效的措施[19]。接受过安全培训的护理人员更加了解护理安全的重要性,对不良事件的体会更深刻,工作表现如何被应激源影响则更明确,压力感知的得分较高,这种情况下就会要求自己采取各种方式来积极应对压力。

我国安全文化的研究起步较晚[20],目前安全培训的内容一般是举办安全讲座,张贴关于患者安全的宣传标语或安全警示等,形式简单、力度不够,无法满足当前医疗安全工作的需求。魏容容等[21]以美国护理人员质量安全教育的护理安全培训内容为基本框架,从安全文化的诠释、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理、护理风险评估及管理、护理人员自身安全及心理调节4个方面进行系统培训取得较好效果。

4 小结

本研究通过对护理人员病人安全态度的调查来反映医院的病人安全文化,此过程也是在对员工进行安全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经验治理向科学管理发展,最终将会向文化治理演变,形成护理质量提升的良性循环,这是一个系统而漫长的过程,但是意义是深远的,既能提高护理质量,取得患者信任,满足社会需要,也能促使护士主动参与安全管理,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

[1]Davies H T,Nutley S M,Mannion R.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Quality of Health Care[J].Qual Health Care,2000,9(2),111-119.

[2]Department of Health.An Organization with a Memory:Report of an Expert Group on Learning from Adverse Events in the NHS[M].London:The Stationary Office,2000.

[3]常英杰.浅谈安全态度[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4,27(2):77-78.

[4]郭 霞,周 卫.中文修订版安全态度调查问卷的初步研究[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09.

[5]董 艳,周 卫.护士长的病人安全态度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5):63-65.

[6]肖晶晶,张 青,杜 丽.急诊科护理人员病人安全态度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4):50-53.

[7]Agency for Health Research and Quality.Hospital Survey on Patient Safety Culture[EB/OL].[2010-10-03].http://www.ahrq.gov.

[8]简淑芬,张淑惠,戴 政.中文版安全态度量表之信效度评估与应用-某医学中心病人安全文化之初探[D].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08.

[9]席淑华,周 立,严爱萍,等.加强急诊护士法律与服务意识预防护理纠纷[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1):846-848.

[10]葛宝兰,常 娜,孙宏玉.急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情况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08,22(12):3134-3136.

[11]许 乐,姜 贺.临床护理人员安全文化的现状与对策[J].护理学报,2011,18(4A):40-43.

[12]梁素娟,华丹瑛,叶衍涓.某三级甲等医院231名护士职业安全文化认知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2013,20(10B):27-29.

[13]Sanghera I S,Franklin B D,Dhillon S.The Attitudes and Beliefs of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on the Causes and Reporting of Medication Errors in a UK Intensive Care Unit[J].Anaesthesia.2007,62(1):53-61.

[14]Nakajima K,Kurata Y,Takeda H A.Web-based Incident Reporting System and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ve Projects for Patient Safety in a Japanese Hospital[J].Quality Safety in Health Care,2005,14(2):123-129.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2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EB/OL].[2013-08-28].http://www.nhfpc.gov.cn/htmlfiles/zwgkzt/ptjnj/year2012/index2012.html

[16]Cavanagh S J,Coffin D A.Staff Turnover among Hospital Nurses[J].J Adv Nurs,1992,17(11):1369-1376.

[17]王 丽,赵海燕,张新庆.10省市护士工作满意度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0,7(12):560-562.

[18]左月燃.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1-192.

[19]Gaal S,Verstappen W,Wensing M.What Do Primary Care Physicians and Researchers Consider the Most Important Patient Safety Improvement Strategies?[J].BMC Health Serv Res,2011,16(11):102.

[20]李 漓,刘雪琴.护理人员对医院患者安全文化的评估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4):304-307.

[21]魏容容,谢建飞,钟竹青,等.护理安全管理课程设置及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6):524-526.

猜你喜欢

态度维度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