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柔肝治疗小儿目眨96例
2014-02-01金靖宇
金靖宇
(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吉林 132012)
健脾柔肝治疗小儿目眨96例
金靖宇
(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吉林 132012)
目的为了更深层次地研究中药对小儿目眨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目眨患儿96人,使用抽签的方式将这些患儿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共有患儿48人,为对照组中的患儿提供西药进行治疗,为实验组中的患儿提供中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7.9%高于对照组83.3%的总有效率,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治疗小儿目眨时,中医药物治疗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目眨;小儿;瞬目;脾弱肝强
目眨症又可称为目劄症,指单位时间内眨眼次数超过正常标准许多,病患常见于儿童,也偶发于成人。正常人每分钟眨眼次数在15次到20次之间,若持续眨眼行为超过每分钟30次则可认定为眨眼症。西医认为该病症与眼睑周围神经有关,在无眼内异物刺激的情况下使用外用眼药进行治疗,但效果甚微。中医理论则认为该疾病实为体内平衡失调,从而表现出来的眼部区域冲动过渡。多数家长对儿童眨眼现象不留心,导致延误病情或不治,严重时可影响儿童眼周发育不良以及视力下降。本文主旨在于说明中医治疗对儿童眼劄症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治疗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目眨患儿96人,使用抽签的方式将这些患儿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共有患儿48人。实验组中男27人,女21人;年龄最小5岁,最大14岁,平均年龄为 (9.6±1.2)岁;病程最短5天,最长62天,平均病程为 (27.4±3.2)天。对照组中男25人,女23人;年龄最小7岁,最大12岁,平均年龄为 (8.2±2.7)岁;病程最短7天,最长65天,平均病程为(25.3±2.8)天。对比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临床基本资料,P>0.05,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对比。
1.2 治疗方法 实验组:使用中医药物进行健脾柔肝辨证治疗,基础药方为:白术10g,焦神曲10g,鸡内金10g,焦山楂10g,防风5g,白芍10g,胡黄连5g,炒麦芽10g,甘草5g,荆芥5g,炒谷芽10g,茯苓12g,苍术10g。中药在煎煮前先用清水浸泡,然后用文火煎煮成100毫升的浓汁,温服,每日1剂,一天2次,7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使用西医药物进行治疗。为患儿提供抗生素滴眼液,每天三次,并且口服维生素A与维生素D,每天1到2次,每次1粒,7天为1疗程。
1.3 疗效标准 经过1到3个月的治疗后,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判定。治愈:3个月内患儿的目眨情况完全消失;好转:3个月内患儿的目眨频率明显减少;无效:3个月内患儿的目眨情况不仅没有减少,甚至有加重趋势。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计算机统计学软件SPSS11.0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均值±标准差代表两组病患的计量资料,用t值或是χ2对两组患儿的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n,%)
从表1中可以看出,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7.9%高于对照组83.3%的总有效率,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3 讨论
眨眼或是瞬目都属于保护性行为,是一种十分自然的生理现象。倘若瞬目次数过于频繁,眼皮不断的开合则称之为目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儿的眼部无明显异常,目眨通常发生在儿童中,主要发病人群为6岁以上的儿童。
西医认为导致目眨发生的原因是功能性改变,中医认为导致目眨发生的原因是患儿饮食不调、脾胃不健,这些都和脾弱肝强有直接关联。医学专家认为,儿童目眨是肝风内动,所以应当从肝部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将目眨分成两种类型,脾虚生湿型与脾虚湿热型。脾虚生湿型临床主要表现为:吃得少、大便溏薄、目眨、脉象细缓、舌苔白腻。脾虚湿热型临床主要表现为:纳差、目眨、大便干燥、脉象细数、舌苔微黄。本次基础药方中的中医药物能有效治疗两种不同类型的目眨,并且效果十分显著,在临床医学中值得推广。
10.3969/j.issn.1672-2779.2014.08.020
1672-2779(2014)-08-0039-01
杨 杰 本文校对:张 红
2013-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