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
2014-01-29王科英
王科英
大庆油田总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00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
王科英
大庆油田总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001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治疗;牵引
腰椎间盘突出最易发生部位是第4~5腰椎及第5腰椎~第1骶椎之间,占90%以上,因为这几个脊椎不仅负重大,而且是腰部活动度最大的地方[1]。选取临床2012年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临床康复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其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28~72岁,平均46岁。病程5 d~8个月,平均2个月。腰部活动受限;腰椎侧弯;相应脊椎旁有压痛点伴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经CT或磁共振检查确诊,L4~L5突出者26例,L5~S1突出者11例;L4~L5﹑L5~S1双节突出者3例。
1.2 康复治疗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急性发作期,神经根水肿和无菌性炎症明显,理疗时禁用温热疗法;牵引时牵引距离不要太大;手法治疗以肌松类手法为主。在恢复期,可用温热治疗,手法治疗以松动手法为主。突出物的大小和位置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未破裂型的突出,以非手术治疗为主。骨盆牵引可使椎间隙增宽,减少椎间盘内压,同时减轻肌肉痉挛引起的疼痛。
康复训练方法,急性期2周后症状初步缓解即应开始进行腰背肌锻炼。腰背康复训练可增强肌力和脊柱稳定性,减轻腰椎负荷,起到保护腰椎间盘的作用。腰背肌锻炼动作应由简及繁,视患者的年龄﹑病况﹑体力而定,持之以恒才能见效。卧位训练:仰卧位,自然呼吸,内收下腹部;保持上身不动,身体不离床,两脚有节律地上下移动。仰卧挺胸患者仰卧位,全身放松,头﹑肩﹑臀﹑肘﹑脚着地;向上挺胸,坚持数秒;还原后再做。上下抬腿,左下肢上抬,右下肢不动,坚持数秒;以同样的方法换腿再做。上抬双腿,两下肢同时上抬,坚持数秒钟后慢慢还原。伸腿搭桥,患者头部﹑两肩﹑双肘支撑上半身,两腿伸直,两脚支撑下半身;腰臀部向上挺起,坚持数秒后还原。
2 结果
经康复治疗痊愈21例,显效14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下腰痛的主要原因,近代由于社会分工和劳动结构的改变,下腰痛的患者逐渐增多,而且发病的年龄减小。由于急性和慢性损伤椎间盘的髓核突出于破裂的纤维环,而挤压周围的神经根出现一系列症状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腰痛,由于椎间盘突出挤压周围的神经根,随之在受压神经根所支配区域出现症状[2]。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卧床休息可使腰腿痛症状明显减轻或逐渐消失。腰椎间盘内压力在前屈坐位时最高,卧位时最低。卧床休息﹑制动可以解除肌肉收缩力和椎间韧带张力对椎间盘所造成的挤压,使损伤纤维环得以修复,突出的髓核回纳;有利于椎间盘周围静脉回流,消除水肿,加速炎症消退;避免走路或运动时腰骶神经在椎管内反复移动所造成的神经根磨擦损伤。
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是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突出症的首选方法。牵引的作用主要是使腰椎的椎间隙增大,减轻椎间盘内压力,促使突出的髓核不同程度地回纳,缓解神经根受压;解除腰椎小关节负荷,使痉挛的肌肉放松,恢复腰椎正常列线,有助于疼痛的缓解。牵引的方法和种类很多,有手法牵引﹑骨盆牵引和自身体重牵引,有持续牵引和间歇牵引,有卧位牵引和立位牵引。应用最广的是卧位骨盆持续牵引,牵引重量一般自30 kg起按病情和自觉症状递增至相当于患者体重或稍增减10%以内为宜,应以患者耐受为度。牵引中患者应感到疼痛减轻或有舒适感。
物理因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肯定,其作用主要是促进病变部位的血液循环使水肿消退,粘连松解,解除疼痛,使病情逐步缓解。急性期通过治疗减轻椎间盘压力,促进突出物缩小还纳,缓解神经根受压,消除水肿,松解粘连而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恢复期通过增强腰背肌肌力训练,改善脊柱稳定性,恢复脊柱各个轴位的运动功能,巩固疗效,减少复发。绝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过康复治疗可以达到满意的疗效。
[1]陈崇华. 腰背肌锻炼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的研究进展.颈腰病杂志,2005,26(5):393-394.
[2]郭荣光,于建民,杨占辉,等.旋转干扰电及牵引药物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26(9):574.
R681.53
B
1674-9316(2014)04-0024-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4.04.016
方法对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练习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经康复治疗痊愈21例,显效14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
结论经康复治疗减轻疼痛、缓解肌肉痉挛、矫正姿势、提高肌力、改善关节活动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防止复发。