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中防护措施设计存在的问题

2014-01-31刘盛鹏

中国水土保持 2014年12期
关键词:渣场方案设计项目区

李 静,汪 斌,刘盛鹏,魏 岭

(云南今禹生态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233)

近几年,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水土流失愈发严重、生态环境趋向脆弱等问题日益显现。针对雨水多、降水集中、山地地貌等自然特征,云南省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严格要求。云南省水利厅依据水利部关于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和技术规程等,针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情况开展了严格的验收工作。现结合验收实践,就水土保持方案中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 工程措施设计问题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主要依据是工程开发利用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初步设计报告,由于主体工程提供资料的深度不一,水土保持方案只进行一次编制,导致部分设计的工程措施会与实施的不符。

(1)防洪排导工程设计尺寸及措施单一。以截水工程为例,方案设计时多以前期提供的1 ∶1 000地形图为基础,通过对汇水区域的勾勒得出汇水面积,计算过流能力,并将截水沟设计为统一断面尺寸。而根据对弥勒垃圾填埋场、丘北六郎洞水电站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的结果,依地势建设截水沟时,会根据实际将截水沟分为尺寸不同的工程段,再通过跌坎、消力池、暗涵等将各段衔接。造成方案设计与实际实施不符的主要原因是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深度不够,设计时很难进行细部划分。因此,设计人员应尽量收集主体工程的详细资料,充分利用现场调查的机会对项目区周边地形和需修建截排水工程的位置进行细部调查,尽可能做到方案设计与实际相符,避免措施投资变更。

(2)综合护坡应用能力不足。在山区、丘陵区进行开发建设,尤其是山区公路等线性工程的建设,均涉及开挖、回填。通过参加相关项目的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发现,主体可研资料一般会对因主体工程建设而形成的边坡设计完善的坡脚拦挡、土工栅格、框格梁骨架、锚杆框格梁、灌草等综合防护措施,验收时主体线路边坡防护措施基本到位,而针对弃渣场等临时用地的防护方面则存在不少问题。一是针对弃渣堆放形成的边坡,考虑的防护措施较单一,主要为坡脚浆砌石挡护、坡面灌草综合护坡,而对削坡分级、碎落台设计等叙述不详细,同时设计图纸对具体施工指导意义不大;二是相关建设单位对临时用地区域的防护重视程度低。这两个问题的存在也是导致弃渣集中堆放区域成为流失重点、验收难点的重要影响因素。要解决这些问题,设计人员平时要对渣场区域措施实施效果较好的项目进行收集,分析成功案例的要点,以便应用于后期设计工作中;同时方案编制结束后对重点、敏感项目及时回访,督促建设单位对渣场区域做到先挡后弃、弃渣结束后及时按方案设计措施进行防护,严格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

(3)渣场防护措施设计不符合实际等。以风电场项目为例,方案编制人员一般会拟选5~6个渣场,同时针对各个渣场设计浆砌石挡渣墙、截水沟、台阶排水沟等工程措施,但实际建设过程中为减少征地困难及避免过多扰动原地貌,施工单位多会将多余开挖土方分散平摊于风机平台,同时对高填方平台坡脚设置浆砌石挡护。这种土石方的分散处理既避免了土方的乱堆乱弃,减少了新增占地,又相应减少了工程投资。另外,对比验收及方案设计情况,风电场项目中的道路工程截排水沟变化较大,水保方案一般针对道路设计几千米或上万米的浆砌石截排水沟,而实际建设过程中风电场道路路面一般为泥结碎石路面,施工单位只对汇水面积较大路段选取浆砌石结构。这种处理方式不仅节省投资,还能发挥排水作用。方案设计人员在以后的方案编制过程中,要结合具体地形情况,采用分散排除道路路面积水的方式,在需要设计的路段考虑布设排水沟,不需要的路段自然排泄即可;设计时可将排水、跌水、急流槽、拦水埂等多类措施综合配置,合理设计措施结构,使其更具实用性。

2 植物措施设计问题

(1)植物种的选择没有很好地体现适地适树的原则。通过参加丘北六郎洞水电站、陆良大路湾风电场等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发现,建设单位实际采用的树草种与方案设计均不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①建设单位从投资角度考虑,选择了更易成活和成本低的物种;②方案设计人员对当地乡土树种不了解,现场调查不严格,未考虑项目区实际需求。

(2)苗木品种、规格、栽植方式等叙述不清[1],植物措施设计制图不规范,没有完全按照《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 水土保持图》[2]等标准绘制图件。验收时发现,会有部分建设单位因无法理解图纸的具体施工方法,导致植物措施开展滞后,或重新请园林绿化单位进行设计,造成资金浪费和工作滞后的情况。这一现象表明部分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人员的知识面还不够,对植物特性、苗木的具体分类了解不详细。因此,方案编制人员应进一步扩宽知识领域,充分根据项目区的特点选择更适合的树草种进行植被恢复。

(3)植物措施设计存在盲目追求林草植被恢复率和林草覆盖率的情况。措施设计人员不能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合理布设植物措施,尤其是针对高海拔地区的风电场项目。目前大部分风电场项目林草覆盖率的设计指标达到60%~70%,而验收时发现处于高寒地区的项目因植被恢复困难,加之对风机平台采取了碎石铺垫措施,导致林草覆盖率远远达不到方案设计值,给验收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建议设计人员应根据项目区自然环境,设计综合措施。

植物措施能有效防治项目区水土流失,恢复植被,美化环境,其实施程度也是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的重点。为切实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除了提高方案编制水平,使其植物措施设计更易实施和发挥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外,建设单位还需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设计的措施进行实施,不能为应付验收而弄虚作假,随意稀疏地栽植矮小树苗,也不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抚育管理,导致苗木成活率、植被覆盖率低,植物措施不能发挥应有的保持水土效益。

3 临时措施设计问题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最严重阶段为施工期,而此阶段也是水土保持工程、植物措施不完善的时期,若临时措施不到位,将会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方案设计人员针对未开工项目,一般都会充分考虑施工期间的临时措施布设,如为保护地表熟土层,设计有表土剥离,且针对表土临时堆场设计土工布、抑尘网覆盖或采取撒播草籽等临时措施;为防止施工期间积水,一般设计有临时排水、沉沙及抽排水措施。据调查,施工期间的水土保持工作开展得好坏,主要取决于建设单位的管理力度,但大部分建设单位对临时措施重视不足,甚至几乎不采取任何临时措施,导致水土流失的发生,尤其是房地产类项目,由于建设期临时拦挡、临时排水及沉沙措施的缺失,极易导致泥沙淤积下水管网。为减少建设期间由于临时措施缺乏而造成的大量水土流失,须加强建设过程中的水土保持监理和监测工作[3],尤其是监测单位要及时进场,提出完善建议,以有效降低建设期间的水土流失强度和面积。

4 结 语

水土保持方案是控制项目建设水土流失的基本保障,设计人员应结合项目建设情况及项目区自然环境特征,编制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水土保持方案,制定切合实际的工程、植物和临时措施,使各项措施能真正发挥保持水土的作用。做好防治水土流失的工作需要多方面的合作,除方案设计人员制定适合项目本身的水土保持措施外,建设单位还应强化水土保持意识,真正做到按照水土保持方案及时实施各项措施。

[参考文献]

[1] 高强,赵健,邹翔.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植物措施设计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6(1):117-121.

[2] SL 73.6—2001,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 水土保持图[S].

[3] 李莉,杨二,陈丽,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问题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10(7):22-24.

猜你喜欢

渣场方案设计项目区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100MW光伏车间自动化改造方案设计
一种适用于高轨空间的GNSS矢量跟踪方案设计
抽水蓄能电站弃渣场全过程管控研究
方案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与应用
抽水蓄能电站弃渣场运维现状简析
五一水库工程平地型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浅谈亚行贷款项目对项目区发展的影响
方案设计我做主
宝鸡峡节水改造工程项目区水资源平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