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十载筑坝情怀
——记安定区水土保持工程技术员连晓军

2014-01-30李继忠

中国水土保持 2014年9期
关键词:安定区淤地坝水土保持

李继忠

(定西市安定区水土保持局,甘肃 定西 743000)

30年辛勤耕耘,30年青春无悔。

一位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耕耘而默默无闻的水土保持工作者,在深沟大涧中筑起了一道道拦泥淤地坝,这些坝就像一座座巍巍丰碑矗立在黄土旱塬,见证着这位水保人倾注30年青春时光而无私奉献的承诺和守候,他就是定西市安定区水土保持工程技术员——连晓军。

连晓军,1963年3月出生于安定区西巩驿镇, 1984年4月被招聘到水土保持部门工作,成为安定区一名淤地坝工程施工技术人员,从此将自己的人生定格在了水土保持的广阔舞台上。30年来,由于成绩突出,他先后20多次被单位授予“水土保持先进个人”称号,在干部和群众心目中树立了标杆。

难以忘却的青春岁月

30年来,连晓军一直在水土保持工作一线上摸爬滚打,用勤劳和汗水、技术和智慧,默默地为防治水土流失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新安定做着实实在在的奉献。

连晓军参加工作时,正值安定区被列入“黄河上中游地区治沟骨干工程重点区”,这给他带来了施展才华的大好机遇。但是,淤地坝工程布设在沟道中,受地域和地形等恶劣条件的限制,多数工程交通阻塞、运输不便,甚至还要经常徒步翻山越岭,施工条件十分艰苦。即便如此,连晓军仍一头扎根在山沟沟里,从跟随师父到独当一面,从满山遍野选址、勘察测量到组织施工,从外业勘察到内业制图,他都身体力行,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从不叫苦叫累,逐渐成长为一名具有丰富经验的高级技工,无论是进度控制、组织管理,还是取样检测、机械操作,他几乎样样得心应手,成为淤地坝施工管理的行家里手。

施工期间,一个工程工期少则大半年,多则跨年作业,他很少回家,坚守在艰苦的工地上。特别是遇上水坠施工,他成天在沟里,既当技术员,又当机械师。沟道里经常尘土飞扬、蚊虫肆虐,盛夏酷暑时闷热难耐,但是他始终笑呵呵地,头顶烈日,与民工同甘共苦、打成一片。连晓军助人为乐的品质、身先士卒的精神、宽宏大量的性格,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让人感动。“我们喜欢连工,他把我们当兄弟看待。”老百姓如是说。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线,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这一点连晓军深有体会。因此,对每一个工程的每一个环节他都会做到一丝不苟。从施工放线到地基开挖,从放水建筑物修筑到土坝坝体的碾压和水坠,从进驻工地到工程验收结束,他总是与日相伴、与月同行,不辞辛劳,从一点一滴抓起,确保各项工程质量完全符合标准。

他先后参与完成了榆树川、高家坪、柴家坪等100多座淤地坝的设计任务,负责完成了田家河、松川、柴家坪、高家川等60多座淤地坝的组织施工,几乎每一座淤地坝工程都倾注了他的心血和汗水。正是由于他的高度负责和坚韧性格,以及多年来锻造的“看家本领”,他参与完成的石门、花岔、官兴岔、九华沟、称钩河、李家河等坝系工程已成为安定区水土流失防治的重要工程,负责修筑的各类淤地坝都顺利通过了竣工验收,还有10多座骨干坝被黄河上中游管理局评为优秀工程。

身患重病不下火线

2009年底,连晓军被查出患有股骨头坏死。尽管长期进行药物保守治疗,有时疼痛难忍,行动极为不便,但是他仍一直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2010年后,淤地坝工程建设任务基本结束,他转而从事淤地坝的日常管护、安全运行、安全度汛和病险淤地坝工程的除险加固施工任务。安定区共有淤地坝155座,数量较多且分布广泛,大多数都超过了淤积年限,安全隐患较多,因此淤地坝的安全运行和安全度汛成为水土保持工程管理的首要任务。

近几年来,他先后负责完成了20多座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的施工任务,排除了安全隐患,确保了工程安全。除险加固工作不同于以往的建设工程,工程结构、布设形式、施工方式都有所不同,设计标准更高、质量要求更严。承担就是一种责任,他不顾身体的苦痛和煎熬,毅然决然地冲在一线、干在一线。

2013年初,他的病情加重,行动受到很大的影响。鉴于他的身体状况,单位领导多次找他谈话,让他到办公室搞内勤工作,但他考虑到单位人员紧张,特别是工程施工管理和防汛人员紧缺的实际,坚持继续到一线施工。在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施工现场,他以坚韧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拖着病体,一瘸一拐地在每一座淤地坝上留下了坚实的脚印。

险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2013年8月,天气异常,暴雨连连,这对淤地坝的安全度汛是相当严峻的考验。特别是杏园乡的高窑坝,由于排水管堵塞,无法排水,库内蓄水接近坝面,坝坡出现多处较大裂缝,危及坝体安全。在抢险工作中,连晓军也是主动请缨,冲锋在前。他拖着病体,加班加点作业,昼夜连续排水,表现出了非凡的敬业和奉献精神,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事后,当谈及此事时,他却说:“这点辛苦不算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最重要的是确保工程安全。”

一直到年底,他才住院做了手术。

别样的舞台别样红

水土保持工作非常艰辛,但在这个广阔的舞台上,却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领跑人、实践者和创业者,连晓军就是名副其实的一个。

回想自己的工作经历,浑然不觉间,已在水保战线上打拼了30年,连晓军深有感慨。他每年都要辗转多个地方,每到一个地方都是住帐篷、吃大锅饭,一呆就是几个月,对家庭、对孩子的付出和照顾自然也很少,心里觉得亏欠了家人许多。但家人都逐渐理解了他并支持他,成为他事业的坚强后盾。

尽管在外人眼里,这是一个艰苦而又缺乏“油水”的行业,不值得留恋,但他却对自己的职业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患病期间,他有理由、有机会歇歇脚、喘喘气、享享清福,家人和朋友们也曾苦苦相劝,可是他却总下不了决心,且早已乐于清贫,习惯艰苦,享受自然了!他认为在酷热中勘测、风雨中施工、泥泞中行走是一种超值的享受和快意的人生,一旦离开那泥土的芬芳,便浑身不爽、茫然无措。整天穿行在高山大沟之间,看着一座座工程拔地而起,收获的不仅是一种快乐和满足,更是一种自信和荣光。尤其是看着那些自己亲手筑起的大坝,像一座座丰碑屹立在深山大沟,为山区群众奔向小康架起了“致富桥”,解决了出行难、用水难的实际问题,更是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激动和幸福!

截至目前,安定区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 484 km2,治理程度达到75.1%,林草覆盖率达到35.5%;建成各类淤地坝155座,形成较为完整的小流域坝系6条;建成各类小型拦蓄工程1.08万座、集雨水窖19.2万眼,基本形成多功能、多目标、全方位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现有工程措施每年可拦泥1 200多万t、拦蓄径流4 700万t,拦泥效益59%、蓄水效益65%,使年土壤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5 640 t/km2减少到2 340 t/km2,年平均流失泥沙量由2 052万t下降到852万t,基本实现了“土不下山,泥不出沟,就地拦蓄”的目标。2013年,安定区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区)”。

山绿了、地平了、水清了,但水土保持工作仍无止境,生态环境的改善还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水保人去奋斗。

从一个地地道道的门外汉成长为熟悉业务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水土保持工程技术干部,连晓军做到了。他坚信,只要肯干,与大家一起努力,安定区的水土保持事业一定会前程似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时代一定会到来!

立足水保竞风流,情注旱塬写春秋。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一名水土保持战线的平凡工作者,他情系黄土,忠于职守,不用扬鞭自奋蹄,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依然辛勤地耕耘着、默默地奉献着!

猜你喜欢

安定区淤地坝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陕西榆林地区无定河流域淤地坝遥感解译
淤地坝坝系工程除险加固施工时序安排探讨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战略思考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定西市安定区凤翔幼儿园
坝系工程除险加固时防洪标准和洪水组合问题探讨
定西市安定区耕地主要养分含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